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白云伫望

贾芸此时喘匀了气息,连声说着“理应如此”。众人快速吃了酒饭,那边的吴焦巴弓等人也整理利落。

贾璘再此道别,贾芸也与柳湘莲、卫若兰等人施礼告辞。走了几步,重情义的贾芸哭着走回说道:“求璘大爷照顾好自己,想着我们都还要依赖大爷。”

贾璘也是动情,就迎过去。贾芸先拜倒在地,哭着说道:“侄子也是混沌,不敢乞求什么大爷得到富贵的话,但只求大爷与众人来往安好!”

说罢,他再拜礼后起身。焦迩牵马过来,贾芸接过马缰绳,头也不敢再回,径自打马离去。

驿道中再起烟尘,贾璘怅然若失地眺望许久,再带着吴焦巴弓等人走去驿站。

带队的苏璋、潘贵、葛瑾等人,都知道会有这些庄丁跟随。裘方、韩泽平等人自然也是知晓。众人见了面,吴焦巴弓等人老实地给苏璋拜了礼,只说听从吩咐即可。

苏璋倒也通达,随即说道:“御史大人金尊玉贵,有几个随从原也应该,只是厘清一切费用即可。”

贾璘道了谢,再回复道:“确有小厮杜金平一直跟随,或者就要赶来。吴焦巴弓等人,仍去带领那些庄丁即可。”苏璋称善后,也不多说。

众人再休整一会儿,随即再次启程。沿路山岭、丘陵见多,树木荒草遍地。夕阳再次如血,鸦雀漫天乱飞。

“还未到边地,却已有了凄凉感觉。”苏璋不禁笑道。那两个书吏和三个历事监生,也都相继附和。

“真若到了边地,我们再来感怀。只是,目下却应该进驻驿站了。”贾璘说罢,苏璋立刻吩咐潘贵、葛瑾加紧赶路,

这边马蹄声不断,身后再有人不断大呼追来。贾璘勒住坐骑,遥望着来人。

两人的身影在暮色中越来越近,贾璘不禁再慨叹一声。来人除了杜金平之外,另外就是李云宁!

贾璘立刻打马近前,李云宁才要施礼,就被他按住了手臂:“云宁兄何必跟来,也知道辛苦与凶险。”

“在家里坐着总无富贵!”李云宁豪气地说道,“我父亲赋闲,我妻张氏又很贤淑,所以在下赶来追随。”

贾璘再次道谢,杜金平连忙施礼报道:“云宁大爷又还带了几十名家丁,我见到也说了有命不允。”33

“都是在下急切,想着能为璘大爷多几个驱驰。”李宇宁随即说道。

“的确不必。”贾璘说道,“云宁兄随不能与我伴行赶路,却也有湘莲哥儿作陪。”那边的柳湘莲立刻近前,与李云宁相互施礼问好。

李云宁见贾璘本已带了许多庄丁,也就吩咐自己的随行人员返回。

这边安顿好李云宁、柳湘莲,贾璘再吩咐杜金平既要关照好这两人,更要照顾、安排妥当吴焦巴弓等人,以及众多的庄丁。至于金钏等人,因为有了这些人的护送也就更为心安。

再回去驿站,那边的卫若兰、裘方、韩泽平也已听说李云宁来了。卫若兰、裘方都是欢喜,但韩泽平却很是尴尬。

对此也不多解释,贾璘只说李云宁关怀自己,非要跟去走一遭。卫若兰当即起身笑道:“我在这里也无事,就去那边与云宁、湘莲说话。”他这一说,裘方也忍不住抬起了身子。再见到韩泽平似动非动,他又只得重新坐回。

贾璘对此不想强求,而且随着一路前行,再有未来长时间的相处,韩泽平与李云宁终究会尽释前嫌,并不必此时强行拉拢。

卫若兰自顾走去外面的客栈,也大约知道此事的裘方,只得和韩泽平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坐了许久,韩泽平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也是心烦无事,又不得过多打扰璘大爷,我们也出去走走。”

裘方立刻笑嘻嘻地站起来,向外走着,再抽空回头冲贾璘挤挤眼睛。

贾璘忍住暗笑,抬手拱了拱,算是对他调停李云宁、韩泽平两人嫌隙的致谢。苏璋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道:“御史大人真是豪阔性子!要说外出辛苦,即便是仆役也不愿意跟着远行。更何况还有这些尊贵的公子哥儿们!”

贾璘只说是平日相处得好,是他们赏面子。那边的书吏伍乐天、于时中记好了各样事由和账目,与旁边的历事监生孔明则、曹利达、严华一起,对贾璘拱手致礼,以示敬服。

贾璘也不多说,走回自己的住处之后,认真地为各方亲人写信。给贾府的信很简单,祝了“荣寿康安”之余,只说自己出行很好,杜金平和庄丁们也已跟随,再就是膝下孙男璘顿首百拜。

给妙玉的书信,贾璘尽量写得风轻云淡,不让这个看似性格清傲但内心柔弱的女孩为他过于担心。

只说自己雄赳赳气昂昂,随从与随行人员都很听话。再就是外面的饭食虽然简陋,吃了来倒也新鲜,每顿甚至比居家的时候,还要多吃一大碗,尤其是羊肉泡馍。

写到这里,他似乎可见妙玉左手拿着信,右手不禁用帕子捂住口鼻,只担心这份羶气隔着书信就传来了。甚至,她看完信再赶紧去洗手也说不定呢。

封好了这封信,贾璘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重新稳定心神,他开始给林如海和贾敏写信。这样的书信,他就要写得既正式又有温情。譬如,在罗列自己外出的原因、去向、作为之后,再表示自己一切无恙,又格外叮嘱他们要注意冷暖饮食补益起居,以及莫要为小事烦恼,但只念着人生倥偬与不易。

信末再有顿首百拜的字样之后,他停住了笔,思考写给甄玉莲的信。

念及甄玉莲,贾璘确有牵肠挂肚之感。林黛玉身体娇弱、性子却还孤冷刚烈,更有父母随时关爱疼爱。甄玉莲虽说也有可与母亲封氏团聚,可封氏终究也是需要耐心照顾。再者,甄玉莲即便具备荷花品性,总也因为受过坎坷而内心敏感,这样的女孩子最为人怜。

贾璘暗呼口气,落笔写道:玉莲佳偶芳览……

写罢驻笔,他再给封氏写了一封,大意就是敬请福安,并再三致歉未能孝敬身前膝下的内容。

封好这两封信,贾璘又整理了思绪,落笔在信笺上写道:黛玉吾妹蕙鉴:愚兄鲁钝,有赖圣眷。奉旨巡边,星驰日转。行路难却心笃,念吾妹之安然。吾妹时有箴言且谆明,所以可称良言入耳;愚兄略明一二而惕励,勉为遵奉乃有今日。应伴吾妹于家宅,却赴边地行万里。若吾妹知我非属意富贵,实为天下万民安定故,愚兄必是涕泗答礼,感念再三。谨凭鸿雁、伫望白云……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