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黄瓜上市

折腾完杨大美人之后,在她的一再催促下,杨仁毅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松开了怀中那具曼妙的玉体,因为林佳佳等三女马上就要来酒家上班了,最近由于酒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她们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杨秀琴已经打算再增加两名员工。

“咦,这株芦荟才过了一个晚上竟然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下床穿好衣服,杨仁毅这才注意到他带回来的这株灵草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了,表面的绿色变得更深沉,原本叶面上的白色斑点变成了银白色,好像一颗颗银星,整棵植物有种蓬勃向上的生机。

杨仁毅静心一想,很快就想到了这株灵草发生异变的原因,这株芦荟已经生长超过了二十年,已经达到了它的极限,当然这个极限指的是它的进化极限,因为对于所有灵物来说,想要不断的进化,灵气是最为重要的条件,而在自然界中灵气非常稀薄,在这株芦荟幼年的时候,自然界的灵气浓度就已经足够满足它的生长和进化需求了,可是随着它的不断成长,它想要继续进化就需要更多的灵气,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生成,它已经进化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而此时它每天能够从自然界中吸收到的灵气却仅仅能够维持它的正常生长需要,已经没有多余的灵气提供它继续进化了。

就好像一个成年人,一天只给他吃一小碗饭,这只够让他勉强的生存下来,想要让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杨仁毅在秀琴的房间里放置了聚灵阵的阵盘,这使得在房间半径十米之内的空间里,灵气的浓度是自然界中的九倍,如此充足的灵气环境让这株原本已经停止进化的灵草突破了它之前的极限,进化到了更高的层次。

其实当年的彭祖和现在的杨仁毅都遇到了同样的这个问题,随着他们成功凝聚内丹,身体已经进化到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程度,但是自然界的灵气浓度已经无法再继续支撑他们向着人体的更高层次进化了,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杨仁毅的修为毫无寸进。不过幸亏彭祖晚年的时候创出了“乾坤聚灵阵”这样的神物,只要他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极品玉石,制作出更大型的阵盘,就可以满足他的修炼要求,将来有可能进化到超越彭祖的境界。

不过极品玉石本来就非常少见,能够符合制作聚灵阵的“大料”更是凤毛麟角,杨仁毅已经打算过段时间抽空到几个玉石主要产区去碰碰运气。

……

随着宋耀辉被成功解救,何威事件的风波渐渐的过去了,天裕村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不过事后大家对于杨仁毅这位年轻村长又多了一层敬畏,那可是亲手击杀过凶犯的超级牛人啊,就算是镇上最嚣张的混子也不敢在他的面前显摆。

不过小村的平静很快又被另外一件事情给打破了,因为天裕村剩余的一百五十亩蔬菜大棚里的黄瓜已经可以上市了。

“老马,又麻烦你亲自跑一趟!”这天一大早天还没亮,马波就已经领着货车开进了天裕村,自从亲眼目睹军方专机接送之后,他对杨仁毅这位小村长更是敬畏有加。

“杨少说的哪里话,您这是看得起我!”马波这话完全是出自真心的,人家不仅身手变T,背景更是通天,自己一个捞偏门的大混子能够跟这样的人物打上交道,那绝对是祖坟上冒青烟了,而且从杨仁毅之前送他珍贵的“玉珠”来看,显然这位爷对自己的观感还不错,马老三自然想要抱紧杨仁毅这条大粗腿。

“村里这茬黄瓜长得不错,我估计每亩至少可以达到3000公斤以上,销售没有问题吧。”其实亩产3000多公斤对于杨仁毅来说并不太满意,毕竟在后世黄瓜亩产上万斤并不困难,归根结底还是缺少良种,而育种正是他前世的研究专业。

“完全没问题,现在市场上蔬菜供应还是非常紧张,黄瓜大多是从琼海省贩运过来的,光是在路上就要花两天时间,不仅数量少,而且还不新鲜,咱们这批本地黄瓜如果现在上市,肯定会大受欢迎。”

“现在黄瓜的价格怎么样?”

“琼海省过来的每斤批发价是九毛八,而咱们的品相好,够新鲜,价钱可以更高些,这次的收购价是每斤九毛五,你看合适吗?”马老三小心的问道。

“这方面你是行家,只要村民不吃亏,你也有得赚,那就皆大欢喜了。”杨仁毅也知道马波为了巴结自己甚至主动让出了一些利益。

天裕村的村民们对于卖菜已经很有经验了,每家每户都已经把采摘好的黄瓜搬到了晒谷场,收购人员一边忙着称重一边认真记录,记录好之后,村民又帮着把黄瓜装上货车。

全村上下,一直忙了两个多小时才全部装车完毕,马老三当着全村老少的面把一叠叠的现钞交到刘爱国这位“村财政部长”的手里。

这第一茬黄瓜实在不少,每家每户少的有几百斤,多的有一两千斤,而在发钱的时候,老龙头一家又一次成为了村里的“卖菜状元”,一次性就卖出了两千斤黄瓜,当刘爱国把十九张百元大钞交到他手里,周围的村民无不露出羡慕的神色,以老龙头家今年种菜和采石耳的收入,不要说万元户了,恐怕达到“两万元户”都不是问题,原本是全村最穷的困难户之一,现在一下子冲到了全村的前列。

“老龙头,听说七婶给大龙说了门亲事,咱们什么时候能喝上喜酒啊?”

“快了快了,等开春的时候我把房子给翻修一遍,马上就给大龙办婚事,到时候大家都来我家喝酒。”老龙头脸上的笑容一直都没停过。

这半年来他们家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以前靠着家里的那几亩地,一家四个大老爷们连饭都吃不饱,只有到年关的时候才能挤出几块钱买点年货摆摆样子,大儿子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这个年纪在农村还不结婚那可是很少见的,以前老龙头也曾托人说过几次亲,可是老龙家连几百块的彩礼钱都拿不出来,有谁愿把女儿嫁过来受苦。

可是半年之后这样的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透过上山采石耳,老龙家里赚到了第一桶金,这也让他知道了一个人懂知识、有见识是多么的重要,石耳这种东西村里人大多都见过,不少人甚至还吃过,可是却没人能认出它的价值,直到杨仁毅把它的价值彻底展现在他们的面前时,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种以前他们连吃都不想吃的东西竟然如此珍贵。所以在老村长提议由杨仁毅担任新村长的时候,他是举双手赞成的,并不是老村长干得不好,而是老村长没有杨家三哥儿的本事和见识,人家那是高考状元,在要是在古代那可是要骑马游街,做大官的。

活了半辈子他悟出一个理来,那就是如果自己没本事,那就要跟着有本事的人。所以杨仁毅上任之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鼓动大家搞什么“温室大棚”,他立刻响应了,对于一个连小学都没念过的人来说温室大棚是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但是出于对杨仁毅的信任,他把贩卖石耳赚到的钱拿出了一半建起了四亩蔬菜大棚,起初村里还有一些人担心会亏钱,只小小的搞了一亩,现在这些人都后悔死了吧。春节前第一次蔬菜上市,他们家不仅收回了成本,还大赚了一笔,“万元户”这个以前他想都不敢想的帽子结结实实的扣在了他的脑袋上。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不断的有人来给自己的儿子介绍对象,不仅是大龙和二龙,连年仅二十岁的三龙也有人相中了,在春节的时候,他替大儿子订下了亲事,对象是邻村的姑娘,样子还挺俊,老龙头大手一挥给了两千块的彩礼钱,这让邻村整村人都震惊了,要知道天裕村附近的几个村子以前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结婚五百的彩礼钱那是标准,给八百那算是很不错了,给一千那简直就是豪气了,而老龙头一出手就是两千,这在邻村还从来没有过。当他带着儿子上门认亲的时候,看到对方亲友们那羡慕的眼神,他感觉从来没有那么扬眉吐气过。

不过老龙头的豪爽大方带来了另外一个后果,那就是天裕村还没结婚的适婚男女们一下子都变成了香饽饽,就连杨仁毅的好兄弟杨彪和谢飞也给不少人“盯”上了,春节期间有好几位熟人带着姑娘上门相亲,吓得他们躲到镇上的养殖场里不肯回来,杨仁毅听说之后很是开心的调笑了他们一番。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