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贾赦婚事 改口口

第106章

不只是四皇子,就连三皇子也瞧上了贾赦,他在文官之中的确是颇有威望,但在武将处却着实没有半点人脉,这文武不同调,即使想要结解一些武官,他也苦于并无门路。

这贾赦做为荣国府的唯一的继承人,又正好快要出了妻孝,不少人都盯上了他的婚事。

三皇子也正与三皇子妃商量着这事,他母家表妹大多已经有了婚约,即使没婚约的也大多是庶出的姑娘,并不适合,于是乎他便有意从三皇子妃的娘家妹妹中挑选一个与荣国府联姻。

但三皇子妃却有些不乐意,她做为女子,顾虑的自然比三皇子要多上一些,贾赦这厮年纪大了些不说,而且他膝下还有二个嫡子呢,这后母最是难当,她膝下有好几个庶子了,便觉得打不得,骂不得的让人愁心,更别提前头连着两个原配嫡子呢,更是重不得、轻不得。

再则,她也听说贾赦和其妻感情甚好,为了给其妻守身甚至不惜散尽通房、姨娘,还放话说要守着二个儿子过日子,这让她妹妹夹在其中岂不尴尬?

三皇子妃惋拒道:“我娘家的妹妹们还小呢。”

她这话也不全是推脱之言,要知道,在这年代的姑娘大概十二、三岁就会开始相看了起来,十四、五岁便会订亲,十六、七岁便会出嫁,三皇子妃的娘家妹妹之所以还没订亲,便是因为她们真的还‘小’。

三皇子妃顿了顿又道:“况且妾身听说贾赦拒不肯回荣国府,仍以一分宗之人自居,据闻荣国公都亲自去说了,仍是拒不肯见,夫君如此抬举他……会不会是太过高看了?”

贾赦少说比她妹妹们大了十来岁,就年岁上当真不配,至于论身份上,那就更尴尬了。

一个荣国公自然值得他们尚书府出一个嫡出的姑娘,那怕是做继室也值得,但贾赦至今仍拒不回荣国府,要是他真的说什么也不肯回荣国府,以贾赦这二婚且有二嫡子的情况那配他们尚书府里的嫡出姑娘?

三皇子微微皱眉,他倒是没想过这一点,要是贾赦一直不肯回荣国府,那他拉拢了也没多大意义。

“这事也不急于一时。”三皇子沉吟道:“这贾赦还未出妻孝,况且他眼下人在东北,且看之后吧。”

三皇子妃微微的松了一口气,提议道:“虽然妾的娘家妹妹不适合,不过夫君不是有更亲近的人选吗?”

而且算一算,年龄刚好,正是适合。

三皇子微微皱眉,“我母家表妹大多也订了婚,怕是不合适。”

贾赦的身份轻不得,重不得,即使不能结亲,也不可结仇才是。

三皇子妃摇头笑道:“夫君怎么忘了裕郡王新接回来的小郡主呢?”

这裕郡王与三皇子交好,裕郡王妃又是她娘家的远亲,裕郡王多年以来一直是偏着三皇子一脉的,若是让小郡主嫁给了贾赦,也算是帮着三皇子拉拢住了贾赦,也可以帮着裕郡王解决了他最头痛之事。三皇子沉吟,“你是指裕郡王叔好不容易才寻回来的平安妹妹?”

平安妹妹也是个命苦的,小小年纪就被拐去了甄家做养女,也还好甄家事发,这孩子才能够回到裕郡王家,裕郡王夫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得知了这事之后不惜千里的去接了女儿回来,深怕旁人瞧不起自家女儿,还跟父皇求了一个郡主的份位。

父皇同情裕郡王的遭遇,又看在五皇子的份上,特特给裕郡王府里的小郡主赐了一个平安郡主的封号,父为郡王,女为郡主,这也算是大晋王朝里独一位的。

三皇子微微皱眉,“平安自然是极好的,但……她毕竟曾经被拐卖过。”

要不是因为曾经被拐卖过,平安的婚事也不会如此艰难。

三皇子妃嗔道:“平安妹妹贵为郡主,咱们皇家之人有什么配不上的,而且平安妹妹是在甄家做养女,也不是去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况且……贾家的女儿也是被拐到甄家做养女的,想来最能明白平安。”

说句不好听的,两家的女儿都被拐卖过,这大哥也别嫌二哥了,再则,无论是贾赦还是平安都是婚事艰难,上不上,下不下的,尴尬人配尴尬婚,也正好溱成一队。

三皇子微一沉吟,“我且问问裕郡王的意思才是。”

总归平安是裕郡王的亲生女儿,她的婚事,也该由裕郡王做主才是。

三皇子本担心裕郡王会不愿意让爱女下嫁,毕竟平安郡主是宗室女,配上贾赦这么一个二婚,且膝下有二个孩子的男人也太过委屈了,不料裕郡王二话不说的竟然应了。

原因无它,因为平安郡主的婚事当真是太过艰难了。

平安曾经被拐卖过,虽然只是做了甄家养女,也没有去过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但人人都疑心起她的清白,这婚事着实难办,好些来求亲的人家都不过是些歪瓜裂枣,莫说裕亲王看不上,就连平安自个也瞧不上。

这也罢了,最麻烦的是平安在甄家的时候曾经被甄家人喂过绝育药,这辈子再也不能生育,是以一听到贾赦膝下已经有了二个嫡子,对旁人家而言是为难,对裕郡王而言倒是再好也不过了。

而且这贾赦幼子年幼,还未到记事的时候,要是养熟了也和自个亲生的也没有两样,也不用担心平安将来无人养老送终,于是乎裕郡王和三皇子一合计,便直接上荣国府透个气了。

不料裕郡王才刚略略透了点口风,贾代善当场惊住了,“不成!不成!这事绝对不成!”

XD,虽然出了五服,但仔细来说,平安郡主论辈份可是赦儿的侄女,这可是乱/伦啊,他要是真允婚了,不用等海靖从俄罗斯回来砍他,平康帝就先饶不过他。

贾代善干笑道:“这事怕是不适合。”

裕郡王忍不住板起了脸,“贾兄弟,你该不会也瞧不起我家平安吧?我家平安当真是清清白白,而且我家的平安样样都好,无论是容貌品性都是一等一的,绝对不会配不起你家大公子。”

虽是痛恨甄家,不过甄家教养女儿的确是有一套,除了被拐卖的过去之外,平安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可不比那些家闺女差了。

他从来不以势压人,不过为了自家女儿,也不得不压上一次了。

“我自然相信平安郡主样样都好。”贾代善尴尬的轻咳了一声,这品性什么的不好说,但这容貌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绝色,要知道甄家不知道拐卖过多少孩子,要是是个容貌差的,甄家也不可能特特留下来做养女了,只不过再好也是赦哥儿的侄女啊,怎么可能成亲。

“即是如此,为何代善兄不肯允亲?”裕郡王也是恼了,越发痛恨起甄家和在自家里白吃白住的五皇子了,要不是他们,他家的女儿合该是一家有女百家求的,怎么会落到连贾赦这个带着孩子的二婚头都嫌弃的地步!?

贾代善最后尴尬道:“圣上说了要给赦哥儿亲自指婚,这事我怎么好擅自做主。”

换言之,贾赦的婚事连他这个爹都做不得主了。

裕郡王一楞,“竟有此事!?”

贾代善郑重的点了点头,“这是自然。”

这事当然是假的,不过不这样说,裕郡王要是硬把自家女儿塞过来,他该如何是好?人家可是宗室啊,他敢说上一句宗室女不好吗?贾代善只有把这事往圣上身上推了,况且他相信圣上知道了,也会主动把这事接下。

裕郡王相信贾代善也不敢在这事上胡说,倒是信了,裕郡王微微一叹,也不勉强了。

在他眼中,他的女儿自然是千好万好,但在旁人眼中,只怕还是差了些。

三皇子一旁听的微微皱眉,总觉得这事有几分古怪,他也相信贾代善不敢在这事上胡说,但他更明白自家父皇的性子。父皇向来不轻易指婚,竟会为了荣国府一个分宗之子而指婚?而且听贾代善的口气,父皇似乎还想亲自为贾赦挑选继室!?

这着实不似父皇以往的习惯,再想想之前父皇数次召唤贾赦进宫,待其恩宠有加,三皇子莫名有一种错觉,感觉父皇似乎很重视贾赦此人!

三皇子微微沉吟,倘若如此……那对于贾赦此人,或许他得更下本钱拉拢了,记得三皇子妃正好有一个嫡亲的妹妹,或许……

贾赦不知道有那么多人在掂记着他的婚事,一行人倒是顺顺利利的到了东北辽阳府了。

有着焦二带路,贾赦这一路上不但顺风顺水,而且还着实享受了一番东北的风光,而且最妙之事,莫过于贾赦颇有先见之名,还特意带上了甄家那专门教导贾琴做菜的厨娘。

那甄家专门教甄家养女做菜的李厨娘那一手淮扬菜当真是绝了,而且更难得的是她对各系菜色亦有所涉猎,那一手鲁菜也做的极为道地。

贾赦毕竟是京里人,往昔吃的也是以鲁菜居多,李厨娘烧的一手好菜,自然是极对贾赦的胃口,就连林如海与贾敏也跟着尝了鲜。

虽说林如海与贾敏守孝期间用不得荤腥,不过李厨娘是何等人也,光是一个豆腐就可以做出四、五种不同的花样,什么素豆腐箱、一品豆腐、炒小豆腐、锅塌豆腐、椿芽豆腐……等。

就算是简单的素炒双翠也被她做的清爽可口,贾赦又有意识的让林如海与贾敏多走动走动,多晒些太阳,在美食攻势之下,再加上充足的运动,林如海和贾敏的身体倒是比先前要好了些。

明明是去东北赴任,却被他们弄的好似游山玩水一般,不过这一路游山玩水的心情在到了辽阳府之后顿时没了,贾赦望着那快要倒塌的辽阳府衙门,许久说不出话来,虽说为表清廉,官不修衙已经是规矩了,但烂成这个样子……

贾赦很怀疑这里真能开堂吗?不会衙役们喊一声威武,这府衙就直接塌给他看吧,就算不修衙,好歹别搞成危楼吧。

不过这府衙越烂,对他也越有好处,毕竟他是半人半鬼之身,府衙烂自然就气阴,他手底下那群鬼进出府衙之时也不用担心被正气所伤。

贾赦绕了半圈,实在连进去晃一圈的心思都没有了,他直接问了带路的宋知事,知事不过只有正九品,可说是最低级的属官。这个宋知事也是会来事的,他还没到辽阳府,宋知事就亲自带着衙役在城门口等着了。

贾赦拱手问道:“敢问知府在何处?赦初来乍到,应当先拜见知府。”

宋知事尴尬道:“知府病了,已经有好些时日没上班了。”

“那辽阳府同知呢?”

辽阳府即为府,这正四品的知府底下便是正五品的同知,再来才是他正六品的通判,之后才是推官、经历、到知事,这知府病了,也该有同知帮衬着才是。

宋知事笑道:“同知大人正好不在。”

“那么巧!?”贾赦微微一奇,知府病了,连同知大人也不在,这该不会是个空头衙门吧?

宋知事微微一叹,亲自把贾赦送到后衙,好在这前头的衙门虽然破旧,但后衙还算正常,至少算得上是能待人的地方。

这也难怪,虽说官不修衙是官场上不成文的规矩,不过大伙大半的时间都待在后衙里,要是后衙是个危楼的话,叫大伙如何能安心办公呢?是以后衙至少还是个能待人的地方,虽然家俱破旧,但至少窗明几净,重点是,墙是正常的,看起来不会塌。

宋知事连忙给贾赦引见了一下,这辽阳府毕竟是府衙门,虽然知府病了,同知没了,不过其他的官员倒是配备齐全的,除了他之外,另外还有一名陈通判,不过陈通判年纪老迈,莫约六十上下,在这年代也是准备退休的年龄了,平日里也不管事。宋知事殷勤的给贾赦上了茶,先是道了声恼,歉然道:“知府大人不适应这东北苦寒,一年里倒是有大半的日子都是病的,碰巧前阵子春寒料峭,这不又病了,至于同知大人……”

宋知事低声,“同知大人正忙着陶家的案子,这几日都在陶家忙活着呢,大人若是不急,也无需特意去拜访同知大人。”

说句不好听的,人家可是办实事的,和贾赦这种混资历的可不一样。

贾赦可不是贾政那个不懂人情/事故的,一听宋知事的言下之意便就明白了,他也没那争权夺利的心思,要是人家希望他做个摆设,他也乐得做的摆设,“即然大人忙,赦也不打扰了。”

宋知事松了一口气,笑道:“贾大人请自便便是。”

原本还担心这空降下来的贾通判是个麻烦的,没想到意外的好说话,宋知事也松了一口气,连忙道了声不敢。

贾赦也不急着看什么卷宗,他初来乍到,略略认认人之后,便先跟陈通判请了二天假,毕竟他才刚到辽阳府,还有好多东西得去置办呢。

虽然贾代化是大方的让他们住到辽阳府里的贾宅之中,不过无论是他还是林如海夫妇在经过贾代善做的那一连串遭心事之后,也失了跟贾家人再亲近的心思,当下就在宋知事的帮助之下,先购买了前一任通判所留下的宅院。

虽然不过只是一处三进院落,不过因为东北地广人稀这三进院落的大小可及得以京里的五进大院了,况且他和林如海二家加起来的人口也不多,这一处三进院落也尽够住了。

贾赦带的人手众多,大伙不过忙活大半天就整理好了,这屋子一整理好,林如海便迫不及待的拉着贾赦去上工了。

林如海本就是个闲不住的人,又急于了解东北情况,那会容得贾赦偷懒。贾赦无奈之下,只有被他拉着去衙门了,见林如海在那规规矩矩的跟着其他官员打听规矩情况,他闲极无聊,便让人拿了些卷宗来看。

说起来也是极巧,那衙役拿的正好是眼下同知大人正在忙的陶家案子的卷宗。

这陶家的案子倒也简单,不过就是这辽阳府里的一大富户陶家的独生爱女被人(女干)杀,当下人发现之时,这陶家女已经气绝身忙,而这手里恰恰好握着贼人的腰带,这陶家女的丫环认出了贼人腰带。

本来把贼人一捉,审明案情,这事情也可以了了,只是没想到那贼人竟然是会武的,还打伤了补快,直到现在捕快还没有捉到贼人,而陶家又是辽阳城里的一大富户,不依不饶起来,那怕是同知也没了办法,是以这几日都忙着应付陶家呢。

这案子也没什么,加大追捕的力度,直到捉到贼人便是,只不过那贼人的名字巧的很,正好也叫张彦卓,与他二舅兄同名!

贾赦盯着那三个字许久,暗暗黑线,不会这么巧吧。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卡文卡太凶了。TOT

求收藏,求留言,么么哒。

感谢在2019-12-3013:25:30~2019-12-3023:26: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慕枫城30瓶;就是想看书、遇见春天10瓶;如梦、上野駅45号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