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选择题的答案

他这话说罢,其她人并不觉得如何,袭人、可人立刻使劲忍住笑。那边的金钏当即红了脸,连忙低头盯看自己穿着绣花鞋的脚面。

贾璘转而对林黛玉说道:“我正有事要向姑太太请示,想着你也应该在场,就先来找你过去。”

晴雯在一旁听了,连连暗自对他挤眼睛、竖大指,以示对他隐瞒自己告密的道谢和赞许。

“那好吧,我们回去那边。”林黛玉把手里的书卷放下,起身说道。紫鹃、雪雁等丫鬟,连忙跟着她向外走去。甄玉莲暂且不动身,只说还想在这里坐坐。贾璘点头称好,再说道:“金钏好好伴着玉莲姑娘。”

“大爷尽管放心,都一直尽心着的。”金钏抬头看了他一眼,低声回道。

甄玉莲也道谢他关心,再目送他出了屋子。手里拿着书卷,她不免略有沉默。袭人、可人明确被加了月例钱,甄玉莲更也期盼,能尽快与贾璘为伴。这倒不是她只是暗动心思,的确也是近乎明确的事。

被他救出残酷境地,甄玉莲又还被贾敏收为义女,莫说对贾璘动情,就是仅凭感恩,她也是决心身许他的。目下她有为难的,倒不是贾敏的态度,而是担心贾璘或有他意,而不愿意应承此事呢。

好在贾璘奉林如海、贾敏几如父母,甄玉莲再是柔弱,也懂得所谓借力的道理——得到机会与贾敏诉说心事,哪有不成之理?对林如海、贾敏恭顺的贾璘,更也只有答允。

至于林黛玉,甄玉莲当然知道这个小妹的心思。但甄玉莲只要与贾璘为伴即可,并不在意身份——以她现在的境地,本也不敢说去做中得榜眼、再又顺利举业为官,前途无量的贾璘正室。

女子关心,最大不过一个情字。甄玉莲犹在出神,金钏端来一杯清茶说道:“姑娘喝口茶,稍微歇一会子。”回过神来,甄玉莲默默地点点头。

林黛玉带着丫鬟走在前面,贾璘正在走着,却觉得袖子被人扯住。转头看去,他见到晴雯乜斜着眼睛,微笑着动了动嘴唇。

她像是在用无声传音的方式,来提醒贾璘——要兑现刚才的诺言,虽然她并没有出什么力。

“袭人,你去把我的装扇子的匣子拿来。”贾璘说罢,不明所以的袭人连忙回去,再快速抱过来一个紫檀小木匣。

林黛玉先走到了院门口,见没有人跟来,不禁转头去看。见甄玉莲也跟了出来,贾璘随口说道:“玉莲妹妹陪着林妹妹先回去,我马上就去。”

那两人不明所以,只得带着丫鬟们先回去荣庆堂那边。这边的贾璘随后打开小木匣,笑着拿出一柄折扇。袭人诧异地问道:“璘大爷这是做什么?”

晴雯立刻撇撇嘴说道:“大爷的事,你又都能管?”

袭人皱眉说道:“你只管在太太身边,我们却并不要你来多嘴。”

晴雯立刻捉住她的言辞漏洞,当即冷冷地回道:“果然净说混话!这就‘我们’起来了?可是挣下了什么?”袭人没她口齿伶俐,又见她说得近乎狂躁,只得暂且不语。那边的金钏走了几步,回头看到后这情形,因为好奇也留了下来。

可人笑着答道:“晴雯也别只像块暴炭,袭人就是多做活儿习惯罢了。连我也只有做些粗浅差事,并不能做得细致针黹呢。”

“不信璘大爷的汗巾子、中衣,莫不都是他自己做的?”晴雯再又说道。袭人再是脸红,可人生性豁达,又知道晴雯性格火爆之下总还是心善,也就只是笑道:“正要说只有这些活计,做得还算勉强呢。”

贾璘连忙说道:“晴雯也不必恼,喏。”说着,他把手里的扇子递过去。晴雯接扇在手,又还眨着眼睛,自己也觉得诧异。

“你近来生病,心情定也是不好。又要我谢你,就只好如此。”贾璘笑着说道。

晴雯拿起折扇,打开看了看。她看着上面描画得精美的图案,一时很是犹豫,却又暗怀好奇。她拿起扇子,两只手比划在扇面上,水汪汪的眼睛还是紧盯着贾璘。

冲她点点头,贾璘示意她率性而为。袭人、可人、金钏原本不信,却见到晴雯真的两手略微交错。她红色的长指甲晃动,扇面随即发出了“呲啦”的轻微声响。这声音不大,却在这间书房里,像是有震雷滚过。

可人先是一惊,随即懂得是贾璘对晴雯的关爱,而掩袖笑了起来。袭人连忙上前抢夺:“你这死蹄子!哪有这样糟践东西的!”

“我最爱听这个声响!”晴雯果然撕得起劲。袭人心疼得落泪哀求:“晴雯怎么只管任性!快些住手吧!”

晴雯先是笑嘻嘻地撕着,随后就沉默下来。可人在旁边原本看得发笑,随后也红了眼圈。金钏早就看得发呆,眨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贾璘只是淡然地看着晴雯,心中对她颇有感慨。这个女孩身为仆婢,但心性高傲。先前有贾敏管制,可她秉性如此,不是表面驯服可转化。略微满足这个女孩的心中渴望,贾璘愿意为此助力。

她撕毁的是扇子,也是她对事实命运的不甘反抗。这样有血性的女孩,如何不令人尊重和爱怜。

撕碎了几把折扇,晴雯终于停住了手,拿着翠罗帕接连擦着眼泪。她自然是借此发泄一番,更对贾璘如此嘉许自己而感激不已。

袭人看着一桌子的碎扇子,心疼得一边哭着,一边拿起它们,像是要凭空把它们粘合回去似的。肯定是无用之功,她的努力不能对这些扇子的变化,起到什么特别的作用。

“东西破损了,就再没有恢复的可能。我们却要快活地在一起,不负被天意聚到一处。”贾璘说罢,那几个丫鬟施礼应喏。

贾璘随后笑道:“晴雯也不要再发脾气。”晴雯福礼答应,脸上早就展颜。

这里说话间,从院门口走来的玉钏,觉察出这里气氛的异常。待听得金钏说了这事的原委,她的嘴巴也张成了“O”形,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

“玉钏,有什么事?”贾璘开口询问,她才回过神来。

“哦,是太太让我来看看宝二爷是否在这里。”她说罢,转身走开。

金钏随后跟上,听她低声埋怨道:“这样玩耍,也太过火了。”

“那是璘大爷的情意!你这蹄子实在太憨!”金钏手里挽着辫梢,嘴里低声骂着同胞妹妹。

外貌几无差异,但姐妹俩的脾气秉性却是大异:金钏更加浪漫,玉钏偏于务实。可见世人经过天地造化,都有各自的喜好、性格,这些女孩子更是各有妩媚娇俏。

晴雯的情绪稳定下来,笑眯眯地对贾璘深深地福了福,嘴里再说道:“璘大爷关怀,让晴雯怎么报答才好?”

“你这小蹄子,说这些轻飘飘的话管什么用?!”袭人呸了一声,叹口气后骂道。

可人笑了笑,上前拉住晴雯的手说道:“妹妹也不要恼。我猜日后,我们姐妹定会如璘大爷所说,一直在一起相伴玩耍就是。”晴雯对她点点头,再又红着脸看向贾璘。

“好了,我们去姑太太那里回复吧。这件事,都不要再提了。”贾璘说罢迈步。

袭人毕竟觉得心疼,一边收拾一边说道:“这可如何是好。”

“扇面破损,扇骨还是可以修复的。回头儿修好了,再找几个名家题字、绘画,仍是好扇子。”贾璘不在意地说道。

晴雯此时安定,再出言道歉。袭人那边收了小木匣子,嘴里催促着说道:“现在做这可怜样儿有什么用?!还不赶紧回去!”

几人随即恢复了常态,晴雯快步跟上贾璘,走去荣庆堂那边。半路上,贾璘看到茗烟匆匆地跑了过来,连忙喊住问道:“宝玉去了哪里?太太正在寻他呢。”

“就为这事。”茗烟笑嘻嘻地说罢,再凑近前低声说道,“他近来对璘大爷在城北的庄子好奇,总是前去游玩巡看。”

不用说,贾宝玉这是关心秦可卿的病体,心里放不下所致。茗烟这小厮极通人事,贾宝玉又对他关爱,所谓好心主子忠诚仆人一对。也正因此,贾宝玉可以寻个借口,由茗烟伴去郊外。茗烟此时手里抱着件外衫,应该是贾宝玉奔跑过热而换下来的。

几人正说着话,贾宝玉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见到贾璘等人,他拿着手帕一边擦着汗,一边用眼神询问。

“说是太太刚才找你。”茗烟笑着说罢,先跑去屋里放衣服。

贾宝玉也觉得母亲寻找,无非就是询问冷热饱饿,总不会像是父亲那样,逼问功课、习字等事,又还总有喝骂“附赠”。

心情也是轻松,他把几个丫鬟屏退好远,再和贾璘一边走去荣庆堂,一边低声问道:“璘哥哥,她神情看似好了一些,但还是娇弱不堪啊。”

“莫急。总是一件好事罢了,这个你尽管相信。”贾璘低声回道。

想了想,贾宝玉再说道:“那个慈慧老姑子,平日里无非就是让几个小姑子供养着喝酒。哪有什么菩萨模样?!”

“你也早就说过,‘水仙庵’不是真正的庵堂。”贾璘不禁笑道。

笑了笑,贾宝玉自我解释着说道:“或许就是看她生厌罢了。”

“过些日子,我就收了那里,改做私人庄园。水仙庵,就做个私人的兰若,不再允许外人进入了。”贾璘缓缓地说道。

贾宝玉听了这话,立刻着急地拱手说道:“璘哥哥怜悯!”

“我会分出院落,她只管静修。”贾璘低声回道,“难道你不觉得那边的父子偶尔过去,也是件令人厌烦的事吗?”

秦可卿进入水仙庵中清修,众人都认为她不久就会因病死在那里,只是就此多了个虔诚、孝敬的美名。

贾蓉因为和她有之前的夫妻之名,总要去探看一下。秦可卿先是冷冷地作答,随后就干脆拒绝了见面。贾蓉对她本已早就不惦念,见状更是有借口断了一丝残存的念想。

贾珍出于对往事的怀念,也会在心里感伤的时候,去水仙庵走一趟。秦可卿连贾蓉都不再见,更何况贾珍。只说诚心修行、安心养病,秦可卿没有与贾珍再会过面。

贾珍对此只是对传话的尼姑,或者就是瑞珠、宝珠两个丫鬟称赞几句,也不再对秦可卿抱有什么幻想——毕竟,他曾亲眼见过秦可卿病入膏肓的模样,心里本就有了恐惧,此时也就不再惦记。

即便如此,贾宝玉还是要秦可卿不再被人打扰。现在有了贾璘的授意,他连声附和着说道:“索性让她对外说是‘静心修佛,再不理俗事’即可。”

“话虽如此,我再有安排,更可妥当。”贾璘说到这里,几人已经走近荣庆堂的院落。

贾宝玉不敢再多问,和他一起走了进去。先去给贾母请了安,贾宝玉留下陪伴,贾璘出来转去贾敏的住处请安。

落座后,他暂且没有回应贾敏的询问,而是先让晴雯带着丫鬟、婆子们退出。之后,他再说了忠顺王和北静王都吩咐人,各找了一处宅子,又还毗邻挨着的事。

听到宅子的面积、建筑现况,以及需要付出的银两,贾敏都觉得极为满意。可是,这两位都是颇有影响力的王爷,要买下哪座宅子才好呢?

她陷入了沉思,甄玉莲也不便开口,林黛玉不禁轻声说道:“以我看来,这两个宅子都不能买!”她的年纪不大,但是经过了思考,说得不无道理。若想两边都不得罪,最好的办法就是干脆都得罪。

这样,那两边也就心理平衡了。至于回绝他们的理由,自然很容易可以找出来,比如凑的银两不够,或者就直接说改了主意。总之,无非就是多说几句客气话就是了。

贾敏听后笑了笑,再看向贾璘。

贾璘随后答复道:“都回绝了或许可以图个清静。但依我之见,究竟不如都买下来为好!”贾敏和林黛玉听了都是一愣,随即就都笑了。

“那是宅子诶,能这样随便买来玩嘛!”林黛玉埋怨着说道。

贾敏忍住笑,点头称是:“璘哥儿也是好心,可老爷却凑不出这么多银子的。”

她这样说,大多是找个借口说辞罢了。更主要的原因,是林如海监理盐政,本来就几乎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若是连续买了两个宅子,又还是两个王爷帮着促成的。那他肯定难逃御史们的口诛笔伐,定会闹得沸沸扬扬。

但若只买一个宅子,选择谁的呢?如果选择忠顺王介绍的,那就会得罪包括贾氏在内的,以太上皇为核心的一众老臣旧党;拒绝了他,那就是暗中得罪了当今皇帝的死忠派;

如选择北静王介绍的,那就会使得原本就对贾氏势力不满的忠顺王势力,更是心生不满。基于这些考虑,贾敏才会做出索性就都不买,另找借口拒绝的说辞。

贾璘却淡然地笑道:“姑太太不要焦虑,林妹妹也不用心急。”

贾敏见他沉稳,自己也觉得轻松。林黛玉走近前,歪头看着他问道:“那么,依璘哥哥之见,又该怎么办呢?是选择哪一个才合适呢?!”

贾敏见她问得可爱,也不禁笑了。忽然,她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连忙看向贾璘。

点点头,贾璘低声说道:“不必费力做很难的选择,都买下来就是最好。”

“可是,”贾敏犹豫着说道。

“忠顺王的那个宅子,由姑太太和林老爷买下来;旁边那个小一点的,北静王派人推荐的宅子,我可以买下来。”贾璘淡淡地说道。

林黛玉不禁开心得惊呼一声,贾敏忍不住轻拍了一下身边的炕桌:“这样最好了!我和老爷视你如子,毗邻而居再是寻常不过的事。况且两个宅子又的确不贵,我给你拿银子!”因为开心,她也顾不得才说“银子不够”的话了。

贾琏拱拱手答道:“多谢太太关心。两千两银子,我还是可以凑得出来的。现在的关键,是我们以为这样可以,毕竟还要再看那两位王爷的意思。”

“那好,你想好之后,就先代我去应承下来。我这里还存着一些银票,如果谈好,可以很快兑付。”贾敏做了郑重的托付。

贾璘答应下来,随后就返回祖宅。说了要买一处宅子,他命管家杜正整理各类账目的“鱼鳞册”,要求尽快调集两千两银子出来。

这笔银子的数量不算小,但杜正完全可以凑出来。对于那所宅子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他担心贾璘被人哄骗,不禁带着几分担心问道:“璘大爷,那宅子是否合适?这笔银子,若是寻常住宅,可以买上百十处呢。”

“管家说的或者是城南的僻静居所,或者是几间房子的小院。若是你知道这处宅子靠近忠顺王府,面积虽然不大,倒也有几个院落、内带花园亭台,你应该就不会这样说了。”贾璘对他笑了笑,自信地说道。

眨巴了几下眼睛,杜正随后不禁惊呼一声:“哪里会有那么便宜的事!莫说房屋建筑、园子树木,只说北城的地皮,就与这些银子相差不多了。”

“好了,管家尽快准备,我很快就要用到。”贾璘吩咐着说道。

他这里做着准备,每天还是要去翰林院番值公务。下值后,他还是要回到荣国府,给贾母和贾政等人请安。

这天却是不同,他径自带着杜金平出了城,直向奔城西而去。

走了许多路,杜金平见贾璘只是骑马前行,状态看似悠闲却又似在寻找什么。看到路边有个茶水铺子,他不禁开口说道:“璘大爷若是口渴,不妨就在这里驻马稍歇。”

贾璘看向前面的曲折的山路,自顾说道:“若是这样粗鄙,我何必来此一游。”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