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李泽凯的态度

星空院线经过这一年多的发展,已然一跃成为国内前列的院线。

和老牌的国有院线不同,星空院线不止仅限于某城某地的发展,而是把目光放到了全国的院线市场,从一二线城市开始入手。

再加上星空院线较为时尚和人性化的观影体验,《功夫熊猫》这次针对在线购票平台的联动,在袁梁强大的个人号召力下,取得了一个让圈内无数人都震撼的成绩。

资本的魅力是无穷的,在国内还没有大规模的资本进入院线市场的阶段,有着星空在的支持,星空旗下的院线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算太离谱。

一年三百多张银幕,其实也就四十来家影院而已。

不过这次线上线上的联动让星空院线出现满座的情况,还是让袁梁比较意外的。

互联网已经开始渗透进了人们的方方面面,能够实现这次线上线下的联动,支付平台的确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也是老马吃准了袁梁的原因。

但袁梁清楚,只要移动互联网没到来,网上支付这块蛋糕,就到不了覆盖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地步。

不过相比于邹文淮和李泽凯,袁梁就不能用对待老马的策略了。

“我也没想到首日能拿这么多的票房,《功夫熊猫》毕竟是一部动画电影,受众有限!

等过了电影刚上映时的密集宣传期,票房肯定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至于海外市场,因为时差原因,可能要晚一些才能出结果。”

相比国内,袁梁更期待《功夫熊猫》在海外市场的表现。

“就算恢复到正常状态,至少也是三四亿打底,袁导的票房号召力,算是国内独一档的了。”

尽管不混影视圈,但站在商人的角度,出现袁梁这么年轻的一個导演还是让李泽凯感觉挺不可思议的。

在这个年纪达到袁梁的这种成就,几乎说是不可复制的。

也正是因为跟前这个年轻人的奇迹,李泽凯才决定要来燕京见一见袁梁。

客套了几句,袁梁看向了邹文淮。

“邹老先生,这次邀请你过来,主要也是想和你谈一谈嘉和的事情。

早前因为一直在忙着拍电影没什么时间,嘉和那边都是魏总在联系,不过大致的情况,魏总也跟我说了一下。

不知道邹老先生对嘉和是怎么打算的?”

这次的会面的目的,在座几人也都心知肚明,袁梁倒也没有再含蓄的必要。

邹重衍闻言微微皱起眉头,袁梁如此直接的态度让她有种极不舒适的感觉。

邹文淮似乎察觉了什么,抬眼扫了一眼邹重衍,随后才看向袁梁。

邹文淮慢悠悠道,“嘉和的情况是有些不太好,不过这也是因为香江目前整体的影视环境都不太好。

九十年代初,香江的年度票房都还有二十多亿,但是到了98年,香江全年的票房就骤降到了2.8亿。

受限于香江的发展空间,香江影视行业的发展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到顶了,如今走下坡路反而是一种常态。”

到了邹文淮这个年岁,很多东西都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邹文淮端起茶杯微微的抿了一口,接着道,“我知道袁导是个很有才华的导演,袁导对香江电影,同样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解,星空也是现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具发展潜力的影视公司。

但是想要缓解嘉和如今的窘境,却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

从年初到现在,嘉和内部进行了重重的改制,甚至我们又走回了影视创作的老路,但都收效甚微。

以星空目前的发展态势,我有些不明白袁导为何要带上嘉和这个累赘?”

这才是邹文淮心里一直疑惑的地方!

而这个问题,袁梁同样也不好回答。

在场的都是商人,谈情怀什么的就太扯了。

至于用嘉和来对抗已经开始崛起的日韩电影,更是只能憋在袁梁心里。

袁梁微微抿了口茶,抬起头来。

“香江电影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在电影文化上的积淀,是香江的很多影视公司都不具备的。

香开放的影视环境,也不是国内可以相提并论的。

而且嘉和手上目前掌握着的东南亚市场,正是星空的一块短板。

如果双方能够加深在影视领域各方面的合作,星空必定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东南亚市场么?”邹文淮少了一眼边上的李泽凯,心里却是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

李泽凯既然来了,星空其实可以完全绕开嘉和,借着李家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去开发东南亚市场。

但是从袁梁的话当中,邹文淮却又感觉到袁梁在与嘉和的合作上似乎还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那袁导觉得现在的嘉和该如何调整才能渡过眼前的难关呢?”

这次袁梁倒是没有任何的迟疑。

“东南亚的院线市场其实比较零散,东南亚的经济也有很多不如国内的地方,如果贸然在院线发行上下重注,可能会得不偿失。

嘉和说到底还是一家影视公司,影视公司就不该丢了自己的基本业务。

其次,我觉得嘉和以往的影视合作模式应该要变一变了。

香江电影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成名的大牌明星数不胜数,嘉和以往的影视合作模式,很多都是跟这些明星艺人绑定的。

可像程龙、李莲杰、周闰发、梁朝炜这些一线的巨星,片酬却是很吓人的。

和这些巨星绑定,抛开艺人的片酬和剧组的拍摄花费,再好的影视项目都很难有再大的运作空间。

我相信邹老先生对此应该深有感触!”

嘉和的落幕,其实有一部分的责任要算到这些大牌明星的身上。

明星拿了片酬,但是其自身的号召力却没有如实的反馈到票房收益上,再加上国内盗版产业对香江影视版权的冲击,香江电影走到今天这个境地,其实只是在竞争中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出路而已。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香江以往的经济地位不如往昔那么重要了。

入世之后,国内沿海一线的城市都在突飞猛进,不断的挤压着香江的生存空间。

导致香江整体的消费水平下降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香江电影想要浴火重生,就不能再以九十年代的方式来走。

只有破釜沉舟的把香江电影当成一块初生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香江电影才有浴火重生的可能。

所以袁梁对嘉和当前的艺人合作模式,其实是比较反感的。

明星艺人只要渐渐的壮大起来,其实就是一只吸附在娱乐圈的寄生虫。

这也是袁梁当初反对星空做艺人经纪的原因。

可现在的星空,似乎也走上了这条老路。

然而听完袁梁的话,邹文淮却很快摇了摇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不是谁都有袁导这样的号召力。

想要马儿跑,哪有不让马儿吃草的道理?”

袁梁也赞同的点了点头,“我知道是这个理,但是现在的嘉和是什么样,恐怕没有人比邹老先生你更清楚了。

其实有些话上次邹老先生来星空我就想跟邹老先生你说的,只是当时的星空还处于刚刚成型的阶段。

嘉和想要借助李先生在东南亚的渠道实现转型,但打铁还需自身硬。

嘉和能卖的东西也就那点股份了,但是院线毕竟属于实业,如果早几年嘉和还能往这上面挪一挪,现在想挪恐怕余力也不多了。

收购湾省的华纳院线之后,嘉和的情况恐怕没谁比邹老先生您清楚。”

袁梁又抿了口水,接着道,“香江电影以前可以说是雄霸亚洲与好莱坞争锋的存在,但是这几年却连曰韩市场的作品都比不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相信邹老先生是清楚其中的原因的。”

邹文淮闻言,眼神变得有些空洞。

曰韩电影的成功,是离不开其身后的财团的。

香江如英煌、华夏星、银都这些,也都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的。

嘉和早年没有实现转型,又早早和艺人绑定,才最终将嘉和拖入了如今的泥沼里。

两年前嘉和之所以让李泽凯入局,邹文淮未必没有把李家当靠山想法。

可李泽凯多精明的一个商人,这段时间要不是星空参与进来,李泽凯恐怕早就撂挑子了。

袁梁一针见血的话,让邹文淮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袁梁也没有打扰,而是把目光望向了另一边的李泽凯。

“嘉和出现现在的局面,说起来也是李总你不厚道,既然都入手了,怎么又开始半途而废呢?”

李泽凯对于袁梁半开玩笑的话倒是没有在意,只是摇了摇头。

“我是有些渠道,但像袁导说的,打铁还需自身硬才行。

我始终不是袁导这样的业内人士,能够对嘉和提供的帮助也有限。”

“那我冒昧问一下,李总是打算长期支持嘉和的发展呢,还是只打算当成一次投资?”

听到袁梁的话,邹文淮邹重衍父女也都纷纷抬起头,就连李泽凯也都微微的皱了皱眉头。

毕竟在香江,敢和李泽凯这么说话的人可不多。

“不管是投资也好,长期持有也罢,我毕竟都是个生意人,袁导觉得呢?”

袁梁笑着给他添了杯茶水。

“既然是生意人,那说明就有得谈。

嘉和对于星空在完善影视产业链上,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只要邹老先生他们没问题,我还是希望能得到李总的支持的。”

“想要我支持也没问题,但袁导得要拿出让我感兴趣的东西出来才行。”

袁梁笑了笑,“听说李总之前投资过滕讯,后来见收益达到预期,把滕讯的股份转手给了非洲的MIH公司?”

“是有那么回事!”

李泽凯面不改色,但心里却有些反感。

当初对滕讯的投资已经涨了十多倍的收益,他也是吃不准互联网泡沫的影响才转手了手上的股份,谁能想到滕讯后来那么能蹦跶?

如今的股价都飚到近千亿了!

“那不知道李总对互联网企业还有没有兴趣?”

“互联网企业?”李泽凯闻言疑惑的看向袁梁,“你说的是你们星空旗下的在线视频业务?”

袁梁摇了摇头,“李总既然投资过滕讯,应该也对美帝的脸书比较了解吧?”

“你还有脸书的股份?”

这下轮到李泽凯震惊了。

脸书可以算是国内版本的滕讯,李泽凯又怎么不清楚。

而最近这一年来,海外的互联网企业中,最具潜力的也就是近年来刚刚冒头的脸书了。

李泽凯怎么也没想到袁梁竟然还和脸书有关系。

“我倒是没有,但是脸书的投资人对星空比较感兴趣。

如果李总感兴趣,我倒是可以从中协调一下。”

诱饵肯定不能一次就全抛下去,在邹文淮还没表态之前,袁梁也只有用这样的方式来稳住李泽凯了。

“袁导还真是让我挺意外的,脸书我是挺感兴趣,但目前脸书的情况我也不太了解。

嘉和这边我是支持袁导的,但生意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谈成的,袁导应该没那么着急吧?”

袁梁摇了摇头,“只要李总感兴趣就好,嘉和的事情最终还是要看邹老先生的意思。”

李泽凯又问了一些关于脸书的问题,对于李泽凯态度上的转变,袁梁倒是没有觉得太意外,毕竟商人从来都是重利的。

看着袁梁和李泽凯针对脸书的话题聊得兴起,这时候的邹文淮才意识到,在星空收购嘉和的这场谈判里,嘉和一直都是处于被动的地位。

嘉和左右不了李泽凯的决定,也同样很难撼动袁梁的想法。

从星空出来刚上车,邹文淮感觉自己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

反倒是邹重衍,眼底一直藏着一丝精明。

“爸,真要让星空来接手嘉和?”

“等莪好好考虑下,先回去再说吧!”邹文淮之所以犹豫,还是因为他看不清袁梁对于嘉和的定位。

嘉和从创立至今已经三十多个年头,苦心经营这么多年,邹文淮同样不想看到嘉和走到末路。

沉思着,邹文淮看向邹重衍。

“阿衍,你似乎不太希望我将嘉和出手给星空?”

迎着邹文淮的目光,邹重衍倒是没有任何的隐瞒。

“星空再怎么说都只有一个袁梁,袁梁就算再厉害,也不能再拖上嘉和。”

邹文淮没有表态,“你联系下伍总,跟他约个时间吧!”

“在燕京?”

“回香江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