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攻夏之战

政和七年八月爆发的大宋五路攻夏之战,不是赵桓一手促成的,也不是赵桓在幕后主使的。

赵桓离开东京的时候,在城里是留下了大量的情报人员,只不过这些情报人员,出身市井,身份低微,会识文断字的,都没几个,读书和做官的,就更少了。

嗯,即便赵桓以宋国太子的身份,在东京的时候,投到他门下的读书人和官员,也根本没有多少,真正敢像沈与求和陆宰那样,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全部系于赵桓一人身上的,就更少了!

而且,沈与求、陆宰,还有马政马扩以及呼延庆等人,身份基本上都是公开的,东京城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太子赵桓身边的人,这样的人,留在东京,也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而且,赵桓以太子的身份北上,成为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区宋国官署署长,开府治事,身边没点帮手怎么行?

光凭赵桓一个人,累死累活,也根本处理不了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区那么大一块地盘,每天产生的那么多的政务公务不是?

更何况,除了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区外,赵佶还将孤悬于外的滦州和觉华岛,也划给了赵桓治理!

跟随着赵桓北上的沈与求、陆宰、马政等人,几乎全部都被赵桓给撒了出去,分散在了滦州和特别行政区的各个部门之中。

就连科举之后,回了蜀中的张浚和苏云卿,都被赵桓连续写了十二封情真意切的书信,给请到了北边,帮着赵桓处理特别行政区公署中的政务琐事。

留在东京城里的情报人员,身份低微,想要影响到朝堂中枢的决定,自然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赵桓,在离开了东京一年以后,想要影响到东京的决策,也根本没那个可能了!

之前赵桓亲自给他的便宜老子赵佶上书,请求将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区撤下来的驻泊禁军和厢军,移防到西南蜀中四路去,最后不都被朝堂中枢给否了么!

之前,有人担心赵桓离开东京后,太子的地位都将不保,这样的担心,现在看来,也不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至少,赵桓在东京城里的影响力,随着他的北上,已经大大的降低,甚至可以说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的影响力了!

不过,西夏党项军,趁夜偷袭丰州,赵桓却是在背后出了一把力的。

赵桓当然不会卖国,大宋是他的家,他是大宋未来的皇帝,他自然不可能出卖大宋的利益。

只不过,西夏和大宋之间,停战也有一两年了。

赵桓记得,前一次宋夏之战,还是自己被册立为太子的政和五年,如今可都政和七年八月份了!

而且,当时攻打西夏党项羌的时候,条件还没现在这么好。

现在,宋辽两国签订了和平友好互助条约,宋国答应了辽国,不干涉辽国平定女真叛乱的内政,辽国也答应了宋国,不干涉宋国平定西北党项羌叛乱的战争。

可以说,宋国现在已经断掉了西夏最大的外部援助,再加之上从宋辽边境特别行政区后撤移防的驻泊禁军和厢军,又补充到了西北边军之中,充实了西北边军的实力。

因此,现在正是西北边军,反攻西夏党项羌人,一举拿下西夏最好的时机!

虽然,让童贯领兵,让童贯立功,不是赵桓乐意看到的但是,不可否认,现在正是拿下西夏的最好的时机!

因此,就算没有赵桓在背后做推手,这次的宋夏之战,迟早恐怕也是要爆发的!

而赵桓做的,只不过是让这个时间,提前了一些而已!

嗯,赵桓做的,只是让游走在西夏的游商,将宋辽和平友好互助条约,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在西夏境内,进行了传播而已。

传播的内容,只有一部分,就是宋辽边境对等撤军和宋辽两国互不干涉对方的平乱之战的内容而已。

平乱之战,辽国方面当然说的是女真人了,而宋国方面,说的是谁,还用明说么?

被宋国视为叛国逆贼的,放眼整个大宋,除了西北的党项羌人外,还能有谁?

这些年来,宋国一直持续不断用兵的,除了西北党项,又还有谁?

横山攻略,伐夏之战,断断续续地,宋夏之间,已经打了有几十年的仗了,可以说,如果没有辽国的牵制,西夏,早就已经亡于宋军之手,大宋也早就已经平定了西夏党项羌人之乱了!

这样的消息,在西夏传播开来后,在西夏国中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因而最终,西夏国主李乾顺命令晋王李察哥,率步骑两万余人,横穿地斤泽(毛乌素沙漠),秘密进驻浊轮寨,在浊轮寨休整了整整三日之后,才在八月初二,趁着夜色,越过长城,偷袭丰州,并一举夺占了丰州。

只不过,西夏国主李乾顺,想要先下手为强,打宋国一个措手不及,而且选择了一个让宋国怎么也想不到的方向出兵,想要一举先解决了府州、麟州、丰州三州内的折家军。

折家军跟西夏党项羌人,同宗同源,前推两百年,唐朝末年的时候,都属于同一个部落,都属于党项羌人。

只不过后来,因为各自的选择不同,再加之上占据了定难军的党项李氏,和占据府州的党项折家,相互之间战争摩擦不断,血海深仇越积越深,到最后就势成水火,互不相容了!

一直以来,西夏都视府州折家为其眼中钉,做梦都想要拿下府州,将折家这个党项叛徒,满门抄斩。

而府州折家,因为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血海深仇,对西夏党项,特别是李氏一族,更是恨不得生啖其肉,夜寝其皮!

李察哥趁夜偷袭丰州,对于折家来说,就跟在折家心窝子上捅了一刀似的,驻防府州的折家家主折可求,得到丰州失守的消息后,甚至都没等到朝廷的军令,便亲自领着折家军,从府州杀回了丰州,誓要夺回丰州!

折家军的老巢,虽然在府州,折家盘踞府州跟党项李家,盘踞银、宁的时间,其实都差不多,都已经超过了两百年。

只不过,党项李家的地盘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拥有了左右厢十二监军司二十二州之地,而府州折家,世袭的地盘,还是只有一个府州而已!

不过,跟府州相邻的麟州、丰州等地,其实也被折家视为禁脔,党项偷袭丰州,折家自然不可能善罢甘休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