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除夕

二月十七号,农历腊月二十九,这是鸡年的最后一天!

林信文起床已经七点多了,家里除了他都已经起床吃过早饭!

迷迷糊糊洗漱完,把早餐消灭了以后,听着小清吩咐今天的任务。

“今天中午咱们吃团圆饭,然后傍晚祭祖,晚饭吃饺子,然后守岁!”

“下午我就先准备一个猪肉饺子一个羊肉饺子,再蒸几个馒头傍晚可以祭祖。”

“要不祭祖这两份饺子今晚吃就够了,咱们今晚吃饺子跟火锅!”南北方差异的矛盾,这就凸现出来了!

南方的除夕是午饭随便吃点,重头戏是晚饭,新世纪很多年轻人中午都还没睡醒呢!回家过年,亲友相邀,通宵达旦吃喝玩乐是常事!而北方则是午饭丰盛又叫团圆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一顿大餐。然后晚上一家人又是愉愉快快地坐在一起包着饺子。意义性质比较重大!

记得大学那会有个山西平遥的老师,第一次知道南北差异还是因为回家过年吃完年夜饭已经八点多了,打电话给老师拜年!

问她吃过年夜饭了吗?她说在包饺子,待会一家人一块吃!然后就被这个差异给惊到了,毕竟那会网络世界还没有那么丰富多彩!

“咱们每年都这样过的呀,除夕夜不都是吃饺子?哪有人吃火锅的!”guqi.org 流星小说网

林信文顿时也不知道怎么扭转这种传统的差异性,只能说“我想着年夜饭吃饺子比较单调呀,咱们把祭拜的饺子吃了!然后咱们再吃火锅!”

“可是哪有人在家吃火锅的?咱们家也没锅炉呀?”

“那個蜂窝炉可以用呀,火开大点!咱们家不还有一个蜂窝炉上炒菜用的小锅么?”

杨清眼神怪异地看着林信文,心道你这是对火锅有多热爱呀,这也行?

“那桌子呢?咱们也没有桌子可以用的呀?”

林信文睁着眼睛,对哦!桌子呢?难不成蹲地上…

突然瞄到灶台边放瓶瓶罐罐的那个矮桌,看着比蜂窝炉高一点!

“就那桌子就行了,咱们把这餐桌搬开一点,放这里!然后我把那桌子中间给砍个洞出来!蜂窝炉垫高一点不就行了!”

杨清睁着眼睛看了看林信文,这是又换病症了?

“哥?咱们就吃个饭,不至于吧?”

林信文看了杨清这神情,叹了口气,这南北差异尝试沟通的第一步宣布食材…

“好吧,那就照你的意思吧!”

在煤气、电磁炉没有普及的年代,吃顿火锅很麻烦的,特别对于小孩子!

桌是八仙桌,炉是木炭炉,炉小火力慢!虽然还没有去东来顺这些名店吃过火锅,但是想象得到,习惯一笊篱羊肉放下去,公筷给拌几下然后就捞起来就能开吃。

而现在这样的条件,除非柴火灶。不然只能慢吞吞的夹着羊肉荡呀荡,还都是个人的筷子…

算了,算了!过完年打家具,就照这个意思来。要么就只能问问哪里能搞到煤气炉了!

这年代是有煤气炉的,但是煤气太贵了,普及性很小!现在人们更倾向柴火灶,农村的木材干草不用花钱。城里的木材跟煤炭也都可以一块用!

最少要等到九十年代,煤气炉才能算大面积普及,包括内陆西南大山里面的农村!

而等到新时代了,柴火灶才会慢慢消失!

年夜饭只能吃饺子了,虽然饺子也好吃,但是总没有火锅有气氛!但是一想到,就算吃火锅这家里人也不喝酒呀,饮料也没有!

全部家当就一罐黄桃罐头!汽水这个年代也已经有了,北冰洋汽水由北平制冰厂改名为北冰洋。但是汽水的生产还得等到前两年,也就是1956年屈臣氏迁入北京与之进行合作才开始生产汽水,之前就是做雪糕冰棍的!

但是死贵,一瓶汽水一毛钱,相当于一个工人的时薪,普通人消费不起!

“那咱们中午吃什么,你安排一下!我负责做饭,你负责安排吧!”

杨清想了想说道“又有猪肉,还有一只野鸡,腊肉、腊兔子,还有狍子肉,排骨!昨晚还有一锅汤呢!”

“那做个土豆焖野鸡、一个红烧肉、凉拌狍子肉、再一个焖狍子的排骨!再来一个凉拌黄花菜!六个刚好六六大顺!”

杨清惊道“太多肉菜了,怎么吃的完,红烧肉跟排骨不要,弄个木耳炒鸡蛋就行了!”

林信文哈哈笑了起来,“也行吧,想不到咱们家发愁除夕吃什么是因为肉太多了!”

杨清也跟着笑了起来,似乎这日子有种要红火起来的样子!

林信文想了想,虽然里面有一些是三叔两公婆遗留下来的血汗钱。但是明年,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先把这个家给扛起来。最少也要维持住这两个月的消费水平、生活习惯!

“待会你给准备一下吧,崔大爷那屋子我过去收拾收拾。你把钥匙给我一下!”

杨清听完回屋拿了钥匙递给林信文,“崔大爷说,里面那些东西用不到的要拆就拆要扔就扔。需要的东西,他都给搬走了!”

“好!”

说完,林信文来到崔大爷家门口,看到这个板车!

本来还想买辆板车来着,谁知道买了凤凰!本以为错过了,谁知道这回又是有车一族了,有空再拉去加装个盒子,可以放着工具什么的!

开锁推门,屋里一些锅碗瓢盆炉子什么的生活用品都还在!瓶瓶罐罐的,油盐米面也都还有,这些等开春了再拿回自家用吧!

里面屋子除了家具,其他都空空如也。

林信文转身回到外间,坐在凳子上想着这间屋子要怎么用,怎么改!

屋里没有灶也没有炕,崔大爷只是用着两个蜂窝炉做饭。就连里间再间也只是用木板给隔开,要整改的话,难度很小!

外间就一套桌凳,两个炉子,还有两个矮桌子放一些东西。一个米缸一个水缸算大件,里屋就一张床一个床头柜还有一个老式衣橱!

放在新时代要么是简约风,就是就是贫苦风了!

因为临近大门,这边地势稍微高一点。里面屋子用来存放粮食倒是挺合适的!地面上垫高一点,这间屋子有个十四五平方,做个一米六七的米屯子,只要有本事放满!

几年就可以过去了,而且这边靠近大门。就算拿着东西进院子,遇到邻居的概率也小!

里屋就用来放置粮食,外间暂时也不需要过来住,随便怎么弄都行!

就是这粮屯子,新世纪都是用铁的密封的。农村的都是用竹子枝条编织的,而自己也没这个手艺呀!

只能打木材厂的主意了,趁着现在有钱还能买到!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但凡买点东西都要票都要批条!

里面到时候这些家具移到外边这里来,地方也放得下!平时锁着门别人也不知道,里面屋子一前一后两个窗台平时也给关着!问题不大,屯粮地方有了!

再次走进里屋,确认了一下。三米宽、四米长的粮屯子绝对放得下以后,出门上锁!

一回到家就拿起纸笔,把需要的木板数量给算了出来!下面要有一个可以出粮的口子,跟一个挡板!

上面要有一个进粮并且可以自由拉开关闭的门!

费料费钱,但是不费工夫!

“大哥,你这又画啥?”

杨晋跟信英两人回来了,一进屋就看到林信文趴在桌子上写写画画的。

“回来啦,怎么这么快?”

“我们东西一拿出来,姥姥看到就要我们往回带。我俩撒腿就跑了!”老五笑嘻嘻地说道。

林信文听了笑了下,看了下时间。也十点多了,起身把纸递给了信武,“等木材厂一上班,你就过去让他们帮忙做这些木板过来。尺寸数量我都写好了!”

信武接过看了一下,“弄这么多木板干嘛?”

“到时候有用!”

说完也不解释,解释不清!

直接脱掉棉袄,挽起袖子开始准备做午饭了!

“待会吃完午饭,轮流烧水。轮流洗澡,洗干净过个年!”

老六反抗道,“我们不前几天才洗过么?怎么又要洗澡!”

北方天气干燥,整天呆家里也没感觉身上会脏。但是除夕那天下午在南方家家户户都不用催促小孩子的,因为洗完澡穿上新衣服就是过年了!

除夕下午,大街小巷都是小孩子放鞭炮,找大人拿钱买玩具买零嘴的身影。而这个时候,大人们脸上也开始洋溢着笑容,夸夸孩子的新衣裳吩咐孩子别胡闹!

也可以说,午饭后年就来了!

“辞旧迎新知道不?就算不脏咱们也要干干净净的,明年咱们才有新衣服可以穿!等明年除夕,咱们都要穿上新衣服新鞋,全身上下都要新新的,那才叫过年呢!”

杨清不满道,“咱们这也是新衣服呀!”

林信文叹了口气,确实是新衣服。物资缺乏的年代,一件衣服的平均寿命高达两位数!即便破破烂烂了,也可以剪开用来当补丁!

“衣服是新衣服,明年咱们争取再做新衣服!”说完,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能感叹从无都有到溢出,短短几十年,这片土地的人民到底付出了多少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