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观测望远镜与铁丝网

何复脸上的鲜红嫩肉抖动着。

这位在保定一战,毁了容,朱由检使尽了手段,才保住了性命的文臣……

歪了歪嘴角,乜了老搭档一眼。

脸上伤疤狰狞可怖。

这动作,怕是能吓哭小儿。

“你这个疯子!”

何复吐出几个字,扭头又看向了城外。

对于搭档的吐槽,邵宗元也不反驳,反倒是指着右侧,道:

“你看那里,咱们的右手边,第一座卫所,叫做镇羌所。

何为镇?

镇压也!

何为羌?

蛮夷也!

自然也包括了鞑子。”

邵宗元嘿嘿一笑:

“陛下给了咱一处好地方。

这里叫镇羌所!

就是镇压鞑子的!”

“爵爷,东西带来了。”

亲兵抬着两个木箱,来到何复身后。

就在出征之前,大明皇帝下了一道圣旨——

凡京师守卫战以来、行在南迁至今,坚守大明力保汉家江山不失者,视功劳大小,皆有爵位。

当初在保定跟着方正化死战的,不分文武,都有各等爵位赐下。

何复被封了子爵。

公侯伯子男,是大明的五等爵位制。

虽然子爵、男爵已经很少赏赐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大明京师未曾光复,皇帝是不能随便赏赐了侯爵、伯爵的。

若不然,将来可就赏无可赏了!

但是!huci.org 极品小说网

这个子爵,就是皇帝给出的保证。

邵宗元饶有兴趣,轻轻用脚尖踢了踢木箱:

“喏,这是什么?”

亲兵队长急忙道:

“邵爵爷,这是大明光学工厂,生产出来的最新产品,叫脚手架固定式观测望远镜。

是加强版的望远镜。

能够看到十几里外的东西呢。”

邵宗元点点头,摆了摆手,让两人组装起来。

都是子爵的勋贵了,却像是一个老农那样,探着头,伸长了把脖子,仔细的看着两个亲兵摆弄着。

竟然一点架子都没有!

两人打开箱子,里面是上了黑漆的金属制品。

刷着亮漆的支架,在两人的手上,逐渐安装起来。

一个比大西瓜还粗,一尺多长的双筒望远镜,被装

了上去。

一根根螺丝,被拧紧了。

两人摆弄一番,调使了一番,这才躬身道:

“爵爷,已经好了。”

邵宗元拍拍手,直起腰来,不待何复说话,已经抢先扶住了望远镜。

这个一个双筒望远镜,安装在三角支架上,望远镜和支架之间,是两个活动的连接件。

不但可以左右调整,更是可以上下调整。(参考景区那种观景望远镜)

也就是说,这东西是能够全方位、无死角调整视野的。

邵宗元很快就弄懂了操作方法,他扭动伸缩螺杆,缓缓推动视野。

目片玻璃上,还有一道十字形的标距。

上面有一个个数字。

这是为测距特意雕刻的。

‘孙云球是个人才啊!

这才多少时间呐,这就给鼓捣出来了?’

邵宗元听陛下说过这个东西。

这玩意因为安装在固定的脚手架上,因此,能够杜绝了手持望远镜,观看太远视野的时候,手腕晃动带来的眩晕感。

他抬头看了看天。

正是半下午的光景。

骄阳将温暖的光辉,洒向了人间。

视野良好!

北方大地,一到了冬季,上午通常都会笼罩浓雾。

但是,到了下午未时(13:00)之后,伴随着太阳光的强烈,温度上升,浓雾就会逐渐散去。

因为雾气小水珠的清洗,空气里的浮沉都会消散,视野条件要比平时好多了。

“好东西!”

邵宗元嘴角噙着笑。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

他清晰地看到了城外代表着十五里距离的那处小山包……

很值,还能看清楚上面光秃秃的灌木……

有了这个,鞑子就算想要攻城,他们也能轻易的看到清军的调动。

因为攻城大军的营盘,通常都在城池十里之内。

“邵兄,如何?”

何复转过身来,嘴角噙着淡笑。

只是,面容被毁的他,怎么笑都是那么恐怖。

“好玩意!好玩意!”

邵宗元兴奋的搓着手,眼睛凑在目镜边,不愿离开了。

“不光是看得远!

这玩意的镜片,比手持望远镜大多了

,这样视野就更加清晰!”

邵宗元连连感慨,吐沫横飞:

“有了这个宝贝,就算是鞑子拉什么屎,老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两个亲兵噗嗤一声,差点没绷住。

笑出声后,又意识到不妥,急忙咬着舌头,死死的捂住了嘴。

只是,四只眼睛里,那笑意怎么也止不住!

“那好!”

何复当即道:

“那安装铁丝网的事……”

“我来!我来!”

邵宗元嘿嘿一笑,露出一嘴的大白牙:

“老子要亲手去布置,就让鞑子撞一个头破血流吧!”

邵宗元丢下望远镜,也不待老搭档回话,拔腿就走。

城墙上。

看着邵宗元离开的背影,何复嘴角噙着笑,微微摇了摇头,他凑近了望远镜,贪婪的看着。

好东西啊!

……

邵傻子……

真是个傻子!

现在,独属于我了……

何复狰狞可怖的脸上,嘴角勾了起来……

……

一捆捆铁丝网,被运到了城外。

士兵们在距离城墙一百步的地方站定,有人迅速拿出尺子,测量着距离。

然后丢下一把把草木灰,做了标记。

而后方的士卒,已经砍来一根根大腿粗的木桩,在手持锤子士卒的卖力敲打下,钉在了大地上。

很快,木桩已经蔓延到了远方。

士卒们喊着号子,解开大车上的绳索,将一捆捆铁丝网拖拽下来。

他们将铁丝固定在木桩上,然后穿进铁丝网内,又连接到了另一根木桩上。

这是作为横向支撑的。

两个带着厚厚手套的士卒,固定好了一头,抓着铁丝网,朝另一根木桩走去。

穿在横索里面的铁丝网,瞬间变成了螺旋状。

在士兵的拉扯下,螺旋形的铁丝网,变成了一面墙。

后方的士卒,不停地将松散的铁丝网,堆了上去,然后加以固定。

铁丝网成了一堆交织在一起,一人多高的铁蒺藜丛。

两根斜着交叉的木桩,被打进了铁丝网内,有士卒正手持铁丝,用老虎钳固定着。

这是防备清军用重物,将铁丝网压倒的支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