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罗清水进村了 09

上一章没讲透,还有就是,县里、乡里的主要领导们,是不知道罗清水是哪根葱,可村里的张连喜跟赵国富知道哇。

他们在现场时,可能注意力都集中在领导们的身上,但官场中人都会有事后咀嚼某些重要场合的习惯。到那时,妥妥地就能察觉到,原来罗清水没有跟着去呀?

到那时,他们就会想,咦,那小子怎么没来呢?这样的场合他也能不跟着来,也敢不跟着来?

看来,他是个标新立异、胆大包天的刺头哇。

不行,这样的刺头必须得找个机会拔掉!要不然这个胆大包了天的玩意,以后不知道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跳出来坏了事。

这,是官场上所有人的共识!

两世为人的罗清水心里非常清楚,自己刚才百分百的是出了一记昏招。那样的情形,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腆着个脸,甭管是谁的车,看见有位置就都先跳上去上了再说。

领导看见了,绝对不会说你这个人喜欢钻营,进而对你有看法。因为他们,也是这样过来的。

同事们看见了,也绝对不会觉得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要脸,看见领导就一个劲地往前凑合。因为他们,也是正在这样做的。

唉,往事已已已,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罗清水很明白,身在官场眼睛就绝对不能往回看。关键,还是得往前看,抓住未来。

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说的就是这个了。

给完钱,拿上方便面,罗清水没敢在小卖部多呆就赶紧回到值班室去了。

吃完面,才不过12点15分,公示牌上写着下午上班的时间是14点30分。罗清水用手机调了14点15分的闹钟,然后百无聊赖地躺在值班室的床上,咀嚼着自己目前的处境。

上边交代过,他是水木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今年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融合记忆,他知道了在他穿越过来之前,原来的那个罗清水已经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做了非常详细的规划。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以说,到杨梅府、杏林县工作,本就是原来的那个罗清水计划内的事情。

时间回到他12岁,小学毕业的那年。他父亲36岁,正值壮年,是南越州、杨梅府的六扇门总捕头,相当于上一世的市公安局局长,正处级。36岁的正处,可谓前程远大。

那年,本来这位正处级的父亲说好了,要带他出国旅游的,可却因为被州御史弹劾,然后莫名其妙地死在了看大牢里,罗清水家也因此遭到了巨变。

关于父亲的事,母亲一直都是讳莫如深,不愿意提及。外公他们家似乎也从此跟他们划清了界限,老死不相往来。

要知道,她母亲可是姓龚,是皇族的第一代外嫁女,身份高贵。再加上外公又曾经是南越州的州提督,也就是相当于上一世的省委书记啦,这样的家世,按理来说不该遭此劫难才对。

父亲莫名其妙离世之后,12岁的,原来的那个罗清水,就一直默默地思考着,他要怎样做,才能揭开那层层诡异的迷雾。

从商,那显然是不行的。在玄龙帝国,哪怕他罗清水成了帝国的首富,也不会有多高的社会地位。顶多,也就是高级点的,镶了金边的痰盂而已,可依旧还是痰盂,没啥卵用。

再有,按照帝国的形势,以罗清水现在的家境,要资本没资本,要关系没关系,还想经商,还想赚钱?那简直就是白日做梦。

如果他父亲没死,或者他外公家没有跟他划清界限,有他们做为后盾,那他随便做点神马生意,都能妥妥地稳赚。现在嘛,就还真只能是呵呵了。

或者,做个科学家,搞搞发明啥的?做医生,成为帝国最牛叉的名医?这些,经过他的思考,好像统统都不靠谱。

他思来想去,唯独也就剩下从政,这一条路了。

从政,就必须经过比考大学、考研难上万倍的建制考试。所以从17岁高二,想明白上边的问题,并做出从政的决定之后,他罗清水就留意收集,每年建制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考试的习题,从高二开始就研读、背诵建制考试的相关材料。

选择水木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也是经过他深思熟虑的之后的决定。

首先,水木大学是帝国超一流的大学,从他高二开始所收集到的信息来看,这所学校的有很多师兄、师姐们,在帝国建制内的各个岗位任职。

可别小看了这层同校的情谊,有这层关系在的话,很可能在未来某个关键时刻,就能给他加分,让他的升迁减少很多阻力。

更何况,依稀记得小时候似乎曾听外公提过,帝国现任的皇帝,在年轻时曾经微服入读过水木大学。

所以,如果他能考上水木大学,那现任帝王也能算得上是他的师兄了!

至于城乡规划专业呢,那就比较简单了。他在高三的时候就判断出,随着帝国城市化的发展,城乡关系该如何妥善平衡,肯定会成为帝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所以,选择专业的时候,他没有选水木大学最著名的经济与金融、法学、新闻学这些专业。

毕业后,建制考试时,选择南越州、杨梅府,那是因为他身体不好的母亲,住在杨梅府。

为了就近照顾母亲,同时也为了就地查找父亲离世的蛛丝马迹,所以他没有报考别的州、别的府。

选择杏林县,而不是选择杨梅府呢?那是因为当时的罗清水觉得,城乡关系这个课题,如果留在州或者府,那就有些高高在上,不接地气了。

如果他父亲没有出事,那当然是选择州或者府,先积攒一些资历。三五年之后,带着级别下放到县或者乡,这样还很有可能可以主政一方。

可父亲出事了,外公家又不可能提供任何助力了。选择高高在上的州或者府,不深入一线,又能面对什么具体问题?做出什么实事?干出什么成绩?这些都不能,他又凭什么可以得到提拔?

所以,由上至下并不适合他。由下至上,农村包围城市,才是符合他这个屌丝的选择。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