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井陉关大战

多尔衮一声令下,石廷柱噢呜一嘴,就咬了上去。

……

三河这个地方,虽然大部分都是平原,但是,这里是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地带。

若是再朝外围,更是太行山和燕山主脉。

三河百姓,因为数次被鞑子抢掠,这个地方的百姓,对于如何躲避鞑子,那是早就有经验了。

于是,三河的这些义师,在石廷柱到来后,只是打了两仗。

眼见无法力敌,于是,一溜烟的躲在了山区。

石廷柱虽然夺回了三河,但是,这些起义的百姓还在。

兵法有云: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村。

义师们开始跟清军玩起了游击战。

这一游击,就是三代人之久!

北方大地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全县抗清的名单中,三河名列前茅。

直到康熙三十年(1692年),南明永历朝灭亡三十年后,三河都还在抗清。

三河抗清时间,最少持续了五十年。

最后一个镇压三河起义的,叫做彭鹏……

……

鸡泽(河北永年县)有秀才殷渊、黄恭佑等起兵广平,结寨抗清。

等到多尔衮将兵马调去征剿李自成的时候,鸡泽这一支义军,实力大涨,声势最大的时候,攻克顺德府(现河北邢台县)的九个县。

这可是在清廷的眼皮子底下的抵抗。

……huci.org 极品小说网

大儒孙奇逢、恽日初和道士五公山人王余佑等,起兵雄县,连克容县、新城(河北容城县)……

……

鞑子入了关,北方的起义如火如荼。

然而,此时,这些起义,对多尔衮来说,就是疥癣之疾。

摆在多尔衮面前的,是李自成竟然派军占据了井陉关。

这可是钉在了京师心口的大祸啊!

多尔衮当即命令英亲王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带着四万大军进攻井陉关,定要将这个地势险要的关卡拿下。

原本的历史上,井陉关之战不过是些许殿后部队,在清廷大军的冲击下,很快就一败涂地。

而这个时空里,得到朱由检帮助的刘

芳亮,终于赶到了战场上。

如火如荼的抗清大局,在朱由检的资助下,逐渐将原本的历史,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五月初八日。

吴三桂最先抵达井陉关城下。

原本吴三桂猜测中的大顺宛若丧家之犬,一哄而散的场景,不但没有出现,反倒是——大顺士卒,在井陉关外山口处,摆好了阵势。

眼见仇人还敢顽抗……

全家刚刚被杀的吴三桂,顿时大怒。

他直接带着两万士卒,摆开了阵势,直面刘芳亮大军。

太行山由北向南迤逦而来,自北京西山,一直延绵到河南的王屋山。

全长八百余里。

太行山山脉层峦叠岭,几无间断,成了一条京畿京津唐平原和山西高原的分界线。

自从有了人类的历史,这就是一条重要的军事分割线。

太行山虽然险峻,却也不是万无一失的。

太行山为褶皱断块山,东麓有大断层切过。

因此面向京津唐一面的东坡,特别陡峻,如同秦岭北坡一样,难以攀登,成为晋冀之间的天险阻碍。

但是,由于太行山内部也有许多断裂带,一些溪水,沿断层谷汇聚成河,由西向东,穿过山脊,注入华北平原。

这些河道,为太行山东西两方来往,提供了天然孔道。

著名的“井陉”就是这样一条孔道。

滹沱河支流绵河(也称桃河)横穿断裂谷流出,其沿河隘道就是“井陉”,也就是太行第五陉。

因为吴三桂是仰攻,再加上刘芳亮、李岩两人特意破坏了山间古道,使得吴三桂重炮运输困难。

此时,吴三桂摆在阵前的,竟然没有一门红夷大炮。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