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苍原政改

周明亦拱了拱手:“那就多谢兄台吉言了,在下也相信,在大人的带领下咱们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有了新人加入,众人对他自然也有些好奇。

但周明亦毕竟是士绅家族的人,和这些穷苦出身的人之间天然有种隔阂。

众人吃喝了一阵后,叶牧主动说起了今后的计划。

“咱们调动起百姓们的积极性之后,苍原的建设就有了希望。”

“只要诸位齐心协力,本官相信咱们一定能在苍原干出一番事业。”

众人一边吃喝一边商量正事,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才散去。

翌日。

叶牧早早起来处理了那些抓回来的郑家人,同时分出一部分甲士,让周明亦带着去处理郑家那些佃户的问题。

苍原县的土地改革势在必行,这些佃户未来肯定都会有改变。

但他自己心里也想好了对策,不会让他们握着手中那些土地不放。

从今天开始,县衙正式给百姓们放粮赈灾。

由于有了前面威信的积累,所以这种事情很快就吸引到城中各处的百姓们纷纷到放粮赈灾处聚集。

虎子和尤桐两个人忙的跟陀螺一样,城中各处转悠,给百姓们讲解叶牧的政策详情。

渐渐的,那些不敢出城耕种的百姓们,开始同意将手里的田地交给县衙统一划分。

很简单的道理。

因为城外匪患的缘故,原本除了周、郑两家的佃户敢去耕种之外,剩下的百姓们只能望着田地一天天的干涸,也不敢出城。

那些山贼就好像跟两家约好了一样,除了他们的人之外,普通百姓出去耕种,立马就会招来那些山贼们的报复。

时间一长,百姓们慑于生死威胁,也只好勉强苟活在城中。

所以,当听到每上交一亩田产,就能从县衙那里额外换来一斗粮食之后,百姓们纷纷活跃起来。

等到下午的时候,绣娘找到叶牧,有些担忧的道:“大人,如果咱们放出去的粮食太多,恐怕这些物资撑不到秋收之时啊。”

听到她的担忧,叶牧想了想,随即笑着安抚道:“放心吧,这只是个小问题。本官已经向朝廷申请了援助,我想很快就会回信。”

“这些小小的损失,比起得到的便利来说那真是微不足道。要是换在平日里,想要将田产从百姓手上收出来统一分配,那真是千难万难。”

“所以啊,既然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那绝对不能错过。”

“你放宽心,只要有百姓上交田产,那就大胆的放粮。”

说完之后,叶牧忽然又想起来一个问题,急忙对着门外道:“来人!”

一个甲士走了进来。

“你快马加鞭找到虎子和尤桐他们,告诉两人记得要让百姓知道,如果有人不愿意缴纳田产,那这三天的赈济吃完后本官可不会再养着他们。”

“即便这些人愿意来县衙做工,本官这里也不会收容。”

“喏!”

甲士匆匆离开后,绣娘忍不住笑了起来。

“大人这釜底抽薪之计,是逼百姓们不得不献出田地啊。”

“唉……”

叶牧叹息一声摇了摇头:“若不是时间紧迫,本官也不愿意使用这样的鬼蜮伎俩。可惜咱们没那么多时间让百姓们看到改革的成效,只能先用这种法子逼着他们往前走。”

绣娘安慰他道:“大人放心,等到时间一长,百姓们自然能明白您的良苦用心。”

随着叶牧传达给虎子的政策被宣扬出去,那些怀揣着混饭吃心思的人顿时哗然起来。

他们没有想到,这位县令的做法跟以往截然不同,居然根本没打算真的赈灾。

无论是刚来那会儿修葺县衙,还是现在交出田产才能做工,每一方面都表明这位新县令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但即便有些人心怀怨气,但县衙恐怖的武力在那儿放着,他们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

但不论怎么说,随着这个政策传开后,交出田产的百姓越来越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入夜,忙活了一天的众人疲惫归来,吃饱喝足后早早的就去休息。

叶牧还在看郑家跟周家交出来的田产鱼鳞册,想着该怎么才能把田地分的让百姓们服气。

田地的位置和肥力各不相同,拿出来一视同仁的划分必然不可能。

要不然拿到十亩良田的人,和拿到十亩下田之人的收获会有非常大的差距。

这样的事情出现在自己身上,谁都不会乐意。

忽然间,帐篷之外响起了周明亦的声音。

“大人,您现在可有时间?”

叶牧愣了一下,起身走了出去。

“怎么了明亦?”

周明亦拱了拱手,叹了口气苦笑着道:“这不是我们两家的佃户么。只前大人答应他们,收缴田产之后并不会动他们的份额。”

“但今天的您的动作又让他们心里没底儿了,所以托我来问问您是个什么章程。”

叶牧恍然,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走,咱们去公堂慢慢说吧。”

两人坐定之后,叶牧思索了片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考虑是这样。均田乃是大势所趋,任何人任何势力都不可能在本官面前例外,这是此次均田的基调,你明白么?”

周明亦点头:“下官明白。大人改革之心非常坚定,谁来都不能动摇。”

“没错。”,叶牧点了点头,但随即又笑了起来。

“不过么,虽然大的方针不能改,但细节上可以稍微做出一些变动。”

“你告诉你们两家的那些佃户,就说本官承诺的事情当然不会出尔反尔。但同时,如果他们不愿意交出田产,那往年向你们两家缴纳的份额,必须如数缴纳到县衙这边。”

“如果有人敢因为此事叽歪,你让他来县衙找本官!没理由他们愿意向你们两家缴纳粮食,却不愿意按照同样的比例向县衙缴纳。”

周明亦愣了一下,点点头记下了叶牧的说法。

“但是呢,如果这些佃户愿意交出田产,那就有另外一种说法。本官可以答应他们,如果愿意交出手中的田产,那等到田地重新分派下来之后,他们可以免除一年的赋税,并且之后可以将他们三年内的赋税减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