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章

藕香榭四面环水, 原就建在池中,四下皆开敞亮大窗,左右有回廊相连, 跨水接岸。彼时众人都在屋外亭内,一张大团圆桌子摆在当中, 四散开的椅子, 众人皆不坐,或凭栏或倚柱簇拥在一处。外围是十来个丫鬟预备着听吩咐,恭敬站在那里。

湘云的一番话迎着水音儿传出好远去, 直令众人无声,别说是素来缄默不出气儿的迎春,便是长袖善舞的探春也都不知说什么好了。四周丫鬟们也都听着不对, 心内惊得猛跳起来,一个个垂着头不敢说话,早有机灵的悄悄跑了出去。

探春勉强笑了笑,张了张嘴想要打圆场却又很过意不去。楚旻待自己极好,便湘云多了这么多年的情分, 论起来还不抵楚旻大方又和善, 这会子圆圜过去, 岂不等于认了湘云这话,是安定公主楚旻没有真才实学了?踌躇半日, 竟是没有开口。

迎春惜春两个更不说话了,便想说也不知道说甚么。

也亏得那丫头腿脚快, 喘吁吁地跑到屋内, 同正坐在桌前吃饭的凤姐和李纨急道:“大奶奶、二奶奶,不好了!史姑娘说话,又得罪了公主了!”

凤姐和李纨都唬了一跳, 忙要问究竟,那丫头急得直跺脚,“很赶不及说,奶奶快随我过去,眼瞧着这就要吵起来了!倘或叫老太太听见,就又闹得大了。”

李纨听了,忙推凤姐道:“凤丫头,你快过去瞧瞧。”凤姐忙谦道:“嫂子,老太太常说姑娘们都是该你管教的,还是你去在理。”

李纨急道:“这会子了还来说这些,我十分嘴笨,去见了公主,更说不出话来了,还是你去。”

说到这份儿上凤姐也不谦让,忙拉着小丫头道:“你说说是怎么一回事情。”

小丫头虽然不大明白这里头的意味,好在机灵又记性好,便把湘云的话复述了个七七八八,凤姐一听,心头就是咯噔一声,不由大骂湘云没有眼色不知好歹,“也是奇了,平白无故,难道有谁惹着她不成,却还不自量力,又要同公主对上了——也不想想,她得罪得起谁!”

凤姐一壁说,一壁便紧着往外头去。

亭子内唯有黛玉心中很气不过,史湘云才跟姐姐见过两回罢了,且还很不知就里,如何就想当然地认为是姐姐没有真才实学。

她倒是说的轻巧,可却叫众人为难,楚旻是得这个第一还是不得呢,不得显见的是史湘云这话正对,得了却又是众人阿谀,索性一句话把所有人都得罪了个干净。

她担忧地看了楚旻一眼,却见楚旻没什么反应,只端着一杯茶浅尝,黛玉却了解她,却明白这是楚旻不满极了。黛玉心内不由暗想,我同姐姐便跟亲姊妹一般,这会子姐姐自己却不便说甚么,往日都是姐姐护着我,如今却正是用着我的时候了。

她正要说话,那头凤姐便风风火火地来了。凤姐一壁往内走,一壁直叫侥幸,幸而这藕香榭并不大,眼瞧着亭子,一抬腿的功夫便到了,幸而这里头还没真吵了起来。

“嗳哟哟!”凤姐喘了口气,脸上挂起笑来,大步迈进了亭子间,“方才我就听见丫头说姑娘们兴头好极了,又要做什么桂花诗,又要起诗社,又要大家都聚在一处热闹。”

“我一听这还了得?这样好事,却怎么能不叫我!”凤姐亲亲热热地揽住黛玉的胳膊,一手扶着肩,一手扬声故意地道,“我知道了,定是你们嫌我没有学问,大字也不识几个,所以才故意地绕过我去。”

她拍着黛玉的肩膀,笑嗔道:“这却是你们的不是了,须知我虽没有才学,可银子却有几个,你们叫了我来,只管叫我出银子还不好么?”

凤姐含笑同楚旻一礼,“这银子也不必官中出钱,就当是我孝敬公主的了。”

楚旻一挑眉,却并没有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似笑非笑地看下凤姐,似乎是在说,你不会以为这样就能把我打发了罢?

凤姐脑门上的冷汗登时就下来了,心内暗暗叫苦,这位公主简直不像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这般的老练、气度又这般的叫人胆怯!

“不过诗虽是要做,也要先把规矩定下了。”凤姐挽着黛玉笑道,“我这位林妹子最有学问,必定也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可怜我这么些年才算咂摸出点子滋味来,

你们看多了书的,更知道这个了。”

“所以我倒有个想头,要先说了。”

探春从凤姐来了便松一口气,此时忙附和着笑道:“凤丫头最有鬼主意的,你且说来听听。”

凤姐便笑道:“这头一个,参加诗社的人呢,要先定下来。咱们家姊妹三个自然不必说了,林妹妹也是咱们一家子的人,自然也是。薛姑娘就在这里住着,也是一员常来。只云儿妹妹不常过来,且叫她做一个外员,来了呢,就做,不来呢,咱们也做得。”

“只有公主,却不能这样轻易安顿了。”凤姐又是福身一礼,“公主尊贵,跟咱们自是不同,便是在座的都加起来也不抵一个公主。倘或公主肯屈尊来作诗,那是咱们的荣幸,是看得上这一个小玩意儿,也只好挂起来请众人瞻仰。”

“把公主做的诗放在一处评判就更不妥了——咱们原是臣子,又是在下的,岂能妄言尊上?传出去,叫人笑话咱们不知礼数。”

这话才说得妥帖又周全。

若是熙凤方才就在这里,保不齐就依着她了。黛玉心中暗自点头,却又想道,可如今是放在打圆场上,倒好像是退而求其次,是楚旻不敢似的。

旁人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黛玉却不行,她跟楚旻姊妹同心,又岂肯干看着楚旻被人诽谤!

“常听外祖母说史家妹子直爽干脆,想来在家也不受什么约束,寻常俗事也不放在眼里了。”黛玉也不里凤姐,只看了一眼湘云,笑道,“今日我瞧着也是,史姑娘格外活泼些,在家跟着长辈学些人际往来各家谱子时多半是走神了。”

湘云回望过去,正不明白黛玉是说甚么,便听她又道:“咱们也都是在家耳濡目染才知道些别的,我听母亲说史家是以军功起家,这些年也不知文臣诗书也是有的,想必史姑娘也不知道这些。”

“我倒还知道些许,你若是不知道,索性今日我费口舌说了,省的出去叫人笑话不知深浅,却说是史家不经心儿女教育了。”

楚旻一刹那便明白了黛玉要维护自己的心,不由猛地回头望过去,黛玉却执拗地盯着湘云,语气坚定。

“我姐姐,圣上亲封的

安定公主,乃与我朝世袭罔替安定亲王同封号,出身东海楚氏,上可追文王旧部芈氏,下可徇前朝名将楚鼎。楚家繁衍近千载,便出大儒无数,学者百千。外家张氏一族,曾外祖乃三朝元老,六度入阁,先帝追封文襄公,配享太庙!”

黛玉盯着湘云,一字一顿地道:“姐姐承启蒙于名师,受阃训于王妃,家风严谨。你不知道她,我却知道!如今你轻飘飘一句‘因公主尊贵就要评她一个第一’,是认定了姐姐不能凭着真本事拿这个第一么!姐姐的名誉,又岂能叫你这样轻易污蔑!”

湘云心中固然是真有这么一点这个想头,却也只是隐秘的念头罢了,如今被黛玉这样直白地揭发出来,又怎么能受得了,登时便涨红了脸,嗫喏道:“我、我本是无心才这样说……你又何必这样直白、这样咄咄逼人。”

她把求助的目光看向探春,却见探春微垂着头也不知在做什么,却没有回应,只得转头回来。

黛玉冷笑一声,“惯常我听外祖母说你直来直去,怎么换了旁人直来直去,你就受不了了——你若明知直白不是好事,却还打着自己‘无心、直爽’的幌子口无遮拦地说话,到底是借此谋些好处,还是真直爽,恐怕真就只有你自己知道了!”

湘云被她逼至退无可退,唯有翻来覆去地说一句“我也是无心的”而已。

探春忙上来道:“史姐姐往常在家说话直爽惯了,这会子想也是一时口快,不曾仔细想过,才至此谬误。”迎春等也忙道,“她惯常如此。”

湘云眼中含了泪,委委屈屈地缩在一角,也不爽利了,只敢偶然抬头看一眼黛玉和始终面无表情的楚旻,便匆忙低了头。

黛玉听得不耐烦,啐了一口,抢白道:“说你是无心,你却比谁都有心。说你有心,你却比谁都无心。到底你是有心还是无心,全凭你一张嘴来说,却又有谁信你!”

“且就说此时,我既好心替你指出来了,众姊妹们也还劝是你说话不曾深想,一时错了,你就该知道是你不对。你若真是无心,难道不该悔之不迭忙过来赔礼道歉才对!可你翻来覆去总是推辞,终究是

你伤人,却也不过来跟姐姐道歉——你到底是真明白还是装糊涂!”

这话忒一针见血,湘云眼泪夺眶而出,又忍不住看向凤姐。凤姐心中恼恨不迭,深恨为何要叫一个湘云过来了,此时忙推着她,低声道:“还不快同公主赔罪!”

史湘云避无可避,捏着衣角上来同楚旻赔礼,“对不住,殿下。是我失言,原也是无心之失,请殿下宽宥。”

其实楚旻自己并不擅长作诗,她真正擅长的是策论文章,也正是张绵擅长的。今日要起这个诗社,楚旻更意不在夺魁,何况她自知才情不如黛玉,也不想以势压人,不过姊妹们中间的玩意儿而已,难道这个也要认真争么?

只是没想到史湘云弄了这一出出来,楚旻反倒不能轻易放过她了,不然不说旁的,白白浪费了黛玉替自己出头的一番心意。

楚旻看了她一眼,良久才慢慢笑道:“但愿史姑娘经此事之后,能多长些心,却别出了门跟人交往,事事都要用‘无心’来含糊了。今日是我大度不与你计较,明日却不见得碰上一个能有我这样好说话的——请起罢。”却根本没说宽宥还是不宽宥。

众人也都听了出来,只揣着明白装糊涂,忙都笑着上来一通打岔,热热闹闹地说些日后再起诗社等话——今日是没了兴致了。

凤姐见如此也松了口气,管他日后楚旻是记不记住史湘云,终归算不到自己头上了,忙上去凑趣笑道:“方才也并没有怎么多吃,不如我再叫一桌酒菜来,咱们越性儿好生吃几杯酒了——我叫刘姥姥来,也是凑个乐儿。”

说着便叫人去请刘姥姥来,这些姑娘们原都没出过门,又正是好奇的年纪,适才碍于贾母在场都不好意思上来问,此时见着刘姥姥来了,也不拘姑娘还是丫头,一哄而上把刘姥姥围了个水泄不通,缠着非要说起来乡下的故事了。

楚旻并没有凑这个热闹,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这会子也不想过去挤,两人便靠着栏杆小酌,却见凤姐从人群中忙忙地挤出来,靠在栏杆上招手叫大姐儿。

楚旻扭头看过去,正见奶妈子抱着一个小小的姑娘往这

边来,小姑娘还未留头,头上梳着两个抓髻,却不见这个年纪小孩子惯有的肉乎乎,反倒有些瘦弱的模样,抱着一个滚圆的大柚子笑呵呵地正叫凤姐。

凤姐忙走了几步,从奶妈子怀中抱了大姐儿过来,搂在怀内温声细语地哄着,一会子便叫丫头抱了,问奶妈子道:“大姐儿早上可吃了什么没有?”

奶妈子回道:“因听见奶奶往园子里来了,便闹着要过来,哄了几句也不曾吃了。”

凤姐忙叫丫头端一叠糕来给大姐儿吃,又骂那奶妈子道:“她人小什么都不知道,你这么大了,怎么连一个孩子也哄不住!”

楚旻在旁边看见,因悄悄同黛玉笑道:“玉儿,你瞧这个丫头像不像你小时候?也是这般的瘦小。嗳呀,当初你才来王府的时候,我可是小心极了,便觉着这么轻飘飘的一个妹妹,一不留神儿叫风吹走了可怎么办?”

黛玉脸上羞红,大发娇嗔,“姐姐!”

楚旻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发,感慨道:“一转眼也这么大了。身子比早好了好些,不然这风地里我也不敢叫你出来。”

黛玉心中感动,嘴上却不肯承认,哼了一声道:“好似姐姐身子骨儿就一直这样健壮似的,听母妃和大姐姐说,你小时候却还不抵我呢。如今不也是壮得跟一头牛似的!”

楚旻大笑起来,“我是说不过你!”她摇头笑着往亭子便走了几步,含笑逗大姐起来。

凤姐自然愿意大姐儿多跟楚旻亲近,忙叫奶妈子过去伺候,自己也在一旁小心看着,唯恐大姐哭闹惹得楚旻烦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