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牵引(三)

“还记得小翼吧。”我对孟中道。

孟中本来是跟许历一起保护我的赵雍亲卫之一,当时在司寇署上应该见过小翼。不过这些年没见,小翼变化挺大的,不再是当时的总角孩童,若是走在路上肯定是认不出的。

孟中冲小翼一笑,等我吩咐。

“调拨三十名天枢堂下,一个月内听翼轸指使。”我又对翼轸道,“去找宁姜,问她要狐印。”

小翼一愣,突然笑道:“嘿嘿,现在原来是宁姨当家。”

我瞥了他一眼,这话是小辈乱说的么?

小翼往后一缩,连忙跑去找宁姜了。过了一会儿,宁姜亲自过来问我,听她的意思并不愿意再放小翼出去。

“让他去泮宫读书不好么?”宁姜问道。

读书?我上辈子就是被这个骗了。非但是我,就连我爸妈也都被骗了。

看起来拿了高学位很风光,进了排名靠前的律所、公司,拿着让不少人羡慕的高薪……但实际上不过是别人的挣钱机器。自己的生活和青春全部献给了别人,拿了一堆银行卡上的零,等有空用的时候已经没有激情和身体……运气差点的,像我,直接英年早逝,让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母面对着一间空房子。

如果还有更悲剧的,那就是哥上辈子就算一分钱不挣,家里的钱也用不完!

用精彩的生命换了一堆废物和虚荣,如果这不算愚昧,它、妈、的、什、么、才、是、愚、昧?

“我要让小翼有个自己的根基,掌握自己的事业。”我对宁姜道,“等我一旦撒手,他必须能够在这个乱世中游刃有余。这些可不是泮宫能够给他的。”

“有很多路可以走,为什么一定要走这条不见天日的路呢!”宁姜竟然吼我。

“小翼,你自己说。”我对小翼道。

“宁姨,”小翼也看出了宁姜的失态,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如果我像当初那样只是为了好玩刺激,你说不让我再去也就罢了。如今我外面有自己的伙伴、朋友、手下,他们跟我以血换血,相掺相扶走到今天。我不能撇下他们自己躲在夫子的羽翼之下享福。”

“看,这就是成长。”我道,“虽然有时候我也觉得他不像样,但是现在他也算是长大了。”

宁姜良久无语,终于松口道:“那我也要让小佳去看着他,你知道暗驭手是一柄多么锋利的剑。”

“给我姐一样。”小翼当即表态道。

我看了宁姜一眼。虽然她表现得很像个慈母,不过这句话却颇有玩味之处。一者说小孩子不该玩弄利器,害怕反伤自身。二者也可以说是宁姜对于小翼的立场还持怀疑态度,害怕暗驭手反伤我。

多虑了吧。暗驭手又不是机器人,得到对我不利的命令难道还会执行么?直接扭着他回来打屁股了。

不过给小佳我也没意见,女孩子发育早,心境比较稳,思绪缜密。我有时候甚至在想,如果不是女孩子,她说不定还会是个威震列国的绝世名将。

不过万一对手中有个司马懿那样的人,小佳就会被自己活活累死。

“你早点去吧,收罗一下部下,晚些时候我让小佳去找你。”我对翼轸道。

小翼激动地连连点头,连蹦带跳进去收拾东西了。我叫过赵牧,道:“你跟着一起去,帮他出出主意,别一味蛮干。”

赵牧道:“是,夫子。不过我要去了,就不用小佳再去了吧。”

“有他姐坐在那里,他就连大气都不敢喘。”我笑道,“你要保护好小佳。”

“夫子放心吧!”赵牧很认真地对我道。

我有什么不放心的,三十名天枢堂下暗驭手,不出动数百大军恐怕都拦不住他们!我是让你好好表现,让小佳记得你的好!

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走开,只剩下我和宁姜,还有冯实。他站在不远处,似听非听。我对宁姜道:“其实这次让他出去,我也有些别的考量。”

“聚众犯禁,能有什么好结果。”宁姜丝毫不认可我的地下社会一说。

当初我的确有些天真,高估了这个时代的经济总量。小翼这些年打拼得不是不够努力,而是大环境的约束,没有办法达到我的设想。之所以没有让小翼收手,就是要教会他一个道理,哪怕环境再恶劣,既然走了这条路,就得走出个样子来。

“不过这次,我打算让他出仕。”我道。

“出仕?”宁姜疑惑地看着我,“全天下有几个人能够在弱冠之前出仕的?”

“出仕未必就一定得是重臣。”我笑道,“你大概还不知道,李兑现在在司寇署碰到的麻烦,其实是我惹下的。”

当初司寇署将邯郸守备兵所吞并,其实就是为了扩充我手上的兵力。这支部队主要是用来军训,只有老弱才真正巡视治安,整理户籍。沙丘之后,我带着这支警士跑了,现在他们都在上谷转成了职业兵,李兑上哪去找人正经干活?

他反复招人,扩张,可惜当初我在司寇署招人的标准是:地痞、流氓、混混。我有廉颇和他手下帮着镇压,李兑手下有这样的大将么?只会越招越乱。

更重要的是,李兑跟赵何可不是我跟赵雍那样君臣相得。外加一个赵成在上面掣肘,他这个司寇还要排斥狐氏门徒,要是能做好就真成怪事了。

“你打算怎么办?”宁姜问我。

“既然李兑缺人手,我就给他送点干练的人。”我道,“比如小翼。”

警察的起源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世界上著名的苏格兰场是怎么起家的。当时英国伦敦的治安环境很恶劣,盗贼猖獗,经常有入室盗窃甚至抢劫发生,而且都形成了一个个团伙。后来伦敦警察厅放下架子,大力培养线人,用盗贼寻找盗贼,用强盗揭发强盗,最终收罗了一批原本是盗贼强盗的家伙成为警察。

因为这些人的思维相近,环境一致,所以破案率极高,最后就成了世界刑侦的标杆——苏格兰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警匪一家是没错的。所以后世警察总是带着那么点基因,喝醉酒拔枪杀人之类的事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要让小翼出仕,就是走李兑这条路。李兑干不好的事,让小翼去帮他干。以前的场子能留下多少是多少,重要的是义社将率先走上洗白这条路。

“李兑会接纳么?”

“会。”我很有把握,因为管哙约我明天在长葛门相见。

长葛门是我走后邯郸新兴的一家伎院,是一个齐国人开办的。

齐国作为女闾的创始之国,有着浓郁的女闾文化,其中最有名的一家女闾叫做上葛门。当初管仲鼓励战士遗孀开办女闾,并没有固定的名号,只是以主人的姓氏加“门”字。比如葛门的主人就是姓葛。

后来为了表示分别,就会在前面再加一个字。如妯娌两个,嫂嫂就会加个“长”,弟媳用“少”。如果是远亲,就会加家里的方位,比如东南西北。

上葛门当时只是一家普通的女闾,成名的缘故是因为接待了一位豪客。这位豪客的名字直到两千五百年后依旧时常被人提起,他就是——九合诸侯,三进王庭,安定中原,受周室郊迎大礼,加九锡,持朱节,授命:东到海,西到河,九州之内,五等官长俱可征伐——的春秋首霸齐桓公,史称吕小白。

女闾的主人一般是齐国烈士家属,从业人员都是战败国国君、大夫所谓有罪者的妻女,以及各国采买来的女奴。吕小白在上葛门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秦女,自称是嬴氏宗族。这位秦女很好的把握了机会,顺利怀孕,被齐桓公接入王宫,成为侍妾,产下的儿子名叫吕潘,也就是后来的齐昭公。

从此,哪怕那些不姓葛的人家,都喜欢用“葛门”这样的招牌。乃至后来“葛门”在齐国甚至成了女闾的别称。

这家长葛门的老板就不姓葛氏,只是套用了这个招牌而已。

我走进长葛门,整齐一排地齐国女子用带着异国风韵的口音向我行礼。很快就有机灵的少爷过来,好声好气地叫我“尊客”,然后问道:“可有订位么?”有那么一个恍惚,我好像回到了两千五百年后的某家主题会所。

“有没有一位姓管氏的客人?”我问道。

“喔!”少爷一个机灵,道,“尊客是尹先生么?”

“正是。”

“敢请。”他连忙在前面带路,穿过大堂,直接往后院走去。

我随意瞟了一眼上葛门的内部装修,大部分都是模仿有美闾的,尤其是用竹帘隔开大堂里的座位,山寨的痕迹十分严重。不过他家老板肯定舍得用钱,地板和席子的材质都是上等货。

大堂之后的天井也被布置成了花园,高矮树木错落有致,很是下了一番心思。石径两旁用汉白玉雕琢了等身高的灯奴,灯室里燃着鲸油,散发出带着焦枯肉香的气味。别的不说,光是将这些鲸油从齐国运过来就要花费不小吧。

我家烧的也不过是二道手的植物油!

太奢侈了!

穿过庭院有一扇月门,过了月门便是一座小院。看石径还继续往前延伸,可见前面还有建筑,不过我的目的地已经到了。

管哙站在门口迎接我,故作熟稔地与我握臂偕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