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走过那条熟悉的街

被前世的白月光沐雨清一折腾,很快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再次回到永城科技学院大门口时,已经快十一点了。

此时的太阳光依旧毒辣。

眼前的柏油马路被晒出一股一股浓浓的沥青味,晒在人的头顶竟如同着火了一样。

远远的,向东阳抬头望向自己可爱的学校大门,心中不由地升上来些许的幸福和安全感。

门卫处的保安大哥仍然没变,还是那个个子高高大大,啤酒肚怀孕了似的高高隆起,长相颇似一条鳟鱼的大光头,有事没事就喜欢站在大门口,双手背在屁股后出神入化地打望城科的美女。

另一个则是瘦瘦的,矮矮的,一副老实人模样,却总喜欢刁难晚上回来太晚的学生。

遇上男生必须出示身份证和校园卡,还要各种查证登记,恨不能把他们家长千里迢迢地叫过来给他作证。

遇上女生就大开绿灯,随便怎么样都行,还时常脸上笑嘻嘻的。

若有所思地站立片刻,随后向东阳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到了对面的一排小商铺上去。

放眼望去,整整齐齐的一排几乎全是复印打印店。

这些店子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这时候学校里面还没开过一家打印店,因此全校师生都得来这里复印打印东西。

此时学校还没正式开学,所有打印店的都门扉紧锁,在卷闸门上贴一张‘休假中、有事拨打XX 电话’的广告纸。

这些打印店都背靠一座小山坳,或者干脆说,完全就是小山坳下面凹进去的一点可怜的小地盘,在它上面搭建的小铺子。

还是那个‘真香’定律:只要距离学校很近的地方,都是寸土寸金的。

这些铺子就正对着学校大门口,与眼前的大马路仅隔一步之遥,因此每次打印复印文件的学生都是提心吊胆的,有时候刚跨出门槛,可能就会遇上一辆大车擦肩而过。

由于地盘实在有限,因此才隔开了七八间火柴盒一样的小铺子。

每家的铺子都是简单的彩钢瓦结构,店内又窄又挤,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现在已经破烂不堪,如同破旧的小茅草屋,吹一场大风都有可能将它们全部连根的拔起来。

经过了一个暑假,现在这些店子的门口都脏兮兮的,各种烂塑料袋废旧纸片纷纷扬扬,由于地势较矮,又在假期下了几场大雨,远处的水草淤泥,以及居民垃圾都被雨水冲积到了店门口,经过太阳的暴晒,现在又仿佛变成了枯水期的河岸边。

向东阳凝眸细望良久,瞬间都差点要丧失掉做生意的勇气了。

好家伙!

没想到能荒凉到这个程度!

他心想着,在这么破旧狭窄的地方摆摊谁会来买?

可是放眼望去,也就是这点地方最繁华,距离学校大门口最近。

“好吧!幸好现在看来还没有人开始觉醒打算在这摆摊,否则......”

向东阳微微吸了口气。

随后主意拿定,拉着行李箱大跨步往学校后门方向走去。

他知道那边出租的房子很多,村民也比较集中,房租相对来说要便宜的多,而且又距离学校后门不远,这些因素都是他想要在那边找房子的源动力。

一路上,向东阳基本上横竖左右都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店铺的身影。

它们沿脏兮兮的石子混合泥土、仅勉强能通得过一辆大卡车的马路开着,它们还是当年那么的老旧,死气沉沉,至少现在是看不出有一点烟火气的,更是谈不上生意兴隆,店家基本上都是二郎腿高高翘起,两眼傻呆傻呆地瞅向马路对面的同行家,然后四目交接几秒,面面相觑起来。

这里的门店虽然不多,但谁也想不到随着永城科技学院对生源的大力扩招,竟会在短短的不到一年之后,这条无论怎么看都足够脏乱差,甚至都有可能会被时代潮流永远抛弃的偏僻小街,居然能摇身一变,成为整个大学校外最繁华的一条小吃兼商业综合的一体街。

当然最是让向东阳感到惊奇的还是那家‘避风塘’了。

上一世,初次见到后还觉得蛮新奇,因为那玩意还真是向东阳有生之年排除电视上之外第一次亲眼见到的奶茶店。

看到服务员在薄薄的透明的塑料杯中加入五颜六色粉末和一勺白糖,然后注入清水,拿到圆形铁架子上放好,潇洒地拉一下铁杆,一杯奶茶就成了时,他就觉得十分的高大上,甚至觉得想模仿都模仿不来,一边感慨新时代高科技的强大。

但现在看来,这玩意儿着实太low,没有之一。

五颜六色的粉末其实不过只是些特质的色素而已,白糖谁没见过?

单凭几勺五颜六色粉末和白糖就想吸引客人掏钱买,也太儿戏了,而且还卖的忒贵,简直是把顾客的智商摁在地板上狠狠摩擦。

可确实,现在的避风塘就是这么牛逼。

只在永城科技学院有,另外其他的两所大学校外都没有,而且它还算是这地方最高端的茶饮了,仅仅只开了一家,前来喝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向东阳不经意瞥了一眼,心中也是相当震撼的。

心想着,果然人的智商是可以被摁在地板上摩擦的。

再往前走不多远,向东阳就看到了自己上一世帮忙送过外卖的小餐馆。

此时那被烟熏的发黑的大红色喷绘,仍旧油腻地挂在门头上。

‘艺雅轩’三个字还是那么的熟悉而优雅。

向东阳撑不住驻足往铺子里望了好一阵子,只见那老板还是原来那副模样,穿一身灰色土气的旧西装,满是泥巴的大头皮鞋,老板年约四十来岁,嘴巴上时常留着一茬小胡子,在向东阳的印象之中,好像永远都没有刮干净过。

不过老板人挺好,是个地地道道的永城本地人,特耿直。

笑起来颇像红极一时的影帝达叔,特搞笑,又特平易近人。

老板烧得一手好菜,店子位置虽然偏了一点,但生意相较于其他同行的黄金门店却是不分伯仲。

上一世帮老板送外卖的时候,向东阳就特喜欢吃番茄土豆牛肉盖饭。

具体做法已记不很清,但菜品却已经深深烙印在脑海里了。

那味道,只要他闭目稍微想想,舌根处就会浸出馋馋的口水来,记忆中,那牛肉是不大的小方块颗粒,土豆块像是半融化了的雪融糖非常丝滑,番茄则像是熬制了很久的番茄酱非常浓稠,浇在雪白的米饭上,就别说有多好吃了。

也正是这么一道菜,竟引得附近好几家餐馆都争相模仿,却最终都只是模仿,从未被超越过。

上一世的向东阳一直吃不够。

如果条件允许,他都情愿一天三顿只吃番茄土豆牛肉盖饭。

“来,再给你加亿点点。”

老板总是会笑嘻嘻地说。

随即就是一大炒勺出其不意地往向东阳的盖饭碟子里伸过来。

向东阳总是会腼腆地笑笑,不好意思拒绝,其实他也不会拒绝,就是那种能一句话把话说死的老实人,但心里会很感激、会说我一定会好好送外卖的。

老板知道向东阳家境不好,是个从小受过苦的孩子,加之送外卖的时候比其他兼职的学生都能吃苦耐劳,因此对他是关爱倍加。

向东阳好奇打望了好一阵子,终于拾腿走了过去。

他怕老板回头跟他打招呼,无非就是说一句,“同学,还没吃饭吧,快进来坐啊!”

这一刻,他已经决定好了,点好了住房就来老板这里吃红烧番茄土豆牛肉盖饭。

但绝对不会再帮老板送外卖了,浪费时间不说还非常累。

不,简直是累死牛!

上一世他就骑着自行车叮叮当当地送。

晴天不仅要备受太阳的毒晒,风一吹还要忍受路面上扬起的尘土的侵袭,送完外卖总会变成个土人。

其实下雨天还要更难受些,地面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稍有不慎浑身就会沾满泥巴,动不动自行车轮子还会陷入淤泥中去,这时候往往都要下来推着自行车艰难行走,脚下满是淤泥。

就这样,一场外卖送下来简直就像是长征了一回。

可向东阳就是哭着也还是给老板一份不漏地送完了。

这过程中真是一言难尽。

向东阳记得曾有一回,送完外卖天已经黑透了,他累得一次次的汗流浃背,湿透的衣服又一次次地被晚风吹干。

当时在学校后门有一段路,每到晚上就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向东阳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筋疲力尽,不知道被学校里的什么事一催,着急的他猛蹬脚踏板,结果就在后门附近栽了个大跟头。

当时整个人都摔晕过去了,他骑的自行车和车座上的外卖篮子,全都不知所踪。

醒过来时,手机上出现了几十个未接电话。

都是他辅导员打来的,简直惊恐至极。

他的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好的,青的青肿的肿,还有擦破皮的,脸上倒是躲过了擦破皮的厄运,但额头上颧骨上分别起了个牛角一样的大包,估计是栽下去的时候,额头颧骨直接恁到地面上了。

脚上还少了一只鞋子,当晚找了好久都没找到,第二天他老板回到他说的事发地点才找到的。

当时他打着手电筒先找到的是外卖篮子,正倒扣在路边没焚烧完的垃圾堆上。

自行车则是在河边的草丛里找到的,轮子都扁了。

他哭笑不得。

但最终还是放声大笑了出来。

那股心酸劲儿,向东阳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仍旧在心头慨叹,“我那时候咋就那么难呢?”

回到店子里,老板是又气又恨,因为耽误了最后几单生意。

此外还很心疼自己的自行车,有点想让向东阳赔偿的意思,可看到他鼻青脸肿,浑身是伤时又打消了念头,说,“小向,以后你只管好好送外卖,车子坏了我自己修,你不用管。”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