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平安县机械厂就是小的不能再小的机械厂了。当初成了这样一家机械厂, 还是为了配合钢厂的机械设备。但是平安县太小了, 支撑不起来这样的技术,机械厂是开起来了,可没啥用处。

别的大机械厂生产机床、发动机之类的具有高端技术的机械产品, 但是平安县机械厂生产的是螺丝一类的……嗯,这几年还顺带生产了一些农业工具。

据李秘书介绍的, 平安县机械厂前两年也辉煌过,还生产过发动机。

江博想着, 发动机这种东西也算是具备一定技术含量的产品了。既然生产过发动机,那该有的基础设备还是有的。

但是李秘书又说了,“虽然只是发动机上面那个风扇的叶片,但是做出来的产品还是很精细的。毕竟我们机械厂的机床, 那都是从s市过来的设备。虽然这些机床是建国之前的, 可总比一些机械厂还采用旧社会的那种机床要先进多了。如果不是没有技术支持,我们没准也能做出很多好东西的。现在国家缺人才啊, 技术人才都在大厂里面呢。”

江博:“……”

他想起末世里, 曾经一位历史老师给他讲过的历史。古人在过去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的基础上面, 曾经用一把锤子,捶打出了刻度精细的工艺品。

所以他应该对这个还有着机床的机械厂抱有一定的期望。

毕竟他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有了李秘书的带领, 江博很顺利的进入了机械厂, 见到了机械厂里面的设备。

这些设备很老,江博无限的知识储备中,都差点要想不起来这是第几代机床了。

机械厂古厂长很热情的招待了李秘书。

“感谢领导对我们机械厂工作的支持啊,是吕县长这边有啥工作指示吗?”

李秘书道, “吕县长是很关心你们的工作,让我过来看看,回去和他汇报情况。不过今天过来还有一件事儿。”他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想着如何正常的说出让机械厂做一台车出来的事儿。

他觉得还是让江博来说吧,他说不出口。

于是和古厂长郑重的介绍了江博。

“这位,是我们平安县发动机改造项目的总技术指导,苏江博同志。”

古厂长:“……”他低头看了眼江博,然后和李秘书道,“那啥,我没听错吧。”

“就是这么回事。只是考虑到江博同志每天要上学,所以吕县长也没宣扬,”

古厂长不知道自己该做出什么反应,想了想,还是伸出手和江博握手,“苏江博同志,你好。”

江博伸手和他轻轻碰了一下就收回来了。表示并不想多接触。

李秘书道,“还是个孩子,咱不讲究这么多。”

古厂长当然不会计较。毕竟他这会儿还没消化刚刚的消息呢,脑子里『乱』糟糟的。

“那,那李秘书你今天和苏江博同志来这里,是有啥工作指示?咱这厂里车子也改造完成了。”

“苏江博同志,你说吧。”

江博从自己的斜跨小书包里掏出了自己重新画好的图纸,上次那个边三轮,他给加了一个轮子,有点像卡丁车的造型。

这是考虑到路况条件不大好,所以轮子改大了点儿了。又考虑到他们身型的缘故,所以车身还是小的。

“我想做这个。”

古厂长好歹也是机械厂厂长,对这个还是看得懂的,就笑道,“我们厂里可不做玩具车的。”

江博道,“这不是玩具车,这是代步车。可以上路的。”

古厂长笑容僵住了,“……这个更做不出来了。”

江博道,“我先看看机床。”

李秘书道,“古厂长,要不咱先去看看机床?咱们江博同志别看年纪小,人还是很有本事的。你知道天才吧,就是学啥都快,一学就会的。他就是。没准看几眼,能把你们的机床也顺便改改。”

古厂长表示不需要,咱就这样很好。咱没吕县长那么大的魄力,让一个孩子来做改动。

要是早知道是个孩子改发动机,他之前连厂里的车子都不会拉过去改呢。

难怪吕县长不敢和外面宣布改发动机的是个孩子。这要是宣布了,谁敢配合啊。

但是机床还是可以给小同志看看的,好歹也要给吕县长和李秘书一点面子。

于是吕县长亲自带着李秘书参观生产车间。

到了车间,江博就听到了很嘈杂的机床运行的声音,这声音让他很烦躁。

古厂长很骄傲的介绍着自己厂里的各大起床。

江博认真看完之后,脑子里开始调整方案。

想着按照这个技术水平,最多能做出什么样的车子。这个机械厂的机床虽然也是一堆破铜烂铁,但是好歹种类很多。可能当初也想做大,所以该有的都有。缺少的只是技术而已。

最后有了方案之后,他道,“这里的机床可以满足我的需求。”

李秘书和古厂长还在聊着这个月的生产任务呢,冷不丁听到江博的话,都停住了。

李秘书道,“你是说……能造车?”

江博点头,“没问题的。”

李秘书张了张嘴,然后看向古厂长,“那,古厂长啊,以后就得麻烦你们了。吕县长说了,到时候给你们再配一辆车。”

反正苏江博同志看不上的那堆东西,有的是人看得上呢。

古厂长:“……”

江博之前只以为可以找现成的设备,所以没想着要自己生产。

现在得自己生产了,他又不得不设车子零部件。不过倒是也给他带来了一点便利。可以自己生产发动机,用煤炭作为资源了。

考虑到机械厂的生产技术,他不得不一再降低车子的『性』能。

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他就将图纸画好了。然后拿去给机械厂那边生产。

古厂长一看这些零部件的名称就吓坏了。自己这厂里还能生产这些。

而且就算能生产,那得浪费多少钢啊。

好在再一看尺寸……嗯,用有些边角料就够了。这才勉强的同意了,在车间里面安排了两个快要退休养老的工人来生产这东西。也不用上班时间来做,就用下班后的时间做。

说实在的,古厂长并不看好这个项目。他能指望一个孩子生产一部车吗?

而且这些零部件和他见过的那些车子零部件还是有些不一样的。这能用得上吗?

而古厂长之所以愿意帮这个忙,一是看在吕县长的面子上。二也是因为江博对县里的贡献,也想帮着培养一下这个天才。好歹也是咱平安县自己的人才。不想打击他的好奇心。

零部件图纸都交给了机械厂,江博就等着自己的小车了。

宋楚听说他的车子已经开始生产之后,惊喜道,“那啥时候咱能坐上车子啊?”

江博计算了一下,“可能要等到十二月底吧。”

宋楚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数日子。“那不就还有一个月了吗?”

江博点点头。

不过江博显然把事儿想的太好了。一直到十二月底,他要的东西都没完成。

到了一月中旬,才做成了。

正好,今年的第一场雪也下的晚,赶上第一场雪下下来,他才得到李秘书那边的通知,说是零部件做好了。就等着他过去指挥安装了。

江博很不高兴,但是也只能接受这个结果。收拾收拾准别出发去组装车子去。

大冷天的,江博被马兰裹的严严实实的,穿上小棉袄,戴上耳套围巾,头上还戴着一顶『毛』茸茸的帽子。

宋楚也想去。今天第一场雪呢,她两辈子第一次看到雪,想出去『摸』『摸』雪花。马兰妈妈不让,怕她感冒了,正好跟着小博哥一起出门凑热闹去。

江博看了眼窗外的鹅『毛』大雪,然后严肃道,“不行,组装好了我会开回来的。”医疗水平这么差,发个烧都可能会烧坏脑子。

马兰和苏志峰都偷着乐。觉得自家儿子这十拿九稳的样子,活像他还真能开一辆车回来似的。

两人都不敢想象那场景。

来接人的李秘书倒是有点儿小激动呢。毕竟这事儿也是他接触的多,有时候也忍不住有个幻想,万一组装好了之后,真的能动呢?

骑着车子,两人飞快的往机械厂去。

东西都在一个空仓库里面,江博和李秘书到了的时候,连古厂长也在里面等着。

这大雪天的太冷了,古厂长也来看个稀奇了。

和其他人相比,两个负责做这些东西的几个师傅倒是最激动的。东西是他们一点点的做出来的。可能做的也没那么好,但是如果真的能成功,那说明他们已经能够做出车子来了。

看到江博了,老师傅们就眼巴巴的等着他指示。

江博看了看发动机,这东西是最主要的。还好,是自己的要的切割版的简易涡轮风扇发动机。

查看完零部件之后,江博就指导他们组装。

其实组装图也是画好的,可他们不敢自己动手。有了江博指示,大家就赶紧开始组装了。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才将东西组装好。中午连饭都没顾得上吃,他们又将车身给装上。

这车身是铁皮做的。喷的还是绿『色』的油漆。敞篷的。里面放着有靠背的小板凳当椅子。

然后又是车轮子。

车轮子倒是小汽车的正常大小,是吕县长后来找的,虽然也是旧的,但是好歹没那么多补丁,勉强能用。

反正车子装好了之后,所有人心目中就一个想法。

像个绿『色』的青蛙。

放进点燃的煤球,将水灌满水箱。江博就坐进车里了。

这车太小,也还就他能坐。

江博在车里熟悉了一下之后,就发动车子了。

大概过了十秒钟左右,车子才发出轰隆隆的声音。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周围的人的眼睛都亮了。

有声音了,这是不是说明……

很快,车子开动了,轮子转动起来。在江博的方向盘下行驶起来。

江博皱着眉头测试了一下车速,时速大约28公里每小时,比这个时代的自行车要快一点点。

太慢了!

和江博不同,其他人都是一脸激动。

最激动的要数古厂长了。

他眨了眨眼睛看着江博那车,“能动了?咱厂里还能造车?”

李秘书张着嘴巴点头。

确实是一辆车,虽然慢一点儿。可那不是因为材料不足吗?要是,要是县里大力支持,这车速度还能加不上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