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又两年

时间来到1930年,陈真二十四岁,来到这一世整整六个年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他顶着怂人哈岚名头,带着时间静止空间,从一名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靠着祖上余荫苛且偷生的纨绔贝勒爷,到如今己经收藏着一万根大黄鱼,拥有一家合资商行、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和三家店铺,年利润二百四十万块大洋的资本家。

不仅事业有成,有了佟丽华这位正妻和文翠(翠儿)两位夫人,还大儿子哈云飞(四岁)、小儿子哈俊平(两岁)。

他搬住宝石胡同的三进宅院过去二年了,由于大量有钱人迁往了民国都城南京,北平的生意也大不如前,市场活跃度、消费能力快速萎缩。

就拿华翠楼来说,高峰时日利润是五百大洋,目前勉强维持在二百大洋,己经缩水60%且有继续下滑的趋势。

这两年里解一半儿娶妻邹兰花,有了儿子铁蛋且和哈俊平同年;娄家班依然在得月楼唱戏,汪四海没了职业靠收取得月楼租金过活,仍在不遗余力的追求着娄晓月。tefu.org 柠檬小说网

要论倒霉的当属佟子华了,当年哈岚卖王府他还冷嘲热讽的,这回好了,新的北平政府成立,需要大量的政府办公用房,这就瞄上了侯爷府了,虽他也力争且日本人草弥也托了关系,可政府要征用,你一个过了气的侯爷后人怎拦的住呢?跟政府做对你得的了好儿?没见紫禁城全收归政府了,包括里面的所有物品。

当然,河北省政府(省会就是北平)也不是针对侯王爷,所有这府哪府的、能收全收了,政府要开张、要正式办公,需要的办公用房何其多?

之所以说他倒霉,不光如此,今年十月份,省会挪去天津了,北平变成了直辖市,可征用的候府没还,也不可能还了,告诉你政府征用是好听的,实际上就是没收了,你又能奈我何?

佟子华哭的是稀里哗啦的,他后悔呦,早知这么个结果还不如学哈岚卖了呢,不说四十万大洋,就是十万大洋也比镚子儿没有强吧?

唉!谁叫哈岚有末卜先知百年的能力呢,比不了。

这两年哈岚也是闲的没得干,所有买卖都由傀儡把持着,论经营能力不比自己差,对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比自己记住还清楚,这不,除了在家陪两个儿子、给他们当大马,又变成逛茶楼听戏、串琉璃厂、平日养鸟、冬季玩蝈蝈的大爷了。

这不又想着去逛海王村了,不对,现在应该叫琉璃厂了。

翠儿:“爷,您这是又要奔哪儿啊?”

“闲的我五脊六兽,去琉璃厂逛逛去,午饭甭等我,我在外面垫补口儿得了”。

翠儿:“得嘞,大冷天早点回,省得我们娘们惦记”

“爸、爸,我想吃糖葫芦了”。

“成,给小石头带糖葫芦,平儿,你想要什么呢?”

小儿子哈俊平用小胖手比划着:“糖、糖”。

翠儿解释道:“他想吃关东糖”。

佟格格:“日子过的真快啊,再有一个来月春节了,这一年又稀里糊塗的过去了,又该准备年货啦”。

哈岚:“行,你们先合计着,石头、平儿,跟爸说再见”。

在两个小儿子小胖手的欢送下,哈岚坐着李连才开着的汽车来到了琉璃厂。

琉璃厂顾名思议,在元代是烧制琉璃瓦的窑场,位于四九城的外城,早先比它有名的叫海王村。

北京人习惯把外城叫南城,它对应的是北京城中心的城区北城。

北京城有个说法,“內九外七皇城四”,这是北京这座古城的概况,它由高大的、攻守兼备城墙相围而成的古城,而这里的数字所代表是城门和在城门处专为守军打造的瓮城,内九和皇城四就是人们常说的“四九城”,外七则是指外城亦或称为南城。

大清朝时讲究满汉官员分区而住,汉官大多住南城或是叫做外城的地方,外城不被旗人看好,认为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贱民、下里巴人而被他们鄙视,在八旗子弟的口中,只有四九城才是京师。

琉璃瓦窑这块荒凉之地,直到大清时撰修四库全书,这里来了许多开书店售书的,比如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前门、灯市口、西城的城隍庙书市才有了人气,人们把这里也叫做文化街。

经过百年变化,这里不仅仅是卖书的了,卖古董古玩的、文房四宝、裱糊字画的应有尽有,吸引了京城的文人雅士前来逛购,也成了京城最大的古玩、文化市场。

哈岚一边逛,一边用后世的印象与现实情况相比较,现在这条街没有后世看着整齐、豁亮的街道,店铺更旧、狭窄、大小不一,但这条街上卖吃食的、卖烟卷的、卖耗子药、卖大力丸的,还有那衣著锦衣华服款款而来的、穿着棉大褂外罩马褂在门前招呼客人的、更有穿著打着补丁的棉衣棉裤头戴毡帽担挑、推着独轮车走街串巷沿街叫卖的,招呼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哈岚就这么看着、听着、逛着、微笑着,感受着老北京的烟火气。

来上十串冰糖葫芦,买上二斤关东糖、二斤糖瓜,再买了两个风车和两个空竹,坐在炸豆腐摊上来碗炸豆腐汤,再来上两个烧饼夹牛肉,见到炸灌肠不会放过,走到爆肚摊更要吃上两份,渴了来上一大海碗豆汁,美!

“卖烟卷喽”。

循声望去,一名年龄在十一、二岁,穿着打补丁碎花棉祆的姞娘映入眼帘。

看到这个脖子上挂着烟筐的女孩子,哈岚乐了,这是后世电视剧《五月槐花香》的女主角莫荷,既然有了莫荷那一定有佟奉全、蓝一贵以及莫荷的表哥范五爷喽?

“姑娘,给我来包香烟”。

莫荷来到哈岚面前,弱弱的问了一句,“爷,您要哪种?”

“哈德门”。

莫荷用冻得似红萝卜的手从挂在胸前的烟筐子里拿出一盒哈德门递给了哈岚。

哈岚动了恻隐之心,他对身边的李连才说:“把姑娘的烟全买了”。

李连才:“是爷”。

莫荷高兴坏了,这下,半个月的嚼谷有了。

她忙不迭的说道:“谢谢爷”。

哈岚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俗话说的好,救急救不了穷,他没能力救天下受苦人于水火,只能以这种方式表示一种态度。

吃饱喝足,他抬头在寻找到熟悉的匾额,当看到“泛古堂”,他走了进去。

“爷,您来啦?二奎,上茶,爷,您请坐”。

哈岚大方的坐下后说:“我来看看店里的字画,把近代的书画作品拿出来,我要挑几件”。

佟奉全,佟掌柜楞了一下,来琉璃厂的主儿全是寻古的,而这位爷则与众不同,淘换近代的,这到是奇了,民间有个说法,“有爱孙猴的,就有爱八戒的”,甭管爱谁吧,卖出一件算一件,虽卖不出大价也总比压货强不是?

伙计二奎也懵,这位爷什么路数,当爷的都穷到买不起好玩艺儿了?

哈岚可不是掏不出钱的主儿,空间有黄金十万两,银元几十万块,怎会没钱?是他不屑,整个一条街能找出清三代瓷器不过几件而己,而自己空间中的官窑瓷就逾千件了,这是王府几辈人攒下的,怎会看得上整条街那三瓜两枣的玩艺儿?

看着主仆二人发愣,他问道:“店里没有?”

佟掌柜赶紧说:“有有,二奎赶紧给爷拿去”。

哈岚从一堆书画作品中,挑出了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谢柳稚的画作以及金文淳、龚贤、恽恪、王顼龄、高士奇、王澍、程瑶田的书法作品,花了不到三百块大洋。

他很高兴,这些人的书画作品在眼下不值钱,还可以桃挑捡捡,到了后世,哪一件也得过亿人民币,所以说,末卜先知真好。

就在哈疯起身要走时,从门外走进一个人,他是一名洋人,看到了哈岚后他笑容满面,打着招呼。

“贝勒爷,小的给您请安啦”。

哈岚定晴一看来人,笑了。

“禄先生,你怎么有闲到琉璃厂遛达来啦?”

“回贝勒爷的话,我在中国待了几年,就是因为喜欢中国的文化,尤其喜欢中国的老玩艺儿”。

根据电视剧中角色定位,这位来自英国的禄德维希,实际上就是一名文物走私贩子,也是名中国的古玩通,在北平城解放前夕,可是没少做伤天害理的事情,强盗的嘴脸一览无遗,不过,现在他还是个文物雏儿,正是被骗长学问的时候。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是应该好好体会体会,好了,我还有事儿,后会有期”。

望着出了店门远去的主仆二人,佟掌柜回到店里。

“禄大人,这位爷是谁呀?”

禄大人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说道:“他是哈岚、哈贝勒,他父亲是哈王爷”。

“行啊禄大人,和贝勒爷很熟啊”。

禄大人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我们算是认识,很熟谈不上,他常去六国饭店,与我国大使很熟,我有幸和他见过几面”。

“民国了,象哈贝勒爷这种混好的可不多了,大多都败了”。

“佟掌柜,你可别小看这位爷,他可是宣统的皇弟和伴读,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那可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大才,他生意也做的很大”。

“禄大人说笑了,我哪敢啊,老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贝勒爷拔下根腿毛也比我的腰粗不是?”

“佟掌柜,哈贝勤刚才买走了什么?”

佟掌柜一指那一堆书画卷轴说:“就从那堆书画中挑走了几幅”。

禄先生眼一亮,他急切地把那些画轴一幅幅的全打开看了一遍。

“佟掌柜全包上,我都要了”。

五十多幅书画作品,被禄先生全包圆了。

佟奉全大喜,敢情这贝勒爷还是位招财童子呢。

“二奎,快给禄先生包好送府里去”。

佟掌柜心里高兴啊,贝勒爷真是位财神爷啊,来小店转上一圈,积压了许久的近现代书画作品,一卷不剩,俗话说薄利多销,这么一会儿功夫盈利小二百块大洋,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noveContent").("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