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悠悠苍天,何幸于我

“屯兵樊城,以守此身。”

刘琦铭记着蒯钧的教导,他寻找合适的机会,一举攻破父亲的心防,终遂心愿。

刘表已是腐朽之身,最在乎的是身后之名,还有两个儿子的未来。长子既有此志,自然要成全。

督阵樊城,小事一桩罢了。有王威看着,刘表完全能放心。

消息一传出,最高兴的当属刘备。

樊城是新野的退路,如果被蔡家把持,刘备只能望城兴叹。

现在他能和刘琦并肩作战,简直是求之不得。以后新野要请援军,樊城肯定会第一时间响应。

“刘琦公子为人真挚,顾全大局,绝不会坐视新野沦陷。从今往后,新野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刘备振奋地望向诸葛亮,神情突然落寞:

“景升兄征召孔明入襄阳,恐怕很长一段时间,备都不能和孔明见面了。”

诸葛亮呆滞几息才反应过来,刘备在和他说话。

“孔明有什么心事?如果是担心入襄阳危险,备可以找个借口,将景升兄搪塞过去。”

刘备语气关切,诸葛亮已经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他更不想让诸葛亮离开身边。

“主公多虑了。”

诸葛亮拱手施礼,含笑道:“襄阳又不是龙潭虎穴,能有什么危险。”

他的岳父黄承彦和刘表都是蔡讽的女婿,蔡讽是蔡瑁、蔡氏的父亲。

也就是说,刘表是诸葛亮妻子的姨夫,蔡瑁是诸葛亮妻子的舅舅。

只要诸葛亮不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凭着身份都能在荆州横着走,蔡家更不会针对一个晚辈。

“既然如此,孔明为何失神?”刘备好奇道。

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袖袍中,摸出一卷荆州的地图,小心摊开放在长案上。

“主公请看,现在新野在我军的掌控下,兵力万余众。继续南下,是刘琦公子坐镇的樊城,和主公亲善。”

“接下来则是襄阳!”

诸葛亮每说出一个地点,刘备的心神都会震撼一下,他整个身躯压在地图旁,只觉得荆州的大势扑面而来。

“事情都是一件一件零碎的,但只要完全串连起来,就可以窥探出布局者的高明。主公人在襄阳外,各种好处天上来,绝不是偶然。”

“襄阳的上层,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冥冥之中在辅佐主公,帮助主公凝聚成势。新野、樊城都变化只是其次的,亮断定,真正的绝杀在襄阳!”

“亮此次辞行主公,去往襄阳,肯定是一处重要的伏笔,关乎着事情的成败。汉室能否振兴,荆州能否上下如一,且看襄阳之行。”

诸葛亮点到即止,给刘备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

一个龙章凤姿、神采外耀的年轻男子,映入刘备的脑海。

他举止潇洒安详,气质豪爽清逸,谈笑间奠定荆襄格局。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伯重。”

诸葛亮脱口而出,满腹经纶都仿佛做了土。

等到襄阳的事尘埃落定,接下来肯定是荆南。

四大郡守,五万精锐兵马,蒯钧怎么可能放过。

如此一来,荆州从北到南,都将成为心向刘备的势力。

不动声色,完成一次迭代!

诸葛亮不禁感慨,要是将他摆放在一个书吏的位置,他能做得这么精彩吗?

肯定不能。

诸葛亮起身踱步,负着双手,睥睨道:

“伯重的布局,已经趋于完美,但还有一个重大的隐患。我相信伯重肯定察觉了,只是还没能腾出手来解决。他一个人在襄阳势单力薄,我必须前去助他一臂之力。”

说罢,他朝着上首的刘备施礼,决然道:

“主公,荆州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即将降临。这关乎着荆州的抗曹大计,绝不能有任何的闪失,还请准许我入襄阳,以谋此大业。”

刘备起身激动地握着诸葛亮的手,感恩的话一时间竟说不出口。

“天下思汉之士,都在为风雨飘零的汉室奔波。而我作为汉室帝胄,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坐享其成。”

“悠悠苍天,何幸于我。伯重和孔明的恩情,备一辈子都偿还不了。不管事情的成败,尔等都是汉室的英雄。”

“备唯有勤勉治军,砥砺奋进,和曹操血战到底,方不负此心。”

君臣惺惺相惜,不能自己,忽然闯进来一个不速之客。

张飞看到刘备和诸葛亮腻歪在一起,黑着一张脸大声汇报道:

“大哥,你们别这样。刘琦公子来访,他看到了影响不好!”

“等刘琦公子走了,你们爱咋地咋地,俺也管不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