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阴险许攸2

郭图亲眼看到方才还与自己争辩的同僚就这么死去,脸色吓得有些灰白,但大脑还在飞速运转着,听了许攸的解释,现在他也有些恍然道:“三公子一向信任审配,我与子远去了那里,恐怕也只能屈居于审配之下,子远贤弟杀了孟岱应该还有这个原因吧?”

许攸微一点头。文丑想明白了其中道理,嘿嘿笑道:“现在屋中就我们四人,无论我们说出什么话,那就都是主公的遗言了,你说是不是?吕旷威。”

吕旷威在旁听这几人讨论了半天,心知自己人轻言微,也就一直没有插嘴,在孟岱被许攸杀死的时候,他也只是表示了一下惊诧,就再也没有言语,他明白现在最重要的就是明哲保身,否则就算他现在有四千多残兵,却未必能让他在文丑的手底保命,现在文丑既然都着么说了,他还能有什么意见呢?当下立刻毫不犹豫地道:“一切悉听文将军的。”

郭图沉吟道:“不俊,既然我们决定要立大公子为新任袁家家主,那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公子下落不明了。”这时许攸却露出高深莫测的样子,郭图注意到,惊道:“子远,难道你……?”

许攸道:“袁家的情报网自从一年前主公就交给了我,大公子当真是胆大包天,他被主公派出去后,根本就没有前去并州,而是悄悄去了南皮,把他的家眷和一切金银细软接到了北平,他怕南皮城破后,他遭受什么损失。”

吕旷威听了后,一脸愕然,不禁开始犹豫,扶植这么一个人,可能成功吗?文丑却是毫不在意,哈哈大笑道:“果然有大公子的风格!”在文丑眼中,袁熙越是无能,岂不越好控制?

许攸继续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密不发丧,将主公的遗体用盐腌制,悄悄运回北平,在公布天下,立大公子为新家主,到时候预计将有三成的士兵立刻投靠大公子,而袁尚就算有意见,诸葛家在南方虎视眈眈,他也没什么办法的。”

众人点头,文丑虽然实力最强,但在这玩弄政治阴谋上,确实远远不及天生小人的许攸,现在他们已经把许攸当作主心骨了。待文丑和郭图离开了村长居后,许攸将吕旷威留了下来,表情有些神秘的问道:“吕旷威,你还对袁家亦或是吕氏刀门抱有信心吗?”

吕旷威面色有些怪异的道:“吕氏刀门乃是吕某的出身之地,袁家对吕某又有培育之恩,吕某自当对他们有着十足的信心!”

许攸呵呵一笑,一幅了然的样子道:“行了,不要在我面前说这些官话,别以为我不知道,自从那个吕威横回来后,吕氏刀门就闹翻了天,现在的吕氏门主吕岱吕旷狄他老人家恐怕做不了几天了。你这个吕氏刀门二号人物恐怕也是吕威横的眼中钉肉中刺吧?”

吕旷威大惊,这些家族内部的斗争一向都是不外传的,毕竟是家丑不可外扬,他现在的处境的确是活了四十多年以来最危险的一次,一旦吕威横夺了门主的位置,绝对不会给一向支持吕岱的他好果子吃的。想到这里,吕旷威深深的看了一眼,道:“子远,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许攸道:“吕氏刀门名为武林三十三大派之一,但排名却是着实靠后,多年来虽是依附于袁家,却被文家死死的压着,难有起色。两年多前,吕翔也就是现在的吕蒙,带了一百吕家子弟投靠了诸葛家,并入了以吕布为首的吕家,现在活得有声有色,难道你就没有想过改换门庭吗?”

“为什么这么说?”

“我得到了一份绝密情报,让吕蒙投降诸葛家的最大原因,不是诸葛家势力有多大,毕竟那时袁家是足以与诸葛家平分秋色的,而是吕布就是当年吕氏刀门的吕旷武!你从现在开始暗中联络诸葛家,成为诸葛家在袁家的细作,将来袁家覆灭之时,你带着你所能号召到的吕氏刀门残余力量并入吕家,组成新的吕氏刀门,而你,作为这个新吕氏刀门成立的大功臣之一,地位绝对不会低,虽然肯定比不上吕布和吕蒙,但那时这个新的吕氏刀门在武林中的地位绝不可同日而语,你应该知道,那时的吕氏刀门第三把交椅可要比你现在的情况风光多了!”

“许大人,这……难道您……?”吕旷威被许攸说得一脸惊色,这种胆大包天的事情,是吕旷威平日中根本不敢想的,但现在被许攸说出来,吕旷威被其中的利益所深深地诱惑了。不过他想不通,在袁家过得顺风顺水的许攸为什么会给他出这种对袁家明显不利的主意。

许攸阴险的一笑,让吕旷威不由浑身有些发寒,一脸恭色的等着许攸的回答。

“不用叫我许大人了,旷威兄,称呼我子远就好了。”许攸对吕旷威的态度分明是平辈相称了,这在平日中简直是吕旷威不敢想像的,“虽然你心底不愿承认,但事实便是,离袁家灭亡的日子不远了,我许攸自然也要为将来做打算了。若是有我的配合,你每一个加速袁家灭亡的行动,定会让诸葛家主满意的。到时,等你成了新吕氏刀门的重要人物,我成了诸葛家的阶下之囚时,还是要靠你美言几句的。”

吕旷威被许攸的心思深深地震撼了,在这么远就给自己想好了后路,怪不得他能够在袁家平步青云呢。不过现在许攸在袁家的影响力还是要远远超过吕旷威的,吕旷威不敢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只是陪着笑使劲恭维了许攸几句,便出去整军准备悄悄的朝北平进发了。

当吕旷威出去后,村长的屋内便只剩下许攸一人,当然还有他身边袁绍和孟岱死不瞑目的尸体。许攸轻轻的吐出了一口气,经过一番周折,他总算为袁家即将发生的内讧埋下了种子,对诸葛亮的命令有个交代。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