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感恩

那位老大爷说是回家拿手机,其实是已经分头去通知其他的父老乡亲。

这明显是有人想要来找李不凡的麻烦,这件事情他们立刻就要通知所有人。

村里的父老乡亲在得知有人来找麻烦的时候,立刻是聚集了起来,很快村口的人越来越多。

那位杨少爷脸色逐渐的产生了变化。

就算是再傻也能看得出来,这些村里的人看向他的目光逐渐产生了变化,这种眼神就好像是在看待杀父仇人似的。

他手下的那些人也都是心头有些发颤,目光看向了自家的大少爷。

这种情况有些不太对劲。

杨少爷此时还硬着头皮的说道:“你们不用太担心,他们估计就是过来看热闹。”

“有句话说得很好,患寡而患不均。”

“李不凡在他们村子里面发家致富赚了很多钱,但是村里的那些人依旧是过得很苦,现在我们来找李不凡的麻烦也要让他身败名裂,你们想想李不凡一年到底能赚多少?而他给村里的那些土鳖又能给多少钱?”

“像这种小地方出来的人都把钱看得很重。”

说到这里时,他脸上突然是露出笑容。

目光看向了村里的那些,笑呵呵的说道:“你们过来是什么目的我不清楚,但是我却清楚一点。”

“李不凡从你们的身上赚了很多的钱,利用你们这里的土地种植出来的那些蔬菜瓜果卖出了一个天价。”

“而你们肯定不知道,李不凡给你们的仅仅只是他赚取利润的百分之一。”

“赚几千万,可能给到你们手里也就只有几万块。”

“李不凡他就是一个吸血鬼,我今天来这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揭露李不凡的本来面目。”

而在他说完这句话之后,在场的那些父老乡亲都是面面相觑。

很快他们当中的那个老大爷就走了出来。

拄着拐杖笑呵呵地说道:“小伙子,刚才你和我们说,小凡一年能赚几千万?”

“这话是真的假的?”

杨少爷还以为自己的计划已经达成了,急忙的点了点头:“当然是真的了,几千万都是保守的估计。”

“头顶他能赚得更多,你们根本就不知道李不凡把那些蔬菜瓜果卖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天价。”

“而且那些好东西还是别人抢着买。”

“根本就不愁卖家。”

“就算是你们自己单干甩开李不凡,你们肯定也能赚得盆满钵满,每年赚个十几万块,都是轻轻松松。”

听到这话的时候,在场的那些父老乡亲更是心中肯定了一点,李不凡这可是没有从他们身上赚更多的钱。

别说是每年十几万,现在跟着李不凡一起干他们一家人,至少都能赚十万块以上。

租给李不凡的地,每年都能收个几万块,随便家里出一个人,那都是一年将近七八万的收入。

更何况现在只要是家里成年的人,基本上都回来了。

村子里面别的不多,就是人多。

甚至有的人一家都有七八口,都是在帮着李不凡干活。

想象一下他们一年能攒下多少钱。

现在他们的脸色都变得非常古怪。

杨少也看到那些人古怪的表情,还以为自己说重了,他脸上的笑意也变得更加明显:“你们肯定想象不到吧?”

“我知道你们村里的这些人生活比较艰苦,平时也没有什么收入,就靠着家里那一亩三分地儿。”

“但你们这里的土地那都是宝地,李不凡一年给你们多少钱租金我不清楚,但是我却清楚一点,李不凡他完全就是在故意的坑你们,他拿着你们的钱去赚得盆满钵满。”

“但你们却是被他从中间赚取了很大的差价,甚至你们都不知道李不凡现在到底已经富裕到了什么程度。”

而就在此时,那个老大爷却摆了摆手,笑呵呵的说道:“小伙子你可能不太清楚,我们现在一家能赚多少钱。”

“就比如说我这个老东西现在已经动不了了。”

“今天只能组织拐杖在南墙根晒太阳,但是你知道我们家中有几口人吗?”

杨少爷不懂得这个老大爷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现在村子里的人越聚越多,甚至都已经有七八百号人了。

他们乌泱泱地围在中间,他心里也有点发怵。

他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不太清楚,也不知道你们家里有多少口人,但是我知道你们家里肯定赚得不多。”

那老大爷笑呵呵地喊道:“儿子孙子都站出来让他瞅瞅!”

在他身后立刻站出了三个大汉,那两个大汉子后面又走出来了七八个壮小伙。

那些人站出来之后,让杨少爷都是心头一颤。

总感觉这些人的眼神不太对劲,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在看待傻子一样。

自己到底是说了什么话,让他们感觉不对了?

在他还没有想清楚这些的时候。

老大爷继续笑道:“你看到了吗?”

“我们家里不算女人,单单只是这些壮小伙儿和我三个儿子,家里就有十一口壮丁。”

“不说我们租给小凡的那些土地,每年单单只是我们家这十几口人,就能从小贩那里赚七八十万块。”

“这还只是他给的工钱,如果算上小凡给每个人的分红,那也有好几十万。”

“本来我还在愁自己家里有这么多的孙子,以后他们该咋娶媳妇儿咋买房?”

“现在我是一点都不愁了,因为这钱小凡都已经给我们准备好了,只要跟着他干,我们村里的父老乡亲都能发家致富。”

“他只是我们一家人,你可以问我们村里所有的父老乡亲,在外打工的那些孩子们全部都回来了,以前敢有这样的想法吗?”

“换成以前,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把一家人聚集在一起。”

“像我这个年纪的老东西,盼了三百多天的时间,有五六天的时间聚在一起,承受儿女膝下承欢,那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三百多天的时间做五六天的,我又得背上行囊,匆匆忙忙地去打工。”

“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可这种环境是小凡给了我们新的变化。”

那种感恩颜值语调。

现场的很多父老乡亲都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www.youxs.or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youxs.org。唐三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ww.youxs.org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