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汉军征讨西南夷

楚月出兵收复朱崖洲之后,汉遂在朱崖洲设朱崖郡,以交州长史许安之子许昱为朱崖郡守,前往治理朱崖,又以交州兵马三千人前往驻守,与民屯垦,开发岛屿。

楚月因为九真、日南两郡南蛮众多,若汉军兵马不多,便不能对其形成威慑,于是令交州长史官员驻番禺,治理交州,而自己率交州两万兵马驻龙编,以弹压南蛮。

九真、日南等蛮众素来敬畏楚月与刘虚二人英名,今见楚月亲自率兵坐镇龙编,遂都不敢怀有二心,交州于是便安定。

大汉天下,十三州之外,有东夷北胡西戎南蛮等四夷,十三州之内,亦有众多蛮夷。

比如西南夷,分布在益州东南区域,五溪蛮,分布在荆州西南部。

西南夷者,大小有十余部,源远流长,始于周朝,其中以夜郎最大,靡莫、滇、邛都等部族定居,从事农耕,昆明从事游牧,其余各族或农或牧。历来与大汉荆州、巴蜀等地有商业来往。

西南夷之夜郎国,曾一度强盛,地方广千里,兵甲十余万,武帝时候,汉使至夜郎,夜郎王不知汉朝疆域广阔,曾问汉使道:“汉与我谁大?”由此留下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

前汉孝成皇帝和平年间,夜郎王胁迫周边二十余部反叛汉王朝,汉朝牂柯太守陈立率兵平定,诛杀夜郎王,灭之,自此夜郎国便灭亡。夜郎自建国至灭亡,前后约300年。

汉朝先后置犍为、牂牁、越雟、汶山、沈黎、武都、益州和永昌等八郡,管理西南夷。此八郡中,分布氐羌、百越、百濮的许多部落。

而在滇中和滇东北有僰、滇、靡莫、劳浸、叟等部;在滇西有雟、昆明、斯榆、桐师、雟唐、哀牢等部;在滇东南和黔西有夜郎、句町、漏卧、且兰等部;在滇北、川西南有邛都、陡、筰都、摩沙等部;在川西北和甘南有冉駹、白马等部。各自人数部众数万数十万不等,短发文身,善于驱驰蛇虫兽类,兼有神巫之术。

西南夷部落众多,又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道路不通,管辖甚为困难,时平时叛。又远离中原,不习王化,多为野蛮彪悍之民。然此地多有特产,为中原所缺,汉朝将此地纳入版图,设置官署派遣兵马管理镇守,一方面也是为此。

自夜郎灭国之后,西南夷十余部都依附汉朝,每年进贡。先皇帝时候,汉德日衰,西南夷便不再进贡,先皇帝也不问。顺安年间,天下纷乱,各州都割据自保,更加无暇顾及西南夷。只是在益州牂牁、越雟、益州等郡驻有汉军,此处蛮夷还依附汉朝。其他远离中原所部,都脱离汉朝而自立。

汉中王取益州,招抚西南夷,只有数部来归,余者皆不应命。汉中王正与伪燕相争天下,

亦无暇顾及,于是昆明所部便合并僰、滇、劳浸、叟、斯榆、桐师、哀牢等部,建国昆明,国主莫骚称滇王。地方千里,兵甲近十万,割据益州南部而称霸,拒不从中国之命,又隔绝道路,阻断交通,截留过往商客,抢夺货物。

华武帝定天下,下诏命给滇王莫骚,命其进贡汉朝,即承认其王,滇王自倚仗兵强地远,不从命,华武帝因为天下初定,辽东未平,还将要用兵于辽东,于是便暂搁置下西南夷。

滇王不从中国之命,自仗其兵马强盛,趁中国正用兵辽东,无暇顾及他处之时,又以叟、哀牢部进攻益州益州郡,占其地,归于昆明国,滇王又亲自率军攻略牂牁、越雟等郡,鼓动二郡豪强反叛,驱逐汉益州刺史部设置官员,二郡军马皆不能相敌,遂撤治所北移以避之。

益州刺史向宗便增派军马,守住南边诸郡要隘,以防西南夷北犯。滇王莫骚才撤回昆明。

汉已平定辽东,华武帝问潜龙丞相道:“西南夷不从命,此时可征讨乎?”

潜龙道:“大战方歇,将士疲困,西南道路不通,此时用兵,恐劳师无功。待国家准备齐当之后,再诏命其归降,如不从命,即发兵讨之。”

华武帝道:“丞相所言甚是。然朕恢复大汉,当示以四海,劝谕归诚。且先宣王命与西南夷。”

于是便又下诏,令汉使持汉帝之令,劝谕滇王归命。

滇王见汉使宣命欲要自己归服,笑道:“寡人称霸南国,有精兵十万,当与汉并世而立,岂能令寡人作汉藩属乎?”于是拒命,将汉室扣留。

年余,汉使逃回,奏知滇王藐视汉朝情形,群臣闻知,皆愤怒,时华武帝病,潜龙丞相又在徐州平乱,于是朝廷便准备在徐州之乱平定之后,再商议征讨西南夷。

昌武四年,华武帝驾崩,新君初立,国家方多事,孝正皇帝即位之初,大赦天下,不愿用兵,欲要以怀柔招抚四方,于是再派遣使者,宣命于滇王。

滇王又见汉使再来,怒道:“前番汉使逃回,寡人正欲向汉问罪,今番居然又来!你父寡人尚且不惧,又何畏惧孺子!”便对使者之面,大骂孝正皇帝,使者厉声责道:“汉之天威,无远弗届,大汉天子,乃上天垂定,蛮王不可无礼,唯恐天威震怒,蛮王将身受斧钺之诛!”

滇王闻言,更加愤怒,对使者怒笑道:“寡人今日便将你先试斧钺!”于是令左右,将汉使拿下推出斩首,首级交付从人回报。

汉使遂被滇王莫骚斩杀,孝正皇帝素来仁慈,闻知滇王斩杀汉使,亦龙颜大怒,拔剑斩案,大怒道:“南蛮安敢如此无礼!”便召集大臣商议,准备用兵讨伐西南夷。

刘察奏道:“蛮王斩我汉使,亵

渎天威,此不可不讨伐之。今辽东已平、徐州乱定,陛下正可用兵西南,显示大汉天威。”

大司马陈功奏道:“西南诸蛮夷,不习王化,素来自大,藐视天威如此,臣虽然年已六旬,愿再披战甲,统领王师,前去讨伐。”

潜龙丞相急忙劝阻道:“今先帝时候诸位上将,皆先后凋零。大司马为上将之首,当坐镇长安,岂能轻出?今西南夷滇逆,虽然拥兵抗命,耀武扬威,相比中原华夏,却不过跳梁小丑而已,此等之事,无需再劳动大司马,令一后辈领军前去平定即可。”

天子也道:“大司马年已六旬,去岁刚率兵平定徐州之乱回朝,歇息未定。且大司马征战一生,功勋赫赫,今应卸甲安享太平。朕亦不忍心再让老将上阵,若一旦有个闪失,将损大汉之威。”

陈功又奏道:“臣虽然年已六旬,却尚有廉颇之勇,为国尽忠,驰骋沙场,乃为将者本分之事。臣受先帝于陛下厚恩,位列三公,岂可食君之禄而不解君之忧呢?”

刘察遂奏道:“大司马忠心为国,功劳显赫,朝廷以三公之位相待,正符合礼法纲纪也。今平定西南夷者,无需大司马亲自出马,自有后辈俊杰。若用老将,也让蛮夷笑我大汉无人。今太师新卒,大司马宜坐镇长安,不可再有闪失。”

章武见之,只好不再坚持。

皇帝又问道:“此番用兵西南夷,谁人可为将?”

刘察,文雄等便都齐奏道:“丞相久统军马,驾驭众将,陛下如欲求将,问丞相即可。”

潜龙便奏道:“陛下麾下,今有四方将军,任何一位,都可胜任挂帅出征,但前将军刘虚、左将军楚月、右将军展鸿都出任地方要职,今尚有后将军左超在朝,臣以为后将军左超可担此任。”

天子闻言甚喜,便道:“既然是丞相举荐,必能胜任。”当下便令人宣后将军左超入宫觐见。

左超字文亮,为荆州长史左浚之子,与右将军展鸿少年交好,文兼武备,不相上下,同为荆州俊杰,后归属潜龙麾下,南征北战,平定辽东,战功不凡。拜为后将军,领南郡太守,但没有赴任,在朝统领三辅地区军马。

左超闻天子相召,随即从军中驰马入宫,至未央宫,一路奔跑前来面见天子,拜伏丹陛之下,天子见左超满头大汗,喘息未定,笑问道:“朕不过召卿来议事,又非欲让卿勤王,卿何须如此之急呢?”

左超奏道:“禀告陛下,臣素在军中,一闻军令至,必火速前往,唯恐贻误军情也。今陛下之令,比军令更急,臣岂敢有丝毫怠慢?”

天子闻言大悦,便对群臣道:“朕有大将如此,何愁西南夷不能来归命呢?”

左超闻言愕然,天子便道:“

今朕欲要讨伐西南夷,丞相特举荐卿为将,所以朕特召卿前来面见。今番征伐蛮夷,卿敢领命吗?”

左超伏地奏道:“陛下休要问臣敢不敢,只要是陛下之令,纵使刀山火山,臣也当水火不避。更何况区区西南蛮夷呢?”

天子甚喜,便又道:“西南蛮夷抗拒天威,斩杀汉使,今朕不得不讨伐之!朕已经将军务全权交付丞相代朕处理,卿便听从丞相安排即可。朕今日招卿前来,就是要当场拜将!”于是当场在殿前拜左超为征南大将军,都督西南夷军事。命丞相等先行准备。

潜龙在丞相府召集左超等诸将,商议军务。诸将聚齐,丞相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西南夷藐视汉朝,割据抗命,为害国家。吾今在天子之前举荐左文亮挂帅统王师前往征讨,一者,知左文亮文兼武备,有大将之才。二者,亦知左文亮此行,必不负吾寄予厚望之意。文亮可知吾心下之意否?”

众将开始听说西南夷斩杀汉使,都极为愤怒,都纷纷议论道:“此等蛮夷无礼太甚,当如楚玉狐平朱崖一般,尽兴诛灭耳。”

丞相见之不语,左超却出座奏道:“禀丞相,左超驽钝,蒙丞相此番寄于重任,不胜战战兢兢。西南夷者,为我大汉十三州境内蛮夷,与南洋海盗不同,其众部属分支甚多,且抗命之人,罪在首领,岂有西南夷全民皆抗命哉!末将此去,需得恩威并济,效仿当年武侯平蛮之策,以攻心为上,方能使蛮夷诚心归服大汉。不知末将之言,中丞相之意否?”

潜龙大悦,道:“文亮聪颖之士,响鼓不必重捶之,此言甚合吾心意。楚玉狐收取朱崖,不惜折损王师,尽灭海盗,乃是警示后来仿效者也。今西南夷,滇蛮抗命,挟裹其众,罪在其首。文亮此去,可展大汉武威于滇蛮首领,而及恩泽于西南夷人。若如此,才能一劳永逸,成就其功。”

左超拜谢领诺,潜龙拔给左超精锐王师三万人,骁勇将领五员,并授权其节制益州南部各郡军马四五万人,合计七八万人。

众将见之,皆议论道:“听说西南夷滇蛮有十万兵马,此番出征,兵马少于蛮夷,恐怕难以平之。”

潜龙见众将议论,只微笑不语,问左超道:“兵马可够用否?”

左超道:“末将闻之,善于用兵者,兵不在多。今蛮夷虽有十万之众,然分布西南各处,我军虽然总体少于蛮夷,却有精兵三万,足以将蛮夷各个击破。丞相放心,末将以一年为期,只用此些人马,定然要平定西南夷!如食此言,末将愿按军法从事!”

丞相闻言甚喜,才对诸将道:“吾非不愿多给兵马,只是西南之处山势险峻、道路艰险,又不通驰

道,运送军粮十分困难。若军多,反倒累赘不便。所以才与三万精兵,左文亮文武兼备,必能善用之。吾再令益州数万兵马为助,此行用兵之数就差不多了。你等见机而行,能战则便进取,不能战可暂退缓图之。此事朝廷不急。”

众意才解,于是潜龙又交代了其他事项,便令诸将去先行准备,定在来年正月二十日出师。

昔日华武帝时候大将,现已逐渐凋零,所在世的,也都年纪渐老,除五虎上将之外,诸如洪超、徐道、等将,都已经年老,徐然也已经五十多岁,任汉中太守。所以现在诸将当以北泽、展鸿、左超、楚月、卢飞、陈业等一批后起之秀为中坚。潜龙此后用兵,也多以少壮为先。

此番征讨西南夷,潜龙又令鹰扬将军卢飞、骁骑校尉边班等人相助左超,又新拔军中五员年轻将校为偏将,都归左超指挥。令益州刺史向宗供应大军粮草。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