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直郡王惹了一身骚

两日后。

觉禅家的两位,一大早就到了宫门口,跪在宫城院墙外,大声喊着,之前是他们冤枉四贝勒了。

如今弄清楚了事情,见女儿过得幸福,他们心满意足,特意来此昭告天下,同时给四贝勒道歉。

即日,就要返回盛京了。

彼时,康熙爷还在和群臣们进行大朝会。

大朝会进行到一半时,门口的内侍跌跌撞撞进来,趁着大臣们议事的间隙,将门口发生的事情就给说了。

不等康熙爷开口。

直郡王忽然眉毛倒竖,质问道:“什么?”

他这一开口,那说事情的太监也怔了怔,再次将事情说了一遍后,又想起什么,补充道:“觉禅家的说了。”

“先前,是他们收到一封信,说觉禅格格过得不好。他们俩这才不放心,来了京城想要弄清楚这件事的。”

“眼下,事情既然已经弄清楚了,自然也就该回去了。”

这话说完,直郡王脸色铁青。

他咬咬牙,心里恨得想要将这两人给杀了!

昨儿下午他就觉得不对劲了,这觉禅家的每天都去衙门闹腾,催促着衙门的人赶紧调查,捉拿四贝勒归案。

昨天竟然没去!

不仅如此,他派人去客栈找,竟然才知道这两人换了住处!

他费尽心思想找人,没找到,心里已经不安了,今天大朝会上,果然这两个王八蛋就出来反水了!

哼,定然是看此番的事情告不了胤禛,怕事后被迁怒!

又或者——

是胤禛收买了他们?

想到这里,直郡王就深深地看了一眼胤禛。

却见胤禛站在胤祉背后,仍是和平常一样,一脸严肃的样子,仿佛他永远都是那个一丝不苟,只为天下百姓着想的人!

他最讨厌这样的人!

百姓?

一将功成万骨枯,他就不信了,胤禛为了那个位置,能不牺牲点儿什么?

就在直郡王想这些的时候,上首的康熙爷已然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看向那内侍,问道:“信?什么信?”

内侍一听,就将袖中藏着的信件,递了上去。

康熙爷匆匆看过,皱了皱眉,递给李德全后,李德全将信转交给了在场的朝臣们,让大家伙儿查阅。

众人只见信件字迹潦草,毫无章法,完全看不出来是谁写的。

显然,是想要掩盖自己的身份了。

“诸位。”康熙爷见朝臣们看过信了,便道:“你们,可曾看出什么眉目来了?”

朝臣们互望了望,一时没人说话。

这时,之前弹劾过胤禛的言官,张大人倒是站出来了。

他腰板挺得笔直,朗声道:“皇上,臣虽然不能看出这封信是谁写的。但是,臣能推断出几分情况来。”

“哦?”康熙爷饶有兴致,道:“说说看。”

张大人清了清嗓子,理了理思路,就道:“一则,信件字迹潦草,显然是为了掩盖身份的。”

“可见,此人既知道四贝勒府内宅的事儿,想必自身身份也不会低。所以这才害怕,他自己,亦或是他手底下的人,就因为字迹而被人发现。”

“二则嘛。此事之前既然掀起轩然大波,就能看得出来,这背后之人是想要谋害四贝勒,损伤他的名声的。”

“显然,是和四贝勒有仇。亦或是,嫉妒四贝勒了。”

“皇上若是想查明真相,倒是不妨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下手。”

张大人的话一说出来,虽然仍然不知真相,却也可以说是为众人理清思路了,一下子,他们就想到了什么。

身份不会低,又和嫉妒胤禛的。

咦?

他们好像想到了什么。

前几日,皇上那儿有意要册封四贝勒为郡王呢,如此一来,这可就和大阿哥并驾齐驱了。

不仅如此。

皇上那儿,册封郡王的旨意似乎都写好了送去礼部了呢,也是直郡王那儿,说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要,再调查一下。

嗯?

直郡王有心阻挠,难不成真是他?

这些事儿,朝中许多人都是知道的,如今经过张大人这么一提醒,他们想到这里来了以后,纷纷就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直郡王。

!?

直郡王骤然之间被这样的眼神看着,心里自然也联想到了最近发生的事情。

他心虚不已,转头就看向了康熙爷,准备为自己辩白。

然而就在这时候。

直郡王却发现,自己的皇阿玛也正用一种打量,且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向自己。

遭了!

直郡王心里咯噔一下,原本都张了张嘴了,竟是忘了开口。

须臾。

回过神来的直郡王心里更加不妙。

他刚刚的反应,肯定被自己英明睿智的皇阿玛看在眼里了,皇阿玛会不会觉得他,是做贼心虚了?

直郡王脑子里念头千回百转,觉得现在马上开口显得胆怯,但又不能什么都不说,这样拖下去,更糟!

无奈之下,直郡王硬着头皮开口道:“皇阿玛,先前我阻止四弟的册封,也的确是为了朝廷声誉。”

“四弟身上‘官司’缠身时,是不宜再成为众人的焦点。如今,事情既已经查明,儿臣现在倒是觉得,能马上颁布册封诏书了!”

直郡王说着,便看向胤禛,挤出一个笑容来,道:“恭喜四弟。”

胤禛莞尔一笑,态度十分坦然,没有表露出丝毫对自己这个大哥的不信任,拱手道:“多谢大哥。”

两人的态度,在此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朝臣们看在眼里,心里莫莫叹气。

大阿哥,不行啊!

就他这样,还被皇上拿来制衡太子呢!

唉,这么看来…

太子好像也,不太行呀!

这日,大朝会结束后,胤禛准备去六部衙门,刚出乾清宫呢,身后好些大臣就都过来找他说话。

胤禛虽然心中不解,但见这些大臣们笑意盈盈,态度十分客气,他也就跟着一一回应了。

这天。

胤禛不知道的是,大臣们在心中想完了两个“不行”以后,又开始觉得,四贝勒,啊不,是四郡王。

他好像,没有传言中的那么冷漠无情呢!

午后,四贝勒府。

若音从桂嬷嬷那儿听来了今日大朝会上前朝发生的事情以后,忍不住就笑出声来了。

“这直郡王,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次做的事情,怕是也都被皇上给默默记住了呢!”

若音评论完,不由地点点头,很是满意。

恶人自有恶人磨。

直郡王看不惯胤禛,找来了觉禅家的,现在落得这样的下场,虽说是若音算计的,可他也是咎由自取了。

经过这次的事情,他和康熙爷之间,势必会有芥蒂。

康熙爷这人,纵横捭阖一生,看似做事大刀阔斧不拘小节,实际上他的内心,都是十分细腻的。

若音记得。

她曾经了解太子胤礽两废两立之事时,便有康熙爷提到过,某次南巡路上,康熙爷的一位幼子病了。

这消息传到南边来,太子那里听说后竟然没表露出太伤心的神色。

不由的,就让康熙爷想起,从前自己生病时,胤礽也是如此,亲情寡淡至此,康熙爷觉得他“没有心”,这也是废弃他的理由之一。

多年的事,康熙爷都能如此记在心里。

可见,孩子们平日里的表现,“伤他心”的时候,他都是记得的。

这就好了。

直郡王在康熙爷那儿印象差了,以后大打折扣,再有“好事”便会轮到胤禛了。

“桂嬷嬷。”

若音琢磨完了这些,又看向桂嬷嬷,问道:“那觉禅家的,现在应该已经在回盛京的路上了吧?”

桂嬷嬷闻言,颔首道:“是。”

“嗯。”若音答应着,顺手拿起手边上的茶盏,喝了一口后,就淡淡道:“他们的任务也都完成了。”

“未免夜长梦多,那些事情,也该吩咐下去了。”

将他们处理了,然后伪装成遇到山匪的样子,这样直郡王永远也都不会知道,觉禅家的为什么反水了。

甚至——

朝臣们在得知觉禅家的死了以后,还会觉得,说不定是直郡王那儿眼看着事情败露,担心牵连自己,就把他们给杀了呢。

一举两得,若音当然要做了。

约莫三日后。

觉禅家两人在回盛京的路上,途径一处山林时,遇到了匪寇。

两人双双殒命,钱财也都被搜刮走了。

当地官府听说这件事后,大为震惊,立即立案追查,同时将此事上报了朝廷。

朝中。

恰逢朝会,言官张大人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也有意无意,将事情的根由,往直郡王身上引。

说是——

觉禅家的,很有可能就是直郡王找来的,现在觉禅家的弄清事情准备走,直郡王心有不满,就杀人灭口。请下载app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