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不同寻常的气息

自己作为县太爷,对于前来拜访的客人,嘘寒问暖,也是应该的。

“哦,回县太爷的话,我们是从中州那边来的,来到这里住了两天,这两天,真是震惊到了我们。”

“客商,你这是什么意思?”

苏牧疑惑不解的询问萧璇玑。

“我们这两天,在这里住的十分舒服,可以说我们经商,经常性的走南闯北,从来没有一座县城,能给人这么舒服的体验。”

“毫不客气的说,我们来了之后,都有点乐不思蜀,不想回去了。”

“哈哈哈——”

听到这里,苏牧直接大笑了起来。

“两位客官,既然在这里住的还算是舒服,那就不妨在这里继续多住一段时间,熟悉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品尝一下这里的美食……”

萧璇玑点了点头。

“县太爷,别说了,我们来到这里之后,这两天,也没干什么正事儿,甚至连经商这么重要的本职工作,都忘记了做。”

“就是因为我们太震撼了,说句不好听的,京城我们也去过,但是京城的体验度,竟然还不如这里住的舒服。”

听到对方说出这番话之后,苏牧不由自主,瞪大了眼睛。

“你们说的是真的?”

萧璇玑轻轻的一笑。

“当然是真的,不知道县太爷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真是太让人佩服了。”

“我感觉举国上下的县令,要是都像你一样,那全国的老百姓,就有福气了。”

听到萧璇玑说出这番话之后,苏牧不由自主,眉头一皱。

因为他从对方的这句话里,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一般的女商人,自己也不是没有见过。

在武安县这几年,自己接触了很多的商人,但还没有一个商人,对自己说过这番话。

一开始并不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但是仔细想想,就能觉察到这句话的不同凡响之处。

自古而言,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人为什么这样?

就是因为看重钱的原因。

为什么要钱?因为可以提升生活的品味,让自己过的舒服。

人都是自私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这个女商人,为什么说出来了这番话?

什么全国的县令,都要像自己一样,那举国的人民,都有福气。

普通的商人,能有这样的情怀,心系家国?

我呸!

苏牧心中暗想,对方说自己是商人,我怎么就是不信呢。

自己又不是没见过商人,大多数是自私自利之徒。

就是捐助一些善款,也是为了以后自己的发展铺路,可这个女人一开口,就把基调定的这么高。

这不由得不让人心中起疑。

正因为这样,苏牧才想到了这一点儿。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如今的苏牧已经听出来了对方的话外音。

对方有这样的格局,不用说,这是经常用这种格局考虑问题的缘故,那就证明自己之前的猜测,完全正确。

眼前的这个女人,说不定就是当今的女皇上。

这样一想之后,苏牧不由自主,心里再次凌乱了起来。

但即使这样,他也努力克制着自己,不让紧张之色,在脸上呈现出来。

“哎呀,这位客商,真是谬赞啦,真要是全国上下都这样的话,那岂不是一个大大的麻烦。”

听到苏牧这么说之后,萧璇玑就是一愣。

“县太爷,你为什么这么说?”

“全国上下,要是都和武安县一样,人民不是就享清福了嘛。”

“哈哈哈——”

苏牧神秘兮兮地一笑。

“事情也不能这么说,因为凡事都是双刃剑。”

“什么,双刃剑,县太爷,你这是什么意思?”

“不明白双刃剑的意思吗?哦,那我就对你们,解释一下。”

“我说的是,如果全国各地的百姓,都像我们武安县一样,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这就是双刃剑的意思,有好有坏。”

苏牧的这番话说出来之后,直接震惊到了萧璇玑和琉璃。

主仆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之后,都把惊诧的目光,看向苏牧。

“县太爷,你为什么这么说?你的这番话,可真是惊世骇俗啊!”

“什么,惊世骇俗,有吗?哈哈哈——”

苏牧大笑了起来。

现在自己大笑,也是为了缓和一下气氛。

“实际上我说的,都是心里话,事情并不像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不像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听到对方好像话里有话,萧璇玑不由自主,就是一愣。

因为她总感觉这个县令,好像有些怪怪的。

这种感觉是自己来到了这里之后,才产生的。

她不仅心中暗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难道这个县太爷,已经看出来了自己的身份?

不可能啊。

自己根本没露出来什么破绽,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也可能是自己多心了,像这样的一个奇才,对方的心眼儿,肯定特别多。

要不然,不会把武安县,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建设成了这样子。

心中这样想着,萧璇玑忍不住轻笑了起来。

“县太爷,不知道你何出此言?反正我们是被震惊到了。”

“哈哈,既然是这样,我就给你们解释一番,不说别的地方,就说我们武安县吧,如今老百姓富裕了之后,就开始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挑剔了起来。”

“有的还不愿意从事农桑,所以说富裕了之后,找个人干农活儿,都十分的困难,毕竟大家兜里都有点闲钱,谁还愿意为撒瓜俩枣的,再弄一身臭汗。”

听到这个县太爷的奇谈怪论之后,主仆两个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谁也没能说话。

“哈哈哈——”

看到这两个女人这样的神态之后,苏牧直接大笑了起来。

“两位客商,我说的是真的。”

而此时的萧璇玑,满脸的疑惑。

“既然是这样子,那你为什么让这个武安县的老百姓,这样的富裕?”

“你问这个问题,我就很难回答。”

“这是因为,我一开始,也不知道是这样。”

“哈哈哈,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谁能想到,富裕了之后,老百姓却不听管教了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