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把酒言欢

“笑话!本官什么来路,饶大人不清楚吗?需要讨好韦大人及其党羽?”杨钊讲得大义凌然,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外戚的身份而感觉难以启齿。

饶世宽也懵了,这他么真的不要脸啊,摆明了说自己顺着裙带关系上来的,看不上韦坚这样的所谓朝堂大佬。

关键就这一点,他饶世宽就攻不破,人家放着现成的贵妃娘娘不去巴结,去抱已经落水的韦坚大腿,这不是傻子么?

李适之在一旁看得两眼发亮,这小子人才啊,若是能够收入自己麾下,那绝对的一员大将啊。

至于出身差些,这完全不打紧,只要能卖力气就成,又不打算培养对方接自己的班。

就连一直闭目养神的余勤,也转身看过来,御史台居然来了这么个猛人,以后有的热闹了。

“你......”饶世宽有千言万语堵在心中,却没办法说。

骂对方不要脸,走后宫路线?这他么不是扇皇帝跟贵妃的脸吗?他能有的好?

“陛下,臣的这个官,陛下给封的,臣的所作所为,只有一条,为陛下分忧!韦大人此案,臣只是单纯的看不过罗大人的手段罢了,怕其为了媚上,屈打成招,败坏陛下名声,不牵扯其他。”杨钊鄙视得看了对方一眼,老子就是不要脸了,你咬我啊!

杨钊坦坦荡荡,外戚就外戚,反正你们这些个都不待见我,干脆放在明面上。

李隆基觉得自己捡到宝了,他要的就是杨钊这样的人,比李林甫更加干脆。

作为皇帝,选中的宰相被人骂作奸臣,他完全不怕,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拿来顶锅,然后换一个便是。

怕就怕那种爱惜羽翼,有着超凡声望的人,这种人,通常都喜欢跟皇帝硬顶。不换掉吧,整天给他添堵,换掉吧,人家是贤能,自己就是嫉贤妒能的昏君。

若是张九龄还在左相的位置上,他李隆基想要用人命去填石堡城,那是做梦?

这就是为何名声不好的李林甫,能够稳居相位十数载的缘由,而其他人都是浮浮沉沉。

但是这个杨钊,明显比李林甫更像奸臣,就连自己走裙带关系这事都毫不避讳。这种人,用的时候那是相当舒坦,不想用的时候,一刀宰了,还能刷声望,万民称颂啊。

“嗯,杨爱卿有心了,以后要好好办差。至于这个案子,罗大人回去再好好思量一下,尽快办理!”李隆基点点头,算是褒奖。

杨钊知道,自己赌对了,靠踩着罗希奭跟这个饶世宽,在陛下跟前漏了一把脸。

至于罗希奭,则赶紧称是,李隆基并没有多说什么,这其中的意味,就值得思量了。

总算等到散朝了,杨钊出了宫门,伸个懒腰,小半截馒头直接丢入口中,慢悠悠朝着马车走去。

“走,去寿王府!”杨钊原本想去御史台,转念一想,那里一个也不认识,还不如先去寿王府,等下午空了,再去点个卯便是。

李适之今天心情很好,在批阅奏章的时候,还时不时来一句戏腔。

隔着不远,就是李林甫的公房,就是哼给他听的。

前几天,借着拔除韦坚的声势,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来,这下好了,被一个从五品的御史给削了颜面,让满朝看够了笑话。

“来人啊,把这罐茶叶,送到御史台,给侍御史杨大人!”

李适之此举,是向杨钊示好,也是告诉御史台的人,他这个左相也盯着呢。

李林甫放下手中的毛笔,一个杨钊,不足为患,但是陛下的意思,就值得玩味了。

李林甫从来对琢磨李适之没什么兴趣,那人城府太浅,什么都摆在明面上,倒是一个好搭档。

此番固然折了些颜面,但是李林甫并不放在心上,比起韦坚等人的案子,杨钊连个屁都算不上。

“来人啊,把这罐茶叶,送到御史台,给侍御史罗大人!”

李林甫起身从柜子上拿下一贯茶叶,命小吏送去给罗希奭,算是给他撑腰。

李琩的日子过得很清闲,除了偶尔去一趟半月书局或者城外桃园,其他时候都在王府。

杨钊的突然造访,让李琩来了几分兴致,那日街头偶遇,就发现杨钊已经高升了,今日倒是可以好好聊聊。

“下官见过王爷!”杨钊整个人神采奕奕,好似得胜归朝的将军。

“这红袍就是不一样,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拔高了许多!”那日杨钊太过狼狈,李琩倒是没有看出来。

“可不是,今天头一回大朝会,下官就露脸了。”说起这事,杨钊就嘚瑟的不行,作为朝堂新人,以一敌二大占上风,绝对可以称得上彪悍二字。

李琩带着杨钊往会客厅去,这倒是有趣。

杨钊也不客气,坐下之后,糕点茶水顺手就来。

“吩咐一下,厨房准备几个菜,本王要跟杨大人喝两杯!”李琩一看杨钊这架势,就知道对方饿了,虽然他已经吃过了,但再喝几杯也是无妨。

“王爷,下官跟你说,今日的大朝会,那叫一个惊险刺激。原本我就没打算说话,躲在角落里打瞌睡,偷偷吃馒头来着,突然......”这么风光的事情,杨钊也没个好的炫耀对象,逮着李琩就绘声绘色讲开了。

李琩听见杨钊直接将将自己裙带关系放在明处,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绝了!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是遮遮掩掩,人家就越是瞧不起,大大方方拿在手里,人家只有羡慕的份。

酒菜上来之后,杨钊更加口若悬河,将罗希奭描绘的不堪一击。

李琩微微点头,杨钊怪不得能够发迹,这种战斗力,确实不凡。

“王爷,我跟你说啊,陛下一心要发动石堡城战事,但是在王忠嗣大将军那里碰了壁。朝堂之上,右相大人是全力支持的,但是左相大人态度不明朗。”杨钊放下筷子,直接上手,将鸡腿扯下一根放入口中咀嚼。

现在的他,早已将李琩视为恩人加知己,没什么放不开的。

“陛下是什么意思?”李琩很不喜欢父皇那个称呼,能避则避。

“陛下将考核王爷的事情,交给兵部,若是你通过了,左相大人就必须支持此事。以下官来看,这次的考核,难度不会小。”杨钊放下酒杯,这个李适之,显然是不想支持石堡城之战,但是又不好明面上跟皇帝硬顶。

李琩有些意外,没想到一个石堡城,背后还有这样的较量。

以前在李琩看来,李隆基属于那种一言九鼎的帝王,没想到也需要得到他人的支持。

“难度?能有什么难度,区区校尉的考核,能难到哪里去?”李琩笑笑,他又不是当什么大将军,需要文韬武略,排兵布阵。校尉嘛,就是那种带着千余号兄弟冲杀的头头,类似于吐蕃的千夫长而已。

“王爷,据下官所知,这校尉里面,可是藏龙卧虎!”杨钊善意提醒道,他对于基层状况还是非常了解的,也在金吾卫中摸爬滚打了一阵子。

“藏龙卧虎?”李琩眉头微微皱起,这是不是说得有些夸张了?

杨钊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当即婉婉道来。

这从校尉到偏将军,看似一步之遥,却是天壤之别。

将军可以随时调动一支不超过百人的甲士,而校尉则只能调动自己的亲兵,校尉亲兵通常不超过十人,而偏将军的亲兵一般在五十人左右。

而区别更大的是,校尉一般到了三十五岁,就得解甲归田,与普通百姓无异。

偏将军的年龄限制就会放大到四十岁,而且从军伍里退下来,还可以转到地方上的府兵里任职,或者回乡领一份俸禄,宅邸之上,也能悬挂某某将军府。

这种待遇上的差别,导致很多人被卡在校尉一职上,难以升迁。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将军就那么些,年龄的限制放宽之后,退下去的就少了。

李琩的大舅哥韦思书,也同样在校尉的位置上卡着,按照惯例,三十岁之前能混到偏将军就算是不错了。

而李琩的考核,若是想要增加难度,那么一定会从这些校尉中选拔佼佼者,来拦住李琩。

“言之有理!”李琩微微点头,杨钊所言不错,自己还真不能大意。

但是李琩同样还有顾忌,若是真的完全暴露自己的实力,会不会引起皇帝或者太子的忌惮?

“王爷,现在石堡城,就是陛下的心头大患,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其他都不是问题。”杨钊知道李琩的身手不错,猜到对方有藏拙的意思。

那日元宵节,用银锭救自己的,一定就是这位王爷。

就从那枚银锭的准头跟力道来看,李琩绝非凡俗之辈。

武将考核,来来去去就是那几样,骑术,射术,力量,实战这几项。连一枚银锭都能做到如此准头,射箭自然不在话下,骑术那日也是上佳。

“杨大人言之有理!”若是在比试中落败,他连长安都出不了,还藏哪门子的拙?

“王爷大才,下官这也是闲来无事,瞎操心罢了!”杨钊的心中,李琩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才,这种小事,定然难不倒对方的。

“哪有,杨大人才思敏捷,本王是极为欣赏的!”虽然杨钊在记忆中,是一个奸佞,下场也很惨。

但是这背后,大多都是李隆基的授意罢了,就好比李林甫,若非李隆基,能够稳居朝堂这么些年?

“当不得王爷称赞,只是啊,一想到王爷要离开长安,下官这心里,就空落落的。”杨钊自顾自满上一杯,一饮而尽。

如今有了好消息,还能想着找李琩喝一杯,以后都不知道找谁去。

虽然彼此之间身份地位差距有些大,但是杨钊能够感觉到,李琩确实是真诚相待的。

“杨大人知道的,本王身份尴尬,留在长安,与坐牢何异?边军虽苦,却也能够得些自在。”李琩脸上露出一丝苦涩,如今这演戏呐,是越来越熟练了,放在后世,拿个小金人应该差不多吧。

这丝苦涩,落在杨钊眼中,自然是明白的,若非是有不得不离开的原因,谁愿意离开繁华的长安,去到边军之中受罪?

杨钊在蜀地屯田的时候,那种日子就不好过,更何况是陇右那种动不动就开战的地方?

“哎,人世之中,不如意常八九,王爷拥有的,正是芸芸众生渴望的。而王爷向往的自由,却是芸芸众生最不在意的。”杨钊摇摇头,人啊,最看中的,就是自己缺失的那一部分。

李琩这种优渥的生活,是多少人做梦都梦不到的,但是他却迫不及待离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