第二十章 司马炎传位傻儿子竟出于同理心

晋武帝司马炎,英明神武,纵横沙场,为晋王朝耗尽了自己的半生心血。然而果敢英武的晋武帝却做了件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他居然将辛苦打下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儿子来继承,致使西晋王朝昏暗动荡,最终成了一个短命王朝。晋武帝为何如此做?

公元259年,司马炎的夫人杨艳生下他们第二个儿子司马衷。由于大儿子已经夭折,所以他们的二儿子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长子。司马炎很高兴,曾私下对夫人承诺将来一定让其继承大统。

其实司马炎一直觉得这个儿子有些不对劲,等司马衷长大了一点后,才发现儿子有点傻。司马炎对此很发愁,担心司马衷会丢了祖宗开创的家业。所以司马炎并没有盲目地兑现当年立司马衷为太子的承诺,他需要进一步观察。可没想到,观察一段时间后,晋武帝证实了自己的想法,心更凉了,于是他便和杨皇后商量更易太子。杨皇后并不是不知道儿子的问题,也不是不清楚册立傻儿子为太子意味着什么,但她还是坚决反对丈夫的意见,说孩子还小,到底傻不傻也要等他长大了才能知晓,现在下定论显得太早。她还说自古以来立太子都是立嫡立长不立贤,怎么能够因为太子稍微笨了一点就随便更改规矩,坏了祖宗的制度呢?晋武帝想想,皇后的话也有几分道理,于是就把这件事暂时搁下了。

然而杨皇后却害怕夜长梦多,天天缠着晋武帝。最终,晋武帝在司马衷九岁那年立他为太子。

杨皇后竭力让晋武帝册立傻儿子为太子,除去为自己家族利益考虑外,还因为母性迫使她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正是这种母性淹没了她仅有的一点理性,为短命的西晋王朝埋下了祸根。

而晋武帝之所以下定决心立傻儿子为太子,除了杨皇后软缠硬磨外,还有他自己心理上的原因。作为司马昭的长子,晋武帝一向不太受父亲重视,甚至数次险些丢掉储君的位置,有这样经历的晋武帝才会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长子。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逝,于是傻儿子司马衷即位,他就是晋惠帝。然而这个傻皇帝,完全被皇后控制着。一年后,皇后发动兵变,杀死辅政大臣杨骏,接着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公元316年,刘渊的侄子刘曜攻破长安,俘获末代皇帝司马邺,西晋就此亡国,然而这距离司马炎病逝才25年。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