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这孩子从小就懂事

刘喜压根不相信赵业的话,对他而言,他根本不相信任何人:

“阁主说的有些道理,可是我干什么放弃这眼前的神功,舍本逐末去修炼其他的武学呢?何况阁下说的话到底几分真几分假呢?”

“唉!佛门讲如来,就是如实道来,释迦言经典,可惜种种生,化为种种灭。世人痴愚,常以五浊心观度菩提。督主莫非也是尘世痴愚的人?”

赵业直接反问了回去,身为一个“高人”就要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好似“鄙人姓张名羽,字玄德,家住瓦岗山云栈洞,擅长匹马单枪出重围。最后再一指亭亭玉立的枇杷树:吾妻死时所种!”

看见没,你懂梗你就知道这就是一个混搭怪,但如果你不懂那就:哇塞!大哥端的是高深莫测!这就是江湖骗子惯用的伎俩。

赵业懂不懂佛理?肯定是懂一些的,毕竟少林七十二绝技,赵业会十门,还看过与其相对应的佛经。但是他真的懂佛理吗?那可不一定!懂佛理的是二祖慧可,跟我赵业有什么关系?

我从不生产佛理,我只是佛理的搬运工。

现在就是用这东西吓吓你!

果不其然,刘喜迟疑了,他就是一个太监没那么多文化,连识字都是自学成才也不怎么读过佛理典故,要是谈「一个太监的自我修养」刘喜还是懂得,但你跟他说佛理……

“前辈真乃高人!”

刘喜不懂,但不能让别人看出来他不懂,混江湖要的就是个面子:

“可是前辈高人,我还是那句话我这几十年所谋怎么可能忍心放弃?”

刘喜不相信赵业的话,在宫里不能相信任何人,这是长久以来的职业素养,他只相信一种关系:利益关系。

“也罢,不过前辈都如此说,那我想问一下前辈到底有何事欲求我?”

刘喜反问着赵业。

得了!赵业等这句话可太久了,刘喜这孩子从小就懂事:

“我愿意和当今大明皇帝见上一面,等到时候「四照神功」的位置就不需要用钱我也会奉上给刘督主。”

“什么,你想见皇上?为什么?”

刘喜很是好奇,江湖中的高手哪个不是把皇帝当成可有可无的存在?大元的雄霸若不是杀了皇帝很麻烦早就自己当皇帝了;大汉的官御天、赫连城更是把汉家天子当成黄口小儿;大唐还好一些,毕竟有绿林总扛把子铁中棠很多人没法造次,可大唐那地方受李剑仙破碎虚空的影响游侠最多,动辄就动刀杀人把律法当儿戏。

他刘喜要是年轻有宗师修为哪会进宫挨那一刀呢?挨完刀还被告诉他头上还有一个曹正淳。

所以现在一个粗略估计大宗师的人开口一句:“我想要跟皇上见上一面!”

这人不会有什么大病吧?

可赵业内心清楚的很,他不仅没有病还正在做一件极其明智的事情。

想要在江湖立足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武功修为,而是人情世故。赵业初入江湖,就一间天机阁在武林里说的话还没江别鹤得到的肯定多,若想还完债务一个高手一个高手的找,那恐怕多有不易。

但是得到了皇朝的肯定了呢?那就大不相同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才是真理。而且皇朝怕江湖中人,没有扼制江湖中人的有效手段,他赵业有啊!大唐不是游侠多吗?我把古汉魂介绍给朝廷,第二天古汉魂持证上岗杀人:我们朝廷就需要这种天人合一的人才!

大汉不是江湖瞧不起朝廷吗?我来解决,诸葛武侯秘传八阵图了解一下,帮你排忧解难。

到时候江湖血雨腥风他赵业才有价值,他的天机阁才能蒸蒸日上,这就叫“薅武林的羊毛”。

赵业看着刘喜,没有正面回答刘喜的问题反倒反问了一句话:

“我说督主,你觉得是江湖的势力大还是朝廷?”

“什么话!当是朝廷,我朝有雄师百万,战将千员!”

刘喜在说谎。

“唉,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林是小江湖,朝廷是大江湖,哪有朝廷比江湖大的道理?我想做的事,督主还是不要了解的好,恐怕督主不知道。”

赵业如此说道:

“另外督主,现在我就不拦着你了,因为铁如云按照脚力估计也走的差不多了。那就暂且告辞,若是督主真的有意可到黄山镇上,天机阁与我见面。无量天尊!”

赵业说完,便转身离开了。虽然他走的很慢,但是外人看来就很恐怖:他们能看清赵业,却感觉根本追不上,既然他们靠着马匹。

“督主还追吗?”

说地到了刘喜的身边问道刘喜。

“不追了,有此人挡着我们这回算是白谋算了。”

刘喜给赵业一个面子:

“天机阁,哪天我就去好好看看,这天机阁有何魔力。”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