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章 众书生天街大骂秦天德

李光走了,命人将那些还趴在贡院门外考生抬起,跟着他一同走了。*///*

还是那间偏厅,秦天德依旧坐在里面,有小厮将地上茶杯碎片收拾干净,并且用重新给秦天德端上来一杯茶水,现在秦天德要见杜洪。

杜洪年纪比李光还要打上两岁,七十多岁老头战战兢兢杵在秦天德面前,弄秦天德心都产生了罪恶感。

他清楚杜洪在怕什么。自从他成为国师以来,没少那礼部说事,也没少敲打杜洪,其实没一次都能够将杜洪治罪,但他却最终放过了杜洪。

杜大人,坐。秦天德语气很是平和。

下官不敢,此次却是下官疏忽,希望国师大人海量汪涵,给下官一个机会。老杜洪语气却极为恭敬,面对秦桧时也不曾有过。

秦天德罢了摆手,说道:杜大人无需多虑,此事本国师不再追究,只是主持春闱一事,今后就暂时交由李大人负责,你年纪大了,该好好歇歇了。

国师大人。。。

放心,本国师不是要你辞官,只是你今后做事要多考虑考虑。就像今日之事,若是本国师没有察觉,将来陷入被动,你这个主考能托得了干系么?

杜洪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老迈身躯也摇晃了几下,久经官场他立刻想明白了秦天德话所指。

就像他知道那个自称秦天德二大爷富贵书生确货真价实,就是秦天德长辈一样,此次春闱发生不少事情,他并非一无所知,只不过不愿多事罢了。

他此番作为春闱主考官,由于之前接连犯错得罪秦天德,就想着此次能够好好将功赎罪,化解秦天德对自己仇恨。

结果没想到居然会有人模仿秦天德当年春闱之举,这让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作为几朝元老,他也知道摸到了一些秦天德脾性,春闱不敢徇私舞弊,只不过是将那些在考卷斥责秦天德全部判为落地,而面对这些效仿秦天德当年之举,并没有立刻判定,而是命人暗进行了调查。

调查第一个人选,就是这个胆大妄为,二十岁年纪竟敢妄称是秦天德二大爷富贵书生,结果发现对方年龄虽小辈分却高,虽是秦家支脉,但支脉辈分却和秦天德祖父平辈。

同时他也发现副主考还有几个主考官员似乎有意偏袒这些考生,在确定富贵书生真实身份后,立刻阻止继续调查,而是煽动其他考官,以不得罪秦天德为理由,放这些考生一马。

他是老江湖了,第一时间就察觉这其有些不对劲地方,不过他也不想过问,反正这事情是冲着秦天德去,他虽然怕秦天德,但却不代表他不恨秦天德。

既然有人要针对秦天德,他乐见其成,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忘记了自己作为主考可能染上麻烦,知道秦天德将他点醒。

杜大人,你是跟随太上皇老人,太上皇登基之初你功劳甚巨,本国师不想太上皇伤心,你明白么?

下官明白,多谢国师大人手下留情。

不用谢本国师,要谢还是去谢太上皇吧。你到今日还能够担任礼部尚书,都是太上皇支持,不过以后你需约束你儿孙,莫要让他们再在临安城惹是生非,知道了么?

身上汗渍未干杜洪再度冒出一身冷汗,如今临安陪在他身边只有他最疼爱小孙,如今却也二十有八,虽已完婚却劣性难改,没少在城惹是生非。

听出来秦天德话警告意味,杜洪不敢再多说什么,当下深作一揖:下官定当严加约束,请国师大人放心。

在苏牧跟随下,秦天德走出贡院,发现贡院门前围观人群早已散去,只有周必大和杨万里还守在门外,另外就是秦三看着那自称是他二大爷富贵书生。

廷秀,你才华,得一个进士及第肯定没问题,aan现在问你,你可愿意前往淮阴任主簿一职?

杨万里有些发懵,可是周必大却听明白了,这是秦天德要将杨万里收为己用!如今淮阴县令是秦二,将淮阴治理井井有条,而县丞朱熹虽是带有目,可听说态度如今已经开始转变,淮阴太容易改变一个人对秦天德看法了。

淮阴县虽然算不上是大宋最富裕县郡,但却是大宋治安最好,百姓最为安定县郡,没有之一。尤其是淮阴地处宋金边境,但却再没有受过金兵侵袭骚扰,盗匪也不敢再淮阴作乱,反倒成为一片净土。

只看赵鼎张浚和李光对待秦天德看法就可见一斑。前者二人皆在淮阴待过一段时间,因此虽对秦天德擅权不满,但却不像李光那般厌恶秦天德。

充,你好友若是再有想廷秀这般人才,随时可以像aan推荐,廷秀你也一样,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本国师宗旨。

秦天德太缺乏人才了,除去作为一个后世历史专业毕业生身份,对这些历史名人有着一种特殊敬佩外,还有一个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担心。

金人下一次内乱本应当还有十几年,可他不愿意等那么长时间,他要加速这场内乱爆发,要不然他擅权十几年,当真是会把赵眘得罪死死,到那时纵然他肯主动交出手权利,赵眘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所以他需要人才,大量人才,能够接受新事物人才。

一场战争不是只看将领有多威武,兵士有多勇猛,兵器有多锋利,更多还是要看粮草是否充足,国库是否充实国家经济是否强硬。

打仗就是烧钱烧粮,没有强大经济作为支撑,纵然有着最为威猛军队,也难最终取得成功。

金国占据了原腹地,幅员之辽阔超过了眼下宋朝,要想毕其功于一役,一举灭金,没有强大经济作为后盾,是很难实现,尤其是他还想顺势灭了西夏,这场仗规模实在是太大了,绝非三五个月就能打得完。

强大经济是战争基础,而百姓生活安定,衣食无忧则是经济强大保证,所以他需要大批有才华有正义感才人治理一方。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是百姓连自身糊口生存都存在问题,难道还能指望他们支持朝廷对金开战么?

周必大虽然不明白秦天德为何会突然变得求才若渴,居然说出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样话来,不过他却真真切切感受到秦天德对人才渴求,当下应道:下官遵命,今后必当用心为朝廷举荐人才。

士为知己者死。杨万里本就因为种种缘由对秦天德心存好感,如今秦天德对自己评价如此之高,又加以重用,立刻感激应诺,必当忠心报国,治理地方。

杨万里因酒醉大骂秦天德,反而获得秦天德青睐,更是被任命为淮阴主簿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临安城。

虽说淮阴主簿品秩较低,不过谁都知道淮阴是秦天德发家之地,也是淮阴党起源,秦天德对淮阴重视绝对不是常人能够想象,可以说杨万里如今也成为了淮阴党内光荣一员,前途不可限量。

充廷秀,你二人听说过范成大此人?没有啊,那可曾听说过邝愈平?也没有啊,那可曾听过。。。

秦天德一口气问出了七八个人名,可惜周必大和杨万里都不曾听说过,弄得秦天德长叹一声。

大人既然想知道那些人下落,为何不查阅天书呢?周必大目光闪烁,试探问道。

天书?秦天德眼睛一眯,手折扇在周必大脑袋上轻敲一下:充,你竟敢跟aan耍心眼了?

让周必大去替杨万里安排,秦天德这才将目光落到了那蜷缩在地上富贵书生身上:三儿,把他扛上,随本少爷回府!

从城北贡院到位于临安城南望仙桥国师府距离不近,秦天德手持折扇走在天街上慢步而行,苏牧手握腰刀护卫在侧,而秦三抗着富贵书生落在后面,不时将拳头往书生身上招呼,口还小声咒骂着。

对于这个竟敢占自家少爷便宜家伙,秦三恨他恨到了骨里。

走了大半路程后,苏牧就发觉了异常,一直有人坠在身后,而且人数也越来越多。

大人,似乎有些不对劲。苏牧握紧了手刀柄,有些紧张四处打量起来,他担心有人想要行刺秦天德。

得到苏牧提醒,秦天德这才发觉有异,回头看去只看见十几个书生打扮年轻人跟在自己身后。当他目光扫去之后,那些书生立刻纷纷躲避,目光也闪烁不定。

不过秦天德却不担心,明面上他身边只有苏牧和秦三,可若是真有人敢对自己不利,隐匿也暗保护自己影卫必定会出现,而且那些人只是弱书生罢了。

过来,你们为何要跟踪于aan?

秦天德一发话,这些书生相互对视几眼,似乎知道藏不住了,立刻疾步走了过来。

秦天德,你祸国殃民!

秦天德你滥杀无辜!

秦天德你败坏朝纲!

。。。。。。

这十几个书生仿佛商量好了一般,为着秦天德一人一句绝无重复,句句都在骂他,几乎是将杨万里之前在太平楼骂他那些话全都重新骂了一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