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陆砚为招新员工发愁

但陆砚知道,非要找人来打工,还是可以找到人力的,那就是农民。农民占了人口的80%以上,虽然可以种地,但每个家庭都有好几个孩子,种地只够吃饭,给孩子上学的钱都不够,更何况,年老的农民没法种地,只能靠孩子养活,过的更还是困苦。所以,跟农民宣传,出来打工能挣钱给孩子读书,以后也能存养老钱,对他们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

只是,要改变农民不出乡的传统观念,是需要花费精力的。

想到这里,陆砚说:“房总,我打算回老家一趟,看看是否在我们本地能招一些农民工。”

房归海点点头:“如果能招100个人,就是很好的了。”

“但这些人得给高一些的工资,否则恐怕不回来。”

“那是自然。”

陆砚准备好行囊,打算回去了。他先去了武水市,想看看清溪现在怎么样了。

走在武水大学的门口,他又遇到了清溪和一个年轻男人。他们俩在学校门口的两行行道树下说话。虽然有些不地道,但陆砚仍然躲在另一棵大树后面,听这两个人在说什么。

“陈哥,我下个月就要去巴黎做交换生了,心里还是很忐忑的。”是清溪的声音。

那个被称为陈哥的人说:“上个月,县里才派我来武水大学读本科,我当时就想,可以跟你一起读书了。可是,我们才处了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要走了。”他的声音里,透着浓浓的惋惜。

原来,陈秘书的上司,也就是镇长,去年调到县里的人大做主席,他也跟了去了县里。没过多久,人大主席就派他来省里的武水大学,完成本科学历。

当时,人大主席是这样说:“我已经50多了,马上要退休了。我是高小毕业,从村长做起,花了30多年,才慢慢到了这个位置,不过是个县级,也到顶了。可你不同,你才23岁,还年轻。我们县里没几个大学生,你要是能把本科拿下来,那起点自然不一样了,你能到市里去工作。要是拿到研究生就更好,到时候你就能到省里去工作,哪怕轻轻松松过一辈子,只升两级,退休的时候,就能到厅级了。你知道,处级以上,做火车都能做软卧吗?我这个县级,就只能做硬卧。”

陈秘书听了人大主席的这番话,深受触动,他知道主席是真正为他考虑的,所以他付出只能拿基本工资的风险,来到武水进修本科,也同时是为了准备考研究生。

“好,那我不走,就在这里陪你一年如何?”沈清溪笑着说。

“别开玩笑,我可不能耽误你的前途。”陈秘书也笑着。

陆砚从他们的表情判断,陈秘书肯定是对清溪有好感的。

他知道陈秘书这个人的存在,当时清溪上大学,陈秘书开车送她到武水的,还带她和父亲到高级宾馆吃过饭。

当时清溪说,跟陈秘书聊过,他工作踏踏实实,是一个真正为了老百姓的人,她很敬佩他。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