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全取兖州

“这?主公,恕末将直言,如今恐怕只有投降,这一条路了…”既然主公鲍信相问,于禁只得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短短1个多月时间,兖州除了济北国之外,其余7郡,已经全部沦陷…

在于禁看来,主公只有济北国,一郡之地,如何会是华夏军的对手,就算不提岳飞的十万大军,单单是城外陈庆之的十几万大军,就不是主公能够抗衡的…

“我军尚有10多万兵马?难道真没有希望,守住济北国吗?”

鲍信出声问道,几大诸侯的12万兵马,都集中在济北国,如今几大诸侯,逃的逃,降的降,所以,这些无主的兵马,算是全便宜了他…

对于鲍信而言,他是世家之人,又是一方诸侯,投降,就意味着失去拥有的一切,但凡有一点希望,他都不想投降…

“主公,虽然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但实际攻城战中,却完全不能按照士兵数量去计算…”

于禁当然明白,主公鲍信的言外之意,无非是想要凭借10几万大军,守住济北国,因为华夏军的数量,满打满算,也只有自己的二倍数量,远远没有达到5倍,10倍…

但是于禁知道,实际攻城战中,完全不能如此去套用兵法…

因为沙场对战,那是士兵数量,战力,士气,后勤补给等等,多方面的考量…

“主公,我军这10几万大军,大部分原属于其他诸侯,只是不得已之下,才依附在主公麾下,恐怕很难为了主公去拼命,甚至还有可能临阵倒戈,投靠华夏军…

而且,主公只有一郡之地,后勤补给远远不如华夏军,就算华夏军不选择攻城,只需要再围城两个月,恐怕主公都有弹尽粮绝的风险…”于禁只得为鲍信解释道…

在于禁看来,负隅顽抗的结果,只会是城破身死,根本没有任何侥幸可言…

于禁自然不想死,他还年轻,有大好的前程,作为底层穷苦百姓出身,他对于投靠华夏军,没有任何顾虑,反而对投靠华夏,征战异族,开疆扩土,心生向往…

同时,他也不想看到鲍信死,鲍信算是他的同乡,对他有知遇之恩,在黄巾之乱时,他被鲍信招募,凭借着勇猛善战,最终做到了现在的位置…

而且,鲍信更是对他的老母亲,照顾有加,作为大孝子的于禁,更是心生感激,即便后来,他觉得鲍信胸无大志,并非明主,但是,他也并没有选择离开…

所以,在如今的形势下,于禁只能尽力劝说鲍信,打消不切实际的侥幸念头…

“唉,罢了,既然事不可为,那就开城投降吧!”完整内容

听完于禁的话,鲍信脸色变了又变,最终还是无奈地摊了摊手,虽然,投降会失去拥有的一切,但是,只要家族的香火不绝,就还有崛起的希望…

随着,济北国城门打开,鲍信带着一众官员出城投降,预示着整个兖州之战的结束,从此兖州归属于华夏…

一日后,急行军向着济北国前行的岳飞大军,收到济北国举城投降的消息,没有任何犹豫,岳飞当即下令,全军调转方向,直接开往豫州战场…

同时,顺利接收完济北国的陈庆之大军,同样没有犹豫,也下令大军,奔赴豫州战场…

司隶河内郡

韩信军团,利用投石机,经过近一个月的狂轰乱炸,如今的河内郡城头,已经变得坑坑洼洼…

黄埔嵩手下的官军,早就无法立足于城头,只能远远地躲在城头下,找城门附近的房屋来做掩体,借此躲避,漫天的碎石,大军的士气,无疑降到了低谷…

“大军听令,攻城!”于今日,韩信终于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终于要开始了吗?”听到动静的黄埔嵩,迅速登上城头…

看到成千上万的华夏军,迅速向着城墙接近,黄埔嵩不由得内心大震,历经一个多月时间,韩信大军终于忍不住,要全面攻城了吗?

“快,都给本帅回到城头防守!”

“弓箭手准备,一旦敌军靠近,就给本帅狠狠地射…”

“后勤将士听令,运送守城组织,帮助大军守城…”

“长枪兵听令…”

“刀盾兵准备…”

……

黄埔嵩毫不迟疑,有条不紊地下达了一系列守城的命令…

“将士们,都给本将打起精神来…

你们觉得冷,觉得苦,那城外的敌军,更加的寒冷和艰苦,他们都能坚持,难道你们就是软蛋,就比他们差吗?…

你们都是大汉的好儿郎,如今朝廷危难,正是尔等,为国尽忠的时刻,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

在黄埔嵩的激励下,朝廷大军低落的士气,明显被提升了一大截…

韩信看着城头上的守军,忽然变得高涨的士气,心里并不在意,以黄埔嵩的能力,能够做到这些,他并不觉得意外…

韩信也并没有想过,通过云梯,从正面登上城头,因为目前天气严寒,本来就不利于士兵攻城,而且守城士兵有8万人,又岂是那么容易破城的…

利用云梯攻城,无非是明面上的方式,目的自然是为了吸引和牵制黄埔嵩的大军…

这一个月时间,韩信自然也做了不少准备,黄埔嵩不知道的是,此时河内郡城内,大部分世家,已经被韩信策反,暗中投靠了华夏…

而且,此时的薛仁贵,早已经挖掘了两条地道,直接通往城内世家院子当中…

挖掘地道入城的方法,虽然不多见,不过经验丰富的黄埔嵩,也肯定会有所防备,如果一个操作不当,就可能会被黄埔嵩反利用,从而对韩信大军造成一定的损失…

当初冉闵就是反过来利用,破了乌桓大军的计谋…

对此,韩信自然有所准备,所以大军只是围了北城门,而让薛仁贵从其他城门处开挖…

因此,黄埔嵩提前在北城门位置,挖掘的壕沟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而且地道是直接通往城内世家的院落内的,有着城内世家的配合,就避免了,被城中士兵所察觉…

因此,当黄埔嵩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守城之战时,殊不知,半个月来,华夏军早已经利用地道,分批次,陆陆续续地进入了城中…

此时,城内世家中,藏匿的华夏军士兵,恐怕已经超过了万人…

而此时的薛仁贵,正带着数千士兵,作为最后一批人员,通过地道,入城的人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