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关里旧事

随着86版西游记片头曲响起,“喂”兰少魁拿起手机。

“二哥,金峰挺有意思啊。”电话那边武秋竹兴奋的说。

“咋了又啊?”兰少魁疑惑地问。

“他找到那个算命的骗子把钱要回来了,把我的那十块钱也要回来啦!”武秋竹高兴地答道。

“真的假的?这钱人家还能退给他?还能把你的钱一起退他?”兰少魁觉得不可思议的问。

“真的,金峰给我打电话了,说周六去你家,让我也去。不说了啊到家了,后天我过去再说吧。”

晚饭时。

“爸,有些事情你们再也不和我说个明白,我可真得这么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了。”兰少魁吃了块儿炖牛肉,又喝了口白酒说道。

“啥明白不明白的,赶紧吃饭,完事回家睡觉去。”兰少魁的父亲不耐烦地说。

“怎么?你们就想要我这样过一辈子!就一直这么一个人?”兰少魁争论着。

“晚饭必须得吃的好,先不说这些了。”兰少魁的奶奶边慈祥地说着边往他碗里夹了块牛肉。

“奶,你就告诉我吧。我说实话吧,我身体里有什么东西我也都知道个大概了,而且我还遇到了个高人。”兰少魁故弄玄虚的说。

从小兰少魁的奶奶就惯着他,宠着他,在这家里每个人都知道。兰少魁的姑姑家有个女儿叫,余佳妮。叔叔家有个弟弟叫,兰少杓。从来没有因为老太太对兰少魁有所偏向而挑过理。

兰少魁接着又把从小到大所有经历过的都说了一遍,就连跟第一个女朋友怎么分的手,还有前几天晚上的奇遇都跟大家说了一遍。

兰少魁的爷爷把酒杯放下说:“我说老太太,早晚的事,说了吧,现在少魁也长大了,也别瞒着他了。”

兰少魁的奶奶叹了口长气,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然后就把这些年老兰家的种种遭遇说了出来。

原来,在一九四九年春节大年三十那天晚上,打死耗子精的那个年轻媳妇就是兰少魁的奶奶。起因之前已经讲过,婆婆在茅房里被一个鼠仙儿给迷倒,那仙鼠儿扮着婆婆的样子回来边偷吃饺子边往怀里揣,被兰少魁的奶奶发现后一擀面杖把她打跑,最后死在村生产大队的牛棚。事后兰少魁的太爷爷知道其中原委,脸色一沉,拿起一盘饺子向院子的西屋走去。

要说这西屋,还得从兰少魁的太爷爷当年在青岛当开商号时说起了。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青岛市德县路事件发生后,日本人并没有像之前那样直接发难,但很多有远见的商人都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

像是之前的奉天、北平就有着相同的遭遇。在之后的八月份上海、太原相继失守,又在十二月份南京沦陷。对于当时的部分青岛商人看来,软弱无能的国民政府同样会丢掉青岛。其中就有一位,他就是兰光里,也就是兰少魁的太爷爷。

说了也巧,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八日。伴随着日本人投的炸弹在青岛工厂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五驾马车向着掖县方向使去。这些车上装的都是兰光里在青岛能带走的家当,像是金银珠宝,绫罗绸缎,日用杂货等无数。因为兰光里爱酒,其中最后一辆马车上装的满满都是酒,还都是上等的好酒。与其他穿着短衫赶着马车的人不同,在最后赶着马车的人,身穿着紫色缎子着长褂,上身套了件金色缎子坎肩,头戴貂皮帽,大个,大眼,高鼻梁,使人觉得不怒自威,这人便是兰光里本人。

就在经过即墨县的一个树林时,兰光里感觉马车向后一撅,马也慢了下来。兰光里忙喊了一声“驾”接着鞭子抽在马身上。

随着马吃力的嘶鸣声兰光里回头看去,一身黑白毛相间的东西正从马车的最后方向上爬着。

兰光里少年读过私塾,后来也走过南闯过北,所以开始并未慌张,只是觉得应该是狗獾一类的动物,可他只是猜对了一半。兰光里用鞭子向身后一甩“啪”的一声,那东西也不出个声就没了踪影,一下子马车也轻快了起来。兰光里轻舒一口气,回过头来只见前面车队连个影都看不到了。

一股刮脸的凉风吹过,兰光里又看了一眼天,心里想着:天阴的真快,刚才还有月亮呢。这会儿好似走在毒泷恶雾之中的马车又是向后一撅,兰光里回头看去,那东西又从车后爬了上来。兰光里手也是快,一抡鞭子“啪”又抽在那东西身上,只见那东西一下子又没了踪影。

兰光里再次感到马又来了劲,心里想:这东西不同寻常,必须要赶上车队。挥鞭大喊“驾”接着“啪”的一声,马车却一沉,停了下来。

兰光里再次回头,只见那东西紧紧的抓住马车,支着獠牙对着兰光里似笑非笑着,样子极其扭曲。

此时的兰光里白冒汗一起,觉得身上没了力气,手上的鞭子顺着颤抖的手托落在地。

那东西慢慢的有了些变化,人的形体轮廓越来越明显,只是黑白毛和獠牙并没有褪去。

兰光里僵硬着身子动弹不得,只能不由自主的看着那东西。

忽然身子一暖,肩头却多出一只手来,一个身穿金丝蟒褂的老者向着那东西走去。呵呵一笑道:“你识得我否?”

那东西看了看老者,支了支牙,翻了翻嘴,带着极其毛骨悚然的笑点点头。

老头又道:“我的薄面能给否?”

那东西表情没变又点了点头。

“认得,那还不快快退去!”老者喝道。

那东西听罢,一溜烟的转身跑去头也未回。

“多谢老神仙救命之恩,晚辈这厢有礼了。”说着兰光里跪下就拜。

“我哪是什么神,只是懂点法术而已。”老者笑道。

“还请问老人家尊姓大名,去向哪里?我愿送老人家一程。”兰光里说这话也是带着私心的。

那老人扶起兰光里说:“我姓黄,名震江。如今兵荒马乱,我也身无定处,这不,也是几天没得饱饭吃了。”

兰光里站起身后才仔细打量了黄震江,只见那人,鹤发童颜,神采奕奕,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

“黄老爷子,我这车上全是酒水,您与我赶上车队,那里有熟食干果,任黄老爷子您享用。”说着兰光里扶着黄震江上了马车,自己轻身一跳坐在车上,随着“驾”的一声“啪”马车如飞一般的跑了起来。

说来也是奇怪,也就是喝一口水的功夫就见到了车队在前面等着。兰光里亲自从下人那里拿来熟食与一些干果供黄震江食用。

话不多说,转天中午兰光里便领着车队回到了兰家村。经过一番忙碌,又向家人一一介绍了黄震江,把所遇和黄老爷子如何搭救自己的事与家人娓娓道来道来。

经家人安排,丰盛的接风宴请来了自家的兄弟姐妹。女人们和孩子在屋里炕上的小桌子上吃着,是这里当地的民归风俗,男人们都在外堂大桌子上吃喝。

席间,兰光里又跟后来的兄弟们讲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天夜里神奇般的经历,在座的也都有啧啧称奇。

一直到半夜,走的走回的回回,就剩下兰光里和黄震江二人喝完最后一碗酒后,兰光里把黄震江安排在东屋住下。让媳妇铺好被褥,在把炕烧上火后也回屋休息去了。

次日清晨。

一大早兰光里就忙着去东屋请黄震江吃饭,屋里却不见人。兰光里以为黄震江早起出去转悠去了,便打算去村中找找。

从东屋出来时发现西屋门没有关,进去一看!一只大黄鼠狼趴在地上呼呼大睡,而酒坛子里所有的酒也都被喝了个精光。那可是从各地运回来的上等好酒,整整二十坛子。

兰光里心中一惊但并未慌乱,因为他心里也知晓了个大概,只是不解这惊人的酒量。他未多作声,一来是怕惊吓到家人,二来是害怕传扬出去惹来不必要的事端。于是便偷偷地将这大黄鼠狼抱回东屋,盖上被子,吩咐家人不要打扰客人后就出门拜访村里的长辈去了。

中午兰光里回到家里,只见黄震江和家人坐在饭桌前等着他吃饭。兰光里也没多说,边坐下边给大儿子拿了些钱,嘱咐大儿子打一坛酒回来。大儿子不解,家中有酒怎么还打村中的劣酒,兰光里只是吩咐快去。后来又让吃过饭的媳妇带着大儿子,抱子二儿子回娘家去了。

“恩公!您看,我这哪里有照顾不周权的还请恩公直言。我在青岛做生意着实挣了些小钱,如今外边不太平,我只想归乡过几年安稳日子,还望恩公指点。”说着兰光里双手举碗敬向黄震江。

“不忙!”黄震江用手挡住兰光里拿着酒碗的手说:“我本可以不抬手就可以将你酒碗挡下,但我又为什么用手来阻止你敬的这碗酒呢?”黄震江温和的说。

“请恩公明示。”兰光里放下酒碗,稍带忧虑的道。

“好啦。”黄震江脸上顿时胡须全无,头发也由白变黑。

兰光里惊讶的问:“您这是?”

黄震江嘿嘿一笑道:“莫怕。”

原来,这黄震江是个黄仙,黄鼠狼所化。其大伯黄天霸,掌管天下黄仙,由二伯黄天清和父亲黄天龙辅佐。与当世胡三太爷,胡天山齐名同辈。黄震江天资聪慧,本领高强,只是不愿恪守陈规,喜欢饮酒热闹,从小就游历天川海河,虽然修行两千多年,但按着他们的生老之律便与兰光里属于相差不多的年纪。

就在前几日青岛火光四起,雷声大作,很多野仙与家仙都本能的避而远之,还有一些有威望的家仙保着立了堂子的本家人一同撤离。而黄震江一直都是独自逍遥,正好路过即墨县,撞见兰光里拉酒的马车被一只刚刚成了气候的狗獾精所戏弄,想必那狗獾精也是对车上的酒起了兴致,其实黄震江自己又何曾不是?

后又来到兰光里家,酒足饭饱后在东屋睡觉时由于炕火烧得太热,口渴难耐,就顺着酒气把西屋的酒喝了个精光,然后方才心满意得凉爽的睡去。不料喝的也是多了些现了原形,那兰光里还是以礼相待,由衷的觉得没白帮这个人,没帮错这个人。

在得知来龙去脉后,兰光里跪下就拜:“方才我怕家人受到牵连对黄老爷子心生猜疑真乃不敬,又对黄老爷子口出微词实属不尊,搭救之恩还为报答,我就以如此小人之心对待真是惭愧!”

“诶~快快起来。我本来就不喜欢拘于小节,以后叫我大哥便是。还有,你可将西屋收拾出来,找个画匠给我画一幅像挂在西墙。你在放一供桌,铺黄布,两根红烛,一香炉。当你遇到难处时点三香叫我大名我便会现身,如果我不能及时赶来我也会差人或上你身来助你。”说着又嘿嘿一笑,“如果有上等好酒没人陪你,也可以叫哥哥回来陪你叙叙旧。”

兰光里起身又是要拜,黄震江也起身左手一挡笑着说:“来,叫大哥。”

兰光里惊喜交集的看着黄震江。

“叫大哥。”黄振江微笑着又说。

兰光里慢慢缓过神来叫了声:“大哥。”

就这样老兰家的西屋成了供奉黄震江的小堂子,除了供桌还有一张酒桌。对家其他人来说奇怪的是每次黄震江来拜访都与兰光里在西屋把酒言欢,更奇怪的是每次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都没有人撞见过,只是那时候的人大多忠厚老实遵守家规,再者也没把这当回事儿。

所以这饺子拿到西屋时也正好赶上黄震江回来,他知道逢年过节的兰光里都是有酒有肉的给他接风。只不过这些年日子过得越来越穷,越来越苦,没有之前风光了。兰光里向黄震江说了刚才的经历,黄震江起初没太在意,吃了饺子喝了地瓜酒便走了。

可第二天早早就来了,这里要说下,仙家要是不想对你现真身,那你也是肯定看不到的。黄震江来到屋内,只跟兰光里一人把昨天他儿媳妇打死的那只鼠仙的来历说了个明白。

原来,这鼠仙也是有名号的,名叫灰宝莹。本是杨家村,杨玉财家里的保家仙。像是狐黄柳都是以武来保家人安全,而白灰两仙一个是以保健康,助延年,一个则是保财转运。解放之后穷人得了天下,土改时杨玉财家的地被分了,家里房子也被分了,被认为牛鬼蛇神的东西也都砸了。不服真是不行,在那会儿什么家仙野仙,都是散的散,逃的逃,都想着自保靠边站。若不是兰光里人缘儿好,而且儿媳妇还当过青妇小队的队长,家里供奉的黄震江的供桌也得被砸。

要说像是成了气候的野仙,主要吃一些怨念深入不了地府的游魂恶鬼,偶尔也会享用下土地庙和三太爷庙里吃剩下的贡品。但这些家仙是吃惯了人间烟火,口也是越来越叼。正逢过年,灰宝莹带着他的闺女灰莲玉挨村挨家的蹭点饺子吃,不料却被兰光里大儿媳一擀面杖给打死。

要是其他家仙野仙倒也好办,最关键的是灰宝莹的父亲正是掌管天下鼠仙的灰大太爷,灰守天,也是与胡三太爷齐名同辈。有兄弟灰守地,灰守山,灰守金,灰守银所辅佐,还有灰宝莹的兄长灰保财手握灰家兵权。而像是兰光里家西屋里的摆设只是为了方便与黄震江取得联系,并不是立了堂子,所以黄家根本不会插手。由于内五行仙家遍布天下,黄震江当时出于无奈就出了个下下策,去求大伯黄天霸出面。最后以兰光里一家滚出关里永不得回为代价来平息此事。

黄震江为了兰光里全家的安全,便一直守护兰家来到沈阳城外。那灰宝莹的女儿灰莲玉根本不是黄震江的对手,但还是不依不饶的一路追随想着隐鳞藏彩。

要说在沈阳城外,东、南、西、北有四座宝塔。据寺内石碑记载:“盛京(满族人未入关时旧称)四面各建庄严宝寺,每寺大佛一尊,左右佛二尊,菩萨八尊,天王四位,浮图一座。“东为慧灯朗照,慈育群灵,名曰永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心宏彼岸,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寿,金粟祥光,名曰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金镜周园,名曰法纶寺。”四塔分别坐落在四寺内,象征四大金刚威震四方,护国安民,五福齐来”

而这四塔相互连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接,成了一张佛法之网,凡邪妖恶神都进不得内,硬闯者轻则死,重则魂飞魄散。正道仙家进出本不受限制,可黄震江到了沈阳城外眉头一皱,略有所思的停下脚步。

兰光里发现异样询问后才得知早在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国天下大乱,众多割据政权大多重武轻文,连年战乱不止,明里兵戎相见,暗里拜神斗法,一场国与国之间的佛、道、仙之间的战争被推上幕后,黄震江也在其中。

虽然当时高手如云,但是滥竽充数者也不在少数。一场血雨腥风的厮杀使场面一度失控,只怪当时的黄震江燃起心魔,杀死佛、道两家共一百零八人,从此做下恶业。

兰光里得知此事后便不想用黄震江的性命来保自家周全,打算绕路继续北上。可黄震江表示只有沈阳城内可以保得兰家安稳太平,而且凭着自己两千多年的修为不见得会搭上性命。

经过一番衡权,兰光里不肯让黄震江冒险,打算劝说在城外小店先行住下,择日往北绕路而行。

可黄震江不容分说,将兰家人的三架马车往前一推,自己也跟着一步向前左掌推右掌平伸出去,口念法术向前艰难迈步。一道道凡人所看不到的佛家法符拍在黄振江的身上,瞬间金光四射。

兰光里回头看去,只看到痛苦的黄震江颤抖着就连抬脚都艰难万分。突然,黄震江一声动物般的嘶吼,七窍流血身子向沈阳城内一倾被兰光里扶住。

就在这时灰莲玉现出身来向兰光里的大儿媳妇扑去,黄震江飞身一越扑向灰莲玉,二掌相对只听刺耳的吱吱两声一团黑烟向沈阳市内逃去,而黄震江又是一口鲜血吐出倒在地上。

原来,灰莲玉借着黄震江冲来的缺口跟了进来。本想打个措手不及杀了兰光里的大儿媳妇,没想到修为还是不及受了伤的黄震江。

从此老兰家在沈阳城四塔内生活下来。灰莲玉从那次逃跑以后再也没有出现。平淡的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偶尔会出现些各种状况,但也被黄震江一一化解。

五十年代,兰光里的二儿子不听劝阻,只留下一封信便偷偷跑去求学去了,三儿子被车撞死,十年后兰光里的小孙子患上了羊角风,最后抽风而死。但都是意外疾病所致,与仙家报仇毫无关系。这时黄震江的仙体是越来越虚弱。

特殊时期的红卫兵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鲜艳的红色布满了大街小巷,那时就连黄震江也极少现身。

到了八十年代初,兰光里的大重孙子出生。此时黄震江的仙体已经到了风烛残年的地步。他先是给兰光里的大重孙子起了名字叫“兰少魁”又示意兰少魁叔叔家将来如果也生的是男孩就叫“兰少杓(biao)”。一“魁”一“杓”二者合一为北斗七星。

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北,天下旨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南,天下皆冬。

奇门遁甲歌诀曰:北斗星移天机动,妙道因时易乾坤。天心骤变璇玑转,阴阳动处见天根。九转连环循宫遁,八刁飞去显玄关。阴阳逆顺颠颠倒,九宫飞游法奇门。

所以“魁”与“杓”加在一起,是黄震江对晚辈有着趋避祈福,增功遣调,驱丁唤甲,盗天窃地,以为添油加命,移花接木,斗转星移,扭转乾坤的期许。

而这个“少”是兰家族谱中这一辈所范的字。

之后又吩咐兰光里买了个直径一米的大铜盆,把供奉自己多年的画像、蜡烛、香炉、香灰一同放进盆中。之后交代自己死去不必难过,因果报应在劫难逃,就当他从未来过。最后将铜盆里燃起真火,又告诉兰家人,当火燃尽之时盆里将会有十二颗银丹和一颗金丹。金丹务必让兰少魁吞下去,其它十二颗银丹让家里人分别吞下。

还未等兰家人作出反应,黄震江只是笑了笑,第二次在兰光里眼前现出原形。忽然!纵身一跳,跳入火盆中,兰光里急忙伸手去抓...”

只听火中一声大喝道:“其实我与你已结拜成兄弟,不得违抗兄长之命!”

此时兰光里大彻大悟。

待盆中火燃尽之后,果真有十二颗银丹和一颗金丹留在一尘不染的铜盆中。

兰少魁两岁时,他的太爷太奶也相继的寿终正寝。

之后又过了平静的几年,就在兰少魁第二次被那鼠仙儿灰莲玉上身后,兰少魁的爷爷奶奶就定下了晚上不得让他出门的决定。

“其实你太爷太奶并没有服用那两颗银丹,你奶奶就留了下来,想着将来你和少杓娶媳妇能用得上,从第四代开始这场恩怨也就会不了了之了。”兰少魁的父亲说。

“是啊少魁,奶奶连累你了。”兰少魁的奶奶擦着眼泪说。

“奶啊哭啥呀?我觉得这不算啥,这回我知道了也就懂了,我真挺佩服你的,换成另一个人当时都得吓晕过去,哪还敢下手。”兰少魁笑着一边说,一边从裤兜里掏出一张名片,“你们看,这就是那个高人。”然后把名片递给父亲。

“你这老太太,别哭了,哭什么啊。儿孙自有儿孙福么,也许这就是个机缘,他们仙家口中的因果关系吧。”兰少魁的爷爷意味深长道。

“福缘赐名斋,镇元子。起名、看风水...这就是你说的那高手甘伯?也有个道号,跟之前给你看事的那些人名片都一样,都不敢留真名。”兰少魁的父亲表示怀疑的问。

“放心吧,我是亲眼看到的这人是真有本事。”兰少魁自信满满的说,接着又转过头来对着奶奶问:“奶,那为啥要把金丹给我吃呢?”

“黄震江说,谁吃金丹那鼠仙儿就会跟谁纠缠一辈子,黄震江选的就是你。说是万般因果自有定数,看中医下药都需要有个引子,你就是那个引子。我种下的因,要你来完成这个果,奶奶心里真不是个滋味。”说完,兰少魁的奶奶又擦起眼泪来。

兰少魁的爷爷又说到:“当时黄震江说因为你是六月初六那天午时生的,六月初六那天正是玄奘从西天取得佛经回国的日子,在过海时经文被海水浸湿,于六月初六将经文取出晒干,后来此日变成吉利的日子。再后来,皇宫内于此日为皇帝晒龙袍,以后又从宫中传向民间,家家户户都于此日在大门前曝晒衣服,此举也就成习俗。那天生的人阳气极重,只有阳气重的人方能驾驭得了这个金丹内的阴气,方能使阴阳平衡。随着你的年龄增长,你吸收的阳气越多你的阴气也会为了与阳气保持平衡而增长。阴阳二气保持着相互制衡的关系,你的力量才能会更大。”

兰少魁的奶奶也是不想让孙子难受,便起身向卧室走去。兰少魁忙站起身来想去劝慰,被爷爷用手挡住:“少魁,让你奶奶好好的哭一场吧,这么多年了你奶奶也不容易呀。”

剩下的祖孙三代人吃着菜喝着酒,说着不疼不痒的家长里短,一直聊到很晚。可能这一家人从现在开始才放下了这个包袱,可是扛起了又一个新的包袱。

当兰少魁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到家后,衣服都顾不上脱,便倒头睡去。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