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署长驻地

第207章署长

这些可能性,其实赵桓在看到契丹人的‘国书’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

只是,赵桓却并不在乎,或者说,赵桓眼光,放得更加的长远!

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公署,纵深两百里,东西数千里,这么大一块特别行政区,面积足足有几十万平方公里了,而且横贯东西,东到大海,西通祁连山,与党项羌人相接。

这么大一块特别行政区,从地域面积上来说,已经差不多有两个山东省那么大了,自保,完全绰绰有余了!

当然,前提是,得有那个实力才行!

而赵桓,完全有那个信心和决心,能够在几年内,彻底的掌控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区,成为宋辽之间,一支不容忽视的,举足轻重的力量!

到那时,手握重权,甚至还有边关诸军州调兵之权的赵桓,谁敢小觑于他?

大宋的太子储君,除了他,还能有谁?

想要换别的人上位,好啊,先从实力和功绩上,胜过我赵桓再说!否则休想!

赵桓刚才向赵佶提到‘临机决断之权’和‘调动边关驻军之权’,目的就在于此!

大宋太子出任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公署宋国署长,临机决断和调兵之权,那不是顺理成章的么?

虽然现在北边的大宋驻军,也包括西军,大部分的军权,都掌握在枢密使童贯手中,赵桓想要从童贯手中夺取军权,也得看童贯答不答应!

甚至于很多人,朝臣或者皇子,恐怕都巴不得赵桓和童贯为了军权而起了争斗,斗个你死我活呢。

但是赵桓通过之前那一年多里,对翊卫府的翊卫军的训练,已经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在军事训练上,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就算不依靠童贯手中掌握的北地驻军,再训练一批新军,也不是没有那个可能的!

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公署,虽然不允许拥有军事化组织,不允许拥有成建制的军事组织,但是,准军事化的巡警,却还是可以拥有的。

而巡警嘛,本是由公门中的衙役捕头组成的,但为了维护特别行政区的治安,缉拿盗贼,规模肯定就不可能小了。

甚至于,地方上那些山野乡村,结社自保的忠义弓箭社,本来就是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自卫队’,连厢军都算不上,自然也就不可能在撤军的名单之中了!

而且,这些‘自卫队’,也根本没有成建制的编制嘛,就算辽人想要从鸡蛋里挑骨头,也根本挑不出任何的毛病来!

更何况,赵桓作为大宋国太子,翊卫府本就是太子护卫队,总不能让太子孤身一人涉险,前往北地宋辽边境吧?翊卫府的翊卫军,总还是要跟着的。

翊卫军的编制虽然不大,但也有六百多人(超编了一百多个,还没淘汰呢),就算北上的时候,必须要淘汰一部分,总还能剩下五百人不是?

更何况,五百名翊卫军,能不能保护得了太子还不一定呢,说不定大宋官家心疼太子,还让翊卫府再扩编一下,编成两个营一千人,也不是没有那个可能的!

总之,既然是太子出镇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公署,护卫力量,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五百人或者一千人,都是有那个可能的!

而且,赵桓在东京城里,组建的那支情报组织,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跟着太子殿下赵桓,正式踏足宋辽边境,甚至直接进入辽国境内了!

赵桓相信,给他三五年的时间,这支情报组织,一定可以散布到整个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区,赵桓也一定可以,将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区,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且,赵桓之所以从燕云十六州之中,单单挑选了滦州,作为租借之地,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滦州的自然资源十分的丰富!

这些自然资源就包括,煤炭,还有铁矿石,这两样!

滦州的开滦煤矿,一直是华夏最主要的露天产煤区,即便是几百年后的现代,开滦煤矿依然还在源源不断地向着整个华夏,提供着大量的,最为优质的燃煤!

而除此之外,在赵桓前一世的那个时空中,华夏最大的钢铁生产和冶炼基地,也在滦州!

另外那个时空中的唐山,就在现在的滦州!

后世有一个著名的跟钢铁有关的笑话,说是全世界钢铁产量进行排名,第一名是华夏,括号,不包括河北。

第二名,华夏河北,但却不包括唐山,第三名,华夏河北唐山,但又不包括唐山瞒报的产量!然后第九名是,华夏河北唐山瞒报的产量!

看到没有华夏河北唐山瞒报的钢铁产量,竟然都能排进世界钢铁产量的前十之中,由此可见,河北唐山,钢铁产量之多!

如今,大宋国的钢铁产量是,虽然是天下之最,什么契丹女真,东瀛琉球,高丽交趾,就没有一个国家的钢铁产量,能比得上大宋产量的一个零头的!

至于西域和泰西之地,嗯,西域的苏珊王国,倒是有生产出一种镔铁,甚至还有一种名为大马士革刀,曾经一度在中原广为流传,同样的还有源自于东瀛的东瀛刀!

但是,这些刀的卖价虽然高,但是产量,说实在的,真的没法跟大宋制式生产的刀剑盔甲相提并论,也就能成为官宦商贾,收藏显摆的装饰品罢了,真正想要大批量的生产并装备军队,根本没那个可能!

而不管是在后世,还是在现在这个时空中,钢铁的产量,其实都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代表着这个国家国力和战争潜力的强弱!

而大宋,现在的钢铁产量,虽然是天下之最,但这些钢铁产量,更多的,还是被宋国庞大的人口数量所消耗掉了,用来打造锅碗瓢盆和农耕用具的钢铁,耗用的钢铁产量,恐怕都有一半多了,用来打造装备百万大宋禁军的刀剑盔甲的钢铁,自然就少了!

嗯,不管是什么东西,疆域一大,人口底数一多,平均下来,平均到每个人的身上,一下子就变得少之又少了!

而有时候,还不得不讲这个‘人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