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赏

呃!

不对。

还有甜高粱。

有种专门用来当甘蔗吃的高粱杆,含糖量也比较高。

但是,这玩意的产量不如玉米杆啊!

朱由检想要短时间内造出大量的白糖,还就只有玉米这一个选项!

因此,在将袁宗第赶入襄阳之后,朱由检立刻下令,辖区内秋季作物只准种植两种——

高产的粮食作物红薯,用来产糖的原材料玉米!

利用玉米杆制作饴糖的方法,很是简单,甚至,不嫌麻烦的话,每家每户都能制作!

至于饴糖转化为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这玩意唐朝就有了。

在大明嘉靖年间,更是普遍开来。

白砂糖,在大明之前是稀罕玩意,在大明——虽然小贵,但早已普遍。

……

玉米这玩意,除非有化肥,还需要充足的降雨,若不然,这东西就不会结果!

种植了玉米的老农,喜滋滋的看着青枝绿叶、“人高马大”的玉米杆,又看看脚下匍匐在地的红薯叶。

顿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那不起眼的红薯叶,是能救命的宝贝。

而这比人还高的玉米,却只长个,不长果……

有人止不住在嘀咕:“必然有人蒙骗了皇帝陛下……”

但是,朱由检让人种植的目的,就不是为了吃玉米,而是要玉米杆!

进入了七月。huci.org 极品小说网

就在玉米顶花刚开,因为缺乏肥料,玉米穗却只有拇指大,更是连胡须都没有。

懂行的都知道,这是瞎了的包谷坨子。

就算长老了,也只有一根玉米芯,顶多有两三个稀疏的玉米粒。

明皇已经发出了动员令,让各地立刻砍伐玉米,剥掉玉米叶,将玉米杆一捆捆捆扎起来。

并动员军队、商旅、民夫,将一车车玉米,就近送往各处码头,等待装船。

一艘艘满载了玉米杆的船只,开往均县而去。

……

均县。

汉江河畔。

宋应星站在一个巨大的滚轮前,正在做最后的调试。

这是一个水力榨汁机。

放眼看去,周围这么巨大的机器,足足有几十个!

在作坊的周围,还有一个个黄泥刚干的灶台。

这是用来熬汁的。

……

“利用水力,带动碾压辊轮,将玉米杆里的汁液挤出来。

将汁液慢火煎熬,等水分蒸发完毕,最后的糊糊就是饴糖。

然后在用黄泥水淋脱色法,将饴糖转化为白糖。”

这是皇帝给他的一句话。

为了皇帝的这句话,宋应星已经忙碌了半个月了。

定下护城河路线之后,他就来到了汉江边,为了水利榨汁机而忙碌。

这一忙,就是旬月不曾归家。

“启禀陛下,成了!”

宋应星丢下了手中的玉米杆渣渣,跳下了机器。

朱由检轻笑一声。

这榨汁机,只是速成的法子。

利用碾压来获取玉米杆汁液的方法,只能得到一部分糖浆。

最好的方法是将玉米杆全部剁成十公分长的一段,然后丢入水中浸泡、煮沸,以此来浸出玉米杆内的糖浆。

然后在慢火煎熬,熬干水分,获得饴糖。

这种办法虽然产糖量更高,但是不适合大规模量产。

想来想去,朱由检就定下了榨汁熬制的办法。

……

眼见宋应星已经做好了准备,朱由检大手一挥,下令道:

“开始!”

只见宋应星亲自扳动操作杆,将水车带动下,不停旋转的轴承,连接到了榨汁机上。

“咯咯吱吱!”

一阵让人牙酸的摩擦声响起,巨大的飞轮,带动了压辊轮。

“上料!”

宋应星大吼起来。

喂料口的匠人,立刻抱着一捆玉米杆,挥手用镰刀砍断了捆扎的麻绳,将玉米杆散开之后,喂入了机器肚子里。

“嘎嘣!“

”biu~biu~biu~!”

玉米杆被压碎,汁水四溅。

绿油油的汁液,顺着导流槽,缓缓流入了下方的巨大水池内。

三道滚轮,一道更比一道缝隙小。

第一捆玉米杆,最少都榨出了小半桶汁液。

“哈哈,成了!”

朱由检大喜。

他快步冲向水池,拿起水瓢,舀了半瓢汁液,也不嫌脏,当即饮了一口。

“嗯,很不错

,挺甜的!”

“啧啧!”

朱由检砸吧几下嘴,回味了一下:

“甜中带着一股芳草的气息,想来应该是梢留的太长了。”

宋应星也拿起水瓢,尝了一口。

他仔细品味一阵,这才回道:

“丝毫不比糖水差到了哪里去,更是多了一股植物的芬芳。”

两人正说着,水桶已经接满了。

甚至,因为匠人们逐渐熟练了,机器再也没有了浪费的空间。

大量玉米杆的喂入,使得压榨出的玉米汁,已经变成了小溪。

“来,先熬一桶试试!”

朱由检虽然知道玉米杆能够制作饴糖,后世更是见到过制作的视频。

但是,这毕竟是他第一次制作。

朱由检的心中,还是有了几分的不自信。

匠人们上前提起两桶汁液,倒入了大锅中。

熊熊火焰,舔炙着锅底。

很快,汁液就沸腾了。

烧火的工匠减少了塞入的柴火数量,将火苗控制的小了一些。

氤瀘的水蒸气,在河风的吹拂下,飘散到了空中。

一炷香之后,锅里的汁液,就变得粘稠起来。

匠人用勺子不停地搅拌着,以防糊底。

不一会,粘稠的汁液,已经变成了膏状物。

就好像蜂蜜一般。

这就是饴糖!

朱由检拿起一个勺子,舀了一小团,吹拂几下,待温度降下来,放进嘴里。

“嗯,齁甜!”

朱由检放下勺子,嘴角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只要将这些饴糖,送到了造糖车间,经过黄泥水淋法的吸附之后,这些深黄色的饴糖,就会结晶,形成了白霜一般的白糖。

……

当天晚上,第一批七百斤白糖,就摆在了朱由检的面前。

朱由检捧起一把洁白赛雪的白糖,大喜过望。

“来人!”

“赏赐宋应星银元一千枚,京师宅邸一座!”

“赏赐此次有首功的匠人,每人一百枚银元!其他匠人按照三等功勋的多少,分别赐予十枚、二十枚、五十枚!”

“至于种植玉米的百姓,每亩地赐银元一枚!”

一连串赏赐,被皇帝发了出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