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节 没一个能省心的!

孟之祥所有的行动都不隐瞒随行的枢密院计议官戴永泉,他可以在军营里随便进出,看到孟之祥主持编写了三册《山地作战手册》,进行山地训练的全过程。

在知道孟之祥将在涪陵过年后,戴永泉立即上奏,弹劾孟之祥!

他弹劾孟之祥“罔顾圣恩,不思进取,不虑君父之急,不图报国!”在弹章上把孟之祥的行动原原本本地写出来,还附上这三册《山地作战手册》。

小骂大帮忙,戴永泉其实是帮助孟之祥的,更狠的字眼儿没在弹章上表现出来,如果他写孟之祥是“贪生怕死,避而不战”,甚至说孟之祥“常怀异心,有意拖延,耽误军机”,则罪名就大得多了。

但是戴永泉不弹劾孟之祥是不行的,毕竟军中有皇城司和其余各方势力的探子,戴永泉要“先入为主”,否则一旦让其他人向朝廷告状,则说得更难听,并且戴永泉也失去朝廷的信任,不如一开始就据实而言。

在新年(嘉熙二年)过年前,官家接到了戴永泉的奏折,竟然不是很生气。

因为他观阅其他大员们的表现,更让他生气!quya.org 熊猫小说网

首先就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以前为了入蜀当官争得是多么厉害啊,打爆头吵得不可开交,各种各样的手段都使出来,包括给别人发黑函,互相弹劾,走夫人路线,连讨好TJ的举动都做出来(宋时TJ的地位不高),其龌龊的手段,卑劣下作到让官家叹为观止,感叹道:“这还是我朝的文官吗?”

现在呢,在安排四川人事时,那些参政、尚书侍郎和九卿们个个相敬如宾,都谦逊无比,承认对方是大贤(以前认为对方全是垃圾),都说“你行,你上!”

不争不吵,简直乖到让官家怀疑上朝时来错地方,坐错位置---让他觉得不可思议,这还是我朝文官吗?

官家也清楚了满朝的嘴炮砖家,光说不练,指望不上他们!

如果说朝中大员们务虚,那么地方上的封疆大吏则是飞扬跋扈,说话的声音比朝廷还要响亮得多!

朝廷虎之史嵩之,甚至在朝廷暗示说只要他去了四川主持军务,则立升他为参知政事,给出了这样的筹码。

结果,史嵩之把头摇得象个拨浪鼓说想都别想他去四川。

当然奏折上他不会这样直接,而是各种各样的理由推托不去,还很流里流气地说大不了就罢我的官好了。

史嵩之深受国恩,却动辄撂挑子,而朝中的高官大员们个个当好好先生,对史嵩之的无理行径熟视无睹,没有一个大官提议治史嵩之的罪,官家也就没了脾气!

好吧,你高兴就好,只要史嵩之守好襄樊,防住鞑靼人南下,看着孟珙不让他造反就行。

朝廷狗之赵葵,在端平入洛失败后,朝廷以国事艰难,不忍罢黜良臣为由,只是小惩一下赵葵,时任淮东制置使兼知扬州,结果在去年十一月,蒙古军入侵蕲(今湖北蕲春)、舒(今江西潜山)、光(今河南潢川)三州,又派游骑骚扰合肥。

赵葵奉诏出援合肥,以声援淮西宋军,表现差劣无比。

其后左司谏曹豳弹劾赵葵在淮东时“定远之破,近在邻境,六合之破,政在属部,(赵)葵乃闭城自守,不出一兵援之,是畏怯以辱国也”

又能怎么着,越是弹劾越是升官快,朝廷在今年,给赵葵加了加宝章阁学士衔。

这样宽待他,对他够好的了吧,可是朝廷想将他调任四川时,他上表固辞,说的理由一大堆,振振有辞,反正就是不肯去四川。

唉!

说到难处,谁都难呐,为什么食君厚禄的大臣们谁都不想进蜀呢,官家木然,告诉自已不要生气。

但他心忧四川之事,急起来上火,甚至想让朝廷猪之赵范入蜀。

赵范失了襄樊,被官员们一再弹劾,最终丢了官职,现在建宁府赋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