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三大战役

在宋军层层叠叠的尸体上,留下了一首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西夏人的这首诗对宋军的心理打击是巨大的。三川口战败,宋朝调兵遣将,没过多久好水川再次惨败,诗中分明在嘲笑夏竦、韩琦、范仲淹不过是一群书呆子,不堪一击。

西夏气势愈盛,频频攻掠宋朝西北边地。庆历二年(1042),李元昊的汉族谋臣张元献计:宋朝的精兵全部都聚集在宋夏边境,而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薄弱,如果西夏大军牵制宋朝边境地区的军队,使宋朝无暇顾及关中地区,然后派一支劲旅乘机直捣关中平原,可攻占长安。这条计谋很毒,战术上也确实可行,但唯独缺少战略思考。

李元昊采纳了张元的建议,派遣十万大军兵分两路钳击镇戎军,企图诱宋军出击,聚而歼之。宋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王沿获知夏军来攻,命副使葛怀敏率军自渭州至瓦亭寨阻击夏军。但葛怀敏一路率军北进,一副要寻找夏军主力决战的气势。王沿遣使持书警告葛怀敏勿再深入,命其背城为营,示弱诱敌,设伏奇袭,攻其不备。葛怀敏不从,还召集更多的兵力继续北进。有部下建议:夏军远来,急于速战速决,建议依马栏城布栅,扼其归路,固守镇戎军,以保障粮道,待其兵疲而击。葛怀敏不听,命诸将分兵四路出镇戎军进驻定川寨。这正中李元昊下怀,李元昊乘势挥军抵达新壕,向宋中军进逼,并立即烧毁新壕板桥,断宋军粮道和归路,又断定川寨水源,围困宋军。最终定川寨之战的战况是宋军葛怀敏等十六位将领战死,九千四百名将士全军覆没。

宋夏的三大战役,“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几乎战战都以宋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三大战役虽然宋军惨烈战败,但英勇的宋军却给西夏的军队造成了永不可平复的创伤。西夏境内的物资越打越少,物价越打越高,再加之范仲淹一系列成功的外交政策,西夏统治集团内部土崩瓦解。李元昊终于认识到西夏的国力是无法向大宋挑战的。

西夏向大宋议和的消息快速的传播开来,成了无论是朝廷还是西军军营最热议的话题。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满朝上下都用各种形式庆祝着这个伟大的时刻。开封街头歌颂的诗篇、簪花的少年都不禁让人感受到这份喜悦。面对这个战果,无论是枢密使晏殊,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吕夷简都长舒一口气。而最满意的当属仁宗皇帝本人了,这位大宋朝的第四任皇帝本性温良,在他的内心中恐怕从未想过要去灭辽或者西夏,甚至都不会想要把国境线压到长城。劳苦功高的西军将士是大宋朝最激动欣喜的,吃上了久违的烤羊。军官们振奋的议论着韩琦、范仲淹的光辉战绩。在西线上一直有“军中有一韩,西夏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夏惊破胆。”的传说。更不用说那个敌人阵前,头戴铜面具,提枪上马,万军之中提上将首级的狄青。尹洙、滕宗谅的事迹也在西线广为传颂。

范仲淹和韩琦将这些在宋夏战事中功勋卓著的将领们请到了这个自家小院。喝着枢密使晏公亲自派人送来的樊楼美酒,品尝着新烹的羊肉。

范仲淹说道:“刘平、石元孙、仁福、葛怀敏都是大宋的忠勇之士。为长眠于此的数万大宋将士干杯!”

这时有人说:“有人在西夏看到过刘平、石元孙。”但没有人接话。

大家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尹洙说道:“我要尽一己之力,力创简洁明快的文风,让天下文章言之有物。摒弃那些诘屈聱牙、诡奇怪诞的文风。”

狄青话不多:“愿大宋再无战事!”

大家一杯接着一杯,很热烈,而范仲淹更像一位兄长。他想告诉大家,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战后的政治更加腥风血雨。范仲淹给大家讲了前朝宰相寇准的故事。

景德元年(1004),辽国萧太后率二十万大军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督促真宗皇帝御驾亲征,最终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结束了持续多年的宋辽战争。如果听了参知政事王钦若的逃跑意见,偏安于金陵,现在的大宋就分南北了。

但这个投降派王钦若也没有善罢甘休,一次退朝后,他挑拨真宗皇帝说:“陛下敬重寇准,是因为他对国家有功吗?”真宗点头。王钦若说:“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反而说寇准有功?”真宗一愣,王钦若接着说:“《春秋》一书都把城下之盟当作一种耻辱。‘澶渊之盟’实际上是‘城下之盟’,陛下不以为耻吗?”王钦若见宋真宗不高兴,接着说:“陛下听说过赌博吧。那些赌徒在钱快要输完时,就尽其所有押了上去,输赢在此一着,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在澶州时不过是寇准的‘孤注’罢了,真是危险啊。”王钦若这种小人嘴脸实在令人憎恶。

王钦若在三司任职时,有位同事对他说:“政府一直在催缴的粮款,有些都是五代时欠下的。老百姓实在是太贫困了,负担不起。找机会我将疏请皇上,将这笔钱粮减免。”王钦若一听,连夜命人核算好这笔拖欠款。第二日,即以他个人名义疏奏真宗。真宗问:“此事先帝不知

?”王钦若说道:“先帝有意把它留给陛下来处理,以收人心。”真宗听了大喜,召王钦若为翰林学士。王钦若仗着真宗的信任可谓恶迹斑斑。

一场大战之后,正是小人汇集之时。“澶渊之盟”以后,王钦若、丁谓、林特等一干小人汇聚于朝堂之上,怂恿真宗大搞天书运动、封禅泰山运动,丁谓、林特更是充当了封神、迷信活动经费运作的马前卒,以致耗费了大宋三代皇帝攒下的基业,民不聊生。他们勾结一起,谁反对他们,他们就打压谁。君子是永远也斗不过小人的,因为小人没有底线,可以不择手段。寇准晚年被贬雷州,当他听说这里离大海只有十里的时候。他不禁怆然想起了他年轻时候的一句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

即将回到朝廷的范仲淹、藤宗亮、韩琦、狄青等人,会不会也将面临寇准一样的人生结局呢?

本站网站: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