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奔小康

罗先升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了部队表彰,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救灾活动结束后,鉴于他的突出表现和几年没有探家,部队特批他休假一个月。

7月份,罗先升在老家县城里呆了两个星期,这个时间正好是湖南这个内陆省份天气最闷热的季节,亲朋好友大家都在上班工作,罗先生不便打扰别人,天天闲在家中觉得无聊。他想:我和邹莉认识几年了,还没有过过分的亲热和表白,剩下的假期我何不到广东去看看邹莉,送些温暖和惊喜给她,也借机向她表白我对她的爱慕之情。于是他说走就走来到了广东,突然出现在邹莉面前。

听说邹莉的男朋友来了,晚上,湖南老乡自然相约为他接风。

晚宴上,罗先升冷不丁的从背后拿出了一束鲜花,单漆跪地对邹莉说:“亲爱的邹莉小姐,你能嫁给我吗?”

邹莉冷不防被罗先升的举动吓了一跳,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顿时羞得脸颊绯红。一旁的诸老乡则拍手叫好,几个小姐妹齐声叫着:“嫁给他,嫁给他。”

邹莉只顾得招架,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看到这种情况,姜湘君上前一把拉住罗先升,对他说:“‘戏归正路,言归正传’,还不赶快喝酒啊。”buhe.org 非凡小说网

于是一帮男人你一杯我一杯劝起了罗先升,这边几个小姐妹把邹莉围在中间,一个劲的追问她:罗先升很英俊呃,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邹梅拉过了小女儿娇娇,在她耳边耳语了一番,只见娇娇快步跑到邹莉旁边,大声地问邹莉:“三姨,你愿意嫁给罗叔叔吗?”

邹莉点了点头,这头一点又惹起了一番新一轮的敬酒,罗先升只得一杯接一杯的招架,众人的兴致一下子达到了高潮。

不一会儿功夫就见罗先升有了九成酒意。邹莉生怕罗先升喝多了出洋相,于是就对姜湘君说:“妹夫,我们两个人送他去酒店休息吧。”于是她和姜湘君一起把罗先升用车送到了恒益大酒店。

到了恒益大酒店,姜湘君开了一间房,两人一起把罗先升扶进了屋里。姜湘君看了一下手表,对邹莉说:时间还早,他们可能还在等我。这样吧,你在这里照顾他,我还是回饭店去和他们继续喝。

姜湘君走出了房间,邹莉把罗先升扶到床上躺下,然后,她到洗手间拧了一把热毛巾帮罗先升擦了一把脸,又帮他倒了一杯茶。她让罗先升休息,如果有什么不舒服就叫我。看着罗先升进入梦乡,她犹豫自己该不该走,想着想着,那边罗先升已经鼾声大作睡着了。邹莉终于下定决心不走了,反正我是非他不嫁了,招呼他一夜不也是应该的嘛!只要婚前我们不出轨就可以了,想他是个军人,也不会把我怎样的。

邹莉看了一下手机,已经12点多了,看着罗先升熟睡的样子,她还是对罗先升放心不下,于是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只毯子披在自己身上,又把空调低了温度,在沙发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天一亮罗先升睁开了眼睛看着邹莉在旁边的沙发上睡着了,于是觉得很不好意思,他急忙起身,把被子抱起来盖在了邹莉的身上。谁知他这个动作惊醒了邹莉,邹莉睁开眼睛,看看天已经亮了,于是问罗先生:“你怎么样啊?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啊?”

罗先生说:“没事儿,就是酒喝多了,睡了一觉就好了。”

邹莉说:“那咱们到街上吃一点早餐吧。“于是两人来到了街上的小吃店点了两碗皮蛋瘦肉粥,要了两碟肠粉。邹莉对罗先升说:“等一下我们去找一间‘七天酒店’住下,‘七天酒店’便宜。昨天是姜湘君开的房间,我们把钱给他,我们不能太奢侈了。”

罗先升说:“好。”

邹莉一边吃早点一边问罗先升:“你这次突然到这里来,事先也不跟我说一声,什么意思啊?”

罗先升说:“我想给你一个惊喜。”

邹莉假装生气的说了声:“讨厌。”

随后邹莉问罗先生:“你昨天那样向我求婚,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但是,你是不是真的想向我求婚呢?”

罗先生说:“那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几次都不好意思张嘴,所以,当着众人的面,我这样一做,你不好意思拒绝我吧。你看看我们两个其实都不小了,都是30多岁了。古人说‘三十而立’,我们虽然事业上没有什么成就,但是也还过得去。我想,我们的婚事不能再拖了。我这次来也就是这个意思,先把婚期定下来,等我转业后,你也可以辞工回家,我们一起把婚事给办了。这样不仅随了我们的心愿,而且了了双方父母的心事。”

邹莉沉思了一会儿,说:“好啊,那你定个时间嘛”。

罗先升说:“我在这里再住两天,然后就回部队。按照军人服役条例,今年底我就应该转业。等我转业后我就过来和你结婚。那时你再辞工回家不迟,到时候我们在家乡一起看看有什么工作,在一起创业奋斗吧。”

邹莉说:“我们的户口都在湖南,结婚手续还是要回湖南办。那不如这样:你转业了就告诉我,我们都回湖南去办手续。”

罗先升说:“这样也好。”

邹莉伸出小指头对罗先升说:“好吧,那我们就拉钩。我同意你的意见。”

临行时,罗先升把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脑送给了邹莉,对她说:就算信物吧,你留着它学习电脑知识和信息技术,也好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送走了罗先生,邹莉就给邹贵打电话,问她晚上有没有时间?邹贵问她有什么事情,她就把罗先升留给她电脑的事情告诉邹贵。她对邹贵说我想拜你为师学习电脑知识。邹贵说可以啊,晚饭以后你过来我们公司吧。吃完晚饭,邹莉来到邹贵的装修公司。坐下来后邹贵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邹莉一看,原来是《手提电脑学习ABC》。邹贵说我接到你电话以后就上街买了这本教材,你最好是从基础知识学起,这样学习会更扎实一些。邹莉说好,那你就从怎么开机怎么关机教起吧,于是两个人一对一的学习开来。

按两人商定的那样,回到部队罗先升就向部队提出了复员转业的申请,鉴于罗先升已经超期服役,按照部队服役年龄和军官管理条例也符合复员转业的条件,因此部队在跟他谈话以后同意了他的复员转业申请。

“十一”国庆节,邹莉接到了罗先升的电话,得知他的转业报告已获批准。于是两人立即商量如何筹办婚事,两人最后统一了意见决定旅行结婚。两人商量决定到江浙和湖南经济搞得比较好的农村去看看,考察“他山之玉”,看看那里的农民农村是怎么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

这年底,罗先生离开了心爱的部队,脱下了橄榄绿的军装回到了家乡。此时正赶上家里要拆迁,按照政策开发商补贴给他们家一笔钱。罗先升叫邹莉请假回来,两人用20天时间走遍了浙江和湖南的长沙近郊、常德、衡阳等地。

回来以后,也许是受到所见的农村朝气蓬勃建设气氛影响,罗先升觉得在县城里呆着没有什么意义。他想邹莉家只有两个女孩,我不如到她家里落户定居,也好在农村广阔天地放开手脚施展一下。电话里他跟邹莉商量此事,邹莉同意他的意见。

邹莉说这当然好了,但是你们家里会同意吗?两人决定先征求一下双方家里的意见。

邹莉问父母,父母皆大欢喜。罗先升问父母,父母意见和跟他不统一,他们认为你要是到她家去就是等于“倒插门”,以后有了孩子就要跟着他们家姓,父母想不通。

罗先升批评了父母的封建思想,他说:我们家里面反正有两个男孩,即便我走了,弟弟不还是男孩吗,还是同样可以给你们传宗接代。有什么不行?再说了,我在城里面也没有什么发展,不如到她们家去,那里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经过和双方家里面做工作,罗先升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了邹莉家,他对邹莉的父母说:“从今往后我就是你们的儿子,现在邹莉还没有辞工回来,家里有什么事情你们尽管安排我去做。”

邹莉父亲说我早几年就打算准备把这个房子翻盖一下,上面再加一层半,你们回来以后也有地方住。罗先升说:好啊,正好我现在闲着没事干可以给你帮忙,另外,我也有一笔安家费可以利用,我们一起来盖房子,等房子盖好以后再叫邹莉回来,这样两头都不会耽误。

得到了邹莉父亲同意,于是罗先升忙前忙后,忙上忙下,帮着邹家盖起了房子。

年底,房子盖好了,接到罗先升电话邹莉决定回家和罗先升喜相逢,电话里她把自己想法告诉了钟老板,钟老板先是叹了一口气,然后才说:“虽然我是不愿意让你走,但是毕竟你也不小了,应该有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事业了。你既然决定了就回吧,以后有什么困难能用得着我呢,尽管吭声。”

辞了工作,邹莉说一不二连忙电话跟老乡一一道别。老乡们听说“三姐”要走,都提议给她饯行,她婉言谢绝了大家的盛情。她对众人说:以后你们回家我们有得是机会聚。

一切准备好了以后,她想起了让她最放心不下的邹添和邹文,于是又给她两个打电话,她对邹添说:你在这里如果没有事情可做,不如跟我回家去吧。现在农村条件好了,回到家里,有我的一碗饭吃,就饿不着你。邹添开始还嘴硬,说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回去可能受不了那份苦,我怕挨不过去。邹莉对她说这里再好也不是你的根,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穷窝,再说,通过我们的努力,我相信家乡会变好的,也不会是穷窝,别忘了,那里还有你的女儿和爹娘。听到这些话,邹添沉思了一会儿,终于声音低沉的答应跟邹莉一起回去。

邹莉接着又问邹文愿意回去吗?邹文说我没有告诉你们,我刚准备结婚,他也是湖南人在这里打工。你看这样行吗,我先跟你回去,看看家里有什么发展,如果好的话也叫他到我们那里去。

邹莉答应到时间一定不爽约。

罗先升由于聪明能干,勤快节约又乐于助人,尽管是外乡人,但是在村里面很快就赢得了好名声,不久村里完善党支部建设,支部书记缺少合适人选,于是众人自然把目光落在了共产党员、复员军人罗先升的身上。经过群众推荐和上级党组织考察,罗先升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在就职大会上,村里的党员和广大社员都对他寄予厚望,使他对带领群众奔小康,摘掉贫困帽子更有了信心。

邹莉回来以后,床头罗先升跟邹莉常常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商量如何如何摘贫困帽子奔小康,白天黑夜他们走访群众,在综合大家的意见后,第一年,他们在村里先建起了蔬菜合作社,第二年又发展了生猪和三鸟合作社,他们要把个体经济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走合作社道路,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邹莉负责的蔬菜合作社在第一年取得效益和经验的基础上,第二年又在合作社里分出蔬菜、水果、农家乐几个小组,她们盖起了蔬菜种植大棚,采取不使用化肥农药的种植模式,信守诺言,搞绿色种植,很快种出来一批质量优质的蔬菜。很快,生猪养殖合作社也在发展生猪养殖的基础上,发展出生猪、山羊、禽兽和渔业生产组。村办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步扩大。村里又成立了物流公司,使生产出的产品不积压,加速了生产流通。

蔬菜生产出来以后,邹莉与邹添积极的联系销售,她把她们的困难电话里告诉了钟老板,请求钟老板助一臂之力。经过一番努力,钟老板告诉她:“我在广东已经帮你联系了几个比较大的商场,他们答应要你的蔬菜和猪肉、羊肉,但是要一年签订一份合同,双方要信守合同。”

邹莉说:“这个我们可以保证。”

她又利用陈媛媛在长沙的关系,在长沙联系销售蔬菜,使种植的蔬菜很快销售一空,与多家商场、农贸市场签订的合同又为来年的发展做好了铺垫。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大胜利召开,十八大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大会明确了新时期全党的奋斗目标,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也为农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欢庆十八大召开的同时,罗先升、邹莉带领村支部一班人按照十八大精神很快制定出了村经济发展规划,他们立即着手把原有的零星农家乐组合成农家乐发展公司,为了使村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村里指定邹文负责农村文化建设,村里挤出资金建设了图书馆、体育运动场、文体活动场等设施;村里又指定邹添负责村里娱乐活动,组织中老年妇女开展广场舞、歌咏比赛;村里还建起养老院,从村收入资金里拿出一笔款为学生提供奖学金,使农村建设生龙活虎。

与此同时,村里注重科技培训,提高服务水平,组织邹莉父亲等人参照技术要求编印了《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湘东黑山羊养殖技术》等技术资料,免费发放给养殖户。邹莉又让邹添聘请农业技术部门养殖技术讲师团来村开展培训与指导。为了便于农民学习,村里采取简单易懂的教学方式,放映《湘东黑山羊饲养技术》科技教育宣传片,普及科教知识。

在邹莉建议下,为了开发应用畜牧业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村里购置了两台电脑,在村里开设了农业信息学习室,通过网络向广大养殖户提供养殖业知识和政策法规、市场信息、养殖科技信息。为了使农民对村里的建设更加透敏,村里还大力推进政务公开,促进行业交流,有力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罗先升还经常组织养猪协会、畜禽流通协会与农资部门沟通,积极发展“联保”信贷业务,有效缓解了养殖发展资金不足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他们还注重推进标准化养殖,推广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模式,逐步实现由“创建”向“辐射带动”转变,放大示范效应。

邹莉在蔬菜合作社搞起的生态养鸡基地获得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他们不忘综合治理污染,注重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村里推动建立村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基层治理,引导制定落实养殖生态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

罗先升还要求村里强化与环保、国土等部门的协调、协作,组织开展养殖场建设前置审批和联合执法行动,督促养殖场建设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同步,落实健康养殖、清洁生产措施。

在发展现代科技兴农的同时,他们不忘保护遗传资源,开发地方品种,设立湘东黑山羊地方品种保护区,登记保护种母羊,常年与中科院亚热带研究所开展湘东黑山羊同期发情、羔羊早期断奶、牧草种植等舍饲圈养综合配套技术研究。规范项目管理,创新管理机制。他们规范养殖政策项目管理,增强政策导向,重点引导扶植养殖标准化、生态化和产业化建设,所有扶持项目均经过集体会审、实地考察、集中审批、媒体公示、签订项目建设目标责任状、组织监督验收、拨付资金等程序进行实施,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

他们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抓手,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为做大做强乡村渔业产业,村里以标准化规模养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2012年底,经过核算,邹家村实现集体收入2亿元,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实现了小康目标。

2013年马上就要到了,看到家乡在大家的努力下发生的巨大变化,邹莉感到很高兴,她想让昔日的小姐妹也分享一下这一劳动的果实,于是就给几个小姐妹打电话,问她们过年回不回来?她很希望她们能回来团聚一场。几个小姐妹都答应了过年回来看看。

2月6号,离过年还有两天,邹梅夫妻带着孩子最先到家,邹莉接到邹梅的电话,立即叫罗先升开车到火车站去接。见到邹梅夫妻,邹莉两口子很高兴。邹莉和邹梅热情拥抱,邹莉又抱起了娇娇,领着他们到停车场上了自家小车。

一路上,邹莉向邹梅汇报了家乡变化的情况。邹梅听到以后也是很是高兴。

到了村里以后,邹莉安排邹梅一家住在村办的“农家乐”里,说晚上几个小姐妹都要赶回来。等到大家都齐了,今天晚上我做东,咱们在村子里的农家乐为大家接风洗尘,届时我也要汇报一下家乡的变化情况。

晚饭时,邹莉讲话,她说:“首先代表家乡父老欢迎邹家‘女子部长’们回乡省亲。”

众人一时不明白她的意思,纷纷问道:“什么‘女子部长’?”邹莉笑着解释道:“我们到广东打工时不都做过‘部长’吗?邹梅是楼面部部长,邹红是厨房部部长,邹添是公关部部长,邹贵出嫁后也做过部长,邹文在书店也做过部长,你们岂不是‘部长’?”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于是有人调侃地说:“邹莉‘总理’说的太对了。”

邹莉接着说:“玩笑归玩笑,言归正传,我把家乡的情况向大家做个介绍吧。”接着把家乡几年来的变化大致的向姐妹们做了介绍。

听到邹莉的介绍姐妹们都很高兴,纷纷称赞三姐和三姐夫,说你们带领家乡父老共同富裕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罗先升、邹莉则说这是集体的力量。

姜湘君不失时机地也和罗先升悄声地规划如何利用他的生产产品太阳能电池板建立“太阳能电站”的事情。

看到姐妹们左顾右盼的样子,邹莉明白的告诉大家:“不要急,等一会儿你们都会见到自家的亲人,我已经通知了她们。”正说着,外面大喇叭响起了悠扬的音乐声。邹莉问大家:“都吃饱没有?如果吃饱了,那么,我们可以进行下一个节目了。邹添,请带领大家出去活动。”

“好的,请大家跟我来。”众人尾随着邹添来到了文化活动广场,只见各家的父母早已等候在广场上,见到亲人,邹梅、邹红、邹华顿时笑脸相迎地奔了过去。这时,广场上响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歌声: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那个东岗撒网

北疆哟播种南国打场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那个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哟弹琴姑娘歌唱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为她争光

为她幸福为她争光”

伴随着音乐声,在场的男女老少纷纷不约而同地相伴起舞……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