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得姻缘佳偶天成婚夜托付中馈

(元朝至正十二年,这一年朱元璋摆脱了饥饿,收获了爱情)郭子兴赏了朱重八一处院子,院子不大,正面是三间正房,正房的左侧是厨房,右侧是两间厢房,大门通街。

朱重八与汤和好好收拾了一番。只待女主人进门,这便是个温馨的家,朱重八做梦也不曾想到他亦有今日。至此之后,他便有人关心、挂念了。

成亲当日,小院儿里挤满了人,好一番热闹。孙德崖也前来祝贺,说是祝贺实是找茬。

郭子兴家里添人,就像是有人往孙德崖的心头上放一块大石头。

不过见孙德崖不快,郭子兴倒是高兴地很,他的乐趣便是看孙德崖不爽。

于是俩人都面带笑容,心里却恨的咬牙切地入了席,二人就朱重八同谁更近的问题,又掐了起来。朱重八身为主人,自然是要劝说二位的。

“二位大帅!二位大帅!咱们都是一家人,不分彼此。是不是?没有二位大帅,便没有我朱重八的今日,这样,我先干为敬,敬二位大帅!”

言罢,朱重八端起一盅酒仰头喝下,孙德崖见朱重八给台阶下了,来时纵有万般火气,此时也退了一半儿,不想他火儿方消些。

郭子兴又言道:“重八,你今已成亲,又是我的女婿,不能总是重八、重八的叫着,今日我便为你改个名字吧,嗯......,”

郭子兴低头沉吟片刻,抬起头言道“如今朝政昏聩,民不聊生,愿我们义军早日驱逐鞑子,就叫‘元璋’吧。‘元’乃元朝的‘元’,‘璋’乃利器也,‘朱元璋’消灭元朝的利器,你看如何?”

朱重八听言激动地连忙跪下磕头:“元璋谢义父赐名!”郭子兴赶紧把女婿扶起。

众人听罢,连连上前恭贺,称道“大帅好学问”“这个名字取得好”等等。郭子兴听到一片贺言,心中甚是愉悦,此刻他对为朱元璋取名字这件事甚是满意,满眼得意地看着孙德崖。

朱元璋心中想着:“‘消灭元朝的利器’这个寓意甚好,自己的父母兄长就是在元朝的腐败统治下饿死的,在座的没有谁比他更痛恨元朝的统治者。”

此时孙德崖对他们翁婿二人的亲近,甚是不爽,席间孙德崖灌郭子兴喝了许多酒,因怕二位再掐起来,朱元璋一直陪着二位,一直喝到将近半夜。

祝贺的兄弟们都走了,只剩下两个老小孩儿还在这儿较劲,朱元璋是万不能再陪了,若再陪下去自己的正事儿就要被耽搁了。

于是,他命人把喝的不省人事的郭大帅与孙大帅送回家,不管二老如何,新郎官儿是不能再陪了。

马秀英嫁过来,只把桂姨带在身边,刚到的时候,朱元璋就差人告诉桂姨,厨房里备有吃食,让她记得给姑娘弄些,可千万别饿着姑娘。

进了洞房,大红的喜字,红彤彤的屋子,简单的布置。

桂姨过来给姑爷请安,过后朱元璋将人支走,桂姨便到厢房歇息去了。

朱元璋走到床边,挑开喜帕,喜帕下的新娘,绾发如云,脸颊微红,羞怯的眸光,似嗔非嗔地望着新郎。微黄的灯光,照得新娘格外迷人,灯下的美人犹如雨后梨花,娇美可人。

朱元璋在马秀英的身旁坐下,柔声念道:“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

听到这话,马秀英脸羞的绯红言道:“佳人有所在,原定不是我,你可知晓?”见朱元璋没反应,马秀英秀眉微蹙,歪着头,“听到这话,你不觉得意外吗?”

“若不是我苦心谋划,又岂能娶到佳人。”朱元璋自信的言道。

见马秀英一脸迷茫,朱元璋继续言道:“那日,义父言明欲将小女许配与我时,原以为是你,我心中甚是欢喜。可事后方知是二小姐,于是,就命汤和收买了你家的车夫,命车夫在二小姐出门的时候故意把车停在‘玉春院’门口,之后的事你就都知道了。”

马秀英听完这话先是惊讶,后又心头有些许窃喜‘竟然有人为了娶她,如此煞费苦心’,继续问道:“你就不怕你的谋划落空?”

“二小姐自小是千娇万宠,若是她耍闹,估计你们家没有谁能招架的住。义母爱女如命,义父又极要面子,我的那两个大舅哥,也是聪敏至极,很快他们就会发现你。让你顶包,是必然的。”朱元璋得意地言道。

马秀英听朱元璋说完这话,怔怔得看着他,心想:“这个男人心思竟如此缜密,日后该怎么与他相处呢?”心中不免五味杂陈。

马秀英又问道:“小妹是义父的嫡女,我不过是个收养的义女,你为何苦心谋划非得娶我?”

朱元璋回答道:“二小姐自小锦衣玉食,娇生惯养。我一个粗鄙行乞至此的人,她又岂能与我同甘共苦。”

马秀英秀眉微蹙问道:“怎么?我虽不是义父己出,但我也是郭府小姐,也是锦衣玉食、下人拥簇,你怎么就确定我能与你同甘共苦?”

朱元璋嘴角划过一抹浅笑,言道:“你的经历与二小姐不同。你自小失去母亲,能独立处事。与父亲逃荒至此,经历过众多苦难与生死。后又父亲离世,你独自一人在郭府,虽锦衣玉食可也是寄人篱下,你不得不事事小心,从而造就了你坚韧,忍让的性格。”

马秀英听后愕然,怔怔的看着朱元璋,没想到眼前的这个男人,竟如此了解自己。

朱元璋继续言道:“因你我命运相似,都经历了亲人的早去,又有相同的性格,故而我相信你我在一起,定能同甘共苦,相守到白头。”

说完话,朱元璋从怀中掏出一支同心七宝钗,铜制的钗身长近半尺,钗头是蝶恋花的造型,拿在手里,倒是精美。

“我买了支钗,挑中它,只因店家说这支钗的意头是幸福吉祥,福泽绵长。”说完朱元璋亲手将同心七宝钗戴到马秀英的发髻上。

此时马秀英把马成送给她的那个梅花钗摘下来,看着已经掉了色的头钗有些恍神。

“这支钗?”朱元璋见马秀英神色凝重,想必这支钗对她尤为重要。

马秀英把摘下来的头钗,转身放到枕下的锦盒里,细声言道:“这是父亲给我的念想。”

听完这话,朱元璋想到马秀英幼时的坎坷经历,一把将新娘搂在怀中:“日后余生由我来护你周全,以后我要你活回自己的样子,不用再处处忍让。”

朱元璋放开马秀英,回身向床边的箱子走去,在箱子里拿出个蓝白花小包裹,走到马秀英跟前坐下:“我朱重八既不是什么乡绅名士,也不是什么豪门大户,更没有什么值得托付的中馈。这里是我的全部家当,交与娘子。”

马秀英接过包裹,打开一看是几十两碎银子,包裹很粗糙,想必这个男人也没想过,用什么像样的东西来装他的家当。

马秀英回身在床上捧出一个一尺见方的朱漆木匣子,“这里面是义母给我的陪嫁,十亩水田和两间铺子,有了这些,我们的日子定不会艰难。”说着马秀英把朱元璋给她的散碎银子放到木匣子里。

朱元璋握住马秀英的手,看着娘子带来的嫁妆,再看看马秀英放进匣子里的散碎银子,面露愧色。

“你我夫妻,本是一家。”马秀英善解人意地缓和了气氛。

朱元璋轻笑道:“娘子!真是冰雪聪慧!”

“过誉了。”马秀英调皮地言道。

见朱元璋痴恋地看着自己,马秀英虽未语却已红了脸。

锦帐春霄恋不休,一夜的痴缠。

次日,马秀英日上三竿被桂姨从床上楞拽了起来。因没有公婆,所以不用早起给公婆请安敬茶,她倒乐得轻松。

可这也太轻松了,都快晌午了,还赖在被窝里不起,桂姨实在看不下去了,再不起床姑爷都要回来用午饭了,就算是姑爷惯着姑娘,那姑娘这也太不像话了。

马秀英还一肚子委屈呢,昨夜被某人折腾了半宿,今儿睡个懒觉怎么了。

关键是她浑身上下酸疼的厉害,胳膊也抬不起来,心想自己的身体素质向来不错。可这么一看,人比人还真是气死人啊。某人天不亮就出门了,自己却在家,连床都起不来。

这日,朱元璋告诉马秀英想请汤和到家中吃个便饭,马秀英满口应下。

晚上汤和来到朱元璋家,进屋就见马秀英正端着菜放到桌子上,忙笑道:“嫂子,辛苦了!”

“汤和兄弟来了,快坐,你大哥一会儿就来。”马秀英笑盈盈地招呼着汤和。

这时,桂姨端着一碗醉鸡汤进屋,马秀英接过鸡汤放到桌上,又对不知所措地汤和言道:“快坐,到了这儿,不用客气。”

“好”汤和走到桌前,看着桌子上丰盛的饭菜。

“真香啊!怪不得大哥当初非要娶嫂子进门,原来嫂子如此贤惠,不仅做的一手好菜,还不嫌弃我这样的粗人叨扰。大哥真是好福气、好眼光!”

马秀英笑道:“你大哥命运坎坷,幸得你这样的兄弟帮扶,只要你不嫌嫂子的手艺粗陋,便常来家里。”

此时朱元璋刚从外面净完手回来,听到妻子与汤和的对话,有一种与荣共焉的感觉,笑着走进屋子,“汤和来了。”

“大哥”汤和见到朱元璋连忙打招呼。

“你们聊,我去厨房看看饭做的怎么样了。”马秀英见他们兄弟俩坐下,便离开了,知道自己在这儿,他们兄弟说话不方便。

汤和与朱元璋吃完饭刚想离开,马秀英从里屋拿出一件外衣,走到汤和面前:“汤和兄弟,这是你大哥的外衣,还未曾上身,你那件衣裳已经破旧,我见你同你大哥的身量差不多,便给你吧。”

汤和看着马秀英手里的衣服,心中甚暖,不禁双眼噙着泪珠,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受到过如此的关心,汤和连忙用手擦拭眼中的泪珠,言道:“多谢嫂子!”后又想到自己的窘态轻笑道:“让嫂子看笑话了!”

“快拿着吧,还让你嫂子端着啊!”朱元璋在一边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一个大男人还哭上了。

“唉!谢谢嫂子!”汤和恭敬地双手接过衣物,向马秀英鞠躬作揖。

“下次再来,把你的破旧衣服都拿来,我给你缝补缝补。”马秀英见汤和还要言语,便假装生气地言道:“你若与我客套,日后便不要到我这儿来了。”

汤和听到这话,轻笑道:“行,我便不与嫂子客气了。”汤和带着万分感激之情离开了。

马秀英转过头看到朱元璋感激的眼神,戏谑道:“你也要同我客气,说些什么感激的话?”

“唉!本来想说些感激的话,不过这会子没了,我还是用实际行动,感激感激娘子。”朱元璋凑到马秀英跟前挑逗地言道。

“好啊!帮我打盆洗脚水,如何?”马秀英看他那戏谑的眼神,瞟了他一眼言道。

“好!娘子今日累了,相公这就去打水,您等着。”朱元璋打了个“请”的姿势。马秀英得意地同朱元璋回了院子。

往后的日子,朱元璋白天有热饭,晚上有老婆陪,小两口的日子过得甚是惬意。

然而郭子兴与孙德崖这边,却是经常兵刃相见,他们每日里掐架,下边人也互相看顺眼。朱元璋夹在他们中间,四处扑火,到处劝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