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朱儁身死

“罢了,事已至此,都放下武器,投降吧…”朱儁长叹了一口气,说完之后,就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如今,兵无战心,士无斗志,手下军队更是犹如待宰的羔羊,即便自己坚持抵抗下去,也是无济于事…

最多为自己逃亡争取一些时间,但是,此时的朱儁已经不想逃了…

如果大汉还有希望,也许他还会坚持,让众将士拼死抵抗,或者,留下一部分士兵断后,自己带着败军逃亡…

但是如今大汉社稷将崩,他又能逃到哪里去,与其被岳飞大军一路追杀,大部分将士,死于回洛阳之路上,倒不如,在自己死前,真正为手下士兵,考虑一次…

不错,此时的朱儁已经做好了身死的准备,士兵们可以降,但是他朱儁不能降,他为大汉重臣,大汉军中的柱石,自然没有投敌的道理…

“也许,你们投降华夏,才能活得更好…”

看着身穿薄衣,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的大汉士兵,再对比华夏士兵,精良的兵甲外面,又裹着一层棉衣…,朱儁眼中忽然闪过一丝明悟…

这也许就是,华夏王快速崛起,并迅速平定中原的原因吧…

真正关心、体贴士兵入微,自然能让所有将士用命;

华夏境内注重民生发展,自然又会兵精粮足;

而真正把百姓放在第一位,自然又会民心归附……

将士用命,兵精粮足,民心归服,有此三项,试问?这样的军队,又怎能不百战百胜?

“哈哈,能够输给这样的军队,老夫心服口服;陛下,老臣就先走一步,两位老伙计,相信你们也会做此选择,我在地下等着你们,黄泉路上有个伴…”完整内容

朱儁哈哈大笑,手中的长剑,毫不犹豫地划破了咽喉…

汉末三大名将之一的朱儁:最终倒在了邺城之内…

脸上带着释怀的笑容,走得那么的从容坦然,心中再没有任何的遗憾和不甘…

“收敛朱儁老将军的尸体,带下去好好安葬!他是一个真正的军人,理应受到我等的尊重!”岳飞面色肃穆地开口说道…

“另外,诸位将军,其余三面城门的官军,就由你们去招降,他们都是我汉家儿郎,本帅不想再看到流血事件发生…”岳飞转首,对着几位投降的将领吩咐道…

“是,元帅!吾等领命!”既然已经选择了投降,几位降将,自然没有不答应之理…

一日后,其余三座城门的朝廷大军,不出意外地,全部选择了投降,岳飞大军初步掌控住了邺城…

开始进行张榜安民等一系列工作,并按照人头,重新为邺城百姓分发过冬的口粮…

留下2万军队及将领,稳定邺城的局势,处理投降的世家,以及大汉降兵的后续问题,也为等待新的华夏官员的到来…

岳飞则带着大部队,选择继续南下,一刻不停地开启新的征程…

邺城战场的胜负,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预示着大汉,将直接失去了北方防线,岳飞手下十万兵马,可以直接进入中原腹地,无论是攻伐兖州、豫州还是直接进入京都司隶地区,都将一马平川,再无阻碍…

看岳飞大军选择的行军路线,正是兖州东郡…

东郡紧邻冀州,无疑是冀州进入兖州的门户…

目前兖州各大诸侯的军队,正集中在济北国,与陈庆之军团对战,各大诸侯的后方,无疑处于兵力空虚,不设防的状态…

目前邺城丢失的消息,还未传入兖州各路诸侯的耳中,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布防…

况且,即便他们提前得知了邺城丢失的消息,也会由于兵力不足的原因,对岳飞大军,无能为力…

事实也正如岳飞所料,东郡内留守的数千守军,看到岳飞十万大军的到来,立刻就没有了任何抵抗的兴趣,毫不犹豫地直接选择了投降…

接下来,岳飞大军一路横推,济阴,东平,任城等郡,无不望风而降…

紧急之下,山阳太守袁遗,以及兖州牧刘岱,慌忙带着数百随从,从山阳郡以及陈留郡撤离,向着京师洛阳方向逃去,甚至连同孤悬在外的数万大军,都来不及带走…

别的诸侯或者他们手下的将领可以投降,但是他们二人,一个为袁家的子弟,一个为汉室宗亲,自然不能投降华夏,于是,就只有逃离这一条路…

随着,二人的逃离,毫无意外,山阳以及陈留二郡,也毫不费力地被岳飞大军接收…

至此,除济北国之外,整个兖州全部易手…

济北国郡守府

“文则,本相如今应当如何啊?”济北相鲍信,开口向着身旁的年轻小将问道,随着兖州各郡的情报传回,济北相鲍信,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此小将虽然年轻,但是无论武力,智谋,还有练军等各方面,都颇为不弱,更是深得

鲍信的重用,而听其称呼,正是原历史上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于禁,于文则…

于禁,原属于鲍信手下爱将,在鲍信迎接曹操入主兖州后,才追随了曹操…

能够曹魏集团的成为五子良将之一,于禁的能力自然不弱,尤其在训练士兵上,更是有着独到的天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