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众生皆苦,劳力者治于人

“听说了么?咸阳城的仙师来了,据说今日午时要给我们加餐呢。”

“加餐?加什么餐?那些大人物,怎会有这种好心?”

“就是,不饿死我们就算好的了,还加餐,想的美!”

“我听说,大人物们都喜欢收买人心,这会不会是那仙师收买人心之举?如果是这样,那咱们可享福了,多了一顿饭呢。”

“你傻啊?每日两顿饭,早晚各一顿,这晌午要是吃了,傍晚可就没了,那不得饿一夜啊?夜里饿肚子的滋味可难受的很。”

“就是就是,昨夜里,刘二饿死了,家里没寄来粮食,我早就说他撑不住了,牛八挨了几鞭子,伤口烂了,也没挺过来,也走了。”

“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骊山皇陵内部,修建皇陵的工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满面风霜,面黄肌瘦,衣服破破烂烂,根本遮不住身子,有些人浑身上下都是伤口,且浑身污泥,都看不出正常的肤色了。

这时,一个太监捂着鼻子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几个禁军侍卫,他嫌弃的看了一眼那些民夫,扇了扇刺鼻的酸臭汗味,夹着嗓子呼喊起来。

“仙师有令,所有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前往监军驻地大营集合,有其他事情吩咐你们做,不得隐瞒,隐瞒者扣除钱粮,除匠人外,有习文识字者,壮实聪颖者,经过考核后,无论原本是民夫亦或者奴隶囚徒,皆可编入新军,入新军者,一日管三餐,工钱翻倍,且安排新的活计。”

这虽是一个小做工现场,但也浩浩荡荡上千人,每数十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监军看守,小声嘀咕议论可以,谁也不敢大声喧哗。

因此,太监的声音传了老远,所有人都听到了。

不少人放下了手中的活计,那些监军们也转身看向那太监。

片刻后,终于有人忍不住了。

“大人,我识字,真的管三顿饭吗?”一个瘦弱的文士开口,他是囚徒,来的不算久,在家乡犯了些事。

“我,我身体壮实,我可以!”另一个略有些结实的汉子开口。

“那是自然!”太监颇为不屑的说道:“仙师大人一言九鼎,岂会欺骗你们?还有人么?只要符合要求,都可以跟我走,此次仙师有事情安排你们做,不说有没有赏赐,有少府大人在侧,肯定会让你们吃饱的。”

“我!”

“还有我!”

有匠人,有壮实者,有自以为聪颖之人,更有囚徒和奴隶中有些底气的人。

不过片刻时间,太监的身边便汇聚了数十人。

那剩下的上千人,无不羡慕的看着这些人。

“走走走,跟我走!”

太监乐开了花,似乎是没有想到这片区域竟然有这么多人才。

很快,他带着那些人来到了监军驻地,此时驻地已经汇聚了很多人,且还有一个个太监从远处带来一批批的人,一眼看去数不清楚,但大概一看,怎么说也有数千人了。

直至午时,随着伙夫们开饭,已经汇聚了上万人的监军驻地也迎来了一场大聚餐。

露天空地上,上万人端着陶碗,拿着杂粮馍馍,陶醉的喝着稀粥,啃着干粮,时不时会有伙夫拎着大桶路过,给人碗里加上一些寡淡油水的野菜。

野菜混合着稀粥,看起来就让人没胃口。

但那些民夫和囚徒们却吃的很香。

这一幕让高台上的崔文子不禁放下了手中的肉块,脸色变幻不定,有些心怀怜悯。

不同于崔文子。

无论是禁军还是监军的副将或统领章邯和董翳,都是面不改色,大口吃着鼎中烹煮好的肉食。

连带着少府赵吉也是没工夫去看那些人,他本就吃得胖,对吃饭是格外的认真的。

陈阳则是挑挑拣拣,看着面前的几碟小菜,甚至有些挑食。

“先生怎么看?”陈阳吃了片爆炒羊肉,问道。

“这景象,说惨,倒也称不上!”崔文子颇为感慨,道:“在大秦一统之前,人食人的景象我也见过不少,只是这场面,终究是让人心中不适,而今大秦一统天下算一算也要十年了吧?却不曾想,十年的安居乐业,黔首们生活仍然如此困难,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这算是个什么盛世?”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瞬间都看向了崔文子,章邯等人不动声色,董翳却是有些忍不住了,道:“当年各国战乱,天下民不聊生,若非陛下横扫六合,何来的安居乐业?相信居于各地的黔首们的衣食总是要好于曾经的,只是这里特殊罢了,数十万人聚集于此,若人人吃饱,吃饱了便会找事,找事便会出事,出事便是哗变,岂能任由这等事情发生?”

崔文子闻言顿时无言以对。

陈阳却笑了笑,示意董翳坐下,道:“董翳,不能因为以往更差,就觉得现在很好,也不能因为心有余虑,就如此对待,身为这天下的掌权者之一,难道你不应该为了天下人的生活更好而奋斗么?

孟子有句话说的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你觉得这天下苍生与你,有什么差别?

说到底,差别就在于,你习文识字,你家境更好,你通过读书获得智慧,通过智慧获得权力,通过权力获得了地位和如今的一切。

你可知晓我将这些人聚集在这里,准备做什么?”

“仙师您的意思是?”董翳似有猜测,但是终究有些难以置信。

不止是董翳,在场的没有一个是傻子,都听出了陈阳的意思,一时间,他们连饭都不吃了,全都惊的站起身来。

“没错!”

陈阳淡淡道:“我准备让这些人习文识字,有一技之长,不谈如同董翳你一般用智慧获得权力,只要他们开了智,有了一技之长,那对整个大秦,对于接下来我们要修建的地下仙宫,便都有了极大的益处。

他们可以在这皇陵中习文识字,增长见识,学得一技之长,助我们完成地下仙宫的建造。

在建造完毕后,他们也可以调去咸阳,让陛下加以任用,无论是发展大秦还是散于各地,稳固天下,都是极大的益处。

而恰巧,我有办法让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认识字。”

喜迎国庆7天长假看书乐翻天!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10月1日到10月7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