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南中都督言

经过一夜的思想教育工作,祝融终于暂时消停了许多。孟获又向祝融请教了许多族中的往事,对族中那些陈年旧账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祝融也很年轻,再加上父辈们的刻意隐瞒,所以很多重要的事情连祝融也不知道。

孟获之父孟僣之死,前任大祭司之死,孟获本人前主人之死,前路依旧迷雾重重!

沉思良久,孟获突然说道:“我决定将族会提前举行!”

祝融闻言登时皱眉道:“这不合规矩!祖上传下来的的规矩就是十月年才能举行族会!况且,还有人家的事情怎么办?”

孟获却是淡定地说道:“规矩就是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无论是南中还是益州甚至中原,这才是真理!至于你的比武招亲,也一并提前好了!”

祝融却是不无担忧地皱眉道:“万一,你输了怎么办?”

孟获一把揽住祝融的小蛮腰豪情万丈地笑道:“娘子,为夫不会输的!”

祝融略作挣扎,但浑身酸软无力,根本无济于事,只能任他抱着,嘴上却是不屑地说道:“话可别说得太满!何况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可得小心些!”quya.org 熊猫小说网

听到暗箭二字,孟获就止不住心头火起,双眼怒瞪,声音冰寒地说道:“明面上的对手为夫就用正大光明的手段击败他们!至于那些奸佞之徒,为夫也决不会手软!这圣山,可是咱们的地盘!有些人,只要他敢来,就必须得死!”

孟获突然浑身煞气四溢,怀里的祝融忍不住打了个寒噤,这还是她头一次见到孟获发飙,右手轻轻抚上孟获的脸颊,关切的问道:“你怎么了?你这样,我好害怕!”

孟获低头看到祝融关切的眼神,顿时心头一软,轻轻在其额头一吻,柔声说道:“融融放心,为夫没事!”

天色大亮,孟获下山返回部族,召来孟德交代了许多事情。

不到两天的时间,南中地区再次轰动,南蛮大会竟然要提前举行!南蛮大祭司祝融的比武招亲也是如此!

与此同时,祝融派遣使者前往南蛮各部,勒令全族停止一切攻击汉人的举动,等待南蛮大会结束后再作决定!

六月十五,距离南蛮大会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这天,孟获刚结束了冥想,从断崖返回族中,结果,孟德来报,有客到访!

大帐内,黄三一脸恭敬地躬身行礼道:“给大王请安!多日不见,大王风采更胜往昔!”

孟获看到来人正是益州商盟十三商号之一黄记商号在僰道城的主事黄三!脸色顿时一沉:“你胆子不小,竟然还敢来见我!”

黄三擦擦额头的冷汗,赶紧解释道:“大王恕罪!在下也只是奉命行事!今日在下是奉刘益州之命前来,顺便代我家大人向大王致歉!”

刘益州?刘璋?

孟获顿时愕然地问道:“四,哦,刘益州命你来作甚?”

黄三赶紧从怀中掏出一张锦缎递给孟获,笑着说道:“恭喜大王荣升南中都督,总司南中军政要务!这是刘益州的任命书!还有,这是印绶,请大王务必妥善保管!”

孟获结果任命书仔细看了一遍,竟然是真的!但旋即又有些无语,这南中都督虽然品级不低、

职权不小,但绝对是有名无实!总掌南中军政?那是想都别想!那些地方土豪岂会甘心听命?不信你给雍闿下个命令试试!在南中想有发言权,必须是建立在雄厚实力的基础上!

况且孟获头顶的南蛮大王可是朝廷钦封的王爵,比南中都督地位高多了!这乱世果然是纲常混乱,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仔细思量一番,孟获又想到了许多好处。比如,现在南蛮叛乱,如今刘璋亲自任命孟获为南中都督,主要是为其正名,而且让孟获处理起南中叛乱事宜更加的名正言顺!

见到孟获脸上阴晴不定,黄三小心翼翼地上前说道:“大王,先前黄记商号多有得罪之处,还请大王务必海涵!这些是我家大人送给大王的礼物,聊表寸心,还请大王不要嫌弃!”

孟获接过黄三递上来的礼单,仔细一瞅,嘴里蹦出几个字:“你家大人还真挺有诚意嘛!”

黄三见状大喜:“大王喜欢就好!还有,先前大王从黄记商号采买了三千六百石粮食,我家大人说我给大王报得价过高,黄记商号决定再补给大王六千石粮食!而且黄记商号负责将粮食运到大王指定的地方!”

孟获微微颔首道:“嗯,黄大人真是有心了!回去替我谢谢黄大人!”

黄三见状,登时大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趟差事可不是自己愿来的!而是被逼来的!原因竟然还是因为只有他与孟获有旧!现在看来这孟获还算好说话,收了赔礼,先前的事情就算是一笔勾销了!

但是孟获接下来的一句话却是将黄三再次推向万丈深渊!

“你泄露本大王行踪导致本大王被小人刺杀的事情就此揭过!下面该谈一谈南中叛乱的赔偿问题了!”

黄三一听,心中微怒,南蛮叛乱已经既往不咎,他还想要赔偿?这蛮夷之人果然如传说中的一般,尽是贪得无厌之徒!

见到黄三脸色不太好看,孟获呵呵笑道:“不是赔偿我,也不是赔偿南蛮,而是赔偿南中受到波及的汉人!”

黄三不解地问道:“这汉人与大王有何干系?”

孟获将手中的任命书在黄三面前晃晃,笑道:“喏,本大王现在可是南中都督,总掌南中军政,你说跟我有没有关系?”

黄三一听,顿时哑然,心中暗骂,但的确无法反驳。

孟获接着说道:“南中地区动荡,起因便是本大王遭遇小人刺杀!本大王虽侥幸生还,但南中的局势却是一团糟!本大王还听说这南中叛乱是有人故意煽动,至于这幕后黑手,本大王已经查出些眉目!似乎此事与你们商盟多家商号有关!若是商盟诚意足够,愿意出资抚恤,本大王也不是不可以考虑息事宁人!”

黄三硬着头皮问道:“不知大王需要多少赔偿?若是太多,恐怕…”

孟获一挥手,断然反驳道:“你还是没明白本大王的意思!这赔偿是为了安抚被波及的汉人百姓的,不是给本大王的!”

黄三翻了个白眼,都说这蛮子生性耿直,怎么今天自己偏碰见个口是心非的主儿?钱到了你手上,哪里还有吐出去的道理?

孟获懒得再跟他解释,接着说道:“南中之地汉人十六万余人,主要分布在建宁、朱提、永昌三地,其中永昌和建宁汉人受波及最大,大约有数千汉人被杀,数万汉人百姓流离失所,本大王初步估计,安置和赔偿的费用至少需要黄金六千斤!而且,南中局势至今未曾平息,随后还不知有多少无辜百姓要遭殃。此外,越巂郡的状况还未曾统计!预计南中全境的要恢复安定,花费不会少于黄金万斤!”

听到孟获滔滔不绝,黄三听得冷汗直冒,眼皮狂跳,咕咚一声艰难地咽了一下口水,说道:“大王,这,这,这太多了!商盟绝对不会同意的!”

孟获起身走到黄三跟前,拍拍他的肩膀,笑道:“黄兄只需将本大王的话带回去便是,至于商盟怎么决定,那就不劳黄兄操心了!我听说商盟在南中经营数十载,几乎每座县城都有分号!垄断南中生意往来,低买高卖,这些年也积累了不少财货!如果商盟不同意,本大王就辛苦一下,亲自动手去取!”

黄三吓了一跳,目瞪口呆地看着孟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孟获呵呵一笑,再次拍拍黄三的肩膀,说道:“黄兄可会写字?”

黄三一愣,下意识地点点头:“会的!”

“如此甚好!这样,本都督刚刚上任,有千言万语要上禀刘益州,烦请黄兄代为执笔!多谢!”

孟获说完,也不理会黄三是否答应,径自走到案几跟前,取出那块从未曾用过的砚石,沾点水,一本正经地开始磨墨。顷刻间,墨磨好了,孟获起身转过头呵呵笑道:“黄兄,请吧!”

黄三再咽一口口水,颤抖着起身来到案几边跪坐下来,开始执笔。

孟获在帐内踱着方步,徐徐说道:“州牧大人在上:承蒙大人信任,过蒙拔擢,当此危难之际,得任南中都督之重任!获深感压力重大,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获居南中多年,深知南中局势之复杂,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汉蛮矛盾重重,一经煽动,乱者四起!譬如而今南中之局,盖因不轨之徒从中作梗,试图以南中而乱益州,继而从中取利,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获蒙大人信任,得掌南中军政,平定叛乱,稳定南中乃获之本分!获本欲领一军一举荡平南中宵小,使大人无后顾之忧!然,获深知南中症结之所在,非在****本身,而在百姓衣食无着!南中土地贫瘠,粮食短缺,每冬皆有冻饿而死之百姓,不论汉蛮!

南中之地本物产颇丰,药草、象牙、犀角、茶叶、矿藏、木材皆富足异常!而益州腹地沃野千里,粮食盈仓而糜,而独缺南中之物产。设使两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则南中无忧,而益州日盛!

然,有商盟不择手段,假州牧大人之名,垄断两地之往来,低买高卖,哄抬物价,从中渔利!致使益州百姓米烂家中而无所兑,南中百姓冻饿致死而无衣食!长此以往,益州未曾见其盛,而南中日益疲困,永无宁日!

获斗胆谏言,恳请大人允准南中与益州腹地自由往来贸易,互通有无,互利共赢,共兴益州,保境安民,融合汉蛮,此大兴之计也!

若此,则南中归心而不复反也!

若此,则益州万民感佩大人之高义!

若此,则南中百姓永怀大人之恩德!

若此,则大人之壮举当名垂青史!

南中都督孟获言

建安十五年六月十六日!”

孟获说完,回头看着黄三,问道:“黄兄,你可写好了么?”

黄三结结巴巴地应道:“写,写,写好了!”

孟获呵呵一笑:“那就麻烦黄兄将此书一并带给刘益州批示!还希望黄大人在刘益州面前多多美言几句,玉成此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