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断腕述律后

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意味着契丹进入了新的时代。他们先后创建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大字的象形程度很高,后逐渐发展成表意程度更高、更加成熟的契丹小字。似乎人类文字天然就是制定法律约束百姓用的,很快契丹的各项法律也先后建立。契丹建国也为一百年后西夏李元昊建国建立了路标。一个有文字、有法律、有政府、有信仰的国家注定不同于他们南方的割据势力,但也没有人预料到在随后的几百年里,契丹对中原王朝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的那一年(907),中原王朝的一个毫无忠信可言的藩镇势力朱温,篡夺了曾经盛极一时的唐王朝而自立,史称后梁。从此,中原陷入了频频战火之中。阿保机一定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继续巩固契丹这个新兴政权,并为契丹的发展谋篇布局。在阿保机的心中有两件大事:第一件,攻打西南诸多与其语言、风俗相近的民族,让他们彻底臣服;第二件,他要灭渤海国。这是一个意义非凡的国策,灭渤海国便消除了契丹在征服南方中原政权时腹背受敌的后患。

渤海国建国于唐武周时期,已两百年了。渤海国与其他小部族不同,一直都以中原文化、政治制度管理国家,在北方各民族中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天赞四年(925)阿保机率部征伐渤海国,一起出征的还有太子耶律倍、大元帅耶律德光,随行的几个汉臣中有一个人叫韩知古,此人的孙子韩德让在几十年后的契丹政坛上比他的祖父更加传奇。契丹国力发展惊人的快,国力悬殊使得渤海国几乎无抗争之力的被契丹征服,改渤海国为东丹国,赐耶律倍天子冠服,建元甘露,依“汉制”治理东丹。

英雄难当,英雄的儿子更难当。再辉煌的事业总需要人继承,阿保机欣赏耶律倍,耶律倍对汉族的儒家思想、诗词、绘画、书法都有颇深的造诣。但述律后却有自己的认识,不同意他们父子的观点。

一次耶律倍认真的读着《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述律后经过,哼了一声:“少读些汉人的虚伪之词,要读也要反过来读。他们满嘴的仁义道德都是挂在嘴上的。”

反过来读是君主为贵,国家次之,民最卑贱。耶律倍不解,述律后接着说:“汉人的文化,不过是一群坏人不遗余力的劝导善良的子民做好人,压榨他们。当人们不堪忍受的时候,另外一群坏人站出来,说自己是好人,善良的人们不过换了一群主子罢了。如此循环往复而已。”

一次耶律倍朗读唐代诗人李白的赞颂西汉英雄苏武的诗:“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述律后听到后更加不高兴了,问道:“苏武为大汉持节十九年,换来的是皇帝与权臣为一己之私利,对苏武全家的赶尽杀绝,英雄之泪为谁而流?”

同是西汉苏武的典故,二人以截然不同的视角理解了中原文化。耶律倍看到的是苏武被囚禁十九年,忍受边地之苦,不变节。苏武的好友李陵兵败投降后曾去北海,苏武牧羊的地方劝降苏武,苏武以死之决心表达了对大汉的忠心。苏武当然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可述律后看的不是苏武,而是看汉朝是怎样对待苏武和苏武的家人的。苏武回到汉朝,朝廷内部发生上官桀与霍光的激烈党争,苏武的儿子苏元参与了上官桀一方。第二年,就因党争失败而被杀,苏武被免。在此之前,苏武的哥哥和弟弟都因朝廷职务被逼自杀。而苏武和他的父亲一样,为朝廷贡献了一生后被贬为庶人。也不能不说述律后看问题更独到,苏武毕竟是中原文化中的少数,出现一个便永载史册,而中原文明史的主流便是权力的争斗,和争斗下的哀鸿遍野。

述律后更加喜欢二儿子耶律德光,耶律德光对汉文化没有那么深的兴趣。他喜欢骑马,并和侍卫亲军的首领、汉儿司的首领、北面官署的首领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有着更强的实际事务处理能力,也非常的尊重她的母亲。如果发现母亲述律后不高兴了,他就马上保持安静,顺从母亲。

就在攻下渤海国后返回途中,阿保机死了。为了能让自己喜欢的耶律德光继承帝位,述律后耍了一个手腕,当然这个手腕后来也断了。

述律后向满朝的文武百官说:“我有两个儿子都很优秀,你们来看看谁适合继任皇位啊?”

不得不说,述律后才是深谙汉文化,政治黑手段无师自通。如果耶律倍没有被立为太子,这个选举制可谓是非常先进的政治设计。可是耶律倍本就被册封为太子了,这不就是摆明了要废太子,立耶律德光吗?可契丹朝庭上确实有很多忠良之士,不屈服于太后,继续追随耶律阿保机的遗愿,支持太子耶律倍。

述律后本就是铁腕人物,她说:“你们既然这么忠于先帝为什么不随他而去呢?”单用这一个理由就杀掉了一百多大臣。

可是也有人看不下去了:“论和先帝的感情,没有人能与太后相比,太后为何不去陪葬?您要去,我自然也去。”

述律后冷静的说:“我的儿子

还小需要我的照顾。”说时立刻抽刀砍下了自己的手,“我的手先去陪伴先帝,你!现在就去!”指着下面说话的人。

就这样,这个断腕太后成功的改立了耶律德光成为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与父亲一样,念念不忘向中原用兵。但实际上不需向中原用兵,中原已破碎不堪。后梁朱温治国能力不行,还荒淫无度,大臣的妻、女他要霸占,自己亲子、养子的媳妇儿也要霸占,而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宠,还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美貌的妻子送到宫中给朱温“享用”。其中养子朱友文之妻最漂亮,深得他的喜爱,正打算立此养子时,正巧那天陪侍的是亲子朱友珪的妻子,立即给朱友珪报了信,遂即朱友珪杀父自立。不到一年,朱友珪的亲弟弟朱友贞发动兵变,逼死朱友珪后自立。耶律德光称帝前四年(923),后梁就已经传二世三帝而亡了。

起兵灭后梁的晋王李存勖,建立国号“唐”,史称后唐。李存勖名为“存勖”,却对百姓、能臣丝毫不“存恤”。他在位时他宠幸的伶人、宦官、后妃都大肆盘剥百姓,屠杀忠臣。就在耶律德光继位的前一年(926),李存勖被自己的义弟李嗣源,父亲的养子的叛军所杀。后唐确实将后梁的版图进行了大幅扩张,影响力也扩展到高丽、渤海、吐谷浑等。耶律倍这个废太子在契丹是待不下去的,也逃到了后唐。然而李嗣源的离世阴差阳错的给了契丹皇帝一份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大礼。李嗣源的儿子李从厚即位的当年就被义弟李从珂,李嗣源的养子所杀。同时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拥兵自重。李从珂是不会放过他的。

石敬瑭决定先发制人,暗中勾结契丹,做耶律德光的儿皇帝,并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从此幽云十六州就划入了契丹的版图,直到契丹灭亡也没有再回到中原政府的版图中,中原也完全暴露在了契丹铁骑之下,北部再无屏障。中原的政府已经没有什么荒唐事做不出来了,在“称帝”这个巨大利益前面,拱手让出土地,联合外族起兵谋反已不足为奇。石敬瑭灭后唐(936),建国号晋,史称后晋。石敬瑭的侄子石重贵继位后倒是敢打敢拼,要不是主帅临阵投降,恐怕耶律德光也进不了开封城,灭不掉后晋。耶律德光灭后晋后,改国号“大辽”。不久耶律德光也和他的父亲一样病死在了撤军途中。

后唐两世四帝而亡,后晋两世两帝而亡,而且大多死于亲人的屠刀之下。那时的中原王朝就是这样,父子、兄弟都是用来诛杀的,父亲让儿子的女人陪侍,儿子私通父亲的女人,人吃人就变得不再稀奇。难怪述律后无法忍受太子耶律倍天天钻研汉文化,在她眼中,那一定是一种腐朽不堪的文化,那种文化熏陶的人和自然界的野兽无法区分。

本站网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