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1

的告诉他们,现在这些内幕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柯必汉看着拓拔余,微笑着点点头。拓拔余豁然起身,道:“好,我以天神发誓,我若为将来北魏皇帝,必与伪宁国誓死周旋,决不背叛盟友。如违此誓言,我不再是天神的子民,死不得有安葬之地。”

岳真含笑,拿出一道文书,交给拓拔余,里面写着如何送他们回朝廷,如何在什么适当的时机提出建议,大汉做什么样的配合等等,无不详尽。岳真在一旁解说这个计划的详尽过程,和一些联系消息等细节问题。

拓拔余和柯必汉看着这么详尽的计划,本来只有五成信任现在又多了两成,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丢一座被困之辽城却换来将来的帝王之位,真是因祸得福,世事难料啊。

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之内,号称“大汉第一精锐”出兵北魏所取得的一连串耀眼、辉煌的胜利后,这些激动人心的消息传到大汉京城,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反应是冷无为这些身处前线的人怎么也想不到的。

离京城不到百里,驻扎近三十万大军的北方军团,自从得知西北军出伐北魏并取得峡谷关后,突然将急进的行军速度停了下来。皇甫远、郭奇两位统帅,他们在观望,观望“天”字军团下一步的动静,把只要两日到达的路程,硬生生的停了下来。

“报……”

大将军帐营里,一位校尉大口喘着气,:“回将军,前线方向来报,‘天’字军团已经成功拿下辽城和安、平、定、幽、营五州。峡谷关以南的北魏所有地方都被‘天’字军团所占领。离我们最近的是齐海、廖迂所部,共有十万兵马,现在正往我军防线靠拢。”

“什么!”皇甫远吃惊道,他看了看郭奇,郭奇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喃喃地道:“这个冷无为是不是疯了,他到底想干什么,难不成想造反吗,把军队压到我们防线上来。”

皇甫远皱眉头问那校尉道:“他们要赶到这里大约需要多少天?”

“七天。而且还把冲破我军防线与守军五万开战的日子算在内。”校尉回道。

皇甫远摆摆手,让他下去后,对郭奇道:“这个冷无为以前我和他交过手,不是省材的料。七天就可以赶到这里,第八天就可以赶到京城。他们不比我们,只有十万骑兵,他们可都是轻一色的重骑兵,冲刺起来相当的厉害。根据战报,齐海等只用十万骑兵就与北魏的近二十万大军相抗,折损才一千多人,其他的八千多人也只是伤亡而已。如果冷无为要是领军救驾,八天之内先头部队就可以赶到京城,京城附近虎威营后骠骑营、骁骑营,皇上能掌握其一半的兵马。如果守城也能撑的上几个月,硬打我们没有胜算。到时候冷无为领三十万大军而来,我们败定了。”

郭奇点点头,道:“北魏军队的战斗力,咱们是最清楚,我们和他们相比还差一些。‘天’字军团号称‘大汉第一精锐’果然是名不虚传。我看咱们现在这样,先观望观望,一边看朝廷的动静,一边看冷无为那边的动静。如果冷无为铁了心的要救驾,那咱们第一个救驾。如果他和我们一样只是观望或者是任其发展,那咱们也就没有必要考虑他了。”

皇甫远深以为然,道:“好,咱们就这样办。”

与此同时,东路军也在离京城二百里的方向驻扎下来。

将军帅营里。

“将军,北路军队驻扎在离京城一百里的地方,看样子是在观望局势的发展。那咱们……”副将彭石道。

赵奕看着地图,拿着笔在北路军驻扎的地方画了个圈,“天”字军团所在的地方也画了个圈,笑道;“咱们的兵马和北路军相比,在相同人数下谁强些?”

彭石犹豫一下,凭着良心,道:“北路军强,他们有十万骑兵,而且都是以前北方军团的老底子,又经过战争的磨练。而我军长年驻扎的地方没有发生过一次战役,战斗力和北路军相比太弱。”

赵奕笑了笑,道:“不错。我军比不上他们,我再问你北路军和‘天’字军团相比谁强些?”

这下彭石连犹豫都不犹豫,很干脆道:“当然是‘天’字军团,它号称是我‘大汉第一精锐’,且从上次与北魏那场仗看来,所言不虚。从将军到士兵都透着杀气,而且听说他们的大将军冷无为是很会捞银子的主,只花两年的时间就把三十万大军的装备换为一新,连军饷也跟着涨,战斗力能狂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再说现在他们夹胜之势,士气旺盛,北路军和他们直接对抗,恐怕不容乐观,而且北路军能抵抗的也只有十万骑兵,那二十万步兵对‘天’字军团来说,那就是靶子。”

赵奕哈哈一笑,道:“所以现在他们在观望,观望冷无为他们的具体动向,如果冷无为是来保驾的,皇甫远他们估计第一个去京城护驾,八爷什么的也顾不上了,如果冷无为他们我行我素,根本不把当今皇上放在眼里,那皇甫远他们是第一个逼向京城。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和皇甫远、郭奇他们一样,先观望观望再说。”

彭石伸出拇指,谄媚的笑道:“将军高明啊!”

京城,皇宫。

在御书房内,自从战报传来后,里面四人也不知道是感觉到喜呢,还是悲呢。

“真想不到冷无为动手这么快,而且这么快就完成了先皇的宏伟蓝图,选他当大将军还真是没有选错人啊。”吕贤由衷的赞扬道。

刘本也微笑道:“是啊,我大汉的疆域又扩大了不少,这开疆扩土之功,皇上可足于留名青史。臣为皇上高兴啊。”

然而明宗皇帝依然没有高兴之色,却冷冷地道:“皇甫远他们有什么行动没有?”

文祥道:“皇上,皇甫远、郭奇率领的北路军驻扎在离京城一百里之处,而赵奕率领的东路军驻扎在离京城二百里之多。看样子他们都是在观望局势的发展,冷无为在北方的一系列辉煌的胜利,让他们不得不重视‘天’字军团的动向。现在臣担心的就是冷无为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刘本看了看吕贤,问道:“吕将军,你与杨公府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不可以让他夫人写封信,让他带兵赶回京城护驾。只要冷无为能有心思救驾,二路军队就不敢再动。”

哪知道吕贤却摇了摇头,道:“这事情我早就去找过杨雪儿,但她说这是朝政之事,虽然她是冷无为的夫人,但也不好参与,否则坏了朝廷的礼法,还说这么重大的事情,相信冷无为有自己的想法。”

文祥忽然道:“不如我们把他一家老小全部扣押起来,逼他回京城护驾。”

“不可,绝对不可。”刘本急忙反对,道:“十三爷,我虽然与冷无为共事时间不长,但我太了解他的性子,这家伙属狐狸的,非常狡猾。我们如果将他一家子扣起来,只要他放出风声去,回京不是真心救驾,再和八爷他们通一下气,那两路军队马上就会攻打京城。而冷无为则可以将行军速度放慢,就算到了京城也不会真心卖命。城池一破,八爷他们作为内应,皇上可就危险了。”

明宗皇帝忽然冷笑起来,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父皇葬礼之事被老八他们一拖再拖,说要等各路将军回来奔丧,才能行大葬之礼。他安的什么心,朕如何不知,可气的是那帮官员还死命的附和,仿佛他才是真的皇上。”拳头狠狠的砸在桌案之上。

八皇子府。

“八哥,咱们是不是给冷无为那里通通信,让他表明一下态度。听说他把军队压到皇甫远他们的防线上,这分明是在给皇甫远他们施加压力。但现在他的态度很暧昧,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不是喜欢银子吗,多给他些好处,并答应事成以后封他个王什么的。先让他把兵给撤了,只要一撤兵,皇甫远他们什么都明白了。”文堂道。

在文思府上,还有一大帮子的官员,每个人既是激动又是愁,本来有十成把握的事情现在突然出现一个不安定的因素,让这事情变得复杂起来。

文思看了看魏青书,问道:“魏先生,你怎么看?”

魏青书皱着眉头,手拿着扇子,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冷无为这人我一直都在琢磨他,这家伙是事不惊人死不休的那种,他总弄搞出一些事情吸引大家的注意,这次也不例外,我想就是冷无为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把军队压到北边防线那里,按我的想法他是在告诉我们,别把他给忘了,换句话说这家伙又在敲竹杠,想捞银子。这是他的本性,但是给了银子就不等于他能安分下来,大家别忘了他可是出了名的‘愣要钱’。光拿银子不办事,可现在这当口,咱们不能不给他钱,他是在威胁我们,不给他钱他就带兵南下,这中间压根就没有什么忠君什么的,他就好比是一个无利不起早的商人。”

这些话所有的人都赞同,文谔大咧咧地道:“他要银子咱们就给,只要他安份的在西北呆着就成,别坏我们的事。我们也不指望他能为咱们干什么,只要八哥当上了皇帝,还怕收拾不了这个家伙。”

其他的大臣纷纷点头,立刻又笑了起来。

文思拍案道:“那好吧,咱们派个人给他送银子去,不过咱们送银子要有名堂。他不是打了胜仗吗,就从国库拿银子犒军就是。他也知道皇上现在一点权力都没有,银子是谁出的,自然心里有数。”

“王爷英明。”

众官员把心里的石头总算放了下来。

正文第二百二十六章抉择(一)

话说冷无为这里,自从顺利收复辽城和五州以后,紧接着又拿下五镇,正可以说是好运连连。但从实际收入来看,这么多城池库银加起来才不到二百万两银子,连出兵的费用都不够,而北魏那边依然没有派使谈和,这不得不让他将目光朝向朝廷那里看。既然打了胜仗,自然要犒劳军队嘛,否则说不过去啊,因此便下令让齐海部压到北方防线,这一招还是岳真出的。

辽城。

冷无为率领众将倒也很客气的会见镇南王拓拔余,重申岳真答应的要求,表示一定全力支持,而所要求的则是尽量帮助他所派官员在这里如何行政。对此,拓拔余倒也没有什么意见,立刻将原职位的官员一一派出去,交代行政之事。

冷无为是只动口不动手的,命令一下去,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每天都关在专门腾出来的一座府里。在书房里,他是绞尽脑汁琢磨如何夺取最大的油水。

“将军,朝廷派官员来犒劳军队了,领头的是户部尚书严询。岳先生已经去会见他了。”门外的士兵报道。

冷无为立刻推门而出,一拍大腿,大笑道:“娘的,总算来了。快,我这就过去。”

客厅上,正在与岳真寒暄的严询看到冷无为兴冲冲地而来,笑着站起来,道:“冷大将军,恭喜你啊。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从我大汉开朝以来,还很少有如此大的胜利啊。”

冷无为跟上去,笑道:“哎哟,严大人,你说的是哪里话,我这也是奉先皇的旨意一心办差来啊。”

寒暄一阵后,彼此坐下,奉上茶,将无关之人遣出去后,严询直奔主题,道:“冷大将军,你可是领军在外,不知道朝廷里的形势啊。虽然皇上已经登基,做臣子的不能说什么闲话,可要是这皇位上的人不是先皇的意思,那就要另说了。这不,国丧大典还在拖着。”

“哦。”冷无为捧着茶,皱起了眉头。德武帝带他不薄,之所以自己能有今天全靠了他的栽培,现在看着这位雄主死还不能安葬,多少有些不忍。

岳真对冷无为的心思比较了解,担心他忍不住,便插话道:“先皇的灵柩摆了多少天了,眼看可夏天就要到了。我想能不能先让先皇安葬再说。”

严询却摇了摇头,道:“皇位不正,就算先皇入土,也不得安宁。冷大将军想必也应该清楚,当今皇上的皇位是怎么来的,那可是要挟众臣而来的。传伪诏在先,吕贤刺骨领兵包围太和殿在后,众位王公大臣迫不得已才承认当今的皇上。”

他一说完,冷无为就接道:“那你的意思就是说,选四皇子当皇帝压根就不是先皇的意思,你这样说可有什么凭证?”

“这样的事情有什么凭证可说?”严询笑了笑,道:“连现在的皇上我当过两朝的户部尚书,皇家的一点事,怎么也琢磨个七八分,皇上家的事情那永远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事情。先皇并没有召见各位大臣,说有传位诏书。既然没有宣布,那自然突然出现的诏书就应该是假的,但这样的事情也是有例外的,除非选中的皇子是个很有声望的皇子,众望所归的皇子。冷大将军你说是吗?”

“或许吧。其实选哪位当皇帝,咱们做臣子只要尽自己的本份就是了。严尚书你一路过来,想必也辛苦了,早点休息为好。有些事情,我还要再琢磨琢磨。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还希望尚书大人能赐教一二。”冷无为站起来,笑道。

严询也跟着起身,上前笑道:“冷大将军前途无量,要是能把这事情想明白了,日后封王可是指日可待啊。我先告退了。”说完就下去了。

望着严询离去的背影,冷无为冷冷一笑,上前把门关上,坐回首座上,叹了一口气,道:“看样子,这事情不能再拖了。”

岳真知道冷无为说的是什么事情,自从新皇登基,身为大将军,到现在还没有写“请安”折,一般来说一位新皇帝登基后,各地方三品以上都要递上“请安”折子,承认新君的统治地位,这是一种不是规矩的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