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

……将军要想醒过来恐怕没有那么容易,我从他的脉象来看,时沉时虚,有时候甚至摸不到脉象,这是很奇怪的。我也听说过将军的经历,我猜想如果将军自己不愿意醒来,那他也就永远不会醒来。所以,依我看每天都要有人和他说话,争取让他早点醒来,这似乎不太容易啊……”这大夫又叹了一口气,然后进屋开方子去了。

白云飞看着田大,一时还嚼不透那大夫说的话,问道:“老田,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啊,冷少为什么会不愿意醒来?”

田大跟随冷无为这么长时间,对他知之甚深,看着黑夜谩谩,长叹一声,往前走去。白云飞随后跟着。两人来到小亭子里,望着一汪池水,静的没有一丝波痕。

“老白,你有所不知,冷少这个人很复杂,我和他从小就在一起,一直到现在,算来也有十多年了。你别看他外表他有多刚强,几乎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情,可是他的内心一直是很寂寞的,有些事情只有他自己承担,每当他身边多一个女人的时候,他的压力也就越大,心情也就越沉重。以前他有什么事情还可以找我商量,可后来官爵越大,他和我商量的次数就越来越少。每次我看他从朝廷上回来,那疲惫的眼神却又强自陪笑,我这心就酸酸的。老白,白姑姑交给我们的任务有多难,你不是不知道,这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靠你还是靠我都不可能,可冷少却把步子一点一点地靠近,最后居然离杨纯只有咫尺的距离。这是多么不容易啊。可现在……”田大的声音有些哽咽了,说不出话来。

白云飞眼睛一红,哽咽道:“自从我跟了冷少,虽然有些事情我不明白,但我知道只要冷少决定的事情,就必须得完成。我不管什么后果,也不计较什么名利,在我们中间冷少才是头,我们则是臂膀。老田,我是个粗人,只会带兵打仗和人家拼命,无论我做什么我都丝毫不用担心,因为我的背后是冷少。就算天被捅个洞,冷少也能补齐,他是我的兄弟,最好的领路人。所以,我绝对不放过这次行刺之人,无论他是谁,我都要把他制于死地。”

田大目露凶光,狠声道:“我已经部下天罗地网,谁也离不开这座城。据我所查,这里少了一个叫芙蓉的人,我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她给挖出来。”

白云飞“噌”的一声,拔出宝剑来,“老田,这里就交给你了,追查凶手的事情就交给我了,那些官差我可不怎么信的过。”说完转身疾步离开。

老田看着白云飞,直到他消失。

“田爷,夫人叫你过去呢,秦姑娘的精神有些好转了。”小寇子跑过来,眼睛也红红的。说话的时候嘴唇还在颤抖,他是冷无为一手栽培的,没有冷无为他恐怕早死了。因此冷无为被刺,他都不敢接受事实。

屋子内。其他杂人都已经散去。田大一进屋,就看到三个女子抱头痛哭。没有外人的时候,沉闷在心头的痛苦一下子迸发出来。

“秦姑娘,这到底是谁干的?”田大不理会她们哭泣,一进来就很直地问道。

秦雯双眼流着泪,摇了摇头,“不知道,我不知道。刺客是个蒙面的人,不过冷大人在昏去之前,提到杨纯的名字,依我看杨纯是这次行刺的主使者。”

马娉婷赫然站起来,拔出挂在墙上的剑来,“我要杀了她。”林韵诗急忙抓住她的手,忙道:“这里有田爷在,他会处理的,你要小心自己的身子,你肚子里可有相公的血脉啊。”

马娉婷一听,手上的剑慢满的滑落,看着躺在床上的冷无为,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感觉他身体动了一下,忙走到床前,却没有一丝动静。

田大坐在凳子上,红着双眼,拳头攥着紧紧的,如按他的性子,肯定是毫不犹豫的冲到杨纯那里去,以牙还牙,但看着整个屋子的人和生死不明的冷少,自己必须得忍。

“冷少被刺,我一定要把消息封锁起来,否则……”

“不!”秦雯忽然道:“这消息一定要放出去,这样不但可以安大汉皇帝的心,同样也可以让杨纯放马南下。只要大人一醒,那天下可就是大人的了。”说这话的时候,她简直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不像刚才楚楚可怜的美人,而是雄心万丈的西楚辅政的公主。

田大一愣,他对政治并不擅长,有些犹豫道:“这……合适吗?”说着把眼光看向林、马二女。

马娉婷不熟悉朝廷里的事情,自然拿不出主张出来。林韵诗可就不同了,她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情,朝廷里的肮脏早就看的一清二楚,一听秦雯这样说,马上就明白了里面的意思,也对她快速的反应,感到震惊,不由的仔细打量这个一直没有注意到的女人,绝美的姿色,有着一般人没有的深沉,气度上有自己父亲的影子,暗道:此女子不简单,不过相公既然能与她同处一室,应该是个值得信任的人。对田大道:“你就照这位姑娘说的去做吧,还有,今后有什么事情你就找她商量吧,既然相公没有把她当外人,那她就是自己人,我信的过。”

田大略有些惊讶,见林韵诗对第一次见面的女子这么信任,不由被她的气度所折服,更对她的眼光所惊异,冷无为无意中曾说过,秦雯的政治眼光不在自己之下,辅国之能更十倍于他,可惜她就因为是个女儿身,否则一定是个头疼的人物。眼下冷无为一倒,自己这里缺少主心骨,形势变的微妙,这也的确需要有人来领路。

对着秦雯施了一礼,然后突然跪下道:“秦姑娘,我将冷少和我们大家伙的身家性命全都交给你了,你现在就是我们的头,我们所有的人都听从你的吩咐,绝不违拗。请秦姑娘看在冷少的面子上,不要推辞。”小寇子也跟着跪下。

秦雯愣在当场,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林韵诗拉着马娉婷过来,福了福身子,“秦姑娘,我知道你不是一般人,既然冷少能和你独自相处,说明他已经把你当成自己人了。冷府的事,望你莫要推辞。”

秦雯忙拉起他们,急道:“我何德何能,值得你们这么看重。不过,为报相公的知遇之恩,我不再推辞了。希望你们能帮助我,一同度过这次难关。”再也不称冷无为为大人了,此刻她已经把自己看成是冷无为的女人。躺在床上的冷无为莫名其妙的又多了一个女人,也正是这个女人,使他的计划得以成功。

将军府里。

秦雯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万花楼”的嫌疑犯人全部释放,并扬言犯人已经抓到,他们是无辜的。

其次就是派人到处散播冷无为被刺杀的消息,将冷无为的病情说的快死了一样。

第三件,写信给京城中的岳真,吩咐他见机行事,并把自己的意见也写了上去。

第四件,知会各位将军,把局势稳定下来。

第五件,让田大派人联系“天”字兵团的各位领军的将军,将事实告诉他们,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秦雯对冷无为的事情知道的非常多,这不但有冷无为告诉她的,还有田大补充的,再加上自己的眼光,很快就知道冷无为心中大计。不过她可不想冷无为那样被动,坐着等待机会,凡是能动用的力量她都毫不客气的动用起来,一方面知会冷无为的那些门生和故交上折子刺激朝廷,一方面利用百姓的舆论为冷无为造势,迫使皇上和朝廷重视冷无为,更将冷无为创造成唯一可以与伪宁抗衡的人物,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陡然提升;再一方面利用白家老店的力量从侧面刺激八爷,将八爷买卖火药的事情泄露出去,逼迫八爷提前行动。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有些举动在田大看来虽然过激,但确实可以达到目的。田大对秦雯虽然赞赏,但却感到害怕,他担心冷无为如果将来真的收了这个女子为妻室,那他肯定会受到她影响,甚至做出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现在,能控制局势的也只有这个女人。

京城中。

冷无为被刺杀的消息传来,弄的是朝野震惊。最为尴尬的是明宗皇帝,因为冷无为是自己发放到那里的,现在他突然被刺杀,他有推不掉的责任。如今,世间舆论都在歌颂冷无为的功绩,将冷无为吹嘘成战神一般,这不得不让他再次考虑对冷无为的处置方式,好在冷无为现在昏迷不醒,伤重的快死去一般,这到也不难处理了。立即下旨恢复冷无为的爵位、品级以及名誉大将军等官衔,并派人去慰问杨公府。

八王府。

“八哥,咱们不能再等了,现在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消息,将我们购买火药的事情说了出来。万一,这事情传到老四的耳朵里,咱们恐怕就……”九王文堂面色担忧道。

堂中,文思依然不紧不慢的捧着茶杯,细细地琢磨,推敲其中的利害。坐在一边的魏青书按捺不住了,道:“八爷,不能再拖了。现在朝廷里对皇上多有微词,尤其是冷无为的那些门生和故交以及‘天’字兵团的那些将领们,都在为冷无为喊冤。皇上为了对付此事,把责任推到赵泽身上,将他停职了,现在他身边没有什么人了。要动手就在此时啊。”

文堂也道:“是啊,魏先生说的极是。现在老四被这问题弄的头疼,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咱们会在这个时候动手。老十那边已经准备就绪了,就等着八哥你说话了。”

文思眯着眼睛,冷冷的笑了笑,“不错,现在的确是个机会。你们可知道我以前在等什么吗?”

魏青书和文堂齐问道:“等什么?”

文思站起来,面朝堂外,道:“我在等冷无为的动作和下场。你们不知道,冷无为是父皇留给四哥的,只要他一日不除,我们就是行刺成功了,也是枉费心机。以前四哥没有子嗣,行刺后我自然可以龙袍加身,冷无为也奈我不何。可现在有了安亲王,所以我就杀了四哥,只要安亲王落到冷无为的手里,皇位还是安亲王的。毕竟他手上还握有我大汉‘第一精锐’的兵权,以及和大多数朝臣的关系网。不过,现在是此一时彼一时,杨纯刺杀他还真是时候,无论他死还是不死,至少他现在已经不能左右局势了。老九,你听着,三日后,咱们就动手,那天军机处是我当值,崔浩巡检,我设法把安亲王处理掉,而你和老十就专门对付我们的四哥。明白了吗?”

文堂激动道:“八哥,你就瞧好吧。”说着匆忙往外跑去。

魏青书看了九爷身后一眼,忽然道:“八爷,九爷、十爷他们可留不得啊。”

文思闭着双眼,冷冷一笑,“这是自然,弑君的罪名本王可担不起啊,你让咱们的人埋伏好,事成之后……”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

魏青书点头,离去。

正文第299章朝变

永元三月十五日,夜。

这将是永载史册的一夜……

夜黑。

风高。

还没有退去的寒冷季节,依然占据着整个巍峨的皇宫。往来的太监宫女们各个抄着手,快速的行走。往来频繁的只有禁军的巡逻。

御书房的灯还亮着,从照射的影子上看,里面的人依然不顾寒冷,勤勉的批阅奏折,不时的还发出咳嗽的声音。

“皇上,夜深了,将息着吧。”小顺子心疼的将备好的丹药送上,“太医说了,这金丹不能多吃,否则会中毒的。皇上,您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啊。”

明宗皇帝从盒子里拿出一颗,放入口中,慢慢的吞下,然后端起杯中茶喝了一小口,将丹药顺入腹中。

“唉,每天都有这么多奏折,还有鼎中书,每一道朕都要亲自去批。朕不能失信于民啊。朝中那么多的大臣,真正能全心为朕办差的不多啊,现在就连刘本也和朕貌合神离。赵泽虽然忠于朕,可惜他得罪的人太多,冷无为被刺,朝中各大臣都把责任怪到他头上,朕也保不全他啊。”明宗皇帝想起赵泽的种种好处,不由叹息道。

“砰!”一声突然的巨响凭空发了出来,震的明宗皇帝手上的朱砂笔都掉在地上。

“谁这么大的胆子,会挑这个时候放鞭炮不是已经宵禁了吗?”明宗皇帝勃然大怒。

小顺子忙道:“奴才这就去查查怎么会事?”说完忙小跑了出去。

皇宫内墙边上。

“九爷,十爷他们那里已经开始发信号了,咱们开始动手吧。”一身穿黑衣的男子爬在地面上,小声的说道。身后已然埋伏了好多人手。

文堂看看时辰,又见周围没有其他人,道:“好,黑豹,你带人往御书房那里去。见人就杀。其他的人随是往太和殿那里找玉玺去。”说着立马当先带着一部分人往南边的方向去了。

黑豹对真身边的一老年人,道:“王公公,就有劳你带路了。”

旁边的人赫然就是前宫廷内总管王英,只见他笑道:“你一百二十个心,咱家十岁进宫,就是闭着眼睛我也知道方向。你们跟我来吧。”说完一路小跑往御书房的方向奔去。

“是他!”

小顺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王英会带着一群黑衣人在这里出现。原来小顺子追查发生响声的原因,可一走了老远,居然没有发现一个禁军的踪影,这不由让他感觉有些不妙,正走着突然看到一队人影一晃而过,当他看清出现的为首之人居然是很长时间没有出面的九爷,立时吓的呆住了。很快又出现一群人,而为首的正是再也熟悉不过的王英。

“不行,我得赶快去通知皇上,有人要造反了。”小顺子刚准备转身,突然把脚步收住,暗道:不行,王英熟悉宫里的路,他肯定比我先到,这该如何是好啊。

小顺子急的眼睛都红了,本想大声叫人,可多年的宫廷经验使他察觉今天这宫里的禁军有些不对劲,发生那么大的响声,可到现在居然连一个禁军的影子都没有出现。一个害怕的念头突然涌现他的脑海里,禁军也和九爷他们是一伙的,九爷是八爷的心腹,那也就是八爷是这次行动的主使者,今天又是八爷当值,那……

小顺子是越想越害怕,眼睛都急绿了,咬着牙齿,突然跪在地上,悲声道:“皇上,奴才没用,奴才救不了你了。但奴才就是拼了老命,也绝对不会让八爷他们得逞。皇上,您就放心吧。”磕了一个响头,爬起来往西边的方向而去。

明玉宫内。

文思带着一批人突然闯了进去,门外的宫女们想拦也拦不住,被文思那些随从一脚踹到地上。

寝宫门外。

文思整理一下袖子,朗声道:“娘娘,臣弟来向您请安了。”

屋内没有任何回声。

又说了一边,依然没有回音。文思暗觉不妙,对手下一挥手,身后的两个随从,立即冲上前,一脚把门给踹开。文思急忙进去,一见之下,顿时大惊失色,原来里面没有任何人的踪影。

“不好,她们跑掉了。你们给我追,凡是看到有带小孩子的,全部给我杀掉,一个也不许留。”

文思红着双眼,断然下了追杀令,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再也回不了头了,现在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往西宫门外的方向。约有几十个人抬着轿子,急忙奔走。在一旁的却是谁也想不到的人,他居然是尤三甲,只见他一副太监打扮,伴着轿子一路小跑。

“尤三甲,你确定今天晚上是八爷他们在造反吗?”轿子里的人赫然是明妃。

尤三甲边跑边道:“娘娘,我们的人已经传来消息,今天晚上的确是八爷、九爷、十爷他们在作乱。现在八爷他们正在到处追杀娘娘。小人奉主人之命确保娘娘安全,所以有失礼的地方,还望娘娘原谅。”

明妃神色担忧,问道:“那皇上呢,我们赶快去救皇上啊?”

“娘娘,来不及了。他们第一个要杀的就是皇上,现在连禁军统领崔浩都跟随八爷了,就算我们来得及见皇上,也来不及逃离宫廷。我们能做的只有保全娘娘和安亲王,只要你们在,这大汉江山就不可能属于八爷他们的。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大将军的命令到,三军就听从娘娘和安亲王的,到那时娘娘可以拨乱反正为皇上报仇了。”尤三甲嘴上说着,脚底下却一点也没有慢。

“娘娘,是娘娘吗?”一声不男不女的声音带着喘嘘声传来。

尤三甲忙停下脚步,寻找踪影,之间右边一个总管太监打扮的人跌跌撞撞的跑过来,一见轿子,就“扑通”一声跪下,“娘娘,奴才给娘娘请罪来了。”来人居然是小顺子,只见他满脸灰土,衣衫不整趴在地上。

明妃忙下轿,拉起小顺子,急忙问道:“小顺子,皇上呢?”

小顺子哭泣道:“奴才不知道,估计现在是凶多吉少了。奴才……”将刚才所见的情况说了一边,引的明妃是咬牙切齿。

一旁的尤三甲急的直跳,又不好做失礼之事,催道:“娘娘,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小顺子忽然想起什么,将手伸入怀里,掏出一件用黄布包裹的物件,“娘娘,奴才将传国玉玺拿来了,安亲王只要有了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继承大统,为皇上报仇了。”

明妃看着玉玺,眼睛都瞪大了。最高兴的还有站在一边的尤三甲,在救明妃的同时,也吩咐手下的人去寻找这玉玺,但自知希望渺茫,他对宫里的事情知道的太少,又如何会知道皇上会把传国玉玺放在什么地方呢,小顺子突然的出现,彻底将悬着的心放下。

明妃收下玉玺,毅然的坐回轿子里。尤三甲忙让人起轿。

“顺总管,玉玺不是在太和殿吗,怎么会出现在你的手上?”

小顺子冷笑道:“太和殿的确有玉玺,而且还是八个。大汉皇帝所掌玉玺总共有九个,统称为传国玉玺。其中一个是用来传位、宣诏的玉玺,这玉玺一直放在皇帝的身边。其他的则是用于宣战、媾和、谈判、以及边界划分等等用途。两国如果说和,必须得有九枚玉玺所盖的印记,缺一个都不可能生效。如今八爷要的是传位玉玺,按往例这玉玺是由掌玺大臣掌管,可到了皇上这里,就亲自掌管了。这传国玉玺相当的重要,要想为君辖制天下,就必须九印在手。所以九王爷他们生怕那八枚玉玺有什么意外,就奔太和殿去了。依他想来,这传位玉玺肯定会在皇上身边,杀了皇上自然就可以得到,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中午皇上在西暖阁批阅国书,把玉玺和国书搁在那里,打算明天再盖印。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注定八爷他们肯定会失败,叛国之人,人人得而诛之。”双眼之中,透着讽刺的寒意。

西宫门外,御林军都统宋成早已经带人在那里接应,他一得到岳真送来的消息,激动的忙派人将自己手下的御林军全部秘密召集在西宫门外。负责西宫门的禁军们根本就不知道宫里会出大事情,他们只知道上头下令,今天晚上不许任何人进入宫廷。可哪知道宋成会带人来,一照面,宋成就提出换防,守门的都尉要找上头汇报,请他等等。宋成哪容许他汇报,立刻摆出官威,指着他们的鼻子就骂,并说自己一个堂堂的御林军都统负责皇宫安全,怎么就不能进宫,骂崔浩图谋不轨。由于他和崔浩是平级,两人之间的关系向来是水火不容,禁军和御林军对外都属于禁军(注:以前我交代宋成是禁军副都统便是这缘故),但在宫内禁军的地位就高于御林军,饷银也拿的多。

那些人可不敢得罪宋成,寻思上头不让人进宫是为了皇城的安全,宋成是御林军的都统让他进去应该没有关系。那都尉寻思一会儿,便让人开了宫门,可谁知道一打开宫门,宋成身后人马立即就缴了他们的兵器,堵上他们的嘴,并严阵以待。

“喔……”

“呼……”

尤三甲听见回声,带着人手从黑暗中走了出来,拱手道:“宋统领,明妃娘娘和安亲王无恙。”

宋成忙迎了上去,对着轿子跪下道:“臣护驾来迟,请娘娘恕罪。”

明妃看见跪在地上的宋成和他的人马,悬着的心彻底塌实了,激动道:“宋将军,快救皇上,皇上他……”说着再也忍不住了哭了起来。

宋成一听救皇上,脸上顿时有难色,困难道:“娘娘,臣万死,臣恐怕……没有能力救皇上。崔浩已经叛变,臣的兵马恐怕……”

原来禁军和御林军地位相差不大,但在人数上相差的却很多。御林军总共加起来,不到五千人。而禁军则分布在内皇城和外皇城,总共加起来有两三万之多。自从前太子文忍反叛后,德武帝将只有一八千多人的禁军一下子从各方面调集兵马增加到二三万,几乎是六倍于御林军,在战斗力上,双方差不多,细细比较起来御林军还要弱一点。因为这里面有很多人是从和皇室里有关系的人抽选上来的,有的是哪个哪个公主的侄子,有的是哪个哪个的儿子,但这些人几乎只是挂个名字,吃着空额,并不上任,所以御林军有五千多名额,可实际当差的也只有两三千人,所以御林军的名声并不好听,在皇上心中的地位自然大打折扣,一遇到什么事情总是交由禁军去做,因此对外两方平等,对内则有高低之分。

宋成这难言之隐如何能说的出口。小顺子是知道其中的蹊跷的,他在轿子窗帘小声的向明妃解释,并道:“娘娘,宋大人能力有限,咱们只有先离开京城才能好计较。”

明妃看着后面的宫殿,想着皇上的遭遇,硬着头皮,道:“宋大人,就请您带路吧。”

宋成如释重负,忙下令开宫门,上前带路。

城郊外,杨雪儿、苏雨馨等已经撤离到外面的庙庵堂上,静静的等待时局的发展。

平沙镇。

老将皇甫远手握八爷写给他的信函,颇为犹豫,不知道如何是好。此前虽然一直棋盘八爷他们能有所动静,可真有动静时他又下不了决心了。

“父帅,八爷已经是第二次派人送信来了。”皇甫远的独子皇甫飞云手握信函走了过来,面色忧虑。

皇甫远连接都不接,闭着双眼,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豪迈与雄心已经耗费的差不多了,自从由督镇北方军团的征北将军到现在的从一品大将军,坐镇京师,以前所追求的位及人臣的心思慢慢的磨灭了。现在陡然的知道八爷叛国要自己出兵护“驾”,这在心思上有点那个,至于什么样的感觉,说不好。

“飞云,你认为爹该怎么做是好?”皇甫远眯着眼睛问着只有二十五岁的独子,皇甫飞云可是他的老来子,当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才生下这么一个唯一的血脉。

皇甫飞云一脸的傲气,年轻气盛,只听他道:“儿臣不愿为虎作伥,更不愿意做被人骂的乱臣贼子。父帅,八爷虽然有恩于咱们,但我们不能因为这点恩义,就把所有的一切都搭上。为将者是为国为民,拼死沙场,而不是倒戈相向,为了一点名利就什么顾不得的。儿臣愿做忠臣良将,留名青史,而不愿意遗臭万年。”

皇甫远忽然睁大了眼睛,这席话让他感觉好熟悉,不由的让他想起自己年轻从军时,也是这份豪气……

正文第300章明宗之死

御书房内。

明宗皇帝依然笔不停的批阅奏折,过了一会儿,感觉有点怪怪的,喃喃地道:“小顺子这个狗奴才到哪去了,让他查看一下什么事情,居然拖了那么久,真是越来越不中用了。”

正说着,门突然发出响声来。

明宗皇帝放下笔,不高兴道:“进来吧,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了,搞的这么惊天动地的。”

门轻轻的被推开来。

明宗皇帝听着脚步声不像一个人,便抬起头来,脸色大变。

“皇上,奴才王英向您请安了。”王英嘴上说着请安,可身子却大咧咧的往旁边的空位上一坐,慢条斯理的整理袖子。旁边那群黑衣人各个拔剑,露出冰冷的寒光。

明宗皇帝手足无措,强自镇静,大声喝道:“狗奴才,难道你真的想造反不成?”

王英嘿嘿地冷笑,“皇上四爷,都到这功夫上了,你还逞什么威风啊。没错,奴才就是造反了,就是要弑君了,你又能把我怎么着。”说着双手把榻上的桌案掀翻在地,上面的折子撒的满地都是,沾满朱砂的毛笔跌落在明宗皇帝的龙袍上,血一般的红亮。

明宗皇帝又气又怕,手足颤抖,脸上不时的冒着冷汗。

“来人啊,有刺客,来人啊……”

王英看着明宗皇帝的嘶叫声,一点都不惊慌,冷笑道:“叫吧,叫吧,皇上,您就是叫破喉咙,也不会有一个人来。实话跟你说吧,崔统领也是我们的人。现在皇宫上下也都是我们的人。只要皇上晏驾,那天下就要易主了。哈哈……”

明宗皇帝眼睛瞪的大大的,寻思一会儿,很快就得出结论,慢慢的道:“你的主子,是不是老八?”

“哟,皇上到底是皇上,天下就没有您不知道的事。既然说出来了,皇上您还是识相点,把玉玺交出来吧?”王英并不否认,翘着腿,玩弄指甲,悠闲的说道。

“你这个狗奴才,老八就算杀了朕他也别想坐上龙位。你们别忘了,朕有子嗣。而且京城兵马大权在十三弟的手上,九门营的兵马足足有三万多,你们变不了天的。”明宗皇帝看清现在的局面,倒怕惊惧抛到了一边,将天子气概表露出来,无畏无惧的。

王英给黑豹使了个眼神黑豹立即带着手下满屋子搜寻。王英看着明宗皇帝苍白的脸,却兀自逞威风,笑道:“皇上,奴才们哪敢忘记,就算奴才们忘记了,奴才们的主子也不敢忘记啊。实话对您说吧,八爷已经去了明玉宫,去见见小主子了。至于十三爷,崔统领已经派人以皇上的名义去请他进宫说话,估计这个时候到了南宫门了。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就不劳奴才多说了吧。”

明宗本来有点指望的,现在彻底崩溃了,他仿佛看到自己的皇子被八王杀害,又好象看到老十三被人乱刀砍死,脸色顿时变的死灰死灰的。

“朕错了,朕真的是大错特错了。如果冷无为还在京城的话,给老八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如此。朕真的错了。”事到如此,明宗忽然想起冷无为来,想起有他在时种种好处。

王英听他提起冷无为,忽然笑了起来,语气之中有嘲笑的味道,“皇上,事已如此,您也怪不得谁了。奴才跟随先皇多年,先皇有什么心思奴才怎能不知。先皇留给皇上保驾之臣,除了刘本和吕贤二位的大人之外,实际上还留给皇上一个人。他不是别人,正是先皇看重的冷无为。先皇高明啊,他把冷无为派出去,不让他参与皇子们的夺牒之争,却把吕贤和刘本推到了前面。吕、刘二人都老了,以后皇上能用的只有冷无为了,也只有冷无为才能帮上皇上。冷无为了解先皇先皇也同样了解冷无为,他们君臣知之甚深,先皇知道万一他晏驾后,皇上皇位如果不稳,能起决定作用的只有冷无为。冷无为没有参与皇子夺牒,天下百官不会说他什么,再着他手握大汉兵马大权,就是有人说什么也动摇不了根本。可惜呀,先皇的苦心,皇上只看清了一半,知道危急之时懂得起用冷无为,却忘了越是和平冷无为的重要性越不能低估。皇上与先皇相比,差的实在是太多了。”说到这,王英叹了一口气,“现在想想也只要圣武皇帝这样的气概才能敢用冷无为这样的人,也能控制住冷无为这样的人。皇上,要是您知道快晏驾了,还把天下兵马大权交给一个没有读过一天圣贤书人的手里吗?如果皇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任用冷无为,八爷他们也不敢动半个心思。就算得到玉玺和皇位,以冷无为的号召力照样可以弄的是翻天覆地,可惜的是,冷无为现在是生死未明,就算哪一天他身体好了,也不见的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反抗登上皇位的八爷了。毕竟,皇上您负了冷无为,冷无为不见得对皇上死心塌地。”

明宗听完王英的长篇大论,忽然想起诸葛云临终交代的话,政事不明问刘本,军事不明问十三爷和敖丙,权谋之道问冷无为。可惜,这三句话,自己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起用赵泽,为集中皇权,疏远了刘本和文祥,对敖丙没有施恩争取,对冷无为是过河拆桥,连续降其官职,使其与己势如水火,文武百官只成了自己的应声虫而已。满以为天下是惟我独尊,却不想今日祸起萧墙,今后连为自己报仇的人都没有,呜呼,悲哉,哀哉!

“王总管,没有发现玉玺。这该如何是好?”黑豹和他的人几乎都把御书房翻个个,也没有找到玉玺的踪影。

王英皱起眉头,沉声道:“皇上,您把玉玺放在何处,如果说出来的话,老奴可以考虑放安亲王一条性命。”言下之意,那就是无论如何,你是必死的。

只听明宗哈哈大笑几声,“天作孽,由可为,自作孽不可活。朕既然逢难于此,自知天命使然。朕陷如今局面,悔之晚矣。”跟着长叹一声,缓缓说道:“朕自登基以来,日夜勤勉,怕辜负先皇委托之望。推新政,查污吏,革弊端,使国势日盛。朕自负不输于先皇以及列祖列宗之德政。但本性使然,常险己于担忧畏惧之中,不敢轻易信人,终成今日之局面。朕思来有三错,不该自绝于百官跟前,失信百官;不该只用亲朕之人,而废公臣;不该急功近利,养虎为患啊……”说完一席话后,突然拿起手边的丹药盒子,抓起一把放入口中,硬是咽了下去。

“皇上!”王英被突然发生的变故惊呆了,等反应过来时,已经太迟了。

没过多久,明宗脸色发青七孔开始流血,紧跟着抽*动了几下,就不再动弹了。到死也没有在这些人跟前发出一声凄厉的喊声。

王英看着睡榻上的明宗,喃喃地道:“四爷,皇上,你不愧是先皇指定的继承人,可惜,你错的太多了,不应该留八爷他们在这世界上。或许老奴也不应该活在这世上。”

黑豹上前,在明宗脖子上探了探,然后对着王英摇了摇头。

王英看着屋子里一片狼藉,咳嗽一声,道:“玉玺既然不在这里,自然就在别处。依我看应该是在东暖阁或者是西暖阁那里。你们随我来吧。”说完不再看明宗一眼,带着人走了出去。

可怜大汉一代君王却落的自吞金丹,死于非命的下场。

寒风吹过,屋子里的烛光,灭了。

纵观明宗一生,有开疆扩土之功,在先圣武皇帝留下的遗愿中,他矢志不移的执行,使新政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同时在整顿吏治上比先皇的功绩还要卓著,但也有偏颇的地方,由于他性格偏狭,不太信任臣子,凡是都亲力亲为,有时只听一面之词,铸成不少的错失,在整顿吏治上,手段激烈,有些冤枉之人也抱着宁可杀错也绝不放过的宗旨,失去官员的信任,在京城设鼎一事当中,搞的百官人人自危,朝堂之上再无一人敢说话。与他国结盟,虎头蛇尾,使得大汉威信下降。总而言之,功还是大于过的。

明宗自德武十三年即位,立年号为永元,驾崩时,年仅四十八岁,在位不足六年。史称孝圣贤明宗威武德仁章皇帝。后世人称之为明宗皇帝。(注:一开始就用明宗皇帝,是为了在称谓上统一。就好比说李世民为唐太宗一样。只为了统一称谓,希望大家能明白。凡是有‘宗’的都是后人追封的。)

王英等人出了御书房后,没有走几步,王英忽然停下脚步,捂着肚子,蹲了下来。他身边的的黑豹见状,忙道:“王总管,你怎么了?”

王英的样子显然疼的厉害,道:“哎哟,大概是吃坏了东西了,东暖阁就在前面,你们先去,咱家随后就到。”说着急忙转着要去找马桶。

黑豹见他这样也不好强留只放任他去了,随后带着自己的人往王英所指导的方向而去。就在他们走后没多久,王英面带冷笑,从树林子里走了出来。

从这里往东暖阁的方向,要经过一片小块竹林和花圃,黑豹等人挎着刀剑一路小跑。

“嘘”,一声划破空气的声音一闪而过。这声音像是一种信号声,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应该是响箭。

黑豹听到声音,忙把步子缓了下来,听着声音应该发箭之人离自己不远。

“啊!”一声凄厉的叫声,从黑豹的背后传来。黑豹往后一看,只见自己的几个手下胸膛上插上了箭,立时毙命。当场惊呆了。

“大胆刺客,居然敢谋害皇上,来人啊,给我立即斩杀!”

一队禁军突然从林子里出现,为首的一都统发出号令,手下人二话不说,张弓就射,很快黑豹身边就没剩下几个人了。

“大哥,他们这是要杀人灭口,我们上当了。”一黑衣人叫道。

黑豹边用剑挡,边往后退,看着自己身边的弟兄一个个的倒下,眼睛都变红了。

“大哥,快走,我们掩护你。记得要为我们报仇啊。”最后剩下的三个人突然抢到黑豹身前,站成一排,用身体挡住射过来的箭。

“小毛,阿狗,孟仔……”黑豹看着他们的背后已经被箭穿透,知道难以救活,牙齿一咬,急速的向后方逃去。

“都统,跑了一个怎么办?”一校尉道。

只见那都统看了看黑豹消失的身影,道:“你带人去追,其他人都给我补上几刀,要让他们死透。”

命令一下,几十名禁军拿起刀对着地上的尸体一阵猛砍。其他人迅速向前方追去。

南宫门外。

义亲王文祥口吐鲜血,身上全是刀痕,对着前面的人冷笑,“老十,想不到这么长时间没有见面,一照面就是这么大的大礼,真是长进了。喔……”又是一口鲜血。在他的身边赫然留下众多黑衣人的尸体。

文谔脸上带着残酷的笑容,冷笑道:“老十三,我们的几个皇子中,就数你武艺最高,却没有想到,你会死在我的刀下,真是谁也想不到啊。”

原来文祥在府里接到一禁军来报,说皇上要召见他,商谈事宜。已经好久没有面君的文祥正想趁此机会在谏,也就没有想那么多,坐上轿子就往宫里赶。刚到南宫门,还没有来得及下轿,突然飞来许多飞镖。饶是文祥武艺了得,从轿子里跌逃出来,腿上中了一镖,而和他一起来的随从全部死于非命。

一出轿子,就看到一把大刀向自己砍来,文祥本能的反应,躲过这一刀,紧接着将刺杀他的最近黑衣杀手撂倒,并夺下兵器。说时迟那时快,那把大刀又向他劈来,文祥反手一搁,手中的刀向持大刀的人砍去,可当他看清楚持刀人居然是文谔时,顿时愣住了,刀没有砍下去。文谔见状忙来个驴打滚,逃过一劫。而那些黑衣刺客在文祥发愣的短暂时机,连下痛手。文祥躲了前几刀躲不了后面的几刀,好汉架不住人多,不到一会儿身上中了好多刀。就在文祥最虚弱的时候,文谔的大刀又劈了过来。

饶是文祥反应快,让了一下,但身上的伤势太重,速度慢了半拍,胸膛之上正好擦上了文谔的大刀,血如涌柱。

正文第301章大汉危机(一)

南宫门外。

义亲王文祥身中多刀,依然十分硬气的站直了身子,虎目瞪着文谔,其威武之气概,就连身旁要杀他的黑衣刺客也不由的往后退了几步。

文谔手握大刀,看着文祥,心下突然有些不忍,但如果现在放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