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上京雨夜,再见刀光

关于这场战事,上京接连下达了五道钧令。

然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那座长满银杏叶的深山里,却再也没有消息传来。

望江郡的战报发送出去很多封,但所有和清虚宗有关的消息,都在路上被悄无声息地被抹除干净。

倒是在一个雨夜里,上京那座黑沉沉道院里,常年在此修习的数十位修士悄无声息地收拾好行囊。

雨水湿漉漉滴答在木门前的石阶上,发出清脆的噼啪声响。穿着布鞋的二学官站在屋檐下,沉默地看向皇城方向。

这一年时间,发生了太多事情。

明静三学官在一个夏夜里死在教谕大人的指示下;大学官则死在一个孩子手里。自大学官死后,道院的掌院一职空悬了很久。

自大学官死后,清虚宗和青城山本就不太和睦的关系因此更加微妙。

在后来的那些日子里,他找时间去南门大街的二层小院看过。那里再也没有别人入住过,已经结满了蛛网。

自那两位小先生刚入上京,他就做好了很多准备,包括两边都不轻易得罪的准备。

自入宗门修行开始,二学官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很聪明的人。所以在道院的时候,哪怕夹在教谕大人和掌门大人中间,他也兢兢业业,没有犯过一点错误。

所以明静死了,大学官也死了,而他还能活得好好的。guhu.org 完美小说网

可在今时今日,哪怕圆滑如二学官,也不得不到了站队的时候。他站在雨帘下,看着黑沉沉夜色,轻轻掸了掸衣袖。

其实清虚宗所有的门人,都不觉得这是一件需要犹豫的事情。凡人和修士之间爆发战争,哪些没有灵力与修行的普通人,谈何反抗?

道院大厅的大理石阶上,有道士翻开经卷,一片干枯的银杏叶便从里面飘了出来。

看见那片银杏叶,他们的眼神有一瞬狂热,便有蓝衣的道士们依次站了起来,走到二学官身后道:“大人,该动身了。”

“不急……”二学官低声一笑,他的手指微微一动,那片银杏叶自地上飞起,落在他的手掌心。

下属的小道士往后退了几步,恭敬道:“大人,再有拖延,只怕掌门大人会有所不满。”

二学官点了点头,叹息道:“不需要提醒我,我自幼跟随教谕大人学习,自然明白掌门的性情。”

他的目光穿过雨帘,在无数银丝般的雨水里,他一瞬间回到了那座飘满银杏叶的老山。

“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想,等我们下次回到上京……或许不用那么久,这座普通人的皇城,也会飘满银杏叶吧。”

年轻的道士低头微笑,像是想到了很美好的事情,说道:“道宗的光芒恩泽每一片土地,这片皇城凌驾在凡人的头顶,承载了本就不属于它的荣光,又何须存在这个世间?”

“是啊……”屋外的雨声越发大了起来,渐渐有脚步声夹杂在里头。水花砰砰地溅起来,在极静的夜里显得分外诡异。

二学官端详着手里的银杏叶,道:“掌门的想法,实在是我所不能及的。”

底下蓝衣的道士们笑得越发恭敬而顺从,道:“往后这世间,再也没有所谓帝王。人人生来只有修为之分,而无高低贵贱之别,实在是大美的人间。”

二学官若有所思地看向雨幕中的东南方,黑夜里灯火通明的皇城,只露出一个小小飞檐。

或许掌门说得没有错,这座皇城站在所有人头顶,站得太久了。

天空猛地闪过一道急电,发出嘎嘣一声。

整个漆黑道院都亮了一瞬。

也照亮了道院门口那条石板路上,沿街伫立的守备军铁刀。

他们笔直站在雨幕里,水顺着铁刀汇成一线,不停流淌下来。空中的闪电照亮他们的盔甲,每一个人脸上都没有半分表情。

站在黑色木门前的军官一挥手,沉声道:“进。”

霜色的铁刀齐刷刷出鞘,他们的靴子踩过水坑,发出微乱的声音。

在铁刀即将落在巨大的门锁上时,木门发出嘎吱几声,被缓缓打开了。

二学官撑着黄色油纸伞,站在暴雨里摇头道:“深更半夜,即便道院的几位有夜读潜修的习惯,大人们贸然提刀起来,也太过无礼。”

脚边溅起的雨水,很快打湿了他深蓝色的道袍。

在上京城里流传着一句话,谁都可以惹,但是守备军是不能惹的。这座城里的大小事,光鲜事,肮脏事,都得一一经过他们的手。

二学官与领头军官的目光一撞,而后才慢悠悠笑了起来。

守备军的头领看着他,良久道:“陛下让我等夜巡,自然有陛下的道理。清虚宗清修太久,以至于连除魔卫道的本事都忘了。草原上的战事打了这么久,那些信奉长生天的蛮族倾巢而出,清虚宗却连道院的门都不想出么?”

二学官微微一怔,旋即摇头道:“大头领,你的话太多了。”

大头领抬起头来,有些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似乎有些不明白为何二学官的态度如此直白。

事实上,自从这场战争开始,朝堂上一直有对清虚宗不满的声音。而对清虚宗最为不满的,自然是陛下。

这千年以来,大翊对修士们实在太过温柔,让他们修道,让他们习武,让他们遍布天下传道诵经,可当草原上的蛮族发生叛乱时,清虚宗却罕见地停下了除魔的脚步。

清虚宗的沉默和束手旁观,让陛下在不满的同时,生出了很多怀疑。

但哪怕他们深夜提刀前来试探道院心意,也并没有预料到道院的态度已经如此僵硬露骨。

“大头领,有些事情你我心知肚明,但是没有谁能够改变。”

他看着屋外的暴雨,在很短的时间内做了决定,长声道:“天要下雨是天意。我清虚宗所秉持的,自然更是天地心意。”

门前的石板路上一片寂静,没有声音。

二学官轻轻拍了拍手,随着他的动作,那片银杏叶飘落在雨里,被水流冲走了。

在掌声响起的同时,整条长路被莹润灵光笼罩。数条银白色的光丝从道院里飞出,切碎了浓重雨幕。

在飞出木门的一瞬间,那些灵光汇聚成的丝线切割开守备军的盔甲,齐刷刷砍下了十余个人头。

一条莹润无骨的光丝,一声戛然而止的惨嚎。那名站在最前方的大头领,连袭击的武器都没有看清楚,就被直接拍死在道院外的大街上。

伴随着咕噜声响,腥气澎一下四散开。

二学官撑起伞,布鞋踩过水塘和血水,他慢悠悠走过道院的大门,一直走到尸堆里,这才回头看了一眼。

在雨幕里,黑沉沉的道院显得有些森凉。这座并不太高的建筑,是清虚宗入世的第一步,也是清虚宗在人间最为尊贵的所在。

二学官站在血水里,看着这座曾经在世间清贵无双的建筑,发出了若有所思的一声叹息。

有血水溅在黑色木门上,被雨水冲刷得无比泥泞。

他低头看了看,轻轻击掌道:“若非陛下苦苦相逼,我等本该离开皇城,而非在此开杀戒。”

说到这儿,他有些厌弃地捻了捻手指,道宗自古以来的规矩,从来不对普通人出手。

在守备军离开的第二刻钟,皇城里亮起了一盏明黄色的烛灯。道院的修士们撑着雨伞,自黑色的桐油大门里鱼贯而出。

他们手里提着油纸糊的灯笼,不紧不慢走在前往皇城的大街上。没有走太长时间,皇城外的守卫就静静地拦住了他们。

几百人的守卫,和十余人的道士们两两相对。

小道童站在雨里,朝二学官低声问道:“大人,现在该要怎么办?若果拖过了今晚……”

二学官平静说道:“过了今晚,陛下应该就不在上京了。我相信掌门离开宗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来皇城看看。”他看向戒备森严的皇城说道:“既然如此,倘若不把上京收拾干净,岂不是我们的过错?”

说完这句话,他握住伞柄的手指动了动,修长手指用力的瞬间,本该落在伞面上的雨丝都被反弹飞射出去。

那些雨滴变成极为细碎的水雾,在他周围笼罩起来。

原本温和而微笑的二学官,在这时候忽然变成一个沉默而肃杀的中年人。

“清虚宗举族叛乱,好大的胆子——”

更多的守备军骑着马在雨幕里冲过来,然而还没有走到面前,手里的长剑却被某种不知名力量扭到弯曲,生生停滞在半空。

迷蒙的雨幕在这一瞬间,朝着战马冲了过去!

雨水触及到剑刃,那些弯曲的武器猛地反弹起来,齐刷刷捅进了他们的胸膛。雨水朝着他们席卷过去,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的守备军,直接被强大无匹的力量拍飞,掉在了数十米开外。

这场战斗并没有持续很久。但是雨却下了很久。

在雨停下来之前,来自道院的那些道士们笔直站在皇城之外的血水里,再也没有前进半步。

面对属下有些疑惑的眼神,二学官轻轻摇头笑道:“陛下之所以是天下人的陛下,自然要想得更周到圆满一些。只怕今日午时,我们那位陛下,已经离开上京了。”

他撑着伞,慢慢往回走,说道:“掌门的心意,从来不是赶尽杀绝。这一点,你们要慢慢领会。杀一个人间的帝王,倒不如让他的子民再看看,看看他落魄的模样。”

“唯有此,人们才会真正明白,”他微笑着撑伞离开,行经过大片的血水和尸首,“能够还天下以清明和太平的,唯有清虚宗。”

同样在这一个雨夜,除了云中失守以外,清虚宗举族叛乱,皇帝陛下离京前往淮城。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