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形势堪忧

但夏侯惇是清一色的骑兵,骑兵机动力强大,迅速的杀到黄祖大营。

黄祖鞭长莫及,他的兵,还在回援的路上。

“攻营!”夏侯惇大叫,他率领勇士,攻打黄祖的大营。

一触即溃,黄祖的守军,完全没想到,夏侯惇会不安常理出牌,会来攻营。

根本没有防备,被夏侯惇杀了个措手不及,夏侯惇都没有想到,会这么轻而易举的,就攻破了黄祖的大营。

太容易了。

夏侯惇一脸的诧异,他想好了,本来要猛攻的,但不必了,夏侯惇杀入大营。

黄祖的残兵,士气骤然下降,抵抗的兵太少了,不是抱头鼠窜,亡命而逃,就是跪倒乞降,投降了夏侯惇。

于是,黄祖的大营迅速易主。

“夺营!”黄祖返回的也很快,但还是没有来得及,大营丢失了,黄祖眼睛都红了,他孤注一掷的,他就想着翻本。

猛攻大营。

但夏侯惇越战越勇,他顽强防守,大营固若金汤。

不是夏侯惇守的好,而是黄祖的兵,士气太低了,没有心情打了,象征性的攻击。

遇到夏侯惇的抵抗,就转身逃回。

气得黄祖暴跳如雷。

如此几次三番,黄祖根本攻不下大营。

就要知难而退。

但黄祖还没撤兵,夏侯惇却一声大叫:“杀!”夏侯惇带兵杀出。

气势如虹杀向黄祖。

结果可想而知,黄祖兵无战心啊,一触即溃,被夏侯惇杀得大败。

这一次败的更彻底,黄祖五千兵,有大半投降,一部分溃散,最后只剩下几百残兵,跟随黄祖败逃。

“什么?黄祖败了!”得知黄祖大败,刘表大吃一惊。

此时的刘表,已经离开了梁县,他带领一万大军,紧随黄祖之后,杀奔大谷关。

但黄祖居然速败。

这大大出乎刘表的意外。

“撤,快撤!”刘表赶紧撤退。

但已经晚了,夏侯惇追杀上来。

夏侯惇一千不到的骑兵,居然杀红了眼,杀向了刘表。

刘表的一万人马,已经撤不了了。

“迎战!”刘表别无选择,他改变了命令。

而夏侯惇只有一千不到的兵,刘表却超过一万大军,他想自己应该能胜。

但事与愿违。

夏侯惇太勇猛了,他的兵也杀的兴起,根本挡不住。

刘表的大军,很快就败了!

除了黄祖的兵能打一些,其他的荆州兵,战斗力真的不行,差强人意。

刘表不善于带兵,他又一败再败,士气没有了。

被夏侯惇杀败。

刘表哭的心都有了,他惨败,一路的败逃。

还好,有蔡瑁护卫,刘表还是成功的败走了。

但蒯良就悲催了,他也一路败退,可是点背的,被夏侯惇追上了。

“我和你拼了!”见夏侯惇杀来,蒯良冷汗都下来了,但也不能坐以待毙,他挥起宝剑,一剑刺出。

这个人文文弱弱的,还使用宝剑!

夏侯惇眼睛一眯,他马上想到,蒯良一定是文人。

汉朝尚武,很多的文人,也都练习武艺。

不过文人不同于武将,他们冲锋陷阵的机会少,他们不用刀枪,而只佩戴宝剑。

夏侯惇心中有数了,他立即笑了,随即一声大叫:“杀!”夏侯惇的钢枪挥出。

不偏不斜的,正击中蒯良的宝剑。

“哎呀。”蒯良一声惊叫,他的宝剑飞了,他的手都流出了鲜血。

蒯良疼得直甩手。

“你过来吧。”但夏侯惇出手如电,他左手握枪,右手乘虚而入,走马活擒的蒯良。

“放我下来。”蒯良在空中,他还不老实的挣扎。

“放你下去。”夏侯惇还真听话,但他手上用了力,将蒯良重重的摔到了地上。

蒯良差点背过气去,他被摔的直翻白眼,他挣扎都来不及,就被人绑上了。

“押他回大谷关。”夏侯惇如获至宝,他命十几个人,把蒯良押走了。

夏侯惇则继续追击。

又俘虏了几千败兵,缴获足够多的战利品,夏侯惇这才满意的,凯旋回兵。

回到了大谷关,夏侯惇一声令下:“把蒯良给我带上来。”夏侯惇已经问过了,从俘虏的口中,夏侯惇知道,他走马活擒的人是蒯良。

夏侯惇十分的高兴,他居然活捉了蒯良,他就想招降蒯良。

蒯良被带了来,他却立而不跪。

“你叫蒯良?”

“正是。”

“你已经是阶下囚了,你怎么想的,是否归降?”

“要杀便杀,废话少说。”蒯良很有骨气,他不投降,他决定一死。

“看来是一个顽固分子。”夏侯惇叹气。

“押下去。”夏侯惇想了想,他感觉自己无法招降蒯良,他知难而退了。

但蒯良还是有些名气的,夏侯惇知道他有才能,夏侯惇没有杀蒯良,而是把蒯良,押送给了李清。

“很好,夏侯惇连战连捷,还活捉了蒯良,夏侯惇不负众望,立下汗马功劳!”

此时的李清,被四路诸侯围剿,可以说是焦头烂额了。

是的,曹操也已经出兵了,他虽然晚了一些,但一路行进,曹操的大军,也已经杀入司隶。

杀到了阳武城下。

面对曹操六万大军,王方一筹莫展,他根本不敢出战。

即便守城,王方也毫无把握。

因为王方才五千人马,面对曹操六万大军,王方能力也一般,他都快崩溃了。

只是没有投降而已。

但王方已经不抱希望了,他做好了败逃的准备!

还好,曹操没有攻城,他在制造云梯。

但云梯制造足够多,曹操一定会攻城。

看来阳武是不保了。

李清都是这么认为的。

而阳武一旦被曹操攻陷,李清的防线就崩溃了。

因为李清的人马,绝大部分都派出了,都派往了前线,后方兵力空虚啊!

只要一点被突破,那就是一败涂地的局面!

该怎么办?

李清特别的难办,他手里没多少兵了。

无兵可派了,李清面对严峻的形势,他黔驴技穷了。

还好,夏侯惇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

乐进、徐荣也很善战,死死守住函谷关,董卓的大军,无法越雷池一步。

张辽也算给力,他先输了一阵,被袁绍占了些便宜,张辽就吃一堑长一智的,他老老实实的,守他的原武了。

有张辽、李蒙死守原武,袁绍猛攻城池,却根本攻不破,白白的损兵折将。

但阳武是弱点啊。

若是王方败了,阳武被曹操攻陷,那其他人的努力,可就都白费了。

李清遇到了巨大的难题,他想亲自出征,但郭嘉出言,再次劝阻了李清。

其实李清亲自去阳武,也于事无补,李清没兵了,他顶天能带三千兵。

那后方更加兵力空虚了。

而李清的三千兵,要行军到阳武,是需要时间的。

恐怕兵还没到,原武就破城了。

李清不能出兵。

郭嘉晓以利害,李清听从了郭嘉的建议,他稳坐中军帐。

但李清稳不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