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统山河续25

交州虽然位置偏僻,但是物产比较独特,离海较近,便坐收鱼盐之利。同时又是南端贸易的主要交易之地,比如珍珠、象牙、犀角、珊瑚、玳瑁、琉璃、鹦鹉、翡翠、孔雀等珍惜物品由此地流向中原各地。

这些奢侈品不仅满足东吴统治者的需要,也为中原统治者所青睐。

不仅官方有需求,民间贸易也是如此。

另外,交州的人口资源也为统治者所觊觎,东汉末年以来,地广人稀的岭南迎来移民高潮,据学者研究,东汉末年到三国的一百多年间,迁居岭南的人口达到了77万多人,对于人口匮乏,兵力不足的东吴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公元263年,魏国灭了蜀国,原有的三国鼎立变成了南北对峙,局面对魏国非常有利。

就在蜀汉灭亡当年,交州发生吕兴之乱,给魏国人提供了入侵交州的可趁之机。

吕兴之乱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公元262年,吴景帝孙休派邓荀到交趾郡征调孔雀和野猪,此前交趾太守孙谞曾征调了1000多个手工业者去建业服劳役,当地民众看到邓荀又来了,以为又要增加劳役人手。

有个叫吕兴的小官趁机鼓动士兵和百姓,还拉拢附近的少数民族,于公元263年5月起兵,杀死太守孙谞和邓荀。

孙休当时并没有及时派兵去交趾平乱,因为,就在吕兴起兵的同月,魏国决定伐蜀,孙休一直关注蜀魏动向,没有精力顾及到遥远的交趾发生的吕兴叛乱。

孙休到10月得到蜀国求救的信息,孙休赶紧派兵去攻打魏国,以减轻蜀汉压力,可是,11月的时候,蜀汉已经亡了,孙休就撤回了攻击魏国的军队,转而派兵去平息与蜀汉接壤地区的叛乱。

264年2月,孙休又趁魏国在蜀汉立足未稳之际,派四路大军攻击永安(今重庆奉节)地区,试图夺取巴蜀等战略要地,遭到魏国守将罗宪的顽强抵抗,半年也没有攻下来。

同年7月,魏国派荆州刺史胡烈率大军进攻吴国军事要塞西陵以救援罗宪,吴军被迫撤兵。

同月,孙休去世,因此,孙休去世前都无暇顾及交趾叛乱。

吕兴在交趾郡起事后,九真郡、日南郡两郡也分别有人起事进行响应,吕兴趁势率军进入合浦,希望合浦郡也能加入。

吕兴在蜀亡后,曾派都尉唐谱去南中的进乘县(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向魏国南中都督霍弋示好,要求归附魏国,寻求庇护,希望魏国出兵援助,并请求魏国任命他为都督交趾诸军事、上大将军、安定县侯以便稳定交趾局势。

公元264年9月,魏国方面准奏。

同时还任命霍弋为交州刺史,遥控交州,允许其自行任命交州地区的官吏。霍弋派牙门将董元、毛炅、孟干等人率兵去援助吕兴,援兵还没有到,吕兴就被人杀害。

公元265年12月,司马炎代魏以后,两任交趾太守短时间内先后去世,霍弋又任命杨稷为交趾太守,经过杨稷两年经营,西晋已经占据了吴国交趾、九真两郡,日南郡也唾手可得。

此时的吴国无暇顾及岭南,因而土地不断沦陷,吴国合浦以北,老百姓已经对朝廷失去了信心。

由于杨稷在交趾的表现得到朝廷的认可,西晋朝廷加封杨稷为绥远将军,牙门将董元、毛炅等人也均封侯,霍弋也封列侯,这样交州的几个郡在西晋统治下又过了几年。

公元268年,由于交州形势岌岌可危,孙皓决定向西晋发动反击。孙皓任命刘俊为交州刺史,前交州刺史修则为前部都,与将军顾容一起负责讨伐交州的晋军。

吴军连续多次向交趾发动进攻,都被杨稷击退,连九真、郁林两郡也转而依附杨稷,战局逐渐对吴军不利。

这就是吴军为什么要进攻交趾的原因,要重新夺回对整个交州的控制权。

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很多年,公元269年,孙皓再次调遣两路大军南征交趾。

一路为陆路,一路为海路。陆路由监军虞汜、威南将军薛珝率兵从荆州出发;海路由监军李勖、督军徐存率兵从建安(今福建建瓯市)出发,最后在合浦汇合,共同围剿交趾的晋军。

海路出发的吴军进展很不顺利,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预定集合地点,李勖很生气,杀死了向导冯斐,率军于次年原路返回了建业。

李勖从前得罪过何定,何定就抓住这个机会,以李勖擅自杀向导及擅自撤军的罪名,向孙皓状告李勖,孙皓下令把李勖、徐存杀死,并灭了三族。

虞汜、薛珝率军从陆路出发到达交趾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太守陶璜主动要求去进攻晋军,便率军与杨稷军队在分水交战,吴军出现了非常有意思的一幕,将帅意见不统一,士兵无所适从,导致吴国两位将军在战斗中阵亡。

薛珝因此大怒,与陶璜发生争执,甚至打算撤兵。

就在当天夜里,陶璜率领几百人袭击董元大营,由于董元部准备不充分,陶璜取得了大捷,夺得了数千匹锦缎及宝物,满载而归。

薛珝知道后,马上向陶璜道歉,觉得自己之前的态度不够好,还向朝廷上表请求封陶璜为交州刺史、前部都。

公元271年4月,虞汜率军攻打董元部,董元战败,被杀死,杨稷派王素继任九真太守。

陶璜用此前从董元那里缴获的珍宝收买扶严夷的首领梁奇,梁奇率领10000多人马加入吴军,力量更加强大了。

薛珝用陶璜之计,从海路偷袭交趾,杨稷派毛炅、孟岳前往拒敌,两军在封溪交战,晋军大败,毛炅仅仅自己一个人活着逃回来了。

晋军交战中曾经试图假装撤退,伺机偷袭吴军,被陶璜识破,用长枪队击破晋军埋伏。

杨稷、毛炅率领残部退回交趾,加固城墙,顽强抵抗。

陶璜乘胜追击,将交趾城包围,彻底断绝了城内的供给,交趾成了一座孤城。

7月时,城内粮尽,超过一半的人因为饥饿或疾病而死。

不久,陶璜说服城内守将王约,里应外合,攻陷了交趾,斩杀了2000多守军,擒获了杨稷、毛炅、孟干等晋将。

陶璜因为攻陷交趾被吴国封为交州刺史。

西晋九真守将王素得知交趾兵败的消息后,与牙门将王承等人计划逃回南中(南中都督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县),结果中途被陶璜部将卫濮俘获。

九真城内的功曹李祚与都尉邵胤率军坚守,李祚的舅舅知道已经没有救兵,劝说李祚投降,李祚没有答应,陶璜派部下继续攻打,最终攻克了九真。

不久,日南郡也向吴军投降,孙吴成功收服交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