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

老宅的小丫头在前面带路,春禾和锦红跟着她身后往前院去,沈闻兄弟俩住在第二进的院子里,第三进是正房原来是阿耶和阿娘还有姨娘们住的地方,第四进原来是老太太住的,这都是上午二哥说的,她慢慢的沿着回廊往前院走,春禾过来加快脚步过来说:“大娘要不要找人抱你走?”

沈卿摇摇头坚持自己走过去,也没有特别远只是现在人小两步赶别人一步,只能多费些时间到前院。

沈闻听见小厮说妹妹过来,吩咐人赶紧请进来让丫鬟给上清茶和茶点。

这时她迈过门槛进来沈闻迎上来,兄妹俩一起坐在床边的坐榻上,看见妹妹额头有些微微出汗有些心疼的说:“我应该派个沙轿过去,看看把你累的。”说着用眼角斜了春禾一眼,吓的后者一哆嗦。

沈卿说:“不用的哥哥,春禾说抱着我的,多走走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看看院子里的景致。”

……沈闻卡顿两秒钟不知道要说什么,这时小丫鬟端着铜盆进来,春禾直接投湿手巾过来给她擦脸擦手,这天热了就是这一点不好走走就一头汗。

她示意锦红把东西拿过来,把提篮里的描红都拿出来递给哥哥,沈闻起身回到书桌前开始检查,沈卿则拿出绣花笸箩继续做她的绣帕。兄妹俩就这样静静的各自忙碌,而此时沈家二郎则出门去找儿时的伙伴玩耍。rexue.org 西红柿小说网

沈大郎把妹妹这一旬的描红都看完,用细毫笔做好批注拿着一沓纸走过来,交给旁边的锦红和妹妹说:“我已经都给你写好批注回去仔细看看。”

说完探过头看着她手里的绣绷,沈卿把针别在绣布上伸手拿起笸箩里的两个荷包,递给他说:“大哥你看看这是前一旬做的两个荷包,是送给你和二哥的。”

沈闻点点头说:“你的字比之前有进步整体都不错,练字的时候已经要坚持帮着沙包,明年你生辰的时候再给你换个重一点的。”沉吟一下又接着说:“明天吃过朝食带你和二郎去主家那边拜访大伯,这次是你第一次去,你重新写几张大字带着,还有你的绣帕有几份,大伯有两个嫡女回头你可以和他们互换礼物。”

这是第一次带小妹一起外出,他和二弟都有儿时的玩伴只有小妹,两岁多阿耶阿娘就去世开始的一年总是哭闹,每次守在正房的院子不肯出来。

只好兄妹三人都搬到城外的庄园住着,毕竟小孩子忘性大,小孙嬷嬷带着她就慢慢的忘记。

可整个人都静悄悄的不喜外出,最近这段时间好像活泼一些,应该带着她出去认识一些同龄的女孩,将来也有个来往交际。

下午兄妹俩没事就一直静静的待在书房,沈闻还特意让仆人把小妹练字用的东西搬过来,两人就这样头对头的在一张书桌上练字,沈卿目测书桌大概有两米宽三米长,堪比小型会议桌其实她空间里有个差不多大小的,只是她的拿着就是普通曲柳木的。

沈卿在休息的间歇摸着桌子说:“大哥,这个桌子是什么木头的摸着感觉比我的那张舒服。”

沈闻拿着茶杯喝一口水说:“只是黄花梨的,你喜欢以后有机会送你一张。”说到这他想起妹妹再有个十年就该出嫁,应该开始攒嫁妆了其他都好说,大件家具的木材应该开始收集。

他想的这些沈卿是不知道的,即使知道也没太多想法毕竟这个时点的女孩都是这样过的,好在重生在这个平行类似唐朝的时代,对女性的束缚没有那么严苛。

与此同时远在城外庄园的谢淑,暗自决定留在沈家大娘身边,做以为教引的女性长辈从此余生有沈家负责给她养老,跟在她身边的邢娘知道这个决定,整天都特别开心干什么都觉得有力气,只是有些暗叹沈家大郎这个休沐日没有回来。

邢娘的想法非常简单就是自家的姑娘,结婚后没孩子丈夫就早亡,婆婆活了这么多年就拿着一个引头牵着,到时大娘没有再成婚,结果呢老虔婆去世后小叔一家直接提出分家,大家只剩下一个两进的小院子,她们两人只好靠刺绣为生要不是大娘从小的伙伴给介绍这么一个主家,估计那套小院子也保不住卖掉,可能她们主仆二人早就开始漂泊的生活。

如今沈家大娘还小哪怕将来成婚,她也可以过去做个管事婆子,回头给大娘养老送终都有依仗。

……下午申时末的时候沈辰从外面回来,大概也就是下午五点左右,看见他进门沈闻点点头带着他们往花厅去,早有仆人看见去小厨房传消息可以摆饭。

兄妹三人分别落座,有仆人分别端着杯盘碟碗上来,在每个人面前的小桌子都摆放整齐,今天的晚食准备的是四个凉菜四个热菜,八道小菜每样大概都是三口的量,还有两道主菜是红焖羊肉和八宝鸡,主食配的是碧梗米和一小碗蒸饼也就是宽面条。

沈卿面前只有米饭每样蒸饼,毕竟年龄还小吃不下那么多主食,晚饭吃到八分饱就放下牙箸(象牙雕制而成的,古时候筷子称为箸前面的字代表材质)。

有仆人送上淡盐水用于漱口,沈卿拿出手绢挡着侧身漱口,沈闻看见心里默默肯定觉着谢先生找的不错,妹妹已经有现下女孩的样子,看来有必要明天和小妹他们一起回庄园,跟谢淑最终确认一下签份短期身契。

吃过晚饭叮嘱弟妹早些休息,明天早些吃早饭然后回主家,早些去带着弟弟见一下大伯,已经说好让沈辰参加明年的武举考试,他提出能拿到头几名能不能保弟弟进入兵部,大伯没有正面答复只说要先见见人。

吃过早饭春禾伺候她换上外出的衣服,淡粉色的留仙裙还是她刚穿过来的时候做的,负责针线的师傅提供的样子她做一些细节改动,头上梳两个包包头系着裁衣服一起做的发带。

春禾把另外一套同款式浅绿色的包好带上,交给锦红拿上这些贴身的东西不能随便让小丫鬟拿着。

临出门的时候春禾拿了一个随身的大荷包,还是当初大娘想的主意缝了一根带子斜背在身上,里面装了十几个简易版荷包,就是两块布带个抽绳里面放着十几到几十不等的大钱,里面的金额根据荷包颜色分定,回头在主家的时候肯定要避免不了打赏仆人的情况。

春禾把所有的东西都检查完没有遗漏,留晚翠在院子里看着顺便收拾大娘的东西,孙嬷嬷早上过来交代吃过午饭就直接回城外的庄园,让她们几个都准备好。

来的四个丫鬟东西一早就安排收拾好都放到晚翠那边,春禾带着小丫鬟陪大娘走动,锦红负责带着大娘的备用衣物。

主仆四人往前院走去小丫鬟手里拿着帷帽和纱伞,她到二门的时候大哥回到二哥早已经等在那里,沈闻安排小妹上第二辆牛车交代好主意事项,让春禾和锦红进车里陪着。

他带着二弟上了头辆牛车一路叮嘱要小心,什么话都要三思后再说出口,大伯家的情况早就给他说过,只是不放心一向显得有些鲁莽的二弟。

一路絮叨的到达靠近皇城的老宅,这边是一套三路五进的大宅,所在的街道只有三家同样规模的宅在,沈卿隔着纱帘看着路过的都是围墙,根据昨天大哥说这条街主家老宅在最里面,外面两家分别为世家太原崔家和洛阳王家,当然这两家只是目前族里最大的人在这边,族长和老宅还都在家乡,只有他们沈家祖籍在长安。

牛车从侧门直接驶进二门兄妹三人从车上下来,早有人等在旁边有一位穿着打扮、年龄都跟孙嬷嬷差不多的人迎上来,笑着给他们行礼请安接着说:“闻大郎,夫人让我过来接卿大娘去后院。”

沈闻稍微侧身说:“王嬷嬷不用多礼,小妹头一次过来请你多照顾,我们兄弟先去见大伯,稍后去后面给老夫人和伯母请安。”说完示意身边的小厮递一个荷包过去,这样的荷包都是有针线专门做的,每家的标记和图案都是固定的,可是每家分支有都有不同。

王嬷嬷接过荷包笑容更胜,嘴上确说:“大郎客气了,请大娘过来老奴一定会伺候好您放心。”说着放起红包单独给沈卿行礼说:“大娘请随老奴过来走吧。”

沈闻目送妹妹一行没了身影才跟着大伯的小厮去书房,进入书房后兄弟俩给大伯行礼问安,兄弟俩得到许可后分别坐下,大伯直接询问沈辰的课业,直接在聊天的过程中了解三人又出门去旁边的静室,大伯想看一下他演武,沈辰选了一杆红缨枪练了一套枪法,大伯点点头问:“你的平时训练是谁教的?”

沈辰看看大哥然后说:“是段宏。”看见大伯皱眉沈闻赶紧说:“段宏的祖爷爷就是老祖的贴身护卫段涛。”沈家大伯点点头,回想起他小时候太爷爷身边的护卫,没多久就分家叔爷爷一家被分出去,叔爷爷是祖爷爷最小的儿子,那会好像他刚结婚就被分出去。

想到这里看着眼前的两个年轻的孩子,忽然想起妻子说的事就对沈闻说:“致远当初你给你定的亲事,在你阿耶阿娘出事后就退婚,如今已经出孝你也不小你大伯娘想说给你定一门亲事。”当时老妻说闻大郎已经不小盖成家,毕竟卿小娘也需要有个女性长辈带着。

说话间三人回到书房,沈大伯问他有什么想法,沈闻想想说:“不要求门户能够支应门庭,外貌只要过得去人品一定要贤良淑德。”

沈家大伯很明白他的意思,其实昨天和老妻提起的时候也都达成共识,只是没想到沈闻小小年纪也能想的这么透彻,这孩子小小年纪带着年幼的弟妹过活,比家里已经成亲的长子和即将成亲的次子都还要小,就已经知道妻子要贤良淑德不能靠长相。

果然失去依仗的孩子都会迅速成长,当然也有些就直接长歪的,只是沈大伯身边只有沈闻这一家父母双亡的孩子,毕竟大家族的孩子总有长辈庇护。

……沈卿这边跟王嬷嬷来到后面老夫人的院子,这边老夫人、大伯母、大堂嫂和两个庶出的堂姐已经在,她们走到门口就有小丫鬟通报过,只有春禾有资格跟着进入正房,小丫鬟抱着给长辈们做的小礼物,跟着进入正房一会送完礼再出来。锦红被带到旁边的查房待着。

春禾小心翼翼的跟着进入正房,陪着大娘依次行礼,大伯娘给了一套头面做见面礼,春禾赶紧上前接过来,给老夫人行礼的时候被叫过去,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说:“上次见还是团子一点大,如今都这么大跟顺小郎很像。”旁边有丫鬟拿出老夫人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

是两套小女孩的饰品,一套玉质、一套是金镶玉,沈卿收下礼物递给春禾,然后拿出给老妇人做的褐色锦缎抹额,上面绣着仙鹤预示长寿,中间镶嵌一个珍珠是她从空间里找的,之前人工养殖的大珍珠不值多少钱,可是现在还没有人工养殖这一说,所以看起来很唬人。

老夫收到礼物看看绣工和做工,沈卿不好意思的说:“老夫人您别见笑我刚刚开始学做绣活,上面的绣花是求师傅帮忙,其他的做工是我独立完成的。”老夫笑着说没事,有些爱不释手的交给旁边的丫鬟,叮嘱要放好等回头入秋拿出来带。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