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打荷

如果刀工练到一定程度,同时熟悉了一些常见的菜谱和婚庆酒席使用的常规菜谱的配菜流程,学徒就可以升级为配菜师傅,转门给厨师打下手,这个工种有个专业名次叫“打荷”。

赵冠群心高气傲,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可是事与愿违,眼下的他只能窝在这个三十平方左右的小厨房里面当一名学徒。学徒的工作很辛苦,赵冠群每天8点钟以前要把肉之类的的在冰箱冷冻的东西拿出来化冻,等到配菜的几个师傅到齐了,正好可以开始切肉准备一天的原材料。

这个事情在夏天看不出来有多难,可是一到冬天,本来早上起来就双手冻得通红,南方又没有暖气,更显得屋内都是刺骨的寒冷。这个时候要凭一双没有防护的双手去冰柜里面把强冻室内的肉拿出来,那种酸爽可想而知。

赵冠群还要根据头一天前台那边反馈过来的第二天预定酒席的清单,提前统计好需要购买的各种原材料报给大姐,大姐会亲自到市场去采购。

赵冠群最不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切辣椒,当地因为气候湿热,所以饮食比较辛辣。赵冠群他们这些学徒和打荷师傅每天早上一上班先要最少切好红辣椒青辣椒各5斤,摆在长长的配料案台上供炒菜的大师傅们使用,当然像葱姜蒜这些东西每天也都要切一盆,午餐和晚餐是厨房最忙碌的时候,配料不提前准备好会耽误上次的速度。

赵冠群看到很多来饭店吃饭的常客,他们好像从来不愁钱从哪里来,而且口味很刁,使用的食材是不是最新鲜的,他甚至不用放到嘴里尝。看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也算得上是老饕了吧?赵冠群在心里想,哪天自己也可以像他们一样,而不是躲在这个狭小的厨房里面耗光自己的青春。

所以赵冠群在切菜的时候经常走神,这一走神锋利的菜刀经常会切到手上,那种钻心的疼痛让赵冠群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有几次在切辣椒的时候赵冠群走神了,那个酸爽的滋味实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赵冠群只得在裤兜面长期备着几个创可贴,一旦受伤可以迅速包扎。

在赵冠群做学徒的那段时间,张华和姜玲他们也来看过他。大姐夫很会做人,让厨房给他们上了一大份麻辣小龙虾,再配上几个冷碟,几个同学在一块边吃小龙虾边聊天,倒也其乐融融。

还有一次张华他们相约在外面宵夜,也邀请了赵冠群,赵冠群怀里揣着大姐塞给他的一百块钱,来到了夜市。赵冠群看到除了张华,还有好朋友沈志坚和那个一开学把他误认为了本市子弟的哥们。这哥们名叫柯权,人很仗义,跟姜玲以兄妹相称。

兄弟几个加上姜玲只点了几样简单的菜品。一碟油炸花生米,一份臭豆腐,一盘毛豆,每人五个小麻辣鸭肠小串,然后每人一瓶啤酒。大家关系都很融洽,不在乎到底吃的是什么,但是这么多大小伙子对付这么点食材,实在是是没有办法发挥啊!赵冠群一笑,提议大家吃花生米不允许用勺子,只能用筷子夹,每次只能夹一粒!

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很好,于是夹起一粒花生米放到嘴里细细的咀嚼,花生米炸的很脆,上面洒了一层薄盐,没有其它任何的佐料。但是他们嚼的很慢,让花生原汁原味的醇厚感与盐味充分的融合,大家都觉得齿颊留香,这个花生米是他们有生以来吃到的最好的食物!

这一顿宵夜大家尽兴而归,赵冠群要去买单,柯全抢着把钱付了,赵冠群也没有见外,由他去了。在大家要分手回家的时候,姜玲叫住了赵冠群,跟他说了一件事。

大意是林梦雪上了一所不是特别好的大学,这种学校国家对学生没啥补贴,所以学费很贵,林梦雪经济上遇到了困难,大家都在帮她想办法,如果赵冠群手头宽裕,姜玲希望赵冠群帮帮她。赵冠群点点头,没有给姜玲明确的答复,转身离开了。

赵冠群不是不想帮林梦雪,他跟林梦雪也是从龙山乡上初中就是同学,又一起在高中上学,现在她遇到困难,他能帮肯定没有二话,况且论起来,林梦雪还叫他一声哥呢?

关键问题是,他赵冠群现在自己都还只是个学徒,学费是大姐和二姐帮他凑的,他赚了工资要先还债。而且一个学徒如果不是因为他是大姐的亲弟弟,是可以不用支付工资的,只需要管吃住即可。

所以赵冠群微薄的薪水连保障自己缴纳大学的学费都成问题,他拿什么去资助姜玲呢?赵冠群只好硬着头皮试着跟二姐和大姐借钱,二姐告诉他他高中期间有一年的生活费是她出的,而且还有学费,家里盖房子实在没钱她也每月大部分的工资上交给妈妈,所以她也无能为力。

大姐虽然经营着这家店,生意看起来还不错,不过在当地做生意好多人来吃饭都是签单,等到年底的时候统一结账,现在大姐手里出了一大堆欠条,连员工工资和卖菜的钱都要想办法周转。所以赵冠群也不好让大姐为难,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毕竟大姐成家了,有孩子了,他要考虑大姐夫的看法和态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