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取之于官,用之于民

华凝摇头,对于自己喜爱甜味这件事,她也不怎么清楚。

近些日子华凝一直陪在秦溶身边,能看到秦溶隔些日子就能收到的南方来的奏折,上面写的,多数都是江南的水患蔓延得越发厉害了,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少数百姓不知因何缘故,直接染上了疫症。

朝廷里一时没有什么药能遏制这种病蔓延的速度,宫中的太医也去了几位,但大都对于这种病没什么应对手段。

宜辛的消息越传越频繁,似乎是一夕之间,江南已经变成了一座死城。

京城中的官员人人自危,没人愿意去管江南的事情。

秦滢跟霍离两人在城内搭建的粥棚也多了起来,而因为难民越来越多,城内俨然已经不够安置这些难民了,在请示过秦溶之后,在城外又设了几处施粥的地方。

秦滢自己出的那些经费经过几天的消耗,变得越来越少,在只剩五千石粮食的情况下,只能向秦溶求助。

朝堂上,在一位老臣走出来说江南水患之事的时候,便有人站了出来,

“皇上,治理水患所需的银钱已经很缺了,大批难民涌入京城,若是没有长公主与驸马搭棚施粥,那些难民很可能已经死伤无数了。”

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便有人把这件事拿出来说,“皇上,臣的府邸门前一直有难民流窜,臣不敢开门啊!臣的亲眷不堪其扰,却拿这些难民没办法,还望皇上能派人解决此事啊!”

那大臣说着,就跪了下来,其他大臣见有人说这个问题,也觉得这个问题只有皇上出面才能解决了,纷纷下跪,向秦溶求助,

“皇上,若是让这些难民继续这样下去,臣等可能都不能来到大殿之上,这些难民日渐增加,臣等实在是没办法了啊!”

有大臣偷偷看了一眼秦溶的脸色,见他并没有震怒,便也说道,“皇上,为今之计,只能先安置这些流民。”

这话一出,这些大臣们纷纷附和,他们不愿意让那些难民天天堵在自己家门口,但也确实是想不到什么好办法能让这些难民从自己家门口离开。

倒是也有人试图直接把这些难民赶走,第二天门口便死了人。

这个时候,死个难民本来是很常见的事情,但不巧就不巧在,那个难民说来也是那官员的远房亲戚,只是那亲戚在那官员不在的时候找过那官员的家眷,被那官员的夫人给拒绝了。

偏偏有个一直在城里城外搭棚施粥的秦滢夫妇在前,他们此举,无异于在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上推。

秦溶对于这些事情也是知道的,本来想着这些人好歹拿着朝廷的俸禄,这个节骨眼上不说力挽狂澜,把这件事好好解决了,也该做出一些身为官员的表率,却没想到个个都因为难民堵在门口,在金銮殿上堂而皇之地向自己求助。

众人看秦溶没说话,便都觉得此事可行。

可秦溶悠悠叹了一口气,刚刚还幻想着秦溶能派人帮他们解决事的这些人,顿时身上的汗毛竖了起来,皇上这是……不愿意插手此事?

众人屏息凝神,连大气都不敢出,正当整个殿内的气氛有些诡异的时候,却听秦溶漫不经心的声音响起,

“众位爱卿,朕自认为我朝文武臣子都各有所长,武能过关斩将,文能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取得胜利。”

听到这话,这些大臣似乎明白了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问题。

这下,不仅是大气都不敢出,额头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他们刚刚说的问题,何止是蠢,简直是蠢到无可救药。

明明应该他们自己想办法。可他们不仅自己深受其扰,竟然还将这种事情拿到朝堂上来说。

如今却引得皇上对他们的能力开始质疑,想到这里,他们恨不得抽刚才的自己一巴掌。

有反应快的,已然开始叩头请罪,“皇上,臣该死!”

秦溶业务表情的脸上竟然挂上了一丝笑意,只是这时候他们宁愿他没笑。

“皇上,是臣愚昧。”丞相率先开口,“陈

臣愿意捐出二十万两银子,为此次赈灾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有一个大臣表态,剩下的人踌躇了只一瞬,也纷纷表态,“臣愿出二十万两。”

“臣也愿意。”

这下,所有人都没能当缩头乌龟,一个个站了出来,都表示自己愿意捐款。

一时间,朝堂上面又热闹了起来。

秦溶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对于他们心底的那些暗搓搓的咬牙切齿不放在心上。

而这些官员也算是打落牙齿和血吞,一个个吃了哑巴亏。

秦溶嗤笑着看着这些平日里冠冕堂皇为国为民的官员。

“既如此,那便让礼部尚书登记一下,把这些官员所捐的款项登记在册,用于赈灾。国库里的银两,拨五十万两,换成了粮食也送去江南一带,交由谷临王处理。”

有秦溶的这句话,刚才只是嘴上说说的一些官员顿时面如菜色,他们如果真的能交出这么多,那说明平日里敛了不少财。

可若是别人都捐那么多,那便有诚心不想捐的嫌疑。

这下,这些人算是在俸禄极高的丞相的带领下,给自己挖了极大的一个坑。

华凝今日在未央殿里,闲来无事,便想研究一下衣服怎么做,想做了分给那些难民。

但不知怎的,就是做不好。

一时气闷,便让自己宫里的宫女找了绣娘过来,也一起做衣服。

这些日子,华凝的圣眷算是厚了一些,宫里那些人本来要难为华凝的,也都不敢怠慢,并且自发找了还合适的料子,送来未央宫让华凝练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