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打狠狠的打

想着景阳宫走着走着,行至门口,宋方突然自嘲地笑笑。

“呵,也就是我还自诩大明的情报和信息传递,这么重要的事情我们根本都不知道!还是把敌人想简单了啊!”

“这话你也就是跟我说说了。行了,早些歇息吧,明天还要商议大事呢!”

明天……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之前商议过的东西似乎是老天早有安排,今天该说的那些天已然早有结论!

唯一得到的消息,就是宋方自己脑子不太好使。

自从去年开始给西侧派兵,导致现在整个西部战线就有八十万兵马,算得上精锐的便占据五十二万余!

羊同境内便潜入了三十万以上的明军……

吐蕃可能不是探子好使、信息传递必大明强,人家可能只是不眼瞎!

反正已经暴露了……

打,狠狠的打。

和之前商议事情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在商议之时,耳边还传来了太监高呼的声音。

“一月之水,六斤三两七钱!帝后验秤!”

“准!一月之水,六斤三两七钱!开验二月之水!”

“二月之水,六斤四两一钱!帝后……”

这些都是昨日应该出现在宫宴上的“娱乐”环节,只不过换了时间。

在他们拍板决定,下令让周瑜指挥西部战场直接动手剿灭吐蕃的时候,恰好传来一声惊呼。

“水重多雨,水轻少雨。河水之重起伏平淡,风调雨顺,此乃吉相!”

“苍天有情,恩泽丰沛雨露、浩荡和熙春风,天佑大明!”

“吾皇万岁……”

宋方听着董海川的声音,看着手下的一众将领突然上扬起了嘴角。

似是他心中洋溢起了得胜之后的欢喜。

手往太和大殿的方向一指,毫无矫饰地开口鼓舞士气。

“我觉得这就是老天爷支持我们出征的信号,让我们不必心存后顾之忧,在阵前可以亲手将敌人斩于马下,卯足了劲头让李世民为他的负隅顽抗付出代价!”

“当然,这一次我们的目标不止是他,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是我们目光所及的一切,是日月星辰所照耀的地方,我们要让我大明的子孙,不再会在佳节之上收到敌人取胜的战报!”

“想要这一切不发生,那就要让这个世界上再无危害我子孙的敌人!”

也并不需要宋方多言。

气氛顿时就严肃了起来,却又散发出了激奋的神气,似是揭地而起的台风,无视了地形尘土冲天,气浪滚滚,便向着大唐和吐蕃冲击。

十里之内,似乎都听见了他们掀翻一切的呼声,惊起了北方山林间野兽的咆哮,联动南边海洋泛起的波涛。

“杀,杀,杀!”

“天下,只需要我大明一个声音!”

“战!”

……

“岳叔,不必再驻扎凉州要地,直接西行参与对吐蕃的战斗,力求全胜!”

宋方按照方才做出的统筹做出最后的总结,命令开始精确到每个人。

不在身边的,也有任务。

反正电报局加马,送到也要不了几天,不耽误事儿。

“放出消息给李正宝,让他暂时统御整个西域抽调而来的兵马!我们的人多,也不是用来浪费的!”

“告诉李存孝,打就要往死打!把他的实力给我发挥出来!揍这群蛮子,就不能手软!”

“郑成功,带着大明水师的一支小队,先去把你熟悉的琉球或者叫‘大湾’的那个岛给我打下来!短暂驻扎,等十五日之后不需要管我们这儿什么情况,你的大部队必须赶到,开始向北伐进!”

“高长恭、秦良玉、赵云、常遇春、张辽、夜枭、夏侯霖、高顺,还有定老爷子跟我走,带本部兵马与我上次出征的三军团,边军补足二十万,袭长安,与那李世民一较高下!”

“其他人,听从庞统先生调遣,从扬州、荆州一路直接杀去!”

“这一次,要让大唐绝无翻身之可能!不过,年还是要过的,等到初六全军出击!”

“是!”

宋方的命令,还没有传到自己人手里,便已经送到了李世民和吐蕃统帅的桌上,知道消息的还有和现任吐蕃统帅一起驻守山南的李靖桌上。

现任吐蕃的统帅,叫娘·赤桑扬顿,和被宋方一剑斩了的尚囊大人、娘·芒布杰尚囊是同氏族的。

虽然他们之间也并没有那么牢固的“亲情”,但是作为和李世民联盟的筹码之一,倒是格外重要。

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而这样的深仇大恨,足以让李世民确定他不会反叛,可以与之相交,放出足够的权力和利益……

只是赤桑扬顿现在看着同桌的统帅李靖略带嘲讽加解气的表情,有些后悔吐蕃为什么当初不和大明结盟收拾大唐呢?

“赤桑扬顿,吐蕃本土要被大明攻陷了啊?”

“你……那里不是吐蕃!有我吐蕃子民的地方才叫吐蕃,而那里现在充其量,只是一个有着聚落的高原罢了!”

“嗯。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里将被大明彻底击垮了。”

李靖之所以对同盟这么一番敌意,要怪罪就只能怪罪赤桑扬顿自己。

是他每天仗着自己的力量和身后不知道还支不支持他的“吐蕃”耀武扬威,目中无人。

虽然他帮助当地的驻兵埋伏歼灭了大明的部队,但是接手这一切的李靖依旧难以喜欢这个汉子。

面对当下的局势,赤桑扬顿也不甘示弱,猛地站起来指着李靖,面色阴沉。

身后的凳子被突然挺直的双腿撞飞出去,砸在地面一声巨响。

“你还说我?你们的大唐呢?节节败退而已!现在不也是一样要被大明覆灭?你有什么值得与我炫耀的?”

李靖神色不变,只是伸手搪开赤桑扬顿的手,也止住了嘴。

有些话说出来,是因为不能让唐军对同盟的吐蕃胆怯;但不说了,是因为现在高层再产生内讧还不如投降!

他也知道大唐经历着一样的危机,可他只能将藏在袖子里的手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握紧,爆出青筋一道道。

这里忽然安静了下来,但似乎又像是吹动火折子就会引爆一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