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利益交换

柴绍听到此言顿时打起精神。

眼前的刺客竟然承认自己是受人指使?

如此看来这刺客还真有可能成为突破口。

最少自己是有东西向李世民交差了。

于是柴绍扭头对着心腹说道:“上刑!”

庄三先是一愣,随后看向柴绍大喊。

“大人, 我所言句句属实啊!”

“在吴王殿下的府上便是如此说的,殿下便将我放走了。”

“怎么到了大人这里?”

柴绍冷笑一声。

吴王殿下是刚刚被刺杀还没缓过神来。

但是你在我这里休想糊弄过去。

“老实交代,你是受谁人指使?”

“说出此人姓名还能放你条生路,若是拒不交代,就别怪我无情。”

言毕,柴绍对着心腹一挥手。

心腹心有所悟当即握着皮鞭和各类刑具上来。

一旁的杨兴看着眼前的一切。

心中顿时有些明悟。

殿下不是审不出来问题。

而是故意将此人扔出来。

如此不仅能够有效保护另外的两个刺客。

而且还能将长安的水给搅浑。

不论此人说出什么线索,对殿下都不重要了。

他的作用在于敲山震虎。

让他背后的黑手紧张。

让城中文武对刺杀避之不及。

想到此处,杨兴抬头看向跃跃欲试的柴绍。

他不相信柴绍看不出来吴王殿下的布局。

柴绍如今不揭穿殿下的布局,多半是已经暗中和殿下完成了利益交换。

柴绍用这个庄三来交公。

代价是不揭穿殿下的意图,并为殿下遮掩一二。

一瞬间杨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柴绍看着恍然大悟的杨兴,心中不由轻笑一声。

现在才反应过来,这杨兴随时勇将,却少了些灵动。

罢了,又不是自己的心腹,管那多干什么、

不论问出了什么,自己如今用这叫庄三的贼人交公即可。

“上刑吧!”

柴绍再度对着心腹挥手。

这次心腹直接用皮鞭沾着凉水抽打在庄三的身上。

被皮鞭一抽,庄三当即大叫起来。

“阿耶诶,饶命啊!”

柴绍见庄三开始叫鬼哭狼嚎。

脸上没有一丝别样的神色。

“继续抽,抽到他说为止!”

柴绍的话音刚落,庄三便当即开口说道:“我全都说。”

“别打了,我全都说!”

柴绍抬手制止了心腹。

庄三见状连忙说道:“我全都说了,能不能保我一命?”

柴绍冷笑一声,假装还要抬手。

庄三连忙拱手。

“我都说,别打了!”

“我是受一位将军的指使。”

“当初我被金吾卫和地痞欺辱,就是他救下我一命。”

“然后他把我安排在一出别院中。”

“几日前,有人找到我,说是我的救命恩人让我为他办件事情。”

“而且还能找金吾卫报仇。”

“于是我便答应了下来。”

“谁知道,这竟然是要刺杀吴王。”

“我后悔啊!”

杨兴此刻大喝一声。

“现在后悔也没有用了!”

“就算你不是主谋也是从犯,刺王杀驾的大罪下来,你能留个全尸都是陛下开恩!”

庄三有些惶恐地看向柴绍。

却看到柴绍轻笑着说道:“取供词来,让他签字画押!”

没等装庄三反应过来,便有几名全副武装的亲兵上前一把按住庄三。

等到庄三在供词上签字画押后,柴绍轻笑一声。

“将此贼给我押入牢中。”

“我要入宫拜见陛下说明情况!”

不久,柴绍便出现在了武德殿之中。

“陛下,这是贼人的供词!”

李世民闻言抬头看向柴绍。

“你怎么快就又有新进展了?”

柴绍连忙拱手说道:“陛下,这是吴王殿下擒得的一名贼人。”

“此贼便是抛洒钱币引起百姓骚动之人。”

“吴王殿下如今无心审问,便将贼人交给臣来审理!”

李世民伸手接过供词。

快速浏览了一遍之后,再度看向柴绍。

“若是按照贼人所言,那这城中附和条件的人可不少啊!”

“就连你也附和条件!”

柴绍愣了一下,随后连忙说道:“臣准备带着此贼去找他居住的别院,尽快锁定指使他的人。”

“然而在顺藤摸瓜一举将指使刺杀吴王的逆贼拿下。”

李世民听后点点头,随后看向柴绍说道:“此案调查的进度不必隐瞒,朕倒要看看谁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

柴绍领命退下。

......

“听说了吗?”

“谯国公已经公示了调查的进度。”

“眼下谯国公根据一名俘获贼人的口供开始在城中排查。”

“据说贼人说他是受了一名将军的指使!”

“还好你我都是文官,不然也会被调查。”

“不过如今武官们人人自危。”

“甚至有些武官连府门都不敢出,只得守在府上,等风头过去。”

几个青袍的文官坐在一处酒肆上轻笑着谈论着如今长安城中最有流量的事情。

吴王遇刺案的调查进度。

周围的士子和百姓闻言不由舔了舔嘴唇,喝一口桌上的酒水,目光看向这几个文官。

若是李恪在此,定要叹一口气。

然后用鲁迅先生的《药》中的话来形容这些凑热闹的百姓们。

不过眼下的这种情况也正是李恪所想要看到的。

他断然是不能又当又立。

大概他只会叹一口气,随后到人群中大讲特讲,恨不得所有人都来听。

被众人注视的几个青袍官员,此刻坐直了身子。

如同衙门中的上司那般傲然。

“我看啊,眼下我们也要多注意些。”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次刺杀不一般。估计朝廷之中有人要动手了。”

“皇帝也未必能坐得住。”

“这和当年陛下登基时的情况多想啊!”

“我倒是觉得比当年还要严重!”

“当年陛下至少是真刀真枪的干了一场。”

“可是眼下的情况,可都是暗地里的刺杀。”

“如今刺杀都搞得如此声势震天。”

“我是不敢想以后若真的开战了,长安会变成什么样子!”

说到此处,不仅是这个几个青袍官员,就连周围的百姓们也不由打了个寒颤。

若是刺杀都弄出这样的动静。

那正是撕破脸皮后的场景又会是什么模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