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强势的老马

热烈的掌声中掺杂着各式各样的讨论声。

有震撼于《功夫熊猫》画面的,也有讨论电影剧情的。

当掌声渐渐停下来,影厅前方的银幕缓缓倒退,影厅的前方的舞台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这是星空的多功能影厅特有的功能!

随着灯光亮起,袁梁也带着《功夫熊猫》的主创团队来到了舞台上。

只是相比袁梁,《功夫熊猫》的主创团队中,除了闫晓东之外,似乎都没那么抢镜。

“谢谢各位媒体朋友和影视同行们的支持,《功夫熊猫》从立项到上映历时近四年多时间,电影的主创团队居功至伟。

像闫晓东导演,在《金鱼公主》中大家也看到了他的导演功底。

黄勇也是北影动画学院的老师,从拍完《舍与得》之后就一直在为《功夫熊猫》奔走。

对于《功夫熊猫》来说,我其实不算一个合格的导演。电影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整个主创团队在协作解决。

在此,我对《功夫熊猫》的剧组也表示深深的感谢。”

袁梁转过身朝整個主创团队深深一鞠之后,闫晓东立忙拿起了话筒。

“袁导太过于谦虚了,可能大家还不知道,《功夫熊猫》在还未立项之初,这个项目的框架就已经定型了。

动画电影,最重要的是形象的设计。siwu.org 猫头鹰小说网

《功夫熊猫》是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动画电影,在形象的设计上,是肯定要符合大众的审美的。

我加入剧组的时候,电影中各个动画形象的设计就已经完成,整个剧组需要做的,就是将袁导的想法呈现到银幕上。”

闫晓东解释着,袁梁这一礼虽然针对的是整个剧组,但没有袁梁的剧本和整体框架的创意,《功夫熊猫》将会面临到更多的问题。

两人在台上客套着,来到台前的记者们早就已经迫不及待。

“闫导和袁导对整部电影的贡献,影迷们都会看到。

整部电影让我感到最震撼的地方,还是电影中那如梦如幻的动画技术。

请问袁导,类似《功夫熊猫》一样的动画技术,会普及到国内的动画电影当中吗?”

这是官方的记者,问的问题也比较的正式。

袁梁拿起话筒,“动画技术肯定是会逐渐普及的,虽然在《功夫熊猫》的制作上,大部分的3D效果合成虽然都是在好莱坞完成,但是电影绝大部分的基础工作都是在星空完成的。

动画视效是一项很烧钱的技术,而最基本的也就是人工成本。

正因为星空完成了大部分的基础工作,我们才能把《功夫熊猫》的成本压缩在五千万美元上下。”

相比原版近两个亿的制作成本,《功夫熊猫》能花五千万做出来,可见美帝与国内的人工成本差距。

当然,袁梁的存在也让剧组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又一个记者举起话筒。

“《功夫熊猫》既然是一部面向全球市场的电影,那为何袁导会在电影当中加入了大量的华夏元素,这样会不会影响海外市场的观感呢?”

袁梁摇了摇头,“熊猫本就是我们的国宝,电影中的华夏元素,就是为了让海外的观众能够认识华夏。

电影走出国门,并不是意味着要一味的迎合。”

袁梁适可而止,没有在这个话题上深入。

“那袁导觉得这样一部华夏风格的动画电影,能够在全球市场拿到怎样的一个成绩呢?”

“《功夫熊猫》是星空主打的一个动画系列片,目前第二的素材都已经开始制作。

只要电影能够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可,这个系列星空是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可能《功夫熊猫》对很多影迷来说,电影的故事性和创意不是那么的深动。

但作为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动画题材,《功夫熊猫》也必须要考虑电影的普适性。

《功夫熊猫》整体是一部比较放松的电影,我也很期待《功夫熊猫》在全球市场上的表现。

至于预期,只要电影不亏本,让第二部有足够的经费继续拍下去就好。”

相比原版那没有任何根据的设定,袁梁这一版的《功夫熊猫》已经优化了很多。

可相比曾经,《功夫熊猫》已经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国产片。

电影能不能达到曾经的高度,袁梁也没法预估。

采访了几句,袁梁就把舞台交给了闫晓东等人,开始介绍电影中一些技术和剧情上的问题。

采访持续了好一会,然而影厅中不管是明星艺人还是影视同行,也都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首映礼上业内大佬齐聚,贸然离开谁要是瞧见了,没准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直到采访结束,袁梁陪着老马、秦主任等人离开,影厅里的众人也才纷纷散去。

由于首映礼举办的时间是在下午,秦主任、老马、李泽凯甚至王健零等人,星空多少都是要招待一下的。

好在这种商业精英云集的场合,也不是什么谈判现场,晚宴的安排上倒是显得比较的轻松。

只是这些人,很多在晚宴之后却并没有离开。

首映礼结束,下午的时候《功夫熊猫》的新闻就已经弥漫了各大报纸和网络平台。

不过相比传播速度稍慢的报纸,网络平台上就疯狂了许多。

辛浪、馊狐、网意三大门户的头版头条,很快就挂上了《功夫熊猫》上映的新闻。

随着新闻一起流出的,还有《功夫熊猫》中那精致的宣传画面。

由于电影在凌晨就正式上映,新闻刚刚出来没多久,《功夫熊猫》的票房预售就已经冲到了800万。

而在更为便捷的星空影院的在线购票系统上,电影上映首日的票房更是被抢购一空。

“袁导你们的这一步走得还真是太妙了。

单日800万的票房收入,虽然比起袁导其他的电影来说不值一提,但在线购票系统却也真正的推了出去。

眼下虽然还只是在星空院线试行,可只要其他院线看到在线购票系统的优势,我相信他们是愿意加盟进来的。”

第二天袁梁刚到星空,老马就眯着一双小眼睛在星空门口等着了。

他这次过来,主要就是和星空洽谈在线购票系统的合作。

“马总太乐观了,现在的网络用户还是太少了一些,而且支付手段也不是那么的方便。

如果以后要是能达到在手机上就能预定支付,在线购票才不是一句空话。”

星空上线的在线订票,用的支付方式就是当下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支付宝。

“手机上网已经实现,我相信那一天迟早会到来。

在线购票系统第一次试行,袁导对于在线购票系统还有什么想法吗?”

“这是互联网的范畴,马总问我就是问一个外行了,马总怎么看呢?”

老马沉思了片刻,“袁导也知道网络支付不是那么的方便,不过相比国内其他的支付平台,目前支付宝在的市场占有率相信袁导也是了解的。

在线购票系统和支付宝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类似这样支付平台,我觉得阿里有权参与到平台的运营当中来。

在互联网领域,阿里还是很专业的。”

老马没有一点含蓄的味道,其在星空刚上线的在线购票系统上,就展现出了一种势在必得态度。

这个时期的老马刚刚接手了雅虎华夏,可谓是霸道得紧。

然而袁梁却是微微的皱了皱眉,随后若有所思的看向老马。

“马总在互联网领域的专业性我不否认,在线购票的成功,也的确离不开马总的支付方式。

星空从成立之初就一直秉承着开放合作的态度,但是星空有星空自己的规划,我们的购票系统也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运营方式。

目前国内的院线市场也就那么大点,这块蛋糕应该还入不了马总的法眼吧?”

星空虽然没必要去弄一个在线支付系统,但是在娱乐产业的延伸上,袁梁却是要去提前布局的。

影视制作、艺人经纪、平台运营、在线购票等等。

只要星空在这些产业上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今后星空面对这些互联网巨头的冲击,也就有了一定的自保手段。

只是袁梁没想到,才刚刚准备涉足在线视频领域的老马,竟然会这么快找上星空。

“如袁导所预见的,只要今后的支付方式变得便捷,在线订票将会很快变成影迷的一种消费习惯。

阿里在互联网平台的运营上,有着比较成熟的经验。

在线购票平台虽然已经推广开来,但主要也是因为袁导的号召力。

想要把在线购票变成大部分电影上映时的一个购票和预售平台,是少不了网络平台的引流的。”

在互联网上深耕多年,老马一眼就看出了在线购票平台的弊端。

袁梁没有否认,“引流必不可少,但是阿里目前的引流方式,也只有淘宝吧?

影迷群体应该不止是马总的桃宝用户吧?”

尽管是老马,袁梁也没必要给他面子。

从流量入口方面来看,阿里从来都不是星空最优的选择。

“袁导有更好的选择?”

“目前还没有,在线购票系统只是一次试运营,今后也还有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

星空是一家影视公司,虽然星空会往互联网延伸,但我们延伸的方向更多是视听领域。

在这方面,我相信星空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至于支付方式和流量入口,现在都还不是星空需要担心的。”

“那袁导就不懂互联网了,国内互联网发展的速度,我相信袁导深有体会。

没有流量入口,光是凭借袁导自身的号召力,你们的在线购票平台,又能有多少的用户呢?”

袁梁若有深意的笑了笑,“的确,这是过不去的一关,但马总也要清楚,桃宝并非最直接的流量入口。

在线购票,在线观影的用户,和网上购物的用户本身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老马闻言,那张兴致勃勃的猴脸顿时的垮了下来。

袁梁的话,很直接的告诉他,桃宝并非星空最有的选择。

老马看中星空在线视频和在线购票情有可原,眼下资金富足的老马,正在不断的扩张其上下游的互联网产业,文娱产业也将是阿里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阿里并非最直接的流量入口,移动互联网没有到来之前,在线视频和在线购票方面的竞争还没到白热化的地步。

送走老马,袁梁又见了王建零。

老王来星空的目的倒没有老马那么直接,因为袁梁清楚,这只老狐狸是很看好国内的娱乐产业的。

只是星空目前的声势太大,让老王没有任何的信心。

所以万达自从拿到院线牌照以来,在院线上就没怎么用过力。

所谓的万达影业,也还没有生根发芽。

见完两人,袁梁便把其他人的邀请暂时的放到了一边。

《功夫熊猫》这么大的项目,袁梁其实更看好的还是全球市场,袁梁本来也想把重心放在全球市场的宣传上。

可邹文淮好不容易动一次身,而且李泽凯也到了。

趁着这次的机会,袁梁肯定要探一探嘉和和李泽凯的底线的。

不过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不能着急的。

电影正式上映的第二天,袁梁在办公室正式接待了邹文淮和李泽凯。

这一次的会面,除了邹文淮带了一个邹重衍之外,办公室内也就有一个魏东全程参与。

“恭喜袁导《功夫熊猫》票房大卖!”

刚进门,李泽凯就是一脸的笑容。

“侥幸而已,邹老先生,李总,先坐下来喝杯茶!”

李泽凯接过茶水,“这可不是什么侥幸,《功夫熊猫》的首日3200万票房。

都已经追上《博物馆历险记》创下的国内单日票房记录了,《功夫熊猫》在内地的票房表现,是肯定不比《博物馆历险记》差的。

就是不知道海外市场怎么样了?”

国内的票房统计,要比国外早一天,现在就算袁梁也不清楚。

不过《功夫熊猫》在国内首日就能拿到3200万的单日票房,还是让袁梁挺惊讶的。

不过更让袁梁惊讶的还是《功夫熊猫》在星空院线上的表现。

单单星空院线300多张荧幕,首日就斩获了500多万票房,单张荧幕日收近两万票房,袁梁是怎么也没想到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